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醫者仁心,其實不獨醫者,所有與生命有關的行業中,都需要仁心一顆,製藥、售藥,亦是如此。仁者愛人,愛自己,愛父母,也是愛他人,愛眾生。
齊魯製藥銷售總公司商零事業部總經理王慶剛,這個踏踏實實、兢兢業業的醫藥人,其言其行,一路走來,堪稱「仁者」。
仁慈從業
王慶剛不會想到自己的生命會與醫藥緊密相連。大學畢業後,完全可以成為一個小公務員,抱著鐵飯碗安穩度日,卻沒想到一個小小的故事改變了他的整個人生。當他聽說一個家境貧寒,身患癌症,無力醫治的悲慘故事。「當時,真的被這個故事觸動,死生大矣,勞勞碌碌一生連病都看不起,這難道不是生命之殤,社會之痛嗎?」正是這個故事,震動了王慶剛的仁慈之心,悲憫情懷讓他走上了醫藥行業這條道路。
仁孝回歸
因為心底一剎的震顫,王慶剛毅然獨身一人前往人生地不熟的四川。在那裡他先後供職多家知名醫藥企業,從底層的業務代表開始,區域經理、大區經理、全國KA經理,一路晉升到全國營銷總監、全國銷售總經理,一路高升。
13年的異鄉醫藥路,王慶剛走得頗為成功,但是因為仁孝,王慶剛一直覺得遠遊他方,愧對日漸衰老的父母。2011年,一個莫大的機會,成全了王慶剛的仁孝之心。當時恰逢山東處方藥巨頭齊魯製藥有意大力拓展OTC市場,為此在零售市場經驗豐富的王慶剛與齊魯結緣了。一個是業內赫赫有名的巨擘企業,一個是業內冉冉升起的銷售之星,一個有意拓展市場,一個有心回歸家鄉,王慶剛覺得似乎冥冥之中註定了自己要從四川回歸齊魯大地,他說:「當時自己很想回山東,齊魯製藥拋來的橄欖枝真的像是一場及時雨。」
仁愛製藥
當時,作為處方藥的巨頭品牌企業,齊魯製藥卻在OTC市場上裹足不前。王慶剛在齊魯製藥的起步可謂異常艱辛,但是他並沒有氣餒,身體力行,奮不顧身的奔走在銷售第一線。王慶剛表示:「當時的我們的OTC部門存在很多問題,我選擇以』丁克』系列為突破口,帶領團隊儘可能地參與舉辦或者承辦行業活動,像國家級行業會議,各省級聯盟會議,同時也為連鎖企業提供如門店培訓、終端促銷、陳列POP等各種活動項目。這些活動的落地和執行,對我們齊魯製藥的行業知名度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拉動了連鎖企業的銷售提升。」的確,正是王慶剛讓齊魯製藥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從2011年到2013年業績成倍增長,齊魯製藥的銷售業績完成了一次完美的「三級跳」。每年3至5倍的快速增長,簡直堪稱業內奇蹟。
王慶剛能有如此驕人的戰績,得益於他以仁愛之心對待製藥行業。他表示,面對中國醫藥市場出現爆發式需求,面對市場的變化,醫藥人要更多地面向消費者,面向普通人。所以王慶剛制定了產品+渠道=市場策略,在保證多品種、高品質藥品滿足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基礎上,也提出了OTC領域的模式創新:通過拓展網上藥店合作,增加零售終端渠道。多年來,王慶剛仁愛之心不變,始終立足於患者病症,重視產品質量,強化產品信譽,才有了今日如此不凡的成就。
仁義經營
王慶剛總是謙虛地表示,能有此成就,不是他一個人的事,是整個團隊的共同努力。但殊不知,打造經營這樣一個團隊,王慶剛付出了許多許多。初涉其中,當時的部門人員工作能力參差不齊,工作分工不明確,產品單一,這些因素嚴重製約了發展。對此,王慶剛積極建立高效團隊,從業務能力到綜合素質進行了全方位、高強度的訓練,他建立了獨具特色「西埔·特訓營」,延續至今已成功舉辦了十二屆,逐漸成為商零事業部的一種文化。在圓滿完成銷售任務的同時,大家集思廣益、突破創新,深化融合事業部思想,助力員工健康、穩定的發展。團隊的精煉最直接的成果表現在了效率和業績的提升上。
而在管理經營中,王慶剛始終以仁義之心對待身邊的每一人,真誠、友善、平易是團隊中所有人對王總的統一印象。每年中秋節,王慶剛都親自帶隊,無論路途多麼遙遠都親力親為的到員工家裡慰問。把關愛送給一線員工,把溫暖送給每一位員工父母。真誠的舉動打動每一個身處其中的人,但是大家似乎很少想到,這些都是他犧牲自己休息,對此他顯得很淡然:「孰無父母,孰非子女,他們是我的員工,更是父母的子女,讓他們的父母免去擔心,是我能為他們做的事。」此外,在王慶剛的大力倡導下,齊魯製藥連續兩年斥資百萬舉辦孝道大使評選活動,呼籲醫藥行業及全社會加入到敬老、愛老的行列中來,成功喚醒沉睡在藥店人內心深處的孝道意識,獲得業界同仁及社會的高度關注和一致認可。
2015年11月,原OTC事業部與原普藥事業部正式合併成商零事業部,王慶剛擔任商零事業部總經理。至此,在王慶剛總經理的帶領下,商零事業部整裝蓄勢,銷售網絡涉及連鎖、商業、基藥招標、第三終端(單體藥店和診所),團隊人數達300人。仁慈、仁孝、仁愛、仁義,王慶剛的人生之路,以仁為指引,不斷前行,一往無前。醫藥事關生命,只有懷抱仁心,愛己愛人,才能如仁者王慶剛一般在醫藥行業中撐起一片仁善的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