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大動作救商圈 遭疑掩蓋3失策

2020-12-20 環球網

臺北市東區商圈近來頻頻爆出老店因抵抗不了高額租金,紛紛選擇退租。(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4月8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北東區商圈近年頻爆退租潮,臺北市政府為了拯救該商圈,擬針對房屋、店面空置若超過1年,將開徵空屋稅,稅率逼近擁有多屋的房屋稅率3.6%。然而,臺北市府拯救商圈祭出狠招,卻被房仲業者質疑,空屋稅是不是想要掩蓋臺北市府3大失敗政策。

據報導,臺灣吉家網不動產董事長李同榮點出臺北市府的3大失敗政策: 第一個缺失是社會住宅推行不力,柯文哲曾在上任時喊出4年蓋出2萬戶,卻不斷隨著時間下修數字,並同時喊出祭空屋稅,讓空屋轉移至社宅,藉此掩蓋跳票責任。第二個缺失是,承接著空屋移轉社宅政策,然而卻失敗收場,以目前空屋轉移8萬戶的目標,當局和地方都跳票,想要以空屋稅逼迫這些空屋轉移至社宅。第三個缺失是對傳統店面空置率居高不下無所對策,雖然臺北市府已經開始著手研究成立商圏輔導組織,但一切仍未安排到位,就想用稅制防堵,臺北市府似乎是想便宜行事。

李同榮表示,臺北市府將空屋稅核心重點擺在房屋本質並非囤積,希望透過稅制將空屋轉入有需求的租賃市場或是銷售市場,加強社會資源合理使用,避免屯積房屋、拉高租金影響市場正常運作,然而,臺北市府的做法,才是脫離市場機制,由於持有者的動機不同,加上這些對象多為大平數空間,與市場需求不符,這讓臺北市府期望轉入租賃市場的結果,恐怕只會轉向至銷售市場。

李同榮還表示,空屋稅效果有限,持有許多房屋者已經被課囤房稅,若是再課徵空屋稅,會讓外界認為,臺北市府課重稅僅是想坐收稅金,既然先前課徵的空店稅已然失效,市政府應該轉從市場實務機制觀點,對症下藥才能解決問題。(中國臺灣網 王怡然)

相關焦點

  • 油煙大噪音響市民怨 臺北市整治師大商圈
    N本報駐臺記者 關永輝 本報臺北專電 位於臺北的臺灣師大商圈因多家餐飲店油煙、噪音擾民,最近臺北市長信箱和投訴熱線接到不少市民的投訴郵件和電話,臺北市有關部門曾發函通知該商圈的91家商店,要求改善違規事項,對其中10家各開罰6萬元(新臺幣,下同)。昨天數十家餐飲店集體關門歇業,讓學生們吃不到中午飯,感受到「商圈消失」的不便。
  • 臺北市經濟受重創!王鴻薇:慘烈直追金融海嘯
    臺北市議員王鴻薇27日表示,發生疫情以來,她辦公室調查了臺北市各商圈和夜市來客人數、主要捷運站運量、旅遊業住房率、以及勞動局無薪假通報等四大面向,驚見多項數據都是近年新低,臺北市各大商圈來客數平均下降3至5成,捷運人次更出現十年最慘負成長,市況慘烈直追2008年的國際金融海嘯。
  • 購物變觀光 臺北市商圈進攻深度旅遊
    華夏經緯網8月2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市商圈各具特色,有別於過往走馬看花行程,不少商圈進攻深度旅遊。臺大公館商圈今年首度舉辦輕旅行導覽,西門町商圈也秘密培訓導覽員,預計明年上路帶隊。    據報導,臺大公館商圈外國遊客越來越多,尤其是自由行陸客。今年首度設計3種旅遊路線,吸引近百人次參與。
  • 臺北老商圈咋成了明日黃花
    這家店在3月底關門歇業,也意味著這一品牌退出了臺灣市場。透過玻璃櫥窗,記者看到的隻有商家撤店前掛出的「銷價」招牌,以及凌亂擺放的各種貨架。很難想像,這裡曾經人潮湧動。   選擇撤離臺北東區的不隻有這兩家店。近期以來,葡吉小廚、SASA美妝店、韓國服飾SPAO、日藥本鋪、Swatch表店、糖朝港式茶飲等紛紛離開東區,「店鋪到期,折價出售」「店面招租」等字樣在商圈裡頻繁出現。
  • 空置率上升地價下跌,臺北市四大商圈全蕭條
    華夏經緯網11月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市商圈近年相繼沒落,天母、東區近年景氣、人潮不再,根據臺北市政局資料顯示,除了受時代、環境變遷影響的,「師大商圈」、「晴光商圈」持續人潮減少以外,「公館商圈」、「光華商圈」也受景氣影響逐漸蕭條,也導致地價下跌。
  • 臺北東區老商圈咋成了明日黃花?
    近期以來,葡吉小廚、SASA美妝店、韓國服飾SPAO、日藥本鋪、Swatch表店、糖朝港式茶飲等紛紛離開東區,「店鋪到期,折價出售」「店面招租」等字樣在商圈裡頻繁出現。從事房地產諮詢業務的戴德梁行分析指出,2019年第一季度,東區的忠孝商圈店鋪空置率高達12.5%,居臺北市各大商圈首位。
  • 西門町商圈復寵 臺北「原宿」成型
    臺北市商圈開始東西軸線翻轉,東區空置率居高不下(左圖),反觀西門町商圈(右圖)熱鬧滾滾,假日時更是擠滿了逛街的人潮。(鄭任南、鄧博仁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北東區人潮沒落,西區人潮湧現!臺北市東西軸線翻轉,相較1960年代就被視為一級戰區的黃金東區商圈,西門町商圈現在每天有近9萬人出入。西門徒步區街區發展促進會理事長劉家鑫認為,西門町住宿便宜、商品評價、逛街環境佳是3大復寵主因。
  • 失落的臺北
    (圖/翻攝自Google Map)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北市中山區知名江浙菜餐廳「錦華樓」,過去曾有「黑白兩道情報站」之稱,現在卻因不敵大環境、傳出歇業的消息。    ——既然高額租金是「沒落」的重要原因之一,臺北市政府也拋出課徵「空置房屋稅」及提高稅率的研議計劃,希望藉此救回逐漸凋零的東區商圈。
  • 臺北市兩大創意市集平臺
    臺灣創意人才濟濟,臺北市天母生活市集及西門町紅樓,是臺北市兩大創意市集平臺,也是民眾周末挖寶的好去處。     手工日式拖鞋、寵物銀飾、手繪安全帽、手工包包、手工皮飾、手工耳環等,這些強調「獨一無二」、「純手工」的商品只有在創意市集才買得到,其中從小區型市集發展成超過100多攤的大規模市集天母生活市集,捧紅不少手工創意人,市集流動率大,所以每周都有新鮮貨。
  •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臺北關店潮恐形成「鬼城」效應
    「鬼城」效應  中國臺灣網3月5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知名江浙菜餐廳「錦華樓」在臺北市中山區屹立40餘年,去年傳出因租金太高、景氣不佳造成嚴重虧損悄悄歇業,明確消息近日才曝光。  據報導,近年來受到商圈沒落、高房價和高租金影響,在臺北有「黑白兩道情報站」之稱的「錦華樓」已在去年關店,而臺北市東區40年老牌餐廳「永福樓」也營業到上個月24日關門,儘管在吹熄燈號前人潮爆滿、一位難求,但在沉重虧損負擔下依然無法延續經營。
  • 臺北不可錯過的3大美妝購物地
  • 大臺北市集
    臺北地區,有各式各樣的市集,小編整理有趣的市集,推薦給各位臺粉們,讓來臺北遊玩的你們,能夠更接地氣。
  • 老店被迫「消失」,島內感慨「臺北老商圈已沒落」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張雯雯 環球時報記者 趙雨笙】臺北市東區商圈最近成為島內民眾關注的議題。繼老店「永福樓」撤離後,又一些店鋪「消失」,讓不少輿論感慨「臺北東區商圈已經沒落」。「樹倒猢猻散」,是臺媒用來形容臺北東區「風景」的詞彙。
  • 店鋪空置關店潮頻現 臺北老商圈咋成了明日黃花?
    選擇撤離臺北東區的不只有這兩家店。近期以來,葡吉小廚、SASA美妝店、韓國服飾SPAO、日藥本鋪、Swatch表店、糖朝港式茶飲等紛紛離開東區,「店鋪到期,折價出售」「店面招租」等字樣在商圈裡頻繁出現。從事房地產諮詢業務的戴德梁行分析指出,2019年第一季度,東區的忠孝商圈店鋪空置率高達12.5%,居臺北市各大商圈首位。
  • 西門町 臺北商圈流行地
    西門町是臺北繁華的代名詞,人們首先就會想到星探在此發現了林青霞。而真實的西門町並不像日本新宿那種混亂得讓人迷蹤,在這裡,文化是一張重要的地圖。西門町是目前臺北市重要的消費商圈,也是臺北地標式旅遊勝地。世界各地都不僅相同,青少年非常喜歡聚集的地方一定是亞文化活躍的地方,周末的西門町有青少年的Cosplay表演、刺青等等充滿了視覺挑戰的活動,這裡不同於臺北市東區的商圈,那是為中產階級服務的,是典雅穩重的時尚,西門町是孕育新潮流、亞文化的地方,是新銳的時尚。
  • 臺北東區商圈沒落又一10年老店關張 網友:市長不該檢討嗎
    臺北東區商圈沒落又一10年老店關張 網友:市長不該檢討嗎 2019年03月01日 13:30: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3月1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近日,臺北東區又一家10年老店悄悄熄燈。開在忠孝東路四段的漢堡王,緊鄰地鐵出口,但隨著商圈沒落,人潮減少,業者稱業績已不敵租金,因此選擇出走。但到底東區該怎麼救,臺北市長柯文哲日前提出考慮開徵空店稅,但專家卻認為這只會讓東區更慘,還不如學學韓國瑜,多發展城市營銷。
  • 不知疲倦的逛街族:臺北七大購物百貨/商圈攻略!
    位於臺灣臺北市中山區大直的購物中心,主要特色是擁有一座北臺灣最大、全臺第二的摩天輪(全臺灣最大者位於雲林縣古坑鄉劍湖山世界,直徑88米)。雖然美麗華百樂園摩天輪直徑僅70米,但因基座架於建築物屋頂(五樓)而非地面,故以100米的總高列名臺灣第二高(僅次於高雄市夢時代高雄之眼摩天輪),目前臺灣南北購物中心相繼以摩天輪當作地標。
  • 林氏木業臺北文昌新店開幕,積極搶佔臺北家具商圈市場
    年輕人第一次買家具的首選品牌-林氏木業最近在臺灣又有大動作!2019年10月15日,林氏木業連同淘寶和臺灣特力集團共同打造的《Taobao x hoi!淘寶精選店》臺灣第五門店,在臺北市文昌家具街隆重開業。
  • 臺北九大商圈及夜市將推出迎春節系列活動
    新華社臺北1月9日電(記者林凱 章利新)春節將至,臺北年味漸濃。記者從9日召開的臺北年貨大街啟動記者會上獲悉,臺北九大商圈及夜市將推出系列節慶活動和AR互動體驗,邀請八方遊客來臺北走春過年。臺北當地最知名的年貨大街迪化街將於1月19日開市,各色南北年貨雲集,透出濃濃年味;在艋舺夜市與寧夏夜市,道地的臺灣小吃供遊客品嘗;後車站與華陰街商圈將匯集春聯、鬥方等新年飾品;年夜飯所需的生鮮、果蔬熟食,去一趟榮濱商店街就可購足;在沅陵街商圈,可以看到傳承老手藝的手工皮鞋;四平陽光商圈主打女性服飾、珠寶等;在臺北地下街,限量紀念品將回饋廣大消費者……
  • 臺北戀戀臺大商場、聯開大樓招商乏力 商圈發展遭遏制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市議員顏聖冠日前接獲民眾陳情表示,捷運公館站「戀戀臺大」2樓至5樓從2012年結束營業後,遲遲無新廠商進駐,導致周遭商家生意每況愈下,許多店面只能黯然出租收場。顏聖冠19日表示,戀戀臺大並非單一個案,許多聯合開發大樓至今依然乏人問津,捷運路網圖形成了蚊子館地圖,臺北市政府招商有氣無力,除了年損上億新臺幣收入外,同時也扼殺各地商圈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