同學們集體活動,增加團隊協作意識。
拓展訓練讓同學們學會協作,更加具有集體感。
本組攝影 張揚 自己做的奶油杯真好吃。
「我們是小小發藝師。」
像饞嘴的聖誕老公公
兒童職業體驗項目從8點30分開始,每個項目約30分鐘,每個學生能體驗3~4個項目。授課教師全部來自吉林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
一年2班的第一項職業體驗是小廚師。「哪位同學喜歡吃奧利奧餅乾?請舉手。」老師說。「刷」地全班同學都舉起手。「好,今天我就教各位小廚師怎麼製作奧利奧口味的奶油杯。首先,請大家排隊去洗手。」洗完手,聽老師講完製作方法,「小豆包」們個個摩拳擦掌,先將塑料杯擺好,然後拿起奶油棒在杯底鋪一層奶油,接著將奧利奧餅乾碾碎,鋪在奶油上,然後再一層奶油一層餅乾渣地鋪好,當高度超過半杯時,奶油杯就算做好了。
別看方法簡單,對於七八歲的小孩來說可並不容易。不是這個同學把奶油棒擠漏了,就是那個同學把被子碰翻了。丁勝男是個8歲的小姑娘,動手能力強,她是全班最先做好奶油杯的。她看奶油棒裡還剩不少奶油,乾脆吃起來,沾得滿嘴奶白色,同桌說她像饞嘴的聖誕老公公。最後,所有製作成的奶油杯被這些「愛偷吃」的小廚師們一掃而光。
「老師,我抱孩子胳膊都疼了」
10點,第二項職業體驗開始,是小孕嬰師,同桌兩人一組,共同照顧一個小「寶寶」。餵奶瓶、換尿布、包被子、抱孩子,這些六七年前還被爸爸媽媽如此悉心照顧的小娃娃們,也開始笨手笨腳地照顧起「寶寶」了。
一男一女的同桌,往往能把「寶寶」照顧得更好。8歲的小姑娘鄭文旭抱著「寶寶」不肯放下,又是悠又是親,喜歡得不行。7歲的王凱妮和同桌認真地給寶寶餵奶,餵之前,還不忘嘗嘗奶瓶裡的奶燙不燙。「寶寶乖,奶不燙了,喝吧。」小凱妮輕輕託著娃娃,把奶嘴塞進「寶寶」的小嘴裡。
同桌都是男生的,被照顧的「寶寶」就有點慘了。看侯春宇、王嘉琦這對淘小子照顧的「寶寶」——餵奶時把「寶寶」夾在腋窩底下,換尿布把「寶寶」倒立起來,包被子差點把「寶寶」的鼻子和嘴都堵上了。「不能這樣包,寶寶沒法呼吸了!」老師叫住他們。「老師,寶寶太重了,我抱得胳膊都疼了。」王嘉琦抱怨說。「你們小的時候,爸爸媽媽也是這麼照顧你、抱著你的,他們可沒抱怨過你沉。」老師說。「嗯。爸爸媽媽真辛苦。」侯春宇說。
害羞女孩變身「女漢子」
昨天,濱河小學2~6年級的學生參加了童子軍訓練營的拓展活動。活動項目的設置,既有單人項目又有團隊合作項目,既需要膽量又需要智慧。在營旗設計單元,二年1班的營旗獨樹一幟,獲得大多數學生的認可。
在「摸著石頭過河」項目中,同學們以班為單位,挨個「過河」,要求兩腳不能著地,只能靠輪流移動兩個泡沫腳墊,踩著腳墊「過河」;動作最快的團隊獲勝。7歲的黃月薪是個害羞的小姑娘,個子高的她排在隊尾「過河」。開始,她沒有融入緊張的比賽氣氛,只是冷眼旁觀。後來,瞅著自己所在的二年1班與對手的距離越來越近,快被追上了,小月薪坐不住了,跑到前面給同伴加油,「加油」的喊聲最大。輪到她時,她快速地輪流移動兩塊泡沫腳墊,最先「過河」。「歐耶,贏了!贏了!」「河」對岸的小月薪高呼著。
女孩愛編小辮
發藝課
在年齡較小的學前班,小發藝師的實踐課最受歡迎。為什麼呢?女孩子告訴你「因為可以給假人編小辮」,男生的答案是「因為拉假人的頭髮,它不會喊疼」。
張莞祺,6歲,學前班裡的一個小姑娘。記者見到她時,她正在認真地給假人梳頭、編辮,還像模像樣地給假人戴上粉紅色的發箍。「女生都喜歡粉色。客人,你還滿意嗎?」小莞祺假裝跟「客人」對話。
男孩子們多數在一旁「不感冒」地旁觀,或者乾脆互相打鬧。「你怎麼不給假人梳頭啊,小發藝師?」記者問一個小男孩。「我梳了,就剛才,可是阿姨你看,它都掉頭髮了!」男孩捏起桌上的一綹頭髮,一臉無辜。
以後每個月玩一次
除了上述項目,學習伺候花花草草的小園藝師課,鍛鍊空間想像能力的4D課,考驗耐心和動手能力的手工課等,都受到孩子們歡迎。「今天孩子們上課沒有溜號的,都是小超人!」二年1班班主任武藝老師感慨地說。
玩了一天,到下午3點半,濱河小學1年級全體學生體驗了小孕嬰師、小廚師、小科學家、小園藝師4種職業;2~6年級的學生體驗了兩種職業+童子軍拓展訓練。每體驗一項職業後,孩子們的「護照」上就多一個小印章。根據「護照」管理規定,集齊5個印章的學生,還可以獲得額外的獎勵。
「太好玩了!老師,我沒玩夠!」四年1班的梁浩博喊。「沒玩夠沒關係。今後我們歡迎這些老師每個月來一次,同學們每個月玩一天,好不好?這事我做主了。」濱河小學陳春穎校長說。
「太棒啦!」孩子們歡呼。
兒童職業體驗進校園 濱河小學是首創
據了解,南關區濱河小學將兒童職業體驗及童子軍拓展訓練引入校園,在全市尚屬首創。
為什麼要把兒童職業體驗引入校園?校長陳春穎坦言,「我們都知道動手實踐對孩子成長的意義,但考慮到安全問題,很多學校對學生外出搞社會實踐有顧慮。這次我們與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牽手,借用他們的師資,將社會上收費比較昂貴的兒童職業體驗項目免費引入校園,目的就是通過活動,讓孩子們在做中玩、在玩中學。孩子們通過不同的體驗遊戲進入角色、了解社會,不僅學習生活技能,而且鍛鍊意志、提升自信,得到全面地發展。」
「會一直免費嗎?」記者問。
「當然。我們的原則是不給家長增加一點經濟負擔,能由學校出面做的,學校都會做。今天只是此次主題實踐活動的第一期,今後,我們濱河小學將長期與吉林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合作,將兒童職業體驗項目及童子軍拓展訓練作為德育活動的亮點工程,每月開展一次,堅持長期、公益。」陳校長說。記者 肖虹 實習生 袁樂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