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理工大學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院長梁茵:全流程「質保」推進人才培養同校同質

2020-09-09 中國遠程教育雜誌社

在現代遠程教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的當下,大連理工大學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院長梁茵認為,高校現代遠程教育應以自我革命的覺悟和刀刃向內的勇氣,在痛點和難點處發力,深入推進遠程教育高質量發展,創立遠程教育品牌,助力學校教學資源建設。


北京|本刊撰稿人 何曼


疫情期間,每所院校都經歷了緊急適應、發現痛點、謀劃變革的歷程,大連理工大學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也不例外。面對新形勢和新情況,大連理工大學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院長梁茵有著怎樣的思考?梁茵認為,這次特殊的經歷,對於網絡教育來說既是挑戰也是契機。「毫無疑問,在『網際網路+』和大數據技術的引領下,現代遠程教育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經進入快速發展的階段,迎來了大好的發展機遇。」


全坐標系下確定全新定位


在線學習:在您看來,經過此次疫情期間全民在線和全面作為,高校現代遠程教育和繼續教育得到了哪些啟發?


梁茵:一般來說,事物總是經過發生、發展、成熟三個階段,不是「線性發展」的,而是遵循S曲線模型。現代遠程教育試點初期,變化速度較為緩慢,教學資源、平臺建設、教學模式、學習中心建設管理經過一步步摸索才逐漸贏得了社會認可。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網絡教育從教育體系的「邊緣」走向了「中心」,充分展示了在平臺、技術、雲服務等方面的優勢,這次特殊的經歷,對於網絡教育來說既是挑戰也是契機。我認為,毫無疑問,在「網際網路+」和大數據技術的引領下,現代遠程教育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經進入快速發展的階段,迎來了大好的發展機遇。


一直以來, 高校現代遠程教育大多依託學校優質的資源甚至依賴學校的品牌辦學。在現代遠程教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的當下,在國家引導下, 我認為高校現代遠程教育應以自我革命的覺悟和刀刃向內的勇氣,在痛點和難點處發力,摒除陳規舊習,以鳳凰涅的決心持續做好招生、教學等體系改革,深入推進遠程教育高質量發展,在應對挑戰的過程中創造機遇,牢牢把握髮展主動權,創立遠程教育自己的品牌,反過來向學校輸送先進的教育技術、手段,助力學校的教學資源建設。


在線學習:您認為進入快速發展階段,高校遠程教育應該怎樣定位?


梁茵:首先,在國家教育體系的坐標系中,高等教育大眾化進入全面普及化以及教育現代化的背景下,黨的十九大提出「辦好繼續教育,加快建設學習型社會」。高校遠程教育要確實圍繞服務全民終身學習、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充分發揮辦學優勢,制定實效性強的發展計劃,在平臺建設、在線學習等方面不斷提升繼續教育的品牌和影響力,助力教育現代化改革。


在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坐標系中,縱向比較,遠程教育取得了較大的進步,但對標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還稍顯落後。高校遠程教育應充分發揮形式靈活和資源豐富的優勢,做到社會需要什麼就教什麼,學生需要怎麼學就怎麼教,實現人才培養供給側與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側精準對接。


在高校自身建設發展的坐標系中,遠程教育、全日制教育及其他教育應協調發展,結合學校實際科學、合理地確定網絡教育的辦學層次、結構、規模和專業。強化學校育人「一盤棋」意識和全局整體觀念,將遠程教育人才培養納入學校本科生人才培養體系,統籌全日制教育和網絡教育協調發展。


「四個方面」促非學歷教育轉型發展


在線學習:目前,大多數高校繼續教育都在從學歷教育向非學歷轉型,學院目前在這方面是如何規劃的?


梁茵:李克強總理在大工考察時提出「大學教育要更加注重與職業培訓、職業教育相結合,既培養擁有前沿理論的科學家,也培養更多工程師和大國工匠」。根據這一總體思路,學院非學歷教育的發展注重四個方面:


一是要上規模。作為大連理工大學服務社會的窗口,只有非學歷教育規模上去了,學院才能積極、有效地將學校的優秀教育資源提供給社會。


二是要高定位。我們將以培養「大國工匠」作為立足點,打造精品培訓項目。目前的幹部培訓、專業技術人才培訓等已初現特色,並形成了一定的社會影響力。今後,學院將繼續依託學校學科優勢,加強研究開發,形成系列化的特色培訓項目。


三是要重研究。高度重視研究工作,只有把社會的需求研究透了,才能看清方向,才能不被時代拋棄。


四是要豐形式。對標教育現代化目標,我們計劃將先進的技術手段和優質的教學資源有機地結合起來,進一步豐富辦學形式,形成網絡化、全鏈條式的非學歷教育。


在線學習:學院打造了多個精品培訓項目,獲得了「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等多項榮譽。在國家繼續教育示範基地方面,學院有怎樣的建設機制和保障機制?


梁茵:一是完善體制。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由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歸口管理,下設培訓中心,專門負責培訓活動的指導、審批、運營、監管、檢查、評估等工作。二是組建專家諮詢庫。主要由各領域專家、相關省廳、市局領導、院校領導組成,專門指導基地各類培訓項目的教學方案、項目實施和考核等各環節工作。三是建章立制。建立培訓項目管理運營、經費管理、效果評估等各類規章制度23項,保證培訓項目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四是構建以人為本、遵循教育規律的人才培養體系。以行業培訓作為切入點,針對重點領域和現代服務領域中高層次、急需緊缺和骨幹專業技術人才,利用學校優勢學科,拓展其知識結構,提高其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同時,利用學院現代遠程教育在全國的輻射範圍,在多個地區舉辦專業技術人員培訓,促進各類教育的互通。


匯聚聯動「三個支持」服務體系


在線學習:2019年是大連理工大學70周年華誕,在70年歷史的支撐和引領下,大連理工大學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取得了哪些辦學成果,形成了怎樣的辦學特色?


梁茵:學院依託學校豐富的教育資源,充分發揮工科類專業實力雄厚的優勢,試點18年以來,在課程建設、教學管理、學習中心建設、學習支持服務等方面,形成了規範、務實、高效的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綜合實力位居全國試點高校前列,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多年來,學院始終強調「服務和面向」、嚴把質量關、致力於工科類專業學習模式的創新,辦學特色也自然清晰地顯現出來:一是「學生支持服務、學習支持服務和教學支持服務」三個支持服務體系匯聚聯動,支持服務常態化、精細化。二是打造全流程質量保障體系,實現人才培養總目標。三是規範學習中心建設,落實辦學主體責任。學院堅持嚴控中心授權、嚴把招生管理、嚴明助學過程、嚴肅考試紀律,引導並要求學習中心既要上規模,又要上水平,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


在線學習:依託學校眾多優勢學科,學院遠程與繼續教育一直走在行業前沿。未來,學院在遠程與繼續教育發展進程中將如何發揮引領示範作用?


梁茵:學院穩紮穩打,從招生源頭抓起,夯實教學全過程,健全服務體系,逐步在行業內樹立起自己的品牌和良好的口碑。一是在規範辦學、提高質量方面,我們將在學校的統一部署下全面貫徹落實教育部網教「十八條」文件精神,做好轉型發展,辦高質量學歷教育。


二是在工科類優質課程資源建設方面,大連理工大學工科類專業實力雄厚,我們將充分發揮學校學科優勢,深入研究、精準把握從業人員的學習需求,在制度建設、教學模式、資源優化、學習中心監管等方面加強規範管理,推進畢業生同校同質要求。


三是充分挖掘非學歷教育潛力。現今已有不少人大學畢業後「回爐」上更低學歷的技校,這意味著提高自身就業競爭力的需求已經十分迫切,同時也說明,我們大學後的非學歷繼續教育遠沒有跟上社會需求,存在相當大的差距,所以我們要沉下去,深挖機會,在專業技術培訓領域做大做強。


打造全流程「質保」體系


在線學習:您如何理解學院倡導的「不忘初心,規範助力網絡教育內涵發展」?


梁茵:現代遠程教育試點以來,在服務高等教育大眾化、構建全民終身學習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不能迴避辦學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問題,這些問題拷問著我們的「辦學初心」。對於大工網絡教育而言,就是要為社會培養應用型人才,要辦接地氣的教育。因此,在內涵發展上,學院不斷加強質量監管,從入口、過程、出口等人才培養全過程的關鍵環節進行質量管控,打造了全流程質量保障體系,取得了實效。一是入口講規範,特別是對異地生源進行防控和篩查,有效降低了辦學風險,通過每年大規模的走訪、巡考、學生調研等多種途徑加強學習中心管理,保障規範招生。二是過程講全面。從專業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教學過程、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實現全過程全方位管理。三是出口講嚴格。充分利用網絡化考試、人臉識別、電子化閱卷等技術手段,提升教學服務水平。以巡考制度、遠程監控制度等各項制度為保障,有效防控考試風險。


在線學習:談到質量,就不能不說學習中心。學院學習中心的工作重點是什麼?有哪些獨特優勢?


梁茵:我們始終高度重視學習中心的規範化建設,嚴格落實辦學主體責任,堅持嚴控中心授權、嚴把招生管理、嚴明助學過程、嚴肅考試紀律,實現可持續發展。學習中心的特色和優勢主要有兩點:


一是「寓管理於服務」。學院組建了無盲點的區域負責制學習中心管理與服務團隊,把學習中心的管理工作與支持服務有機結合起來:在對學習中心進行規範化管理的同時,提供一系列服務,在服務的過程中督導各學習中心助學工作注重工作質量和效率。線上,通過企業QQ、企業微信、公眾號等方式對招生、考試等重要環節進行線上督導;線下,學院領導班子定期帶隊深入各地學習中心進行走訪調研,以走訪工作進一步深化區域負責制管理,實地了解學習中心情況,檢查和指導學習中心的工作。


二是開展「兩會一行」。通過「學習中心培訓會」,為學習中心解讀最新政策,規範工作標準;通過「現代遠程教育發展研討會」,傳達新的發展理念,分享和總結辦學經驗,進一步深化溝通,增強目標認同,有效提高學習中心管理服務水平;通過「母校行」活動,加強高校、學習中心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溝通,提高了學習中心老師與學生的歸屬感和榮譽感。


在線學習:您曾在一次研討會上提出,大連理工大學將推進符合學校現代遠程教育特點的標準化評估體系建設。該體系標準建設目前有哪些進展?


梁茵:為進一步提升學習中心的建設和服務水平,我們全面梳理了學習中心學生管理、學習支持服務等工作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推崇先進、淘汰落後,切實促進各地學習中心的標準化、規範化、專業化建設。2019年5月,在分析研判新政策、新變化的基礎上,啟動了評估工作。同年10月正式成立了評估工作組,並在大連直屬學習中心率先開展試評估。根據評估結果,進一步優化了評估方案,並計劃於今年上半年逐步完成全部自建學習中心的評估工作,目前已完成第一批三個自建學習中心的電話調研、前期資料匯總等相關工作。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學院將結合工作實際,通過電話、網絡視頻等方式進一步推動學習中心評估工作。

相關焦點

  • 大連理工大學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院長梁茵:全流程「質保」 推進人才培養同校同質
    在現代遠程教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的當下,大連理工大學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院長梁茵認為,高校現代遠程教育應以自我革命的覺悟和刀刃向內的勇氣
  • 全媒體院長專訪 | 大連理工大學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院長梁茵:回歸教育初心,打造一流的繼續教育
    大連理工大學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院長梁茵採訪報導 / 中教全媒體 曹豔「回歸教育初心,勇於擔當作為」是辦好繼續教育的核心,也是大連理工大學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一直堅守的教育情懷。繼續教育作為全民終身學習的主陣地,承擔著提升成人學歷水平,提高全民綜合素養,建設教育強國的責任與使命。大連理工大學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是怎樣履行責任?做了哪些工作?取得哪些新成績?近日,中教全媒體採訪了大連理工大學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院長梁茵,就學歷教育、高端培訓、網絡教育發展機遇等展開了交流。
  • 大連理工遠程與繼教院梁茵:回歸教育初心,打造一流的繼續教育
    全媒體視角「辦好人民滿意的高質量繼續教育」是新時代賦予繼續教育的根本命題。在當前網絡教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的時期,在國家引導下,大連理工大學網絡教育將持續做好招生、教學等體系改革,在應對挑戰的過程中創造機遇,牢牢把握髮展主動權,不斷培育發展新優勢,深入推進高質量發展。
  • 南京理工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南京理工大學繼續教育學院作為南京理工大學的二級學院創辦於1980年,是全國首批成人高等教育重點院校之一,全面行使學校成人教育管理職能;南京理工大學自學考試辦公室是學校唯一的自學考試主管部門,與繼續教育學院合署辦公;30多年來
  • 大連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與僱主企業人才培養意見徵詢研討會成功舉辦
    2020年8月30日上午,經濟管理學院與僱主企業人才培養意見徵詢研討會如期在線上順利召開。本次會議的舉辦,主要是向僱主企業徵詢我院專業學位人才培養方面的意見和建議,為我院專業學位人才培養體系的持續完善提供支持。
  • 全媒體院長專訪 | 南京工業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院長方建強:紮根大地,服務社會發展,發揮繼續教育作用
    方院長認為,辦好高校繼續教育,應該突出三個「緊」:一是要緊貼社會發展和人才需求,服務社會發展和行業人才需求是高校繼續教育的價值追求和辦學方向。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院長隋明成:打造學校對外教育服務新名片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院長隋明成辦學類型從側重學歷教育向終身學習綜合體轉變這是學院全面落實教育部《關於服務全民終身學習 促進現代遠程教育試點高校網絡教育高質量發展有關工作的通知》(網絡教育18條)要求、提升學校網絡教育辦學水平、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舉措。事實上,自「網絡教育18條」發布以後,學院就綱目並舉,精準施策,開始了緊鑼密鼓的部署。4月,召開遠程與繼續教育工作網絡視頻會議,研討下一步工作計劃和工作思路;召開機電類與自動化類專業建設網絡視頻會議,研討人才培養方案。
  • 大連理工大學光儀學院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工學院「3+1+1」聯合培養...
    中國教育在線 訊 2019年9月20日上午,由大連理工大學光電工程與儀器科學學院牽頭對接的大連理工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3+1+1 」 聯合培養項目洽談會在大連理工大學光儀學院順利召開。大連理工大學教務處徐立昕副處長、大連理工大學光儀學院覃開蓉院長、韓秀友副院長、黃火林副教授和李雪教學秘書代表大連理工方出席會議,新加坡國立大學蘇州研究院周志穎副院長、電機與計算機工程系副主任梁永齊教授和張正銘項目主管代表新國大方出席會議,會議由韓秀友教授主持。
  • 湖南大學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
    2007年6月,為了適應遠程教育與成人繼續教育發展,湖南大學決定將原湖南大學網絡學院更名為湖南大學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現任院長為博士生導師曾德明教授。按照學校繼續教育「十二.五」發展規劃要求,學院以「穩定、改革、發展」為指導思想,加強與市場的對接,不斷引進優秀人才,吸納優質資源,提升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
  • 山東理工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江世成: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並重發展
    全媒體視角山東理工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院長江世成說:「網絡化教育是大趨勢,我們主要計劃從軟體設備升級、技術人員配備、網絡授課師資培訓、提升教學管理水平和教學服務意識等方面來促進信息化建設,通過這些措施,能夠為學生學習帶來方便,營造時時可學、處處可學的環境。」
  • 文思海輝金融✖️大連理工大學:共同培養金融科技應用型人才
    12月3日,文思海輝金融與大連理工大學軟體學院籤署金融信息化人才培養項目合作協議,雙方本著"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惠雙贏,共同發展"的原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共同探索產教融合新模式,促進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與創新鏈的有機銜接,積極培育金融科技高素質、高技能應用型人才。
  • 蘭州理工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創新繼續教育學習模式 完善人才培養...
    蘭州理工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創新繼續教育學習模式 完善人才培養服務體系 2020-09-07 | 來源:網絡 https://www.eol.cn
  • 四川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院舉辦「2018年西南地區高師院校繼續教育院長聯席會議」暨「第五屆四川省屬高校繼續教育信息化協作聯盟會議」
    中教全媒體是本次會議的媒體支持單位。中教全媒體訊  10月25日上午8點40分,由四川師範大學、四川省屬高校繼續教育信息化協作聯盟主辦,四川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院、西南大學網絡與繼續教育學院、承辦的會期一天的「2018年西南地區高師院校繼續教育院長聯席會議」 暨「第五屆四川省屬高校繼續教育信息化協作聯盟會議」在成都召開。
  • 大連理工大學材料學院與東京工業大學聯合培養首屆本科生畢業
    7月23日上午,大連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金屬材料工程(日語強化)專業與東京工業大學物質理工學院3+2聯合培養本科生畢業答辯在材料館後三樓報告廳如期舉行。  2018年,為助力一流大學人才培養,大連理工大學在與東京工業大學多年合作的基礎上創新培養機制,首次設立金屬材料工程(日語強化)專業「3+2」聯合培養項目。該項目針對五年制金屬材料工程(日語強化)專業,學生前3年在大連理工大學就讀,後2年在東京工業大學就讀,畢業時經兩校論文答辯達到畢業要求可獲得兩校學位。
  • 西南交通大學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
    西南交通大學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是2013年7月由原成人(繼續)教育學院、網絡教育學院合併組建而成,代表學校歸口管理各類學歷繼續教育、非學歷繼續教育和社會化考試等工作,是學校優質教育資源服務於社會的重要窗口。
  • 2021年春季大連理工大學網絡教育招生簡章
    學校以培養精英人才、促進科技進步、傳承優秀文化、引領社會風尚為宗旨,秉承「海納百川、自強不息、厚德篤學、知行合一」為基本特質的大工精神,致力於創造、發現、傳授、保存和應用知識,勇於擔當社會責任,服務國家,造福人類。學校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本科生教育與研究生教育並重,已形成以理工為主,理、工、經、管、文、法、哲、藝術等協調發展的多學科育人體系。
  • 2015中國國際遠程與繼續教育大會最新日程發布
    >嘉賓:許雲峰 北京外研訊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總監15:50-16:20主題:虛擬創業學院:新型教育服務供給方式的探索與實踐嘉賓:曾德明湖南大學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院長、全國高校現代遠程教育協作組副秘書長、高校數位化資源開放聯盟秘書長16:50-17:30圓桌對話:高校網絡教育與繼續教育學院院長
  • 上海光機所與大連理工大學光儀學院籤訂「聯合培養研究生」合作協議
    日前,上海光機所與大連理工大學光電工程與儀器科學學院(以下簡稱「光儀學院」)「聯合培養研究生」籤約儀式在大連理工大學研教樓713會議室舉行。大連理工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姚山,光儀學院副院長曹暾、副院長韓秀友、副書記兼副院長李曉傑、副書記兼副院長李琳、院長助理陳曉明,以及上海光機所所長邵建達、副所長冷雨欣、強場雷射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杜鵑、中科院量子光學重點實驗室青年特聘研究員龔文林等出席了籤約儀式。本次籤約儀式由李曉傑主持。
  • 【重磅】大連理工大學-加州大學歐文分校中美聯合學院開始招生啦!
    中美聯合學院是大連理工大學和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UCI)合作設立的學院,依託於機械工程學院建設。學院旨在提升中美兩國的文化、科學、工程和技術交流,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專業能力的高層次人才。經國家教育部批准,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中外合作辦學)本科教育項目從2019年開始招生,年度招生計劃60人,在主校區普通理科統一代碼下招生,只招收有該專業志願的考生。
  • 大連理工大學2021年春季網絡高等學歷教育招生簡章
    大連理工大學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秉承「海納百川、自強不息、厚德篤學、知行合一」為基本特質的大工精神和「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優良學風,以「規範管理、提高質量、突出特色、創建品牌」為指導思想,傳承大連理工大學優秀的教育傳統與文化,依託校內外優秀的教育資源,藉助於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在國家終身教育體系中為社會提供了多層次、高質量的教育服務,已形成具有大連理工大學特色的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