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hilosophy Of Wang Yang-Ming》是英語世界最早的王陽明專著,1916年由The Open Court Publishing Co;出版發行,作者:Froderick Goodrich Henke(中文簡稱:亨克,美國人,心理學和哲學博士)。這本書目前在贛州陽明書院尊經閣有藏。
亨克1876年生於美國愛荷華州,1900年,他以傳教士的身份來到中國,1907年,亨克回到美國,在芝加哥大學讀了博士。1910年,他受邀擔任南京大學哲學教授。1911年,應上海英國皇家學會華北分會的邀請,他對王陽明進行了廣泛的研究。
1912年秋,亨克在英國皇家學會華北分會宣讀了他的初步研究成果——《王陽明生平和哲學研究》,此文發表於1913年出版的該會會刊上。
為了讓英語世界的讀者對王陽明的歷史地位有一個感性的認識,亨克試圖在歐洲文明史的坐標上定位王陽明。他在《王陽明:一個中國的觀念論者》指出,王陽明所生活的時代(1472年—1528年),地理大發現已經如火如荼,宗教改革運動正在歐洲大陸醞釀萌芽之中,而王陽明提出良知學這一具有革命意義的歷史事件,可以與勇於探索宇宙真理、提出地心說的布魯諾相比,而且,王陽明的出現早於霍布斯、笛卡爾、斯賓諾莎等西方哲學大師一個世紀。
亨克還高度評價了王陽明思想在20世紀初期東亞文化圈的地位,在近100年中(1816年—1916年),日本人接受了陽明學對宇宙和人生的觀點,成為日本人道德修養思想的有機組成部分之一;而在當時的中國,王陽明受到的關注也與日俱增。亨克還注意到王陽明同時是一個軍事家和政治活動家,《王陽明的哲學》中對王陽明生平的介紹也長達47頁(主要根據是錢德洪為王陽明所撰的《年譜》)。
《王陽明的哲學》也存在一些缺憾。亨克認為王陽明是觀念論者,而與他對立的朱熹是實在論者,顯然是不準確的;他對王陽明哲學術語的英文翻譯現在看來也已過時,他將「良知」翻譯為「intuitive faculty」,也已經被學術界棄用(改為「innate knowledge of the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