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玩 先自己學會玩

2021-02-20 尖叫童年

顏媽推薦:mimifu一個大學同學,看她的朋友圈裡,覺得她似乎永遠都是在陪孩子玩。本來是隨便和她聊聊陪孩子玩的心得,卻沒想到被她的玩法震驚了!玩真的是一門大學問,不僅是對孩子,更是對大人!

如果你像我一樣有一個四五歲的娃,精力充沛、求知慾旺盛(當然是娃不是我),再信奉放養的爹媽也會心裡打鼓:「是不是該讓她學點東西了?」
  
都說學齡前是人類學習的黃金期,不過學習並不只限於學校或者學前班,我一直認為玩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小朋友親近大自然、學會和同齡人打交道,自己制定遊戲規則去玩,這些都是課堂上學不到的。所以我一直沒給女兒報幼小銜接班,希望在上小學前多給她保留一些自由支配的時間。
  
本著「寓教於樂」的原則,我想在日常活動中給她多加點料,結果發現首先需要學習的是我自己。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最喜歡提問題,簡直是逼著父母充電,好在現在資訊發達,網絡上有大量資源可以利用(很多還是免費的!),只要你有心,掌握點入門級的基礎知識並不難。
  
身邊的植物學啟‍蒙

沒有比植物更容易接觸的了,可那些天天見到的東西我們其實並不了解,意識到這一點也許可以留住孩子的好奇心,從已知中發現未知。
  
春天是觀花的好季節,每次帶孩子去踏青在外形相似的粉色花朵面前都會猶豫,沒把握告訴她這到底是什麼花,不得不求助度娘惡補桃花、杏花、梅花、梨花等若干薔薇科植物,不滿足於現學現賣,我又從圖書館借來了植物學啟蒙書,讓女兒觀察花朵內部,辨認雄蕊、雌蕊,摸一摸雄蕊上的花葯,找找藏在雌蕊下的子房。

看到蜜蜂採花就講講傳粉,觀察花朵的子房逐漸膨大,最後終於變成果實。這個過程其實很有趣,我們看到了海棠、毛桃、毛櫻桃,還有我之前從沒留意過的月季的球果。女兒說種子是花的寶寶,聽起來比「花朵是植物的生殖器官」感覺好些,我希望她能從中感受生命的延續。
  
雨水充沛的夏天是野花生長的旺季,女兒很喜歡翻看專門介紹野花的圖冊,在公園裡看到野花時我倆一起辨認。除了從小吹到大的蒲公英和經常編著玩的狗尾巴草,女兒又認識了車前草、蛇莓、酢醬草、白車軸、黃鵪菜、泥胡菜,牆邊一片片的爬山虎,她已經可以區分爬山虎和五葉地錦。能認出某種野花並教給其他小朋友,女兒很享受這種感覺。


星星一直在天上

觀星是我倆最近的新寵,夏天是空氣最好的季節,能見度很適合觀星。說來慚愧,除了十二星座,以前那點少的可憐的天文學知識都不知丟哪裡去了,還是因為要講給孩子挺才重新學起。天文學入門書籍之外,APP是個好幫手,像星圖、Sky Map都可以根據經緯度和不同時間實時顯示星圖,只要把手機舉過頭頂就能認出星星。夏天最容易看到的是東方的牧夫座大角星、室女座角宿一這樣的一等亮星,天頂附近的北鬥七星和北極星要暗一些。6月初天氣晴好,夜晚無雲,某天我們看到了火星和角宿一的雙星伴月,感覺好像中獎。
  
怎樣讓孩子理解地球和宇宙的關係?「如果地球是一粒芝麻,那太陽可能是個西瓜,而我們現在看到的星星就是一間屋子,城市裡有許多許多間屋子,就像宇宙裡有許多許多顆星星一樣。」 她可能並不能完全理解宇宙的無垠,但我希望她能時常抬頭看看星星,想想地球和人類的渺小,宇宙中時間與空間的無限。
  
我們曾經在下午看到過月亮和太陽共同出現在天際,月亮在東太陽在西,當時我告訴她星星也在天上,因為太陽的光太強了,我們看不到星星。後來觀星時她常說:「其實星星一直在天上,不過我們看不到。」這句話對我觸動很大,生活中還有多少一直在身邊卻被我們忽略的星星?
  
陪你觸摸過去
  
身在帝都的一大便利是周圍有大量名勝古蹟,對於四五歲的孩子來說,遊樂園絕對比皇家園林更能討小朋友歡心。不過我還是想讓孩子從小接觸多一些傳統文化,至少讓她感受下歷史的氛圍。
  
第一次帶她社稷壇看五色土,出乎意料很喜歡,一直在觀察各種顏色的土,還聯想到之前在南方看到過紅色的土。在那些金代古柏面前她會感嘆,老樹是「爺爺的爺爺的爺爺」。於是去天壇之前我做好了功課,專門查閱了關於北京壇廟的書籍,這才知道冬至祭天並非在祈年殿,而是在圜丘壇。

在天壇,我讓她觀察比社稷壇更多的古柏,告訴她柏樹通常只種在壇廟這樣的祭祀場所。走在丹陛橋上,她問我為什麼沒有水也叫做橋,馬上自己又想起了馬路上的過街天橋。觀察屋脊上的吻獸可以玩「找不同」,還有那些大殿看上去相似又各不相同的屋頂,正好讓她了解中國建築的規格。
  
後來我們又去了地壇,和天壇的華麗、人潮如織不同,冷清的方澤壇除了方形的院子、圍牆、平臺和門幾乎空無一物,卻更有莊嚴和靜謐感。在這裡我給她講了「天圓地方」,四周挖的暗溝則顯示出古人「陸地浮於大海」的認識。不知道她聽懂了多少,不過後來她告訴我說公園裡最好玩的部分就是方澤壇。也許她站在那裡時,也有了當年祭地時那種「天地萬物此為中心」的感覺?

身邊有朋友感嘆說有了孩子人容易變得世俗而功利,或許的確如此,不過在我看來,陪伴孩子的過程也是父母的又一次成長。因為孩子,又雜七雜八的學了許多過去毫不在意的東西,發現自己仍然有學習的能力,更幫我留住了寶貴的個人空間。生活中處處有未知,處處可以獲得新知,從無知到知道再到了解,這正是我希望她體會的學習的樂趣。

「植物學」適合初學者的參考書籍和網站

1、《公園常見花木識別與欣賞》 :圖文並茂介紹了最常見的160種植物,帶孩子逛公園必備,超實用
2、《親近野花野草》: 兩個年輕人編寫的小冊子,圖片夠大拍得也挺講究,適合孩子看。
3、《花的博物學》:國外植物學家寫的專業一些的著作,介紹花朵結構、傳粉與受粉以及被子植物的發展。
4、追求專業:可以上網看這裡http://frps.eflora.cn/sheng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出品的網上植物志,最專業詳實的植物介紹,還可以分省瀏覽。

「天文學」適合初學者的參考書籍和APP


1、《88星座》 :全是彩圖的小冊子,有四季星空圖和各個星座的傳說,很適合和孩子一起看。
2、《大熊星座的秘密》: 用講故事形式串聯的天文學,可以讀給孩子聽。
3、《通俗天文學》: 作者和譯者都很牛的天文學啟蒙讀物,粗粗讀一遍也會獲益匪淺。
4、APP:我用的WP手機上只找到Skymap和星圖,功能都很強大,後一個是中文版的,但免費版功能沒有Skymap好用,蘋果和安卓用戶

我是一個平凡的全職媽媽,平常很多時間研究孩子的東西,包括繪本、遊戲、食物…還有育兒經,身邊好多媽媽都當我是育兒114。

其實我就是時間比工作的媽媽充裕些,並且願意嘗試。在尖叫童年(微信號:jjtongnian)裡我會分享滿世界收集的各種遊戲和活動(涉獵自然、科學、藝術、英語等),加上我自己的一寫經驗和思考。提倡在玩樂中引導孩子探索、觀察、思考。

相關焦點

  • 陪孩子玩的爸爸很靠譜:孩子開心、媽媽開心、自己也開心
    所以,爸爸和孩子玩,孩子開心;爸爸和孩子玩,媽媽開心,爸爸和孩子玩,自己也開心。爸爸陪孩子玩,實現了三贏,實在太厲害啦。在我們家裡,奶奶在收納方面有過人的能力,所以孩子跟著奶奶也養成了很好的整潔的習慣,有時候還反過來督促我把東西收拾好。爺爺在象棋方面比較厲害,孩子跟著爺爺學象棋,思維方面也得到很好的鍛鍊。而如果只有我一個人帶孩子,一是我會崩潰,二是也不一定能把孩子按書帶得多好。三、 陪孩子玩的爸爸,有利於成長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 陪孩子玩積木時的講究
    陪孩子玩積木時的講究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會選擇給孩子玩積木玩具,但是有些家長只是負責把積木打開給孩子讓他們自己玩,並不知道積木怎麼玩比較好,也不知道應該怎麼陪孩子玩。其實積木有很多不同的形狀,靠孩子自己動手動腦的能力,可以拼出很多變化無窮的造型。1、可以鍛鍊孩子手眼協調能力:玩積木時,孩子需要靈巧地使用雙手,因此可以促進精細動作的發展,將零散的積木堆出複雜的物體,鍛鍊手眼協調能力。2、可以培養孩子觀察力:孩子搭出來的房子之類的物體,實際上都是生活中常見的。
  • 「媽媽,你陪我玩一會兒吧」「媽媽在忙,你自己先玩會兒手機」
    孩子:「媽媽,你陪我玩一會兒吧?」剛開始你還挺有耐心,對孩子說:「你先自己玩一會兒,媽媽有事,等會兒再陪你玩。」可是沒過五分鐘,孩子又一次來到你身邊,皺著眉頭說:「媽媽,你陪我玩一會兒吧?」然後你開始覺得孩子煩,拿起一部手機,對孩子說:「媽媽在忙,你自己先玩會兒手機。」孩子聽到媽媽允許自己玩手機,變得開心起來,從媽媽手裡接過手機,一個讓你跑臥室裡面去了。
  • 你有多久沒陪孩子一起玩遊戲了?
    你有多久沒陪孩子一起玩遊戲了?想必你也知道,陪孩子玩遊戲,能增進和孩子之間的感情。有研究發現,家長和孩子之間相互配合交流的活動,能夠啟發孩子的智慧,有利於寶寶身心健康成長。別的不說,陪孩子玩遊戲,孩子從內心深處迸發的那種快樂是無可替代的。但並不是所有的遊戲都適合陪孩子玩!
  • 高質量親子陪伴的重要性不可忽視,但是讓孩子學會自己玩更有意義
    有一次,我和小派爸爸帶著孩子去遊樂園玩,那裡面有好多小孩子。我因為向來信奉高質量親子陪伴,一刻不離地陪著孩子玩。過後小派爸爸說,你不要一直圍著孩子轉,讓孩子自己找找樂趣,讓孩子找找其他小朋友玩。你一直跟著他,他都沒有機會自己玩了。
  • 高明的家長,都是這樣陪孩子玩,玩這些,讓你的孩子遠超同齡人
    首先這種觀念是不可取的,遊戲並不是丟給孩子一堆玩具,而是要引導孩子邊玩邊學。不可否認,有些時候讓孩子學會自己探索,也是一種邊玩邊學的方式,但是,孩子需要的是父母有效的引導。二、陪伴是重中之重。對孩子來說,陪伴尤為重要。
  • 不知道怎麼陪孩子玩?看完這篇文章立馬學會
    然而我們口中的「會」,多數時候是這樣的:陪著陪著,覺得好無聊而無法繼續;或者一邊口頭陪孩子玩,一邊在玩手機;又或者是陪孩子玩,卻不知道怎麼接孩子童稚的話。 所以我們的陪伴,從某種層面來說是沒有頭緒的,也就是說我們其實內心想陪孩子玩,但是不知道要怎麼跟孩子玩。 有一位工薪族媽媽曾說,我平時工作比較忙,好不容易休息日,想陪陪孩子,卻不知道要跟孩子玩什麼?
  • 比起學習,先讓孩子學會玩,才可以更好的學習
    導讀:比起學習,先讓孩子學會玩,才可以更好的學習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比起學習,先讓孩子學會玩,才可以更好的學習!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認真陪孩子玩的父母,會讓孩子「越玩越優秀」
    因此,當我們長大、為人父母之後,或許是潛意識裡那份童年的缺失,讓大多數父母都會有這樣的共識:陪著孩子一起玩很重要。但是,究竟應該陪孩子玩些什麼遊戲呢?你有沒有想過,如果「玩對了」遊戲,還可以讓你的孩子「越玩越優秀」?
  • 想讓孩子不玩手機,最好的辦法就是——陪孩子玩手機
    ,就是陪孩子一起玩。既然是陪孩子一起,那麼玩手機這件事對孩子而言就變得不那麼可怕了。任何一個孩子都希望得到家長的肯定,這會讓孩子更自信,更快樂。當父母陪孩子一起玩的時候,手機就只是手機,是一個娛樂工具而已,也就不是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洪水猛獸。
  • 陪孩子玩這5個小遊戲,提升孩子邏輯思維能力
    今天,小7跟大家一起分享的這5個小遊戲,能夠有效提升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爸爸媽媽跟在日常生活中,陪孩子玩玩這些小遊戲,既鍛鍊了孩子的邏輯思維,又能增進親子感情,一定要試試哦!拼圖遊戲可以幫助孩子鍛鍊觀察力,同時,孩子在拼圖的過程中,學會通過推理,來得出結論,包括數學,邏輯推理,科學分析等思維形式。在孩子們成長的過程中需要這種能力進行有效的統計,測量,推理,歸納,分析等。
  • 如何陪孩子玩高質量的遊戲
    雖然寶爸寶媽們都很想陪孩子們玩遊戲,但工作了一天,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已經完全沒心思去思考一些高質量的遊戲可以跟孩子們玩了,所以今天奶爸泥洹準備了一些是適合1~3歲孩子的可以運用到不同的肢體活動的家庭遊戲項目,非常簡單且準備也方便,但孩子們卻會異常驚喜和興奮,在遊戲中提升他們的各方面能力,希望寶爸寶媽們看了之後,趕緊陪孩子們一起玩起來。
  • 沙子要用鏟子鏟到瓶子裡,「我不玩了」,陪孩子玩時這話你說過嗎
    「媽媽,你能讓爸爸來陪我玩嘛?」陪孩子玩是很多家長都要經歷的事情,差別就在於時間長短,不知道各位寶媽是否有經歷過與孩子玩著玩著孩子突然就不想玩了。理性的父母會立刻阻止孩子的想法,甚至會認為孩子在胡說八道。經常在孩子自己玩的很熱鬧的情況話給孩子迎頭一盆涼水。 解決辦法:試著去想像孩子的世界,花兒是藍色的,自行車可以加上能量飛起來等等,如果實在想像不到,至少要學會不打擾,不要阻止孩子的想像。
  • 《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丨你有這麼多的新鮮點子陪孩子玩嗎?
    文丨易小星我已經很久都想不出來有什麼新鮮的遊戲點子陪孩子玩了,每每覺得自己就是那個最不稱職的媽媽,很多時候要向別的媽媽討教看看究竟要如何應對來自孩子的「糾纏」,哈哈,友好一點說是陪伴才對吧。閨蜜小米給我推薦了這本書《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用她的話來說就是我們照搬下來,孩子也就長大了,這多省心省力,等於一本遊戲指導書啊!有這麼神麼?我心裡嘀咕著入了一本,你還別說,看完了之後感覺真的佩服作者們的腦洞大開,這可真是用知識武裝頭腦的鮮活例子啊。
  • 低層次父母喜歡給孩子玩具,而高層次父母,則陪孩子玩這3種遊戲
    也就是說,低層次父母喜歡給孩子玩具,而高層次父母,則陪孩子玩這3種遊戲。打個比方,爸爸媽媽可以讓孩子聽聽故事裡出現了幾次帶有「顏色」的詞語。等孩子算出來後,爸爸媽媽再陪孩子回到繪本裡找。孩子算得對不對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學會了專注某事,而不會輕易分神。
  • 飯後時間,我們可以陪孩子怎麼玩?21天陪孩子玩出專注
    生活是一家人共同為了一頓熱騰騰的飯菜,飯後閒暇時光陪孩子玩親子互動,這是很多人腦海裡想要的平凡幸福。 回到現實卻是,工作一天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陪孩子玩著一層不變的遊戲,甚至最後孩子也不想玩了。 良好的親子互動,可以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提升孩子的認知能力,同時也能夠讓父母褪去一身疲憊,讓心情得到放鬆。
  • 大人看書或者玩手機,讓孩子自己在一邊玩,有區別嗎?
    有時候處理重要工作時,就會跟孩子說:媽媽在忙,你先自己玩一會。要麼打開電腦噼裡啪啦打字,要麼拿出手機一頓操作。孩子們起初會圍觀我玩手機,慢慢地也就理解我到底在做什麼了。而且我會邊看書邊做筆記,所以讀書的時候會集中注意力,很難陪孩子玩耍。一開始,孩子們對我讀的書會感興趣,要求坐在我腿上一起看書;這時候基本就是表面讓他們陪讀書,實際就是陪他們玩。你想啊,三、五歲小孩子才能認識多少字?能理解多深刻的思想?不過是鬧著玩罷了。偶爾他們也會對某些書中的內容感興趣,但大多數時候,他們感到無聊就會離開。
  • 你可能正在用錯誤的方式陪孩子玩遊戲
    爸爸不懂得怎麼玩積木,只是陪兒子重複疊高,而且過程中不懂得如何引導。而舅舅比較了解兒子的心理,知道如何在玩積木的時候,穿插空間關係、形狀等知識;懂得通過搭建停車場這個遊戲來聯繫生活經驗,比如開設一扇門;還會設置難度適中的關卡引導兒子完成挑戰,讓他在這個過程中提高自信心、想像力、自主性等。​坦白講,陪孩子玩遊戲確實需要花一些心思。
  • 每天陪孩子玩這個遊戲,訓練孩子語言理解和反應力
    孩子和家長面對面,家長先拿球傳給小孩,並定主題,例如:天空。2. 孩子接球,說出一個與天空相關的詞,例如:小鳥、飛機,並傳球給家長。3. 直到一方10秒內作答不出,遊戲結束,接受懲罰。常陪孩子玩親子遊戲,不僅有利於增進親子關係,對提高家庭教育質量也有重要的意義。那麼常陪孩子玩親子有哪些好處呢?1、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隨著孩子慢慢成長,爸爸媽媽們要上班,幾乎沒時間陪孩子玩,親子互動少、關係緊張不利於孩子教養。
  • 每天陪孩子玩來玩去就是老三樣?是時候換換思路了
    現在越來越多的父母們意識到了玩的重要性,但有不少媽媽給我留言,覺得自己不知道每天和孩子玩什麼?最後玩來玩去的還就是那些老三樣。 這特別正常,玩的規劃其實是有學問的,不然為什麼有些早教中心或者幼兒園我們覺得特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