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在杭州開了個會,阿里:小馬還得多學著點兒

2020-12-13 虎嗅APP

1

這兩天,馬化騰在杭州開了個會,是騰訊的主場,講的是網際網路+,數字經濟,據說是騰訊每年在網際網路+領域最大的一場會,到會人數過千,而且規格很高。

看了整個直播,給我的感覺是,這個會挺阿里的。在杭州開,請的是浙江省政府的領導,講的又是「賦能新結構、連接新動能」、「數字經濟總體量在GDP的佔比」這樣的話題,這個畫風真的特別像阿里。

說騰訊在學阿里,也許不至於,但是,這兩年的騰訊,的確在變。

2

兩三年前,騰訊還是一家實打實的遊戲+社交公司,幹的活兒,是賣賣遊戲,聊聊天,播點視頻,搞點音樂,報導報導新聞啥的。所處的領域,四個字概括:文化娛樂。如果用武俠人物比喻,有點楊過的感覺,武功很高,但挺風花雪月的。

這和他們的老對手阿里巴巴很不同,阿里的生意,電子商務、物流、金融科技、雲計算,如果用武俠人物來比喻,阿里更像郭靖,特別的國計民生,一副要擔國之大任的模樣。

所以,雖然在網際網路圈,在資本市場,這兩家公司可以說是地位相當,都是市值萬億的網際網路巨擘,但是在國計民生的範疇裡,騰訊的地位就弱了很多。

馬雲會滿中國、滿世界地跑,見各省省長,見各國元首,但馬化騰就比較少。為什麼呢?

很簡單,搞經濟,搞民生,這是所有政府的王道。馬雲出去,能和政府推銷說,自己的電商、物流能幫你們帶來就業,能拉動你們的GDP;自己的雲計算能幫你們政務上雲,提高政府效率,提高群眾滿意度;自己的金融能幫你們解決小企業貸款。阿里能讓政府感興趣的事兒很多。

但騰訊不行,馬化騰如果見XX總統,能說啥呢,總不能一起商量,給該國的青少年研發一款怎樣的遊戲吧?

3

對於騰訊來說,離國計民生太遠,並不是一件好事,雖然短期看,這並不會對騰訊的生意有什麼太大的影響。

魏武揮對阿里和騰訊曾經有這樣的評價,我深以為然。他說,馬雲的抗風險能力更強,因為在戰略上,馬雲和阿里已經進入了商業中的核心,紮根很深,手裡有很多稀缺性的資源,而騰訊雖然也很厲害,但是手裡只有用戶,可用戶這個東西,本質上不是資源,且轉移飛快。曾幾何時,天涯開心人人微博都是坐擁上億用戶的主,說沒了,一下子就譁啦啦跑了一大半。

而阿里的生態體系裡,有很多人對其產生了很高的依賴性,甚至是離不開,有很多店鋪,全家的生計都在上面,對於政府而言,阿里解決了大量的就業,在試圖緩解小企業融資難,個人信用體系不健全這樣的問題,甚至對整個GDP都有影響。這些東西,是阿里很深的護城河,而這點,是騰訊所不具備的。

所以,騰訊在變。雖然遊戲和廣告依然是主業,但馬化騰需要切入商業,切入金融,需要搞智慧城市,而且都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像智慧城市這樣和騰訊主業關聯很弱,也不怎麼賺錢的東西,放在幾年前的騰訊,絕對不可能辦這麼大的場子,不可能讓馬化騰親自站臺。騰訊,需要和這個社會更根本的價值需求產生關聯。

4

大佬過招,各有所長。論對產品的精雕細琢,騰訊絕對是阿里的老師,而說戰略布局,馬雲可以當馬化騰的老師。

關於這點,騰訊資深文化與員工關係組同事明金維在騰訊內部KM論壇曾發表過一篇文章,比較兩者各自的長處,在KM論壇上收到大量點讚。其中,關於戰略布局,他是這麼說的:

「過去五年,阿里最大的成功不僅僅在於電商和支付寶,更厲害的是,阿里在電商和支付的基礎上做出了網際網路金融(螞蟻金服,估值高達600億美元,跟百度差不多了),菜鳥物流(估值500億元人民幣),以及阿里雲(估值390億美元,雖然目前收入還不是太高)。相反,騰訊的微眾銀行,現在規模還很小,雲計算雖說上升到公司級戰略,但是外有Amazon、谷歌、微軟虎視眈眈,內有阿里、華為強大的競爭壓力,前途未知。」

戰略這件事,和二馬的性格差異有很大關係。馬雲張揚,身上有很強的理想主義色彩,有改變世界的宏圖大願。馬化騰務實,更像典型的南方商人,一步一個腳印,認準了再幹,不願去冒無謂的風險。就像雲計算這樣的生意,前期投入巨大,一開始看不清前景,馬雲會在內部力排眾議(阿里雲開始階段,阿里內部發生過巨大爭議,很多人都覺得王堅忽悠了馬雲),堅持要做。菜鳥也是,成立時,也被認為有些天方夜譚。

但馬化騰不會,騰訊更喜歡盯著市場的機會,讓別人先去趟路,發現確實是條好路,再拍馬追上,所以直到2015年,騰訊才開始啟動「雲+計劃」,為初創型公司提供雲服務,比阿里雲晚了整整五年。

跟隨,不一定不好,這很安全,但是,如果想要成就更大的社會價值,小馬可能還真得跟老馬學點商業智慧之外的情懷和開拓精神。

相關焦點

  • 阿里的國防不會拿給騰訊卡脖子
    不在阿里或騰訊的產品有沒有漏洞,難免會有。問題在於,戰爭的雙方都來告訴你,對方不安全,是不是值得信任?騰訊手機管家說淘寶那個連結不安全,360 和金山怎麼說呢?哪裡有什麼公正,何況是戰爭期間存亡時刻。  商業機器是不講公正的。從來沒有。阿里的歷史自不必說。一個支付寶的乾坤大挪移,一件事就夠了。騰訊也沒有,就算騰訊不象阿里那樣讓股民虧錢反而是掙大錢。
  • 阿里與大潤發合作的精品超市盒小馬 究竟是何方神聖
    自阿里入股高鑫零售後,前者對後者進行了一系列改造,作為盒馬鮮生精縮版的盒小馬是雙方供應鏈合作深化的又一表現。目前,盒小馬在蘇州、南通開有兩家門店。據悉,開業兩個多月的盒小馬已開始試水加盟模式,目前已在部分城市招募加盟商,並將於今年10月召開招商發布會正式開放加盟。   究竟盒馬鮮生與大潤發聯姻生下「盒小馬」到底是何方神聖,背後蘊藏著兩家企業的什麼野心?
  • 2021算法阿里&騰訊&快手上岸,菜鳥小碩經驗分享
    前言   簡單介紹一下作者,21年畢業,985本碩,研究方向為醫療圖像,CCF-A類論文一篇,有阿里和騰訊的實習經歷,從春招找實習到秋招一路走過來,算是比較順利,也拿到了自己心儀的offer,最終籤了阿里,藉此機會寫一篇自己的分享,希望以下經驗能對正在求職或將要求職的你有所幫助呀~已拿到offer:阿里新零售技術(計算機視覺算法工程師)、騰訊微信(視頻號,應用研究)、快手(圖像視頻算法工程師
  • 阿里、騰訊、網易,在線音樂?如果音樂只能在線
    正當圍觀群眾對騰訊音樂與阿里音樂版權互換合作而替網易雲音樂擔憂時,國家版權局的出面幹預又讓事件出現了神轉折,騰訊音樂的收網計劃或是會因此延期了。所以,此次約談各在線音樂公司負責人時,版權管理司負責人特意指出了哄抬價格搶奪獨家版權這件事,雖然沒有直接點名,但很明顯是在敲打騰訊音樂和阿里音樂。這次約談最大的受益方的無疑是前一刻還被騰訊音樂與阿里音樂聯手搞得措手不及的網易雲音樂,同時也給了多米、咪咕等其他在線音樂公司更大的生存空間。
  • 2021算法阿里&騰訊&快手上岸!菜鳥小碩校招經驗分享
    簡單介紹一下本人,21年畢業,985本碩,研究方向為醫療圖像,CCF-A類論文一篇,有阿里和騰訊的實習經歷,從春招找實習到秋招一路走過來,算是比較順利,也拿到了自己心儀的offer,最終籤了阿里,感謝各類公眾號和牛客網的面經,面試準備過程中學習到了很多,藉此機會寫一篇自己的分享,希望以下經驗能對正在求職或將要求職的你有所幫助呀~    已拿到offer:阿里新零售技術
  • 阿里霸氣回應股票被大舉拋售
    任正非還透露,華為消費者業務2023年希望達到1500億美元的銷售收入目標,而整個華為集團銷售收入會在2500億-3000億美元之間。3月29日,華為正式公布2018年度財報,華為全球銷售收入突破7000億元,華為消費者業務首次超過運營商業務,成為第一大營收來源。
  • ofo拿一堆破車換阿里的17.7億投資,多新鮮啊
    根據多家媒體從知情人處獲得的消息,之所以是用共享單車來換取阿里的投資,是因為這樣可以繞過ofo的第一大股東滴滴。此前有媒體報導稱,ofo即將拿到阿里領投的一筆10億美元的融資,但因為滴滴從中作妖拒絕籤字而沒有動靜,後者想坐穩ofo大股東的位置,同時掌控對ofo的話語權,奈何戴威是個刺頭,不願受人擺布。
  • 阿里、騰訊和網易的招聘廣告,真的土到我了!
    接下來是對鵝廠的一頓強輸出:騰訊1998年誕生於中國深圳,是一家全球領先的綜合公仔廠,產品遠銷四大洲五大洋、擁有全球領先的生產車間,極為嚴苛的生產標準……總之,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但將自己的各個業務用公仔屬性代替,還蠻和諧的。
  • ...丨這位集阿里、騰訊武功於一身的85後創業者,讓AI+英語教育燃起來
    翁翔堅最近一次回騰訊交流 翁翔堅有點意外,他是做社交的,在騰訊也算蠻得重用的產品經理,現在發出邀請的是一家商業公司,且此前也沒想過要離開深圳去杭州但阿里開出了很好的條件,不僅職位比較高,還明確說:「在阿里,你有任何想嘗試的事情,都可以嘗試。阿里是家商業公司,它可以幫助你,同時也是你幫助我們,一起找到新的風口。」 「在最初的構想中,這個項目做出來是和天貓平級的,同時可以帶天貓家裝的所有產品。」除了百萬年薪之外,阿里所能帶給他的,恰恰也與他對未來發展方向的判斷相契合。他決定去杭州。
  • 收割者:騰訊阿里的20萬億生態圈
    谷歌每賺100塊錢,大概54塊錢會用於投資;臉書比例與之接近,為55塊錢;亞馬遜比例最高,但每賺100塊錢,大概也只有63塊錢用於淨投資;微軟則只會拿其中30塊錢投資。蘋果公司最神奇,其經營上每賺100塊的時候,從投資上還可以再賺66塊錢進來(表2)。
  • 阿里騰訊爭搶屈臣氏麥德隆 打的是什麼主意
    它在全球24個國家地區,經營超過12000間零售商店。截至2018年上半年,屈臣氏在內地開了3377家店鋪和逾6,400萬會員,是中國目前最大的保健及美容產品零售連鎖店。麥德龍超市是一家零售批發超市集團,是一個將超市和倉儲合二為一業態的零售企業。母公司屬德國,是世界五百強之一,店鋪分布全球32個國家地區,開有3000家門店,在中國58個城市開設86家商場。
  • 聽阿里 騰訊給你分析什麼是智慧交通?
    阿里城市大腦·城市事件感知與智能處理後臺 不久之前的杭州雲棲大會上,杭州城市大腦2.0正式發布。這就形成了一個典型的案例:因為2.0版本將覆蓋杭州主城區、餘杭區、蕭山區共420平方公裡,一年覆蓋範圍擴大28倍。接管1300個路口信號燈、接入4500路視頻,通過7大生命體徵全面感知城市交通,並通過移動終端直接指揮杭州200餘名交警。受益於這個交通大腦,杭州交通效率不斷提高。依據公開的城市季度報告,在全國最擁堵城市排行榜上,杭州從2016年的第5名下降到今年第二季度的第57名。
  • 國家出手反壟斷,騰訊阿里們該何去何從?
    在這個徵求意見稿出來的前幾天,市場監管局、中央網信辦、國家稅務局三部門特意約27家網際網路公司去開了個會。包括阿里、騰訊、字節跳動、京東、微博、拼多多、攜程等大眾熟知的網際網路巨頭。會議內容無外乎是些官方話,不過看這個企業名單,基本涵蓋了我們衣食住行娛的方方面面。
  • 為什麼海瀾之家選擇了騰訊,而不是阿里
    海瀾之家門店當然,周建平也有自己的需求,都說海瀾之家的庫存達到了多少多少,具體什麼原因,我們就不多考慮了。總之,海瀾之家肯定要投靠阿里或者騰訊之中的某一位,這樣才能擁抱新零售。海瀾之家比杭州娃哈哈幸運的多。一個有遠見卓識的企二代是難能可貴的。一個能夠放權,並且全力培養接班人的企一代也是不可多得的。
  • 90年代,28歲小夥幹一年掙了1000萬,如今營業額比阿里加騰訊還多
    蘇寧創始人 張近東蘇寧創立到現在已經有28年的歷史了,走過28個年頭,蘇寧創始人張近東也已青春不在。蘇寧1990年12月,年僅27歲的張近東,開始了自己的創業生涯,開了人生的第一家公司也是自己一生為之奮鬥的一家公司——蘇寧交家電,而當時的門面面積不足200平米。
  • 阿里、騰訊積極布局線下零售 將布局中小雜貨店?
    為何阿里、騰訊/京東積極布局線下零售?未來與零售商合作走向何方?為何布局線下「電商巨頭與線下零售商合作的本質還是各取所需」,北京超市發董事長李燕川對記者表示。對於電商巨頭而言,李燕川說到,阿里和京東已經掌控了線上零售大多數的份額,市場趨於飽和,且線上流量紅利逐漸減少,擴張零售行業市場份額就變得十分重要。
  • 阿里一天連開6家「新式早餐店」,竟賣奶茶,單店日賣500單!
    8月12日,阿里在上海一口氣連開6家新式早餐店! 都開在地鐵口,10多平,採用「檔口製作、顧客手機點單、自助櫃取餐」的模式,解決傳統早餐店排隊問題! 下單後,APP端會彈出取餐碼,首頁還可查看製作狀態,製作好後的餐會通過「電話、簡訊、APP推送」三種取餐提醒。到達店鋪取餐櫃後,通過電子屏識別取餐碼就可以取餐了,完全不用再排隊等待。
  • 【面試分享】大三本科生拿到阿里研發、網易郵件、騰訊微信實習offer面試經驗分享
    阿里_研發部門阿里是最早投的一家公司, 3月初那會, 本來還在學習科二的, 然後在阿里的學長, 催著要簡歷, 說內推已經開始了。於是乎, 我就藉機把科二給退了(被教練罵成狗的滋味真不好受, 還好及時跑了)。學長給內推的部門是和o2o相關, iOS開發。
  • 巨頭財報雙發,阿里為何能壓倒騰訊
    騰訊公布的是2017年一季度季報,:一季度營收495.52億元,同比增長55%。盈利192.72億元,同比增長44%。也是非常出色。不過,我們比較阿里和騰訊要比2016年的年度。對比年報,阿里巴巴全年總收入達到1582.7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6%;超出騰訊全年總收入(1519.38億元人民幣)4個百分點。
  • Line變成了騰訊阿里的混血兒
    曾經被視為微信之師的Line越來越不像騰訊了,我覺得它今天倒是像阿里。或者說,它成了騰訊和阿里的混血兒。從剛剛發布的財報來看,上市三年之後的Line營收下滑,虧損無邊。這TM多像是阿里今天在幹的事情啊。Line一方面有著騰訊的社交基因,另一方面又像阿里一樣自己親自做電商和生活服務。它的面目越來越模糊了。你以為我要認可Line的做法?並不是。這更像是Line在當下財務壓力下的無奈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