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爭朝夕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千鄉千隊萬村百億」——農行內蒙古分行打通金融服務最後一公裡
落日的餘暉,灑在科爾沁廣袤的草原上。十幾頭吃飽喝足的西門塔爾牛慵懶地臥在草地上。看著這些膘肥體壯而又悠閒的牛兒,興安盟科爾沁右翼中旗吐列毛都鎮新艾裡嘎查黨支部書記王柱心情燦爛。
這些牛是王柱帶動村裡脫貧致富的寶貝,而能把牛養到小有規模,他是有後盾的。「以前我想改良肉牛品種,因為缺資金幹不成事。可他們來了,不到10天的功夫,就為我發放了利息比較低的20萬元貸款,買了這些西門塔爾牛。」
王柱口中的「他們」,是農行內蒙古分行脫貧攻堅流動服務黨員先鋒隊的工作人員。他養牛成功的後盾是農行內蒙古分行創新開展的「千鄉千隊、萬村百億」金融支持脫貧攻堅專項行動。
直擊痛點,431億元貸款覆蓋100%鄉鎮
說起「千鄉千隊、萬村百億」專項行動,農行內蒙古分行行長張春林很是自豪,這是農行內蒙古分行推動金融服務「三農三牧」的一個大手筆。
「農業銀行的初心與使命是服務『三農三牧』。」自2017年到內蒙古任職後,張春林多次深入赤峰市、興安盟等地的貧困旗縣進行深度調研。通過走村入戶、溝通座談,他發現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基層金融服務不足及貸款難、貸款貴等問題。
「農業銀行在鄉鎮網點少,老百姓的需求又那麼迫切,能不能推出一種全新的服務組織模式和金融科技手段,來解決這個問題呢?」張春林針對解決問題的途徑開始深入思考。
凡事預則立。2019年5月,農行內蒙古分行大刀闊斧直擊金融服務痛點,迅速出手補齊自治區鄉鎮以下地區金融服務延伸不到位、業務模式創新不夠、信貸投放不足等金融服務短板,啟動了「千鄉千隊、萬村百億」金融支持脫貧攻堅專項行動。
專項行動針對性很強:農行內蒙古分行將向全區近千個鄉鎮派駐近千支「農行支持脫貧攻堅流動服務黨員先鋒隊」,將農行金融服務延伸到全區上萬個行政村。圍繞農村牧區建檔立卡貧困戶、普通農牧戶、種養大戶、專業合作社、農牧業產業化和扶貧龍頭企業五大主體,以最優惠的利率每年為每個鄉鎮平均新增貸款1000萬元以上,每年合計新增貸款100億元以上。
赤峰市敖漢旗木頭營子鄉份子地村的劉老漢今年53歲。2017年,因妻子突發疾病,他們一家成了建檔立卡貧困戶。劉老漢是個勤快人,想靠搞養殖脫貧,卻沒有資金。2019年5月,農行敖漢旗支行支持脫貧攻堅流動服務黨員先鋒隊聽說他家的情況後,主動上門開展幫扶。經過調查,劉老漢符合貸款發放條件,敖漢旗支行便立即給他辦理了5萬元的惠農貸款。
「用這些錢,我買了2頭牛,加上政府補貼購置的3頭,家裡就有了5頭牛,剩下的錢買了牛飼料。看看我這幾頭牛養得多好,買牛的商販們說一頭牛能給1萬多,我不賣,等它下牛犢子。」劉老漢很開心:「我家的日子現在越來越有盼頭!」
據統計,「千鄉千隊、萬村百億」專項行動啟動一年多來,累計為農牧民投放貸款431億元,覆蓋了全區100%鄉鎮。
補齊短板,贏得農行系統兩個全國第一
走進興安盟科右中旗代欽塔拉蘇木代欽塔拉嘎查葉色音寶力高家。他家3口人,120平方米的住房,200畝耕地,養著55頭牛、30匹馬、30隻羊,十分富足。
「很快,我的產業規模會更大。」葉色音寶力高很自信。今年2月份,他通過村兩委了解到農行「牛產業」貸款政策後,為擴大經營規模、改良品種,2月24日他向農行申請貸款30萬元。沒想到,第二天「千鄉千隊、萬村百億」專項行動的隊員們便入戶開展調查。3月5日,葉色音寶力高用農行掌上銀行APP,以活體抵押加保證擔保方式獲得「惠農e貸」30萬元,貸款期限5年,年利率4.45%。利用這筆資金,葉色音寶力高購買基礎母牛15頭,擴大了養牛規模。
「今年,我家可以出欄15頭牛犢。每頭牛犢按市場價,年純收入8萬元左右,5年就能收入40萬元。」葉色音寶力開心地說。
從葉色音寶力高的致富經可以看出,農行內蒙古分行推進的「千鄉千隊、萬村百億」專項行動是適應農村牧區發展的最有效服務模式,是緩解農牧民融資難、融資貴的有力見證。由農行總行設計的線上融資產品「惠農e貸」,突出科技引領以及線上化、批量化、便捷化、普惠化,幫助農牧民實現了「隨貸隨還」「隨還隨貸」。
「這個『惠農e貸』好用,快捷方便。」巴彥淖爾市五原縣隆興昌鎮宏偉村的養羊能手高軍軍讚不絕口。他向農行申請到「惠農e貸」20萬元,將養殖規模從400隻肉羊擴大到700隻,還在「惠農e商」業務平臺上採購飼草料。由飼草料加工生產企業直接送貨上門,廠家承擔運輸、裝卸等中間費用。高軍軍一算帳,全年的養殖成本減少3萬元。
「農行『惠農e貸』貸款模式的廣泛應用,從根本上破解了傳統農戶貸款成本高、風險大,以及人員短缺、管戶難度大等難題,成為內蒙古分行服務農村牧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利器。」張春林說。
據了解,截至2020年6月末,農行內蒙古分行『惠農e貸』餘額250億元,較年初增加118億元,增幅90%,農戶貸款絕對額增量在全國農行系統居首位。
抵押擔保難,是制約農牧民貸款的關鍵問題。難,就要想辦法解決。農行內蒙古分行針對不同客戶群體,不斷強化銀擔合作,提供差異化擔保方式。截至目前,農行內蒙古分行與兩家自治區級政府性擔保公司各籤訂了100億元合作協議,擔保公司不再與農牧民單獨籤訂合同,實現了見貸即保,擔保費降到0.8%。截至2020年6月末,農行內蒙古分行的擔保公司擔保「惠農e貸」餘額98億元,佔農行系統「惠農e貸」的40%。
同時,為助力自治區打贏脫貧攻堅戰,農行內蒙古分行對全區建檔立卡貧困戶貸款實行優惠利率,享受財政貼息政策的,一律執行基準利率,確保貧困戶使用貸款不承擔利息開支;未享受貼息政策的,在基準利率基礎上,再下浮10%。「以每年投放100億元專項行動貸款估計,每年可為全區農牧民節約利息支出6億元。」張春林拿數據說話。
2019年,農行內蒙古分行精準扶貧貸款計劃完成率居全國農行系統第1位。2019年、2020年上半年,「惠農e貸」計劃完成率連續排在全國農行系統第1位。農行內蒙古分行被評為第三屆「內蒙古最具社會責任感企業」,並榮獲「2019年度金融工作綜合貢獻獎」。
貼心服務,「輕騎兵」將流動銀行開到家門口
「陽光放貸普惠於民」,掛在農行呼倫貝爾扎蘭屯支行牆上的一面錦旗很搶眼。這是去年冬天扎蘭屯成吉思汗鎮馬家村村支書趙培峰和養殖戶代表薛麗娟送來的。
扎蘭屯支行行長寧健軍清晰地記得,那一天鄉親們冒著嚴寒送來錦旗時激動的話語:「真是太感謝了,當我們養殖最需要資金的時候,你們雪中送炭上門給我們放貸款,先鋒隊隊員們連村裡的一口熱乎飯都沒吃……」。
實施「千鄉千隊、萬村百億」專項行動一年多來,農行內蒙古分行致力打造出一支支送金融服務下鄉、助力脫貧攻堅、服務鄉村振興的烏蘭牧騎式金融「輕騎兵」——農行支持脫貧攻堅流動服務黨員先鋒隊。截至目前,農行內蒙古分行已在全區各地鄉鎮派駐1265人,共組建了344支黨員先鋒隊。每一支先鋒隊就是一個流動銀行,他們帶著金融設備流動作業、上門服務,現場為農牧民登錄客戶信息、辦卡放貸,將金融產品送到千家萬戶,使廣大農牧民享受到最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務。
這些天,在錫林郭勒盟正鑲白旗的草原上,有一群忙碌的身影在各個嘎查間穿梭,他們就是當地的農行支持脫貧攻堅流動服務黨員先鋒隊的隊員們。為確保來年春季牧民們順利接羔保育、穩定生產,隊員們頂著刺骨的寒風,挨家挨戶上門服務,詳細了解牧戶生產經營和生活情況,健全信息檔案,為牧戶春季用款高峰做好準備。
「這裡地域廣闊、牧戶們居住分散,交通也不便利。我們黨員先鋒隊要趕在暴雪來臨之前加快走訪速度,將牧戶信息錄入信貸系統『白名單』,以保障牧戶們下一步線上申貸工作順利進行,用款時可以及時、快速獲得貸款。」農行正鑲白旗支行副行長宋春根說。
正鑲白旗黨員先鋒隊的工作狀態,是農行內蒙古分行300多支金融「輕騎兵」工作的常態。他們的忘我工作,推動「千鄉千隊、萬村百億」金融支持脫貧攻堅專項行動取得了顯著成效:
——通過與農村牧區基層黨組織共同組建黨員先鋒隊,開展黨建共建,既為農行內蒙古分行自身錘鍊出了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金融服務「三農三牧」工作隊伍,又通過優質貼心的服務,將黨和國家的關懷、農業銀行的信貸資金送到農村牧區,讓廣大農牧民特別是貧困群眾有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通過開展信用村、信用戶評選,將扶貧與扶志有機結合,支持有信用、講誠信的農牧戶獲得信貸支持,著力培育農牧民誠實守信、按期還款的誠信觀念,助力打造農村牧區信用體系和優化農村金融生態環境,有力地推動了農村普惠金融發展。
——通過黨員先鋒隊,廣大農牧民享受到了各種便捷的金融服務,極大方便了他們的生產生活。「千鄉千隊、萬村百億」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已累計支持了全區36萬戶農牧戶,惠及建檔立卡貧困戶3.5萬戶。
「農業銀行的服務就是要以人民為中心。」張春林說。下一步,農行內蒙古分行將繼續圍繞內蒙古牛、羊、大米、馬鈴薯、葵花等特色優勢農牧業產業,不斷創新產品及服務模式,進一步拓寬農牧民融資渠道,紮實推進鄉村振興金融服務,奮力譜寫新時代服務邊疆和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新篇章。(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許曉嵐 王連英)
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