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媽推薦:mimifu一個大學同學,看她的朋友圈裡,覺得她似乎永遠都是在陪孩子玩。本來是隨便和她聊聊陪孩子玩的心得,卻沒想到被她的玩法震驚了!玩真的是一門大學問,不僅是對孩子,更是對大人!
如果你像我一樣有一個四五歲的娃,精力充沛、求知慾旺盛(當然是娃不是我),再信奉放養的爹媽也會心裡打鼓:「是不是該讓她學點東西了?」
都說學齡前是人類學習的黃金期,不過學習並不只限於學校或者學前班,我一直認為玩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小朋友親近大自然、學會和同齡人打交道,自己制定遊戲規則去玩,這些都是課堂上學不到的。所以我一直沒給女兒報幼小銜接班,希望在上小學前多給她保留一些自由支配的時間。
本著「寓教於樂」的原則,我想在日常活動中給她多加點料,結果發現首先需要學習的是我自己。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最喜歡提問題,簡直是逼著父母充電,好在現在資訊發達,網絡上有大量資源可以利用(很多還是免費的!),只要你有心,掌握點入門級的基礎知識並不難。
身邊的植物學啟蒙
沒有比植物更容易接觸的了,可那些天天見到的東西我們其實並不了解,意識到這一點也許可以留住孩子的好奇心,從已知中發現未知。
春天是觀花的好季節,每次帶孩子去踏青在外形相似的粉色花朵面前都會猶豫,沒把握告訴她這到底是什麼花,不得不求助度娘惡補桃花、杏花、梅花、梨花等若干薔薇科植物,不滿足於現學現賣,我又從圖書館借來了植物學啟蒙書,讓女兒觀察花朵內部,辨認雄蕊、雌蕊,摸一摸雄蕊上的花葯,找找藏在雌蕊下的子房。
看到蜜蜂採花就講講傳粉,觀察花朵的子房逐漸膨大,最後終於變成果實。這個過程其實很有趣,我們看到了海棠、毛桃、毛櫻桃,還有我之前從沒留意過的月季的球果。女兒說種子是花的寶寶,聽起來比「花朵是植物的生殖器官」感覺好些,我希望她能從中感受生命的延續。
雨水充沛的夏天是野花生長的旺季,女兒很喜歡翻看專門介紹野花的圖冊,在公園裡看到野花時我倆一起辨認。除了從小吹到大的蒲公英和經常編著玩的狗尾巴草,女兒又認識了車前草、蛇莓、酢醬草、白車軸、黃鵪菜、泥胡菜,牆邊一片片的爬山虎,她已經可以區分爬山虎和五葉地錦。能認出某種野花並教給其他小朋友,女兒很享受這種感覺。
星星一直在天上
觀星是我倆最近的新寵,夏天是空氣最好的季節,能見度很適合觀星。說來慚愧,除了十二星座,以前那點少的可憐的天文學知識都不知丟哪裡去了,還是因為要講給孩子挺才重新學起。天文學入門書籍之外,APP是個好幫手,像星圖、Sky Map都可以根據經緯度和不同時間實時顯示星圖,只要把手機舉過頭頂就能認出星星。夏天最容易看到的是東方的牧夫座大角星、室女座角宿一這樣的一等亮星,天頂附近的北鬥七星和北極星要暗一些。6月初天氣晴好,夜晚無雲,某天我們看到了火星和角宿一的雙星伴月,感覺好像中獎。
怎樣讓孩子理解地球和宇宙的關係?「如果地球是一粒芝麻,那太陽可能是個西瓜,而我們現在看到的星星就是一間屋子,城市裡有許多許多間屋子,就像宇宙裡有許多許多顆星星一樣。」 她可能並不能完全理解宇宙的無垠,但我希望她能時常抬頭看看星星,想想地球和人類的渺小,宇宙中時間與空間的無限。
我們曾經在下午看到過月亮和太陽共同出現在天際,月亮在東太陽在西,當時我告訴她星星也在天上,因為太陽的光太強了,我們看不到星星。後來觀星時她常說:「其實星星一直在天上,不過我們看不到。」這句話對我觸動很大,生活中還有多少一直在身邊卻被我們忽略的星星?
陪你觸摸過去
身在帝都的一大便利是周圍有大量名勝古蹟,對於四五歲的孩子來說,遊樂園絕對比皇家園林更能討小朋友歡心。不過我還是想讓孩子從小接觸多一些傳統文化,至少讓她感受下歷史的氛圍。
第一次帶她社稷壇看五色土,出乎意料很喜歡,一直在觀察各種顏色的土,還聯想到之前在南方看到過紅色的土。在那些金代古柏面前她會感嘆,老樹是「爺爺的爺爺的爺爺」。於是去天壇之前我做好了功課,專門查閱了關於北京壇廟的書籍,這才知道冬至祭天並非在祈年殿,而是在圜丘壇。
在天壇,我讓她觀察比社稷壇更多的古柏,告訴她柏樹通常只種在壇廟這樣的祭祀場所。走在丹陛橋上,她問我為什麼沒有水也叫做橋,馬上自己又想起了馬路上的過街天橋。觀察屋脊上的吻獸可以玩「找不同」,還有那些大殿看上去相似又各不相同的屋頂,正好讓她了解中國建築的規格。
後來我們又去了地壇,和天壇的華麗、人潮如織不同,冷清的方澤壇除了方形的院子、圍牆、平臺和門幾乎空無一物,卻更有莊嚴和靜謐感。在這裡我給她講了「天圓地方」,四周挖的暗溝則顯示出古人「陸地浮於大海」的認識。不知道她聽懂了多少,不過後來她告訴我說公園裡最好玩的部分就是方澤壇。也許她站在那裡時,也有了當年祭地時那種「天地萬物此為中心」的感覺?
身邊有朋友感嘆說有了孩子人容易變得世俗而功利,或許的確如此,不過在我看來,陪伴孩子的過程也是父母的又一次成長。因為孩子,又雜七雜八的學了許多過去毫不在意的東西,發現自己仍然有學習的能力,更幫我留住了寶貴的個人空間。生活中處處有未知,處處可以獲得新知,從無知到知道再到了解,這正是我希望她體會的學習的樂趣。
「植物學」適合初學者的參考書籍和網站
1、《公園常見花木識別與欣賞》 :圖文並茂介紹了最常見的160種植物,帶孩子逛公園必備,超實用
2、《親近野花野草》: 兩個年輕人編寫的小冊子,圖片夠大拍得也挺講究,適合孩子看。
3、《花的博物學》:國外植物學家寫的專業一些的著作,介紹花朵結構、傳粉與受粉以及被子植物的發展。
4、追求專業:可以上網看這裡http://frps.eflora.cn/sheng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出品的網上植物志,最專業詳實的植物介紹,還可以分省瀏覽。
「天文學」適合初學者的參考書籍和APP
1、《88星座》 :全是彩圖的小冊子,有四季星空圖和各個星座的傳說,很適合和孩子一起看。
2、《大熊星座的秘密》: 用講故事形式串聯的天文學,可以讀給孩子聽。
3、《通俗天文學》: 作者和譯者都很牛的天文學啟蒙讀物,粗粗讀一遍也會獲益匪淺。
4、APP:我用的WP手機上只找到Skymap和星圖,功能都很強大,後一個是中文版的,但免費版功能沒有Skymap好用,蘋果和安卓用戶
我是一個平凡的全職媽媽,平常很多時間研究孩子的東西,包括繪本、遊戲、食物…還有育兒經,身邊好多媽媽都當我是育兒114。
其實我就是時間比工作的媽媽充裕些,並且願意嘗試。在尖叫童年(微信號:jjtongnian)裡我會分享滿世界收集的各種遊戲和活動(涉獵自然、科學、藝術、英語等),加上我自己的一寫經驗和思考。提倡在玩樂中引導孩子探索、觀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