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教師節,兩個小學校長走進了網友們的視線。
第一個是,莆田某個小學校長,站在學校門口攔截學生:帶禮物的不能進校門。恰巧有個女學生手裡拎著兩個手提袋,被家長接著,乖乖拿回家。
無獨有偶。還有一個學校,校長直接站在門口用擴音喇叭喊話:不要在學校門口亂買東西,我們在教師大會上明確強調,三實小的老師,不接受任何孩子的東西。看網友評論才發現,這是安徽淮北的第三實驗小學。
兩所小學同時行動,向社會喊出口號:今年過節不收禮,請把心意拿回去。對此,網友的評論也有很有意思。
有人認為給老師送禮,這個風氣是某些家長帶起來的節奏,現在應該叫停,免得助長歪風邪氣,校園本該是一片淨土,不能讓行賄之風汙染孩子。
還有的人認為,既然是教師節,過節沒有一點行動表示,那就沒有節日氣氛,拋棄儀式感,總覺得不是那麼回事。
杜絕貴重禮物,比如給老師送購物卡之類,小禮物還是要送的,比如卡片鮮花之類,花費不多,又能表達心意,不能搞得太絕對。
我認為,教師節給老師送錢送貴重禮品,這是不對的,有行賄嫌疑。但是,如果孩子想要做點手工送給老師,表達心意,這是應該鼓勵的。因為動手動腦,發揮聰明創意,為自己喜歡的老師準備禮物,這是一項很好的溝通和表達愛的訓練。
美國著名的婚姻輔導專家、暢銷書作家蓋瑞·查普曼博士曾經寫過一本書《愛的五種語言》,火爆暢銷。 簡而言之,用好這五種語言,無論是在家庭、工作或社交生活中,都會讓人的情商指數飆升,盡情享受付出愛與收穫愛的幸福快樂。
愛的五種語言分別是:肯定的言辭,精心的時刻,接受禮物,服務的行動,身體的接觸。 比如對待孩子,多說一些讚揚鼓勵他的話,多花點兒時間陪伴他,給他有儀式感的生活,給他買他喜歡的玩具和零食,多親親抱抱他,等等。
孩子喜歡自己的老師,這是一種純真質樸的感情,如果他們想要為老師做點什麼,為什麼要阻止他們的感情表達呢?學校之所以明令禁止向老師送禮,關鍵之處在於家長參與過多,好心辦壞事。送禮這件事,正所謂千裡送鵝毛,禮輕人意重。可是,家長往往插手花費過多,讓教師節送禮變味了。
提起學生對老師的感情,我想起小學課本上曾經出現的兩幅插圖,一幅是學生探著身子向老師的辦公桌的瓶子裡放上一束鮮花,一幅是老師生病了,學生們湊雞蛋去探望。時過境遷,現在我們生活的環境早已變了,但是人的感情是共通的。
每個學生都給老師做禮物,這確實有些「鋪張浪費」,有網友說學生的禮物堆滿辦公桌,有的老師不得不扔掉一部分。如果被學生看見了,估計就會傷感情了。因此,我們可以倡導學生集體為老師準備一份心意,大家共同想辦法,群策群力,不失為一個增強班級凝聚力的好辦法。
對於小學生來說,給老師畫一幅畫,或者製作一個小手工,這都是表達尊敬和喜愛的辦法。家長應該端正觀念,教會孩子用送禮表達情感,這是情商培養的訓練,也要克制自己的私心,不能有給老師送禮求得照顧的想法,從小教會孩子正當競爭,才是以身作則自立自強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