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了一歲半左右,家長們就會發現孩子開始出現這樣的表現:
他們總會找到各種小東西。地上的頭髮、不小心掉的食物渣,都要撿起來把玩半天;
在外面看到路上的小石頭、小菸頭、瓜子皮也通通都要撿起來,家長覺得很髒,總想阻止,可是孩子卻總是樂此不疲;
看到路上的小螞蟻、小昆蟲之類的,一看就是很久,拖著不願意回家......
很多家長會覺得孩子這些表現不可思議,但對於孩子來說,卻完全不一樣。一歲半左右,孩子們開始進入細小事物關鍵期,會對細小事物表現出濃烈的興趣。
有些家長會阻止孩子碰這些東西,覺得髒髒的,一不小心放嘴巴裡也會非常危險。但細小事物敏感期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一個時期,如果被強行阻止或者打斷,這個表現就會推後。
而把握住細小事物關鍵期,孩子們在對細小事物的細心觀察中,會體驗到無限的樂趣,這對孩子的觀察能力和心理發展都有很大的積極意義。
那我們該如何把握住孩子的細小事物關鍵期呢?
1、我們要用平和的狀態對待孩子的表現
很多時候,我們一看到孩子撿到小東西,就會特別緊張,害怕對他們造成傷害。但我們緊張的阻止,卻會讓孩子害怕,影響他們對細小事物的探索。
《歪歪兔情智樂園早教套裝》有一個關鍵期主題故事叫做《小東西,不亂吃》,通過繪本,來引導寶寶撿到小東西該如何處理。
比如小珠子可以放進嘴巴嗎?一味強調不可以放進嘴巴,只會讓孩子更想要嘗試,所以繪本裡通過正面引導,讓孩子知道小珠子可以串成線,送給媽媽當禮物;小電池可以放進小鬧鐘......
不是強行阻止,造成孩子緊張,而是正面引導,讓孩子知道如何正確處理這些細小事物。
2、為孩子創造環境,允許他們對細小事物進行觀察
當孩子開始對細小事物產生興趣的時候,我們可以有意識地給孩子創造條件。比如帶孩子去公園,允許孩子撿小石頭、看小螞蟻、小昆蟲,看小草、小花等等。
這個階段家長要注意,當孩子投入地觀察時,不要打斷孩子,急著給孩子講這是什麼、那是什麼。當孩子和你有眼神互動,需要幫助的時候再給孩子解釋,讓孩子體會觀察的樂趣,同時對孩子的專注力發展也有好處。
3、為孩子創造一些小玩意
與其讓孩子自己找到一些危險的東西,不如主動創造一些讓孩子探索,比如小線頭和小紙屑等沒有危險性的小事物。
針對孩子的這個特點,在歪歪兔的創意探索包中,我們融入了很多這樣的內容。
比如毛線貼貼畫,我們可以把毛線剪成小線頭,讓孩子用毛線貼頭髮;比如紙團貼畫,我們拿小紙團讓孩子進行創作等等,這些不僅可以滿足孩子對細小事物的探索,還可以發展孩子的手指精細動作和他們的想像力、創造力。
4、千萬別隨意丟帶孩子收集的「小事物」
當孩子對某些細小事物特別感興趣時,也會想要收藏,一些小石頭、小拉鎖,衣服上的小掛牌等等,千萬別因為表面上看起來毫無價值,就給孩子丟掉。給孩子準備一個小盒子專門存放他們喜歡的小事物,保護好孩子對細小事物的興趣。
5、細小事物關鍵期的其他引導
在細小事物關鍵期當期的內容中,我們配合的動物認知教材是《有趣的昆蟲》,也是抓住孩子細小事物關鍵期的特點,為他們介紹常見的幾種昆蟲,了解這些昆蟲的特點,學起來毫不費力。
孩子的很多表現都是關鍵期到來的信號,只要了解孩子的關鍵期特點,才能給他們最需要的教育。
歪歪兔幫你抓住孩子關鍵期,在合適的時間,給他們適合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