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阿聯大使倪堅
中國和阿聯雖相隔萬裡,卻親如兄弟。2000多年前的古絲綢之路就已經將兩國緊密相連,我們的祖先在大漠戈壁上「馳命走驛,不絕於時月」,在汪洋大海中「雲帆高張,晝夜星馳」,走在了古代世界各民族友好交往的前列。1984年,建國伊始的阿聯與改革開放之初的中國建交,開啟了兩國勵精圖治謀發展、互利共贏話合作的奮鬥時代,譜寫了兩國快速崛起、屢創奇蹟的壯麗篇章。中阿建交36年來,兩國關係愈加成熟穩健,政治互信不斷深化,高層互訪更加頻繁,經貿合作成果豐碩,人文交流欣欣向榮。中阿關係正處於歷史最好時期,阿聯成為同中國合作程度最深、領域最廣、成果最實的中東國家。兩國發展理念相近,政策目標相通,合作紐帶越系越緊,已成為發展建設中優勢互補的真誠朋友,國際和地區事務中密切協調的親密夥伴。
當前,世界百年大變局與百年大疫情交織,國際形勢不穩定不確定性顯著增加。環顧全球,中阿兩國繁榮穩定、開放包容、富有活力,為世界和平與發展貢獻了澎湃動力。中國於今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明年起將穩步推動「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阿聯也將在「2021願景」和「2071百年規劃」的引領下,朝著打造「全世界最好的國家」的目標邁進。著眼於新形勢、新時代,中阿將加強發展理念對接,深化各領域務實合作,構建更加緊密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為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做出積極貢獻。
一是加強抗疫合作,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習近平主席強調,「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阿布達比王儲穆罕默德也說過,「阿聯把人民的健康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因為人民是我們發展的聚焦點,是我們所有計劃和戰略執行的指南針。」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中阿兩國在聯防聯控、信息共享、疫苗研發、醫藥衛生等領域開展了高效合作,用言行詮釋了「鐵桿朋友」的真意,樹立了合作抗疫的全球典範。中阿合作開展全球首個新冠病毒疫苗三期臨床試驗是一大亮點,有來自100多個國家的近4萬名志願者入組試驗,有望很快發布試驗最終結果,為人類戰勝新冠疫情帶來希望的曙光。中阿均已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將繼續在開展疫苗研發、生產、分配等各環節加強合作,支持世衛組織發揮作用,向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幫助和支持,積極提供全球衛生公共產品。
二是攜手共建「一帶一路」,構建發展共同體。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和穆罕默德王儲提出「重振絲綢之路」願景不謀而合。阿聯作為「一帶一路」戰略支點,近年來湧現了哈利法港、中阿產能合作示範園等一大批旗艦項目。我們要繼續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同阿聯發展戰略與合作倡議深入對接,加強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努力推進重大項目,擴大相互投資規模,促進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深度融合,暢通區域經濟循環。中阿兩國都篤信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開拓就是謀未來。中方願同阿聯攜手合作,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發揮互補優勢,聚焦合作共贏,在智慧城市、5G、人工智慧、電子商務、大數據、區塊鏈、遠程醫療等領域打造更多新的合作亮點,為雙方經濟社會發展培育更多新動能。
三是堅持開放包容,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華文明和阿拉伯伊斯蘭文明同屬東方文明,中阿兩國擁有相同的價值觀和文化理念,是攜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同盟軍和天然夥伴。中國秉持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精神,習近平主席說:「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鑑,因互鑑而發展」;阿聯開國總統扎耶德也將開放包容共存作為立國之基,他說:「世界上的國家如鄰裡家庭,如果關係良好且遵從兄弟友情和寬容,就能實現安全和穩定。」 面向未來,我們更要從戰略高度與全局角度看待和推動兩國關係,堅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堅持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堅持開放包容、互學互鑑,增進各國睦鄰友好,做國際多邊主義、經濟全球化的堅定維護者;攜手應對各種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威脅,在國際和多邊事務上加強協調,維護世界公平正義;合作完善全球治理,為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國和阿聯構建更加緊密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兩國人民的共同願景。2021年,阿聯將喜迎建國50周年華誕,杜拜將隆重舉辦盛大世博會,在發展以知識為基礎的多元化經濟道路上邁出堅實步伐。中國也正在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中阿發展的未來圖景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前景可期、大有可為。「所當乘者勢也,不可失者時也。」我們要落實好中阿兩國領導人的廣泛共識,抓住時機趁勢而上,推動兩國間友好合作如同遍布阿拉伯半島的棕櫚樹永葆生機和活力。
作者:中國駐阿聯大使倪堅
來源:中國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