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吳花燕事件備受關注,我的心既有感動,也很受安慰。
我深信這個世界上的善良就像陽光一樣,照在這片高速發展的土地,亦如吳花燕留給我們《遠方》的詩句。
許多捐贈者質問:這錢是你們的嗎?這錢是大家捐給患者的。
於是,中華兒慈會回應吳花燕事件:募集百萬轉款兩萬,剩餘善款處理將公示。
「吳花燕事件」所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儘管我沒法給出十分確切的數據,證實一個由孤兒疾病引發的社會事件。
然而捐贈者心裡十分氣憤,本著善心捐的錢,卻沒有讓病人吳花燕得到大城市的大醫院的最好救治,這是為什麼?
有人指出,平臺打著吳花燕的名字募捐100萬,卻給本人只有2萬,沒有得到全面治療,延誤病情性質惡劣,算不算違法?
還有人說,如果慈善機構不能做到專款專用,請用超大字體進行說明,我們以後就會遠離此類機構!
一邊是付出了好多金錢卻看不見救助人病情好轉,一邊又是含糊不清楚的機構,當吳花燕不幸去世,留給我們怎樣的思考呢?
這樣的悲劇還會不會發生?我們今後該怎樣避免?
我們生活周圍還有多少「事實孤兒」?
當他們年幼父母早逝時,如何關心他們呢?而另一些重度殘疾、患嚴重疾病等孩子,除了內心的孤苦無依,身體的疾病誰來醫治?
當我們面對越來越嚴峻的生存環境,該怎麼做?
突然覺得,我們的責任與擔子十分重大,希望更多人可以關注他們、愛他們吧。
(註:圖片來自網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