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因為你,我早就離婚了!」別再用這句話毀了孩子的一生

2021-01-10 大於眾學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萊蒙特說: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須按照一定的規矩秩序各就各位,當我們的家庭秩序正常時,我們的家中就會有愛流動,孩子就會從父母身上獲得生命的能量。而正常的家庭秩序關係中,夫妻關係是第一位的。

有一天,我和老公因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正吵得不可開交時,卻發現孩子不知何時默默地站在臥室門口看著我們,眼神裡充滿了驚恐不安。一時間我和老公都默契的停下來,慌張的看著孩子,生怕因為我們父母的爭吵影響到孩子。

沒想到兒子僅僅是看了我們一眼,就低下頭乖乖的回到自己的房間去看書了。我心有所忌,立刻跟進去察看孩子的狀態。孩子看見我進來,放下書,用委屈的眼神看著我說:「媽媽,是不是我乖一點,你和爸爸就不會吵架了。」

意識到孩子這種不自信的想法萌生,我內心非常愧疚。因為我兒時也經歷過父母無數次的爭吵,知道父母吵架給孩子幼小的心裡帶來的不安有多強烈。

我立即告訴孩子,爸爸媽媽沒有在吵架,這只是爸爸媽媽的一種溝通方式,可能聲音大了一點,但無論怎樣,爸爸媽媽都是非常愛彼此的,也是非常愛你的,並不會因為溝通方式的錯誤而減少一點點愛。

後來,我們也吸取經驗教訓,絕不在孩子面前吵架。因為我知道夫妻兩個人之間的吵架,不管是誰贏了,不管是誰輸了,最終輸掉的一定是我們的孩子。

有一句話說得好:父親疼愛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好好的去愛他的母親,反過來也是一樣,母親疼愛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好好的敬重他的父親。

孩子來到這個世上,只有父母是他最大的依靠,只有家庭是他最溫暖的港灣。如果在這個家裡面,我們做爸爸媽媽的經常在孩子面前吵架,那孩子就會變得沒有安全感,他的心裡非常害怕。

他會聯想很多讓自己感覺到害怕的場景來。比如說會聯想到爸爸媽媽是不是不喜歡我了呢?他們之間會不會離婚?那如果他們離婚了,我到底該怎麼辦?我會不會變成那種沒有人要的小孩呢......這種不安的感覺可能會伴隨孩子一生。

我有一個關係非常好的閨蜜,她性格溫順乖巧,能考慮到她身邊所有人的感受,所以她的人緣也異常的要好。我很羨慕她情商高,但是她卻苦笑著跟我說,其實這樣活著很累。

她說小的時候,她的父母經常吵架,她看著自己最親的人互相傷害,那種無助、害怕、膽怯的感覺是一輩子都無法忘記的。半夜睡著會經常被父母的爭吵吵醒,卻只能默默地縮在被子裡流淚。

更難過的是,父母經常會跟她說的一句話是:「要不是因為你,我早就離婚了。」這句把她傷得體無完膚的話,也成了她兒時最可怕的噩夢。

她一直覺得是因為自己,父母才經常吵架,所以內心總是充滿不自信,一旦看到身邊的人不開心,就會近乎恐懼般地問:「是因為我嗎?」潛意識裡一直覺得要先去保證讓別人滿意,自己才有資格開心。

聽完她的故事我很心疼她,她是個非常好的姑娘,但是年近三十卻並不著急結婚。她說,童年的陰影讓她太過懼怕親密關係了,更怕以後自己的孩子也變得像她這般怯懦和不自信。

孩子會因為沒有安全感而產生自卑心理,讓他們在外人面前常常會感覺到自己低人一等。最重要的一點是,夫妻經常吵架,帶給孩子最大的惡果,就是當孩子長大以後,他們夫妻之間的關係是非常難以和諧的。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80%以上的孩子會重複父母的互動模式,並且會延續他們父母的不幸婚姻模式。因為經常在家裡吵架的父母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會習慣性地表達分歧和衝突,而不是表達理解和欣賞。

作為夫妻難免會有各種各樣的差異和不同,這是一件再正常的事情,但是因為意見不同吵架而波及到孩子,卻是我們成年人最不成熟的表現了。

「預防」固然重要,但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首先父母在當著孩子面爭吵後,不要選擇繼續冷戰,告訴孩子千萬不要瞎想,並且一定要當著孩子面和好,告訴孩子說,以後遇到這種問題,我們儘可能的和平解決,不再爭吵了。

另外,在吵架過後切忌的一點就是,夫妻之間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說彼此的不是,讓孩子站在自己的這一方一起去仇視對方。也別再打著「為了你」的名義說出讓孩子難過的話,這只會讓孩子更加驚恐,心理負擔更加沉重。

親愛的爸爸媽媽們,我們一定要通過自身的改變去影響到我們的孩子,一個和諧友愛的家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畢竟讓孩子有安全感,是為人父母最基本的責任。每個孩子是用來愛的,而不是用來傷害的。最後願我們每一個孩子都能被父母溫柔以待,擁有最溫暖健康的生活環境。

相關焦點

  • 要是沒有你,這日子我早就不過。這句話是孩子一生都忘不了的痛
    導語:在生活中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如果不是因為孩子,我早就離婚了」,「為了孩子,我再忍受幾年」。這些人夫妻之間過的不幸福,但是又不想離婚,美名其曰為了孩子,但是他們不知道他們的維持表面的和氣行為其實是對孩子傷害最深的。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孩子絕對不是追求幸福路上絆腳石。
  • 十句話,毀了孩子的一生
    十句話,毀了孩子的一生,從此刻起,嚴禁家長講這十句話!1、你怎麼這麼笨呢?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多聰明,再看看你。2、你能不能快一點,快一點好不好。3、你倒是說話啊,你啞巴了,你倒是說呀!4、你不聽話是不是,你不聽話,我就走了。5、哭!哭!就知道哭,閉嘴給我憋回去!6、你膽子怎麼這麼小,這你都不敢?
  • 一句別碰我別理我,毀了多少婚姻?這句話太毒,你可別再說了!
    到頭來,你想要抓住緣分的雙手,卻發現已經再也沒有那份心力了。或許吧,這句別碰我別理我就是最為典型的言語傷害,就是最為典型的不懂得如何相處的表現。難道不是嗎?不信來看一下這個案例。把老娘當什麼了,老娘才不當你的日用品呢,想用就用,不用就扔。每次張琳娜都對老公說別碰我,令老公興致全無心中怒火頓生。老公想,別給你臺階不珍惜,和你親熱不就是在示好妥協嗎?不讓碰,咱還不稀罕呢?生氣,賭氣,就這樣女人不讓男人碰,男人懶得再碰女人,夫妻分床而居,甚至分房睡。
  • 「要不是為了你,我們早離婚了」,這句話對孩子有多傷?你說過嗎
    "要不是為了你,我們早就離婚了"!有多少人第一眼看到這一句話時,有似曾相識的味道?有多少孩子聽到這句話時,無比的黯然神傷,充滿了心理陰影?當看到這封信時,韓女士心中的疑惑隨即打開,原來一直以來,韓女士的有口無心,聽在女兒小玲的心裡,無疑是噩夢一般的存在,她每天在自我懷疑的深淵中孤獨的前行,尤其當小玲看到媽媽和爸爸吵架的時候,媽媽回過頭冷眼看著自己所說的那一句話,"要不是為了你,我跟你爸早都離婚了"。
  • 「如果不是為了你,我和你爸早就離婚了!」這話太殘忍了
    "如果不是為了你,我和你爸早就離婚了。"一位網友說,她總是被父母提醒著:我們不離婚,是為了你。除夕佳節,每個家庭都在看春晚,她的父母在吵架。網友 C這麼多年的經驗告訴我,男女之間的事很難說,從小到大聽到最多的就是我媽哭著說要不是為了你我早就離婚了,以前覺得自己是累贅,很不開心,我上高中的時候每次他們吵完架我媽眼淚汪汪的就去學校看我,我見她眼睛紅彤彤的問她怎麼了,第一次問一定會說沒事,到第二次問就開始哭,然後我就逃一節課陪她在外面哭,尤其是高三,每次見過她以後我回到座位上自己也會偷偷哭
  • 孩子說這四句話時,父母千萬別拒絕,否則毀孩子一生!
    小小的腳踝因為剛才的追趕,更是紅腫了幾分,讓人看了心疼。如果當時這位媽媽能夠耐心的去問問孩子為什麼想要抱,也許受傷情況還不至於如此。我們總是習慣性的用大人的思維去定義孩子,所以總是忽略他們,覺得他們說的話無足輕重,不僅如此,當孩子提出要求時,甚至還會用一些「延遲滿足」的藉口去敷衍孩子。
  • 「錯過這個年齡,孩子再沒長高」:千萬別讓你的無知,毀了娃一生
    但評論區裡,留言點讚最的高卻是:要不是因為身高不足,也不會放棄報考軍校的夢想。短短一句話,上萬條點讚,藏著多少人的遺憾和無奈?果然,父母的認知,決定孩子一生的高度。別讓你的疏忽,間接毀了孩子的前途,否則後悔都來不及!2-14歲是孩子的成長黃金期,如果你的孩子也正處於這個年齡,請你耐心看完今天這篇文章!
  • 「如果不是為了你,我和你爸早就離婚了!」這話太殘忍了……
    「如果不是為了你,我和你爸早就離婚了。」一位網友說,她總是被父母提醒著:我們不離婚,是為了你。  除夕佳節,每個家庭都在看春晚,她的父母在吵架。  網友C這麼多年的經驗告訴我,男女之間的事很難說,從小到大聽到最多的就是我媽哭著說要不是為了你我早就離婚了,以前覺得自己是累贅,很不開心,我上高中的時候每次他們吵完架我媽眼淚汪汪的就去學校看我,我見她眼睛紅彤彤的問她怎麼了,第一次問一定會說沒事,到第二次問就開始哭,然後我就逃一節課陪她在外面哭,尤其是高三,每次見過她以後我回到座位上自己也會偷偷哭
  • 一個離婚女人的啟示:別讓抱怨毀了孩子一生的幸福
    春節期間,一個認識多年的朋友給我發來信息:「我們昨天離婚了,鬧了很久,終於還是離了,可我好難過。」「不合適,有什麼難過的呢?你又靠不上他。」「我想到孩子從今以後就要生活在單親家庭裡,就好難過。」她曾經當著我的面罵她的先生:「像你這樣的人就應該先買一份保險,然後往大馬路上一躺,讓你女兒領保險金。」聽到她這句話,我瞬間憤怒了,立即回擊道:「你有什麼資格這樣去糟蹋一個男人的生命,他的生命是他自己的,又不是你給的,即使是你給的生命,你也沒有任何資格剝脫他的生命,你這是謀殺親夫。」
  • 一個離婚女人的醒悟:對男人說這三句話,早晚會被離婚
    麗麗離婚了,前夫給了她20萬,讓她一個人生活去,孩子歸前夫養,讓她不必操心。麗麗一邊流眼淚,一邊說:「沒想到我自作自受,把老公給作沒了。」 聽完麗麗的故事,我覺得很有必要給大家分享一下,以免有人步麗麗的後塵。一個離婚女人的醒悟:對男人說這三句話,早晚會被離婚。
  • 「再苦不能苦孩子」,這句話毀了多少孩子?父母別再好心辦壞事了
    文|啞鈴媽媽我前幾天在西餐廳用餐,正好碰到鄰桌坐了一家三口,也正在幸福的一起用餐。只見那個家裡的孩子極不熟練地用著刀叉,盤子弄得叮噹響,顯然是第一次吃牛排的孩子。再仔細一看,這一家三口只點了一個牛排,父母兩人只點了一點點非常便宜的食物,打算隨意填一下肚子。
  • 「別讓孩子的一生,毀在父母的手上」,家長教育孩子從小開始
    一個好好的家庭因為一個小小的失誤最終釀成大禍,走到了盡頭。一個孩子本該精彩的一生,最終毀在了父母手裡。不得不說這樣的事情讓人憤怒,讓人震驚,更讓人遺憾!有些父母常年在外打拼,家裡的孩子變成了留守兒童,缺少愛的教育,又有多少父母因為沒有及時疏導孩子的心理和精神壓力而最後釀成大禍?
  • 最毀孩子自信+破壞安全感的五句話,家長別再說了
    很多父母在被孩子「逼」得沒招的時候,就會使出這招「殺手鐧」,「你再這樣,爸媽就不要你了」。因為孩子愛爸媽啊,爸媽就是他的全世界啊!當父母說不要他的時候,那就相當於全世界都不要他了,他還怎麼活?我姐姐就經常跟我抱怨7歲的女兒,「你說我也沒少她吃少她穿,幾萬塊的課外興趣班也給她報了,這孩子怎麼就是沒自信,在外人面前一句話都不敢說呢?」
  • 一個47歲離婚男人的悔恨:借二十萬給妹妹買房,卻毀了我的婚姻
    或許是因為太愛了,不懂得婚姻的真諦,所以總是打著愛情的名義,理所當然地替對方做決定,自以為多麼了解對方,卻不知道早就已經在無形之中傷透了對方的心。朱凡這樣說了,他的妹妹也沒再吞吞吐吐,直接說:「哥,你看我和你妹夫結婚這麼多年一直在租房子住,過不了多長時間就要搬來搬去實在是折騰,而且孩子也大了,需要一個穩定的環境。所以我和你妹夫就商量,打算買一套房子,只是我們倆這手頭還有點緊,一時之間也拿不出這麼多錢,所以想找你借點錢。」
  • 「別讓你的驕傲」,毀掉了孩子的一生
    這是生活中普遍的現象,我們都知道的,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所以我們需要愛護他(她)們。孩子的成長也關係到父母,孩子的一切都與父母息息相關。為什麼說「別讓你的驕傲,毀了孩子的一生」,其實有些家庭裡家庭關係並不是那麼和諧
  • 想離婚的人知道這句話多傷孩子嗎?它讓孩子成為你們分開支持者!
    想離婚的人知道這句話多傷孩子嗎?它讓孩子成為你們分開支持者!當兩個人婚姻走到盡頭的時候。很多人會選擇,就這樣將就著。而他們將就的原因就是一切都為了孩子。有時候他們甚至當著孩子的面說出這樣的話:如果不是因為你,我們兩個人早就離婚了。很多父母你們是否想過這句話對孩子的傷害究竟有多大?你難道認為孩子會因為你這句話感恩你嗎?先不說離婚是不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我們來說,這樣做對孩子真的好嗎?孩子真的需要一個這樣的家庭嗎?每天充斥著爭吵。甚至還有家庭暴力。自己的爸爸媽媽每天都在互相指責,互相抱怨。
  • 要不是英語 我可能稱霸世界了
    可實際上你沒有怎樣,結果你就是一個輸家,別用假如來安撫你內心的不安,更沒有人會聽了你的假如,就覺得你是一個優秀的人,用結果來說話才有說服力。「要不是我沒複習,我這次肯定過了。」  可是沒有人阻擋你複習啊,懶惰這種習性一時半會兒改不掉,再來一次你可能還不會複習。 「要不是作文不好,我這次肯定過了。」
  • 別讓拖延,毀了你一生的運勢
    別讓拖延,毀了你一生的運勢。01網友曾在網上分享自己的經歷,他的親戚就是這樣的人。他有嚴重的拖延症,遇到什麼事,第一反應不是去做,而是拖著。有的時候,你想著再拖幾天,不知不覺,半年一年就過去了。比如,你年輕時一直想帶孩子出去,因為拖延,最後孩子長大了,你也沒有機會了。想著工作時多陪陪孩子,但孩子轉眼就過了而立之年,有自己的生活,不再需要你的陪伴。
  • 養兒子的家長,這5句話「殺傷力」太大,爛在肚子裡也別對孩子說
    幸好,兒子很快就不放在心上,但經過這件事,周先生再也不會把脾氣發在兒子身上。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父母都要注意交流的方式,有些話殺傷力太大了,就算是「開玩笑」孩子也可能會當真,因此爛在肚子裡也別對孩子說。
  • 「別鬧了,我不可能和你離婚」「但是她早就想趕我走了」
    男人聽說女人要離婚,死活不同意,但是妻子卻說婆婆早就對自己頗多意見了。這場婚姻,還能繼續下去嗎?「媽,我來做吧」。看著婆婆在打掃衛生,兒媳主動幫忙,卻遭到了拒絕。「我家不需要你打掃,我自己來」。我家?女人聽到婆婆這麼說,心中也是一頓生氣。結婚這麼多年,婆婆還是把自己當作外人。「媽,我都是你兒媳了,做這些也應該」。女人把頭埋著,搶過婆婆手裡的抹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