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許多父母都有這樣的困惑,為孩子操碎了心,可是孩子就是不聽家長的話。那你知道怎樣正確與孩子交流溝通?深圳富華醫療美容醫院跟你們來討論這個問題。
1、與孩子溝通應正確引導孩子正確認識自己的優缺點
喜歡被人誇獎是孩子的特點,首先家長對孩子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全面了解孩子的優缺點,發現優點就要勇敢地表揚。一位心理學家曾經說過:「一個不捨得讚美孩子的家長,往往會使孩子變得令他們無法讚美。」父母的誇獎不僅能使孩子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還能幫助孩子獲得自信心。
2、與孩子溝通應給孩子一定的自由度
信任孩子,讓孩子從「他律」走向「自律」。有的家長經常抱怨:孩子上學比自己上學都累,熬到哪天是個頭。如果孩子一直需要「他律」,那他們的家長就永遠也熬不出來了。自制力差的孩子,家長一般分為兩種情況:一是意志薄弱型,家長本身自控能力差,不能以身作則;另一種就是如案例中的媽媽,控制小孩的欲望強烈,希望孩子能按自己規劃做事,這樣的家長很少給孩子自控和自律的機會,也很少真正地引導孩子自控和自律,甚至會打擊到孩子的自控能力。
3、親子溝通的主要障礙是什麼
孩子為什麼不願意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呢?首先是因為孩子的價值觀和自我意識在家裡得不到認可。孩子喜歡的東西、崇拜的偶像得不到家長的認可;孩子在家裡覺得做什麼都是錯的;當孩子要求自己獨立完成某件事情時,家長總是不允許,要麼就是全部被家長包辦代替了。
其次,家長沒有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使孩子沒能敞開溝通的心扉。張勤說:「和很多人一樣,我一直認為家是最溫馨的港灣。可是突然有一天,一個10歲的小男孩打破了我的觀點。這個男孩說他考100分的時候家裡是溫馨的,但他要是考了30分,家裡就不溫馨了。孩子在學習上遭遇挫折時,最需要家庭的溫暖和家長的理解,可等待他的可能是一頓批評、指責甚至暴打,他還會敞開心扉與父母溝通嗎?」
另外,很多父母沒有與孩子溝通的習慣,不能正確認識性格不同導致的溝通方式的差異,跟不上時代的步伐等,都會造成親子間溝通的障礙。
孩子吵架要怎麼交流
1、父母要耐心聽,不要急於解決。發現孩子爭吵時,只要不是那麼激烈,不會發生過頭現象,不會造成傷害,父母就要耐心聽他們為什麼事爭吵,做到心中有數,一般不要急於管,讓他們爭吵一會兒,他們把話說完了或是意見統一了,自然就不爭吵了。
2、先轉移注意力,後冷靜處理。當孩子爭吵非常激烈,有打架的趨勢時,父母可先用轉移注意力的方法,說:「××你的衣服怎麼樣了?」或父母拿件玩具說:「這玩具是誰的呀?」這樣兩方孩子的注意力馬上轉過來看衣服或看玩具,顧不上爭吵了。等他們冷靜下來以後,大人再詢問爭吵的原因。
3、父母不要急躁,不要橫加指責。孩子發生爭吵,必然聲音大,態度不好,父母看,千萬要冷靜聽聽他們爭吵什麼,手裡拿什麼東西,在不了解原因前不要橫加指責,各打五十大板。這樣簡單、粗暴地處理,會使孩子產生牴觸情緒。
與孩子交流的注意事項
1、絕對不能不問事情緣由就給孩子下結論。譬如小孩子和夥伴打架了,不能劈頭一頓罵,問一下為什麼打架,在這件事裡是誰的錯,這樣做對不對,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什麼。教會孩子分析問題,如何去解決問題,而不是糾結於事情本身的對錯。
2、和孩子平等的交流。在與孩子交流時可以蹲下來,這樣與孩子的距離更近更親,而不是以一個高姿態來教訓或者是教授,這樣也體現對小孩的尊重,而孩子也更容易反饋信息給你。
3、尊重孩子的想法,不管對錯,都不要忽視。不能的耐心的解釋,能做到的儘量幫助他們完成。這樣對培養小孩的自信心與成就感很重要。
4、遊戲是最能拉近與孩子的距離的,在遊戲中也是能教育孩子很多東西的。
5、多與孩子說話。在這個階段,孩子多的表達自己能使他們更好更快的掌握和應用語言。多鼓勵孩子,使他們樂於表達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