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親子陪伴的重要性不可忽視,但是讓孩子學會自己玩更有意義

2020-12-20 親子早教派

有一次,我和小派爸爸帶著孩子去遊樂園玩,那裡面有好多小孩子。我因為向來信奉高質量親子陪伴,一刻不離地陪著孩子玩。過後小派爸爸說,你不要一直圍著孩子轉,讓孩子自己找找樂趣,讓孩子找找其他小朋友玩。你一直跟著他,他都沒有機會自己玩了。

我不禁反思,高質量陪伴重要,留出時間讓孩子自己獨立玩其實也是一樣的重要。如果家長一直跟在孩子後面,孩子就失去了探索研究和自得其樂的能力。

為什麼提倡讓孩子學會自己玩呢?

1,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沒有誰會永遠陪著誰蒙臺梭利曾說過:「除非你被孩子邀請,否則永遠不要去打擾孩子。為孩子打造一個以他們為中心,讓他們可以獨自「做自己」的「兒童世界。」作為父母,我們總希望孩子能夠開心快樂。家長的陪伴無疑最是可以給孩子帶來快樂。但是如果家長走開了、沒空了,孩子又沒有自己獨立玩耍的能力,那又談何快樂?我們不能把孩子當成小太陽,一直圍著他轉。我們也不可能做到24小時都隨時待命。孩子小的時候不可以,孩子長大之後更加不可以。成年後,孩子會有更加多機會獨自去面對孤單。父母的愛本來就是一場得體的退出。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們最應該給自己提一個醒,為了讓孩子快樂,父母要做的是以一輩子為大前提,而不是只顧眼前的這幾年。如果可以,儘早讓孩子學會自己玩,即使離開父母,他也可以有自己製造快樂的能力,而不用時時刻刻依靠父母,把自己的快樂與父母捆綁在一起。以免一旦父母不在身邊,孩子就只會發呆發愣。

本文由「親子早教派」原創,轉載需經授

2,獨立玩可以培養孩子專注力、獨立思考、探索研究的能力蒙臺梭利說過「孩子沉浸在小世界裡探索新鮮事物時,你去幹涉或打斷,會影響她的專注力。這根本不是愛,是打擾。」適當的遠離可以激發孩子的內在驅動力,激發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使他可以為了更好玩而想出更多的好點子。當孩子自己玩的時候,只要沒有外界因素的幹擾,很容易進入專注的境界。因為沒有大人幹擾,如果遇到問題,他自然會自發的去思考去探索去研究,對於孩子來說,這種狀態是難能可貴的。蒙特梭利曾經說:"孩子天生就能改進他們的行為,而且他們也喜歡這樣。心理學家說,孩子必須遊戲、因為借著遊戲,孩子的發展才能更趨完善。孩子越能夠專心,就越能從工作中得到平靜,就越能發自內心地紀律或規則。"3,父母也需要留出屬於自己的時間如果一刻不停的陪孩子,做遊戲,看繪本,背唐詩,聽兒歌,學英語,親子時間安排的滿滿當當,使得家長沒有喘息的時間,短時間內是沒有大問題,但是長期如此就肯定是一件很鬱悶的事情。如果耳邊老是響起孩子的話:"媽媽陪我玩,爸爸陪我玩。"大人鐵定會很崩潰。孩子都是聰明又敏感的,父母一旦出現負面情緒,孩子也自然會深受影響。讓孩子學會自己玩,既給了孩子獨處的時間,也給了父母獨處的時間。這應該算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高質量陪伴就意味著要時刻陪著孩子嗎?

我之前生怕一不小心就錯失了高質量陪伴,總是一刻不停的陪著孩子。其實是我過分在意了,高質量陪伴並不總是要求你一直在孩子身邊陪他玩,而是應該鬆緊結合。當孩子願意自己玩時,就由他去,不要刻意上前打擾。如果孩子有明確需求,就及時回應過去和他玩。一天時間裡,哪怕只有十幾分鐘或者半個小時的高質量陪伴,對孩子來說,也已經很滿足了。小派爸爸在這一點上做的很好,雖然白天沒時間陪孩子玩,利用晚上的時間也可以做到高質量陪伴。家裡沒有攀爬架,但是,在床上的時候,小派經常在坐著的爸爸身上爬來爬去,從腳背爬上膝蓋,再爬到肩膀;小派爸爸有時會扮成老馬馱著孩子滿床爬,一邊爬一邊搖,練習孩子的平衡力,抓握能力;他還會拿被子把孩子一卷,做成一個小型鞦韆,把孩子蕩過來蕩過去;甚至讓孩子坐在背上,模仿長頸鹿吃葉子。即使跟爸爸就這樣玩上半個小時,小派也是心滿意足的,情緒更是高漲的。與其心不在焉、力不從心的陪伴,還不如讓孩子自己玩,偶爾穿插一段親子時間的陪伴就好。這樣一來,孩子不累,家長也不累,各自安好是最難得的親子和平共處狀態。千萬不要像我以前一樣,被高質量陪伴的概念束縛住自己。放開自己,放開孩子,彼此都會更加輕鬆。放手,是父母對孩子最深的愛,也是做父母的最高境界。如何安排孩子的獨處時間?當意識到自己走入誤區後,我就開始有意識的留出讓孩子獨立玩的時間。在客廳裡準備好繪本,在玩具室裡準備好玩具,放置的位置都不要太高,最好是適合孩子的身高,他可以隨時拿隨時放。每一個孩子都是怕無聊的,特別是男孩子,無所事事會讓他更加粘人。如果事先有準備,就可以打造一個讓他願意自己玩的場所。如果孩子喜歡汽車,就準備汽車,如果孩子喜歡積木,就準備積木,如果孩子喜歡磁力片,就準備磁力片。總之要投其所好。感興趣的事物才足夠吸引孩子去享受自己獨自玩的時光。陳鶴琴先生說過:"小孩子在家裡,一定要有相當的東西玩,相當的事情做,要曉得不玩不做,不會發展的。"

什麼時間適合讓孩子自己玩?在日常生活中,有幾個時間點很適合培養孩子獨立玩的能力。早上起床時,小派會自己爬下床,跑到客廳去。這個時候,我就特意在房間裡賴一下床,讓他自己玩個十幾二十分鐘。有時候他會翻看繪本,有時候他會一邊玩具一邊喃喃自語,像開展一個玩具小劇場那樣。煮飯時,如果小派開始來粘人,我就拿出一把不那麼鋒利的小刀,在旁邊看著,讓孩子切幾片紅蘿蔔或者青瓜,切完後,提醒孩子自己先去客廳玩,過會兒吃飯。這下他又可以自己玩半個多小時。吃完飯後,小派會自己爬下BB凳,跑到客廳那邊聽歌,我又特意在飯桌邊停留多一段時間,讓他自己在客廳裡玩。洗完澡後,當孩子穿好衣服,可以讓他自己玩一下玩具或者看一下繪本,大人去洗澡。這一片刻又是一段專屬孩子獨立玩耍的時間。在戶外或者遊樂場,家長儘量站遠一點,保證自己在孩子的視線範圍之內,不要過度插手,讓孩子自己找東西玩或者找同伴玩。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在孩子自己玩的時候,首先要確保其周圍沒有危險尖銳的物品,孩子是在一個絕對安全的環境下玩的。寫在最後養育孩子,就如同畫畫,除了要給孩子高質量陪伴的時間,也要適當給孩子留白的時間。當孩子學會自己玩,不管大人在或不在,他都有能力自得其樂,這是父母留給孩子的最好祝福。一輩子那麼長,當下的快樂不代表什麼,讓孩子擁有自主尋找快樂的能力,那就是一輩子的幸運。你覺得呢?

-END-

+猜你喜歡+

溺愛孩子的後果,最終危害的是家長還是孩子

解讀家庭教育,家長如何給孩子立規矩才有效?

大多數父母頭疼的英語啟蒙,我竟然用英文兒歌做到了

用繪本「餵」大的孩子,究竟是啥樣的?繪本閱讀的好處是什麼?

寶寶自主如廁訓練,何時開始比較好?如何做?親測有效

育兒心得,與其花幾萬塊錢去上早教課,還不如在家早教

家有2歲+寶寶,始終相信小朋友的學習能力,行為習慣,性格養成都是從玩耍中成長起來的,邊玩邊學。通過繪本、兒歌、手指謠在家早教。本文由「親子早教派」原創,轉載需經授權並註明來源。侵權必究。

相關焦點

  • 陪伴是一種力量,沒有人一直是孤島,給孩子高質量「陪伴」很重要
    文 | 林竹媽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陪伴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有重要的意義,對於孩子來說,高質量的陪伴能夠給予孩子力量,在生活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孩子們就會開始相信自己,確定一個正確的認知,能夠客觀地看待自己。2、讓孩子學會迎難而上當有父母的陪伴下,孩子們遇到困難也許會尋求幫助,但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會懂得遇到困難不放棄的精神,久而久之孩子們就能夠開始獨自面對問題。
  • 在「父愛陪伴缺失」的今天,「高質量的親子陪伴」就非常有意義
    47.6%的家長會「兼職」做家務,38.4%的家長會經常「看朋友圈、刷微博」,49%的家長在陪伴時從不參與孩子正在做的事,而是選擇旁觀或忙自己的事,使親子陪伴流於「形式陪伴」,很難跟孩子之間產生良好的情感互動,令親子陪伴的質量大大縮水。
  • 物質滿足不等於親子陪伴,做到這三點,才是高質量的親子陪伴
    中國有這麼一句話,叫窮養兒子富養女兒!窮養兒子,為的是讓男孩學會吃苦,學會擔當。富養女兒,為的是讓女孩有底氣,有見識,不被他人的小恩小惠蒙蔽了雙眼。然而,現在很多家長,不管男孩女孩,都在富養孩子,還美其名曰:再苦不能苦孩子。
  • 知愈心理:你知道孩子渴望的高質量陪伴,究竟是怎樣的嗎?
    但是,知道陪伴的重要性只是教育的第一步,更要緊的是如何理解陪伴?如何學會陪伴?如何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01圓圓媽媽是小學老師,媽媽平常工作很忙,只有晚上和周末才能有時間陪伴圓圓。但是只要媽媽在家裡,就會盡心盡力的陪伴著圓圓。晚上下班,媽媽會去菜市場買圓圓最喜歡吃的菜,晚上親自做給圓圓吃。
  • 漫畫故事《父與子》:最好的養育方式是高質量的親子陪伴
    家長往往忽視了育兒這一面,忽視了對孩子的陪伴教育,總覺得學校會教給孩子知識,教會孩子做人的道理, 孩子慢慢長大,很多事情也會自然而然的懂得。這種只養而不教的行為造成了越來越多的問題孩子,也造成了諸多緊張的親子關係。
  • 想要提升「親子關係」,就得高質量的陪伴
    隨著寶寶的成長,家長除了關心孩子的吃喝問題以外,更多的時間基本用在了陪伴上,但很多家長表示下班後或休息時間,總是不知道該和寶寶一起幹點啥。甚至有時候孩子跟家裡的阿姨或帶他的老人更親近,也不是說孩子跟別人親近不好,只是感覺自己孩子還沒有別人親。相信很多家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都遇到過類似的問題,不喜歡交流、有情緒、無法好好溝通……這些問題,其實都是親子關係不融洽的外在表現。
  • 學會高質量地陪伴孩子:童年最高級的炫富,是父愛的不缺失
    現實中,我們很多家長為了生計,總是忙於各種生活的奔波,當然這也無可厚非,但是我們同時也要明白,孩子的童年更需要你的陪伴,不是說要讓你陪伴孩子的每一秒成長,而是說把陪伴孩子的每一秒都要利用好,都要好好珍惜。
  • 高質量的陪伴,才是孩子最想要的打開假期的方式
    尤其當孩子漸漸長大後,不像小時候與父母的關係較為親密,父母也會忽視與孩子的交流溝通,以為與孩子天天在一起就是好的陪伴。陪伴固然重要,但是孩子更多需要的是高質量的陪伴。美國著名兒童教育專家在《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一書中,也多次提到孩子們並不需要各種玩具或者電視節目,他們真正需要的是父母!
  • 怎樣的陪伴才能讓孩子更有專注力?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說說咱家娃,ID:mykidsstory】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現代父母都知道陪伴對孩子的重要性,於是總是儘可能的花時間陪孩子玩,如果家裡人手比較多,孩子甚至會從小享受到全方位立體化24/7無死角的陪玩服務。
  • 家庭陪伴的重要性
    廣州親子系 黃延敏 聽了視頻後,我對家庭陪伴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了解到了什麼是真正的陪伴,什麼才是有效高質量的陪伴。 親子陪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什麼是真正的親子陪伴?是超越空間陪伴和肢體陪伴的心靈陪伴,這種心靈陪伴是指孩子人生迷茫懵懂的時候給予他精神上的支持和理解,認同他的人生目標,並給予孩子建設性的建議,幫助他實現其目標。
  • 《親子時光》:寓教於樂,高質量的陪伴是父母孩子正確的相處模式
    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原本在這樣的季節裡,父母已經計劃著和孩子出去踏青春遊,與大自然親密接觸了。可惜,在疫情之下,很多家長還是不放心帶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地方活動。但是上完網課就玩手機,孩子覺得悶在家裡沒意思,家長也很是頭疼。那麼在家中,怎樣度過高質量的親子活動時間呢?這本《親子時光》也許可以給你些靈感。
  • 高質量陪伴從親子共讀開始
    「閱讀的落後會影響孩子整個學業的發展」「聽故事的頻率會影響到孩子將來的閱讀能力」「閱讀能力是在膝蓋上、懷抱裡、餐桌邊的語言、文字場景中孕育的」「親子共讀中的交流就是高質量的陪伴」「兒童的閱讀量與父母陪伴閱讀密切相關」……在日前於北京舉辦的兒童早期閱讀幼兒園園長論壇上,圍繞「閱讀點亮童年」這一主題,與會專家深度聚焦幼兒早期閱讀,達成了親子共讀就是高質量陪伴的共識
  • 讓育兒變得簡單,家長要學會陪伴,高質量的陪伴才能助力孩子成長
    陪伴看似簡單,卻有大作用★陪伴讓親子關係更融洽。血緣是天生的,但是親子之間的關係要去積極地維護。為什麼很多孩子到了青春期,家長管教不了?都是因為親子關係的破裂,導致孩子對家長不信任。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可以發現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進步或者是問題,也能夠幫助身為父母的自己,及時地去修正自己的不足。家是一個有愛的地方,也是讓每個家庭成員感受到溫暖和獲得成長的地方。育兒的路上不僅僅只有付出,還有收穫。
  • 親子閱讀 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導語】親子閱讀,是父母與孩子進行情感交流,激發孩子閱讀興趣的一種方式,近日,近20名孩子在父母、社工的陪伴下來到涪城區圖書館,開啟了繪本閱讀之旅。【同期聲】(現場) 這是北極熊 因為北極熊會保暖 才在很冷的地方 它為什麼不怕冷 因為它有厚厚的皮毛 【正文】在媽媽的陪伴下,四歲的孟艾林正認真閱讀繪本。 【同期聲】孟艾林 我喜歡看書 但是有一點 我不會讀書 但我拿到哪本書就想和媽媽一起讀 你跟媽媽在一起讀書開不開心 開心 最喜歡的書是什麼 就是孔雀開屏 【正文】孟艾林的媽媽劉芳說,她因為工作原因,陪伴孩子的時間很少。
  • 父母工作忙碌造成孩子心理缺失,如何用高質量的陪伴挽回親子關係
    每個個體都需要陪伴,對於孩子來說這的需求會更加強烈。同時,陪伴的重要性我想每個父母都了解,它會影響孩子個性的形成,自尊的建立以及親密關係。所以,可想而知,不能陪在孩子身邊的父母們一定會有擔憂。但是客觀現實我們很難改變,今天和大家一起討論,陪伴缺失的情況下,父母如何應對,可以將消極影響降到最低。
  • 父母對孩子的陪伴是很重要的,那麼如何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呢
    父母對孩子的陪伴是很重要的,那麼如何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呢現在很多家長都明白陪伴孩子的重要性,但是往往不知道怎樣陪孩子才是高質量的陪伴,孩子們在旁邊玩的時候,家長們認為一起玩手機是一樣的,但是這樣的同伴卻沒有從孩子那裡學到什麼,反而孩子們在父母的手機裡讓人感興趣,小小年紀就喜歡玩手機
  • 親子教育: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高質量的陪伴
    小編認為,想要維繫任何情感,都是需要雙方的陪伴與關心,這樣才能讓感情走得更長久。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嘗試各種親子活動:讀書,聽音樂,玩遊戲,或只是散散步聊天。假如家中有多個孩子,家長就應該對每個孩子給予相同的關注,讓孩子知道父母沒有偏心。即便工作再忙,父母也要保證每天都要陪孩子吃早飯或晚飯,讓孩子了解自己的生活,睡前最好也要和孩子互道晚安。
  • 親子教育: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高質量的陪伴
    小編認為,想要維繫任何情感,都是需要雙方的陪伴與關心,這樣才能讓感情走得更長久。在實際生活中,每位家長都想要更好的了解孩子,想要知道孩子每天都遇到了什麼事情,希望孩子能對他們敞開心扉,彼此多溝通交流,願意為孩子付出一切,竭盡所能的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條件,殊不知,對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家長的陪伴。
  • 家長課堂:《高質量親子陪伴,給孩子更好的未來》
    鮁魚圈圖書館攜手貝樂尼國際嬰幼園給大家帶來一場如何高質量陪伴孩子的父母講座,給各位家長提供科學育兒的途徑與實施方法,讓我們和您一起找到一把鑰匙,開啟孩子的心門,讓孩子在幸福與愛的世界裡歡樂成長!經常有家長煩惱的問:為什麼我的孩子不愛讀書?為什麼我的孩子膽小怕人不愛打招呼?為什麼我的孩子不喜歡與其他人分享?為什麼孩子會厭學,逃學?會討厭老師?為什麼孩子「不聽話」,反而跟父母對著幹?
  • 親子遊對孩子成長有重要作用,家長注意3點,親子遊才更有意義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親子遊的原因,通常是兩點,一是覺得假期在家沒意思,二是認為親子遊可以幫助開拓眼界。其實親子遊的意義,不僅僅在於以上兩點。親子遊的意義有哪些?1、增進親子感情。平日裡家長忙著上班,孩子忙著上學,親子之間相互陪伴、互動的時間是比較少的。而親子遊能夠讓家長有更多的時間相處,也有更多的方式去互動,這些都有利於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2、開拓孩子的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