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醫二醫成立創傷救治中心,開啟創傷救治新模式
南都訊 記者李春花 通訊員 許詠怡 日前,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下文簡稱「廣醫二院」)成立創傷救治中心,將以多學科聯合創傷救治為特色,將為番禺、南沙乃至粵港澳大灣區居民提供更為優質高效的創傷救治服務。
-
嚴重創傷救治如何更快速有效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供圖    圖為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醫療團隊看望重症交通創傷患者。例如交通傷,患者多半是嚴重的多發性創傷,涉及多個科室,但很多醫院還做不到第一時間調配多科室專家聯合救治,因而可能錯過救治的黃金時間。另外,目前存在的院前急救不規範、院前轉運時間長、院前救治和醫院之間缺乏有效信息溝通等問題,造成醫院通常在沒有任何預警的狀態下,突然接診嚴重創傷患者。
-
國家級創傷救治中心建設單位落戶廈門市第五醫院
此次揭牌,標誌著五院創傷救治能力已經達到國家級別的高度。這是繼胸痛中心、卒中中心之後,五院打造的又一個中心。該院也成為廈門第一家集創傷、卒中、胸痛三個中心為一體的三級綜合醫院。據悉,國家衛健委委託中國創傷救治聯盟、國家創傷救治中心、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共同推動創建創傷救治中心的專項任務。經評價、審核,合格者給予籤約並授牌。
-
中國醫大一院神經外科完成一例神經內鏡經眶入路中顱窩顱眶腫瘤...
近日,我院神經外科團隊在主任吳安華教授的帶領下,利用神經內鏡下經眶入路成功完成一例右側中顱窩顱眶腫瘤切除手術。
-
國際權威醫學期刊聚焦創傷救治「中國模式」
中心主任姜保國提出,建立「以綜合醫院為核心的閉環式區域性創傷救治體系」,制定嚴重創傷救治規範,自主研發信息聯動系統。他還率先提出在綜合醫院建立創傷救治團隊替代獨立的創傷救治中心的新模式,先後救治創傷患者7萬餘人,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嚴重創傷救治現狀和流程,使創傷平均救治時間縮短了50%、嚴重創傷救治院內平均死亡率下降了40%。
-
廣醫二院創傷救治中心正式揭牌
7 月 9 日下午,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下文簡稱 " 廣醫二院 ")創傷救治中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創傷學術論壇在廣醫二院番禺院區順利舉辦,廣醫二院創傷救治中心以多學科聯合創傷救治為特色,將為番禺、南沙乃至粵港澳大灣區居民提供更為優質高效的創傷救治服務。
-
創傷救治未來可期:《中國創傷年度報告》啟動編寫,百度創傷地圖上線
姜保國院長指出,僅憑一個醫院或地區的數據無法真實、完整的體現我國創傷救治的流行病學特徵,這嚴重阻礙了我國創傷患者的救治及有效診療策略的形成。因此,建立中國創傷資料庫,進行年度情況分析,預測創傷發病和死亡、危險因素流行和發展趨勢,是當務之急,非常有價值。此次會議上,姜保國院長對已完成的「2019年度我國創傷住院患者數據分析」做了介紹。
-
創傷醫學新動向:救治年度報告啟動編寫 十家醫院加入百度創傷地圖
與國際創傷年度報告相比,中國的創傷數據不少來源於估算。北大人民醫院院長姜保國指出,僅憑一個醫院或地區的數據無法真實、完整的體現我國創傷救治的流行病學特徵,這嚴重阻礙了我國創傷患者的救治及有效診療策略的形成。所以,建立中國創傷資料庫,進行年度情況分析,預測創傷發病和死亡、危險因素流行和發展趨勢,是當務之急,非常有價值。
-
「江西日報」打造創傷救治高地 - 瀟湘名醫
近年來,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象湖院區創傷急救中心從急診到重症,再到創傷救治,沿著「重症向急診前移,急診向院前推進,實現重症急診化、急診院前化、院前信息化」的發展路徑穩步邁進。重症搶救 為患者搭建「生命通道」急診科的醫療水平體現著整個醫院的急救能力,急危重症的搶救更是急診科的重中之重。
-
40畝地上 看浙二醫如何打造創傷救治杭州模式
日前,在國家衛健委組織的「醫療技術能力與醫療質量水平提升調研」期間,浙醫二院院長王建安告訴搜狐健康,浙醫二院的經驗是,在僅有的40畝地園區中,通過創新優化,創建更為高效的創傷救治體系。曾有一名福建工友,七根鋼筋穿身,輾轉612公裡趕到浙醫二院,傷者入院時已休克。穿身的七根鋼筋,根跟要命,是先拔還是先手術?在拔出時戳破大血管怎麼辦?鋼筋上有倒鉤造成二次傷害怎麼辦?
-
懷遠縣人民醫院骨一科成功救治重症骨折患者
懷遠縣人民醫院骨一科成功救治重症骨折患者每處骨折出血量都不一樣,骨盆骨折出血量1000ml~2000ml,股骨幹骨折出血量近日,我院骨一科副主任醫師吳國亮率領骨一科創傷團隊成功為一位全身十多處骨折患者實施多處骨折手術,手術難度極大。
-
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院成功救治一名高齡炸傷患者
近日,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院頜面創傷外科醫務人員成功為一名因高壓鍋炸傷面部的
-
粗大樹枝貫穿男子頸胸部,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多學科聯手成功...
醫院立即開通綠色生命通道,監測生命體徵,完善相關檢查,因運轉及時,此時患者血壓尚穩定,未出現休克表現,但是患者病情複雜,涉及多個學科,醫院創傷中心迅速啟動耳鼻喉科、心臟外科、胸外科、甲狀腺外科、血管外科、創傷骨科等科室在內的多學科搶救小組。接診各科室高度重視,專家第一時間趕到現場。
-
上海ECMO團隊開拔馳援武漢雷神山醫院 參與救治危重症患者
上海ECMO團隊開拔馳援武漢雷神山醫院 參與救治危重症患者 2020-03-07 18:14:04仁濟醫院供圖 中新網上海3月7日電 (陳靜 莫佳瑜)一隊ECMO(體外膜肺氧合)和CRRT(一種血液淨化治療技術)等生命支持技術領域的專家團隊7日啟程奔赴武漢雷神山醫院,馳援該院ICU病區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以進一步提高救治成功率。
-
克服萬難,威海市立醫院成功救治頑固性支氣管胸膜瘻患者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丁淑紅 通訊員 譚業棟 威海報導近日,威海市立醫院腫瘤微創介入科團隊成功救治一例頑固性支氣管胸膜瘻患者。據了解,該患者既往有慢阻肺並肺氣腫、肺大泡、高血壓、糖尿病、重度貧血等慢性病病史,肺功能差。因左肺佔位於3月份行微波消融術,術後恢復良好。出院後,患者在爬山過程中,突感胸悶、呼吸困難,同時伴左側胸痛,被家屬緊急送到醫院。
-
學練結合,充電賦能:中國創傷救治培訓護理版(重慶站)於重慶市東南...
今日(18日)上午8時,由中國醫師協會、中國創傷救治培訓專家委員會、全國嚴重創傷規範化救治培訓中心、王正國創傷醫學發展基金會聯合主辦,重慶市東南醫院、中國創傷救治培訓省域基地(重慶/陸軍軍醫大學大坪醫院)聯合承辦的第十二期中國創傷救治培訓護理版(China Trauma Care Training-Nurse,CTCT -N)(重慶站)在重慶市東南醫院順利舉行
-
德州市人民醫院成功救治嚴重車禍老人
12月1日,患者家屬將一面繡有「醫術精湛華佗再世 救死扶傷熱心為民」的錦旗送到了德州市人民醫院急診重症醫學科:「真的感謝急診重症醫學科,把父親從鬼門關裡拽了回來,讓父親撿回一條命!」
-
自治區南溪山醫院成功救治一名先天性心臟病患者
廣西新聞網南寧12月12日訊(通訊員 劉戈 軒永波)近日,自治區南溪山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聯合麻醉、超聲等多學科作業為一名先天性心臟病患者成功實施了「基礎麻醉超聲引導下經皮房間隔缺損封堵術」。近日,一名53歲的患者出現症狀加重出現四肢無力、大汗淋漓的症狀。據了解,該患者在15年前就被診斷為因「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15年來反覆有勞累後胸悶、氣促症狀。為得到進一步治療,該患者來到自治區南溪山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就診。該科副主任醫師唐開維接診後,為患者進行了詳細檢查。
-
協和醫院微創換瓣膜技術救治急危重症患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12月9日,從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獲悉,該院介入瓣膜手術體量突破300例,位居華中地區首位。目前,協和醫院能獨立開展主動脈瓣、二尖瓣、三尖瓣和肺動脈瓣換瓣手術,微創換瓣膜技術救治急危重症患者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神經外科葛建偉團隊成功救治一例高難度...
6月4日,可可在父母的陪伴下到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複診,當醫生們宣布「孩子小腦神經系統體格檢查一切正常、四個月前仁濟醫院神經外科內鏡顱底組主任醫師葛建偉團隊實施的腦幹惡性腫瘤切除手術非常成功」時,全家欣喜若狂。2月初,7歲的男孩可可突發噁心、嘔吐、強迫性斜頸,走路越來越不穩,視野也逐漸開始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