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博士出身,他說:感謝父母沒讓他覺得好奇心不賺錢

2020-10-30 果殼童學館

果仁媽時常思考:當我們帶著孩子拼成績、拼升學時,我們獲得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呢?我們期待孩子擁有一個什麼樣的人生呢?

也許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今天果仁媽分享一位另類科學家胡立德的故事——

  • 他的研究很另類,兩次獲得搞笑諾貝爾獎;

  • 他麻省博士出身,他覺得賺的錢夠自己生活,就夠了;

  • 他始終保持著少年時旺盛的好奇心,並特別感謝父母給他保有了他的好奇心,沒有讓他覺得好奇心是不賺錢的

  • 他的孩子們從小看著他匪夷所思的行為長大,對一切也充滿了好奇。而他認為如果可以保持孩子們的好奇心,那他已經成功了

不被世俗左右,不被名利困擾,灑灑脫脫,真實做自己,他把自己的生活和人生過得極其有趣。希望他的故事能給大家別樣的啟發和思考。

|

文章已獲「一條」(id:yitiaotv)授權,

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

胡立德,科學家,華裔。

他的研究非常「另類」:人和動物的尿、袋熊的屎、貓舌頭、狗甩水……

2016年,他的3項研究,被列入「美國最浪費的20個科學項目」名單中。

👆上:胡立德在辦公室(圖片來自 New York Times ,攝影:Melissa Golden)下:在2015年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上

然而他先後兩次獲得了在哈佛大學頒發的「搞笑諾貝爾獎」,頒獎者都是貨真價實的諾貝爾獎得主。

此外,他還獲得了「中國版搞笑諾貝爾獎」 ——菠蘿科學獎3次。

胡立德的父母是第一代移民,對他說的最多的話是要對萬物保持好奇心

中國文化的底蘊、父母的引導、對自然的熱愛,都給他帶來不同的思路,做跟別人不一樣的研究,走別人沒走過的路。

9月中旬,我們與胡立德視頻連線,聊了聊他看似搞笑、實則深刻的研究,以及好奇心教育對一個人的長遠影響

👆圖片來自 New York Times ,攝影:Melissa Golden

喬治亞理工大學是美國三大理工院校之一,胡立德是學校裡唯一的一位跨機械工程系和生物系的教授。

不過他看起來既不威嚴也不冷酷,踩著拖鞋上課,和學生疊羅漢拍照,甚至翻著空翻上臺領獎,最愛的遊戲是超級瑪麗。

因為要做仿生學的研究,實驗室裡養了不少動物:火蟻、蛇、蚊子、袋熊……有時候好幾天不去實驗室,蛇就會打破玻璃櫃,從門縫底下遊出去。

「有一些同事他們怕死了,走在外面看到蛇,就會喊:哇!這是胡立德的研究。然後我會去把它們抓回來。」

說起蛇,胡立德的妻子範佳還記得當年兩人去參加朋友聚會,他帶著一條2米多的蛇,掛在脖子上,大搖大擺地走進來:「這和帶著一條狗沒有兩樣。」

👆胡立德在2015年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上。搞笑諾貝爾獎有近三十年的歷史,每年評選一次,在哈佛大學頒發。口號是:「研究先讓你笑,然後思考。」(圖片來自網絡)

胡立德也留過長發,會梳著和女兒一樣的羊角辮出門,「科學家應該在所有地方做實驗,甚至髮型」。

如今剛過不惑之年的他,雖然髮際線在後退,心裡卻仍保持著少年時旺盛的好奇心。

他最近的兩篇學術論文是關於袋熊……的糞便:「為什麼袋熊的大便是方形的?」這一發現讓他再次獲得了2019年的搞笑諾貝爾獎。

在頒獎大會上,胡教授和隊友們一臉認真地宣布:「現在終於證明,圓形的通道也能生產出方形的物品!」眾人鬨笑。

👆袋熊和它的方形糞便。研究發現,袋熊大腸的腸壁厚度不均,其中有兩個地方比較硬,糞便經過時就會被擠壓出稜角。

現在,胡立德與範佳、一兒一女生活在美國南部。我們近日與他們進行了一次視頻連線。

採訪時,一家四口都在,哥哥還把在家門口撿到的一隻蟬殼拿來「秀」了一番,以及胡立德從番茄樹上抓下來存在泡菜罐子裡的蟲。範佳說,孩子們從小看著爸爸匪夷所思的行為長大,對一切也充滿了好奇。

以下是胡立德的自述。

1 換尿布提供的靈感

我是胡立德,平時教書,做研究,寫科普書,周末和我的兩個小孩一起下棋、擊劍。

👆模仿狗、人類和犀牛排尿的實驗

9年前有一天,我在給兒子換尿布,他突然就開始尿了,於是我量了量他尿的時間和我自己尿的時間,竟然差不多。

我繼續去到動物園去看,結果發現從小狗到大象,哺乳動物排尿的平均時長都是21秒,哪怕膀胱的大小差了100倍!

為什麼哺乳動物的排尿時間是21秒」——這個發現讓我第一次獲得搞笑諾貝爾獎。

有一個日本的泌尿醫生看到後說,哦這個很厲害。平時他們會用一個很貴的機器來測量人尿的速度,但現在他們可以從排尿時間來判斷一個人的膀胱是否健康。

我第一次見到我太太的時候,她帶著前男友送的情人節禮物——一隻咖啡色的貴賓犬。

我跟它雖然互不喜歡,但它的甩水能力讓我驚訝。我就開始利用高速攝像機研究狗甩水的速度,以及其他不同體積的動物的甩水能力,再延伸到對生活中洗衣機甩乾衣服的思考。

👆被雨滴擊中的蚊子。因為蚊子會隨著雨滴傾斜身體或隨雨滴一同下落,故而不會被雨滴砸死。

有時候我會和兒子一起在外面看下雨,他會被蚊子叮。

在我看來,蚊子在下雨天飛是很奇怪的事情。因為一隻蚊子和一滴雨滴差不多大,但雨滴比蚊子重50倍,而且它們的速度很快。蚊子被雨滴撞到,就像人被車子撞到,但它們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毫髮無傷。

所以我就開始研究蚊子為什麼不會被雨滴砸死。

我的很多研究是從生活中獲得的啟發。這些發現,可以影響不同的領域。

👆蚊子的研究有助於微型飛行器的開發(圖片來自 Harvard University)

本科時我曾幼稚地以為,幾乎所有的科學問題都已經有了答案。後來讀到博士才發現,人類只是解答了很小一部分自然的奧秘,許多看似簡單的問題,往往最難解答。動物自然而然的行為和身體形狀背後,往往有著很深的科學道理。

你研究動物要想,做這個事最厲害的是誰?在清潔上,貓就是最厲害的。貓一天睡16個鐘頭,但它們會花3個小時清潔身體。因此我們開始研究貓的舌頭。

👆從左到右,這些舌頭屬於:貓、北美野貓、美洲獅、雪豹、老虎和獅子

世界上有30多種貓科動物,獅子的舌頭跟人頭一樣大,家貓的舌頭跟人的小拇指一樣大。它們的舌頭上都有290多個舌突起,每個舌突起上有一個小吸管,可以自然地吸收唾液,貓咪們每次舔自己,就會有一些唾液作用在毛髮上,水不會被浪費。

因此,貓只需要3勺唾液,就能把自己弄得很乾淨。相比之下,人洗一次澡需要10升水。

我們還從貓舌頭獲得的靈感,設計了一把仿生的梳子——用3D印表機列印了40根類似於貓舌突起一樣的齒,放在柔軟的矽膠上。這把梳子不會纏住頭髮,並且非常好清潔。

👆在菠蘿科學獎頒獎典禮上,胡立德扮演成貓咪上臺領獎

中國人很看重吃飯,像我父母會自己做豆漿、包子、餃子。我最近的研究,就是炒飯的方法。

我們去炒飯店,用高速攝像機拍大廚炒飯的技術,用那個溫度炒飯,你真的不能停下來,要極速把這個飯一直在空中「飛」,不然就會燒焦。

其實很多公司想要讓機器人來做廚房的工作,如果開發做炒飯的機器,溫度一定要高,而且飯鍋需要上下左右地搖,而不是像洗衣機那樣滾。

👆正在動物園測量排尿的學生們

這些實驗聽起來搞笑,實際挺難的。比如要量一個動物排尿的容積,你可能會想把杯子放在它底下,它肯定認為你很奇怪,不會尿,或者逃跑。而研究蚊子的時候,為了讓它們活著,我們只能每天把胳膊伸進玻璃櫃裡讓它們飽餐一頓。

2016年5月,我意外發現自己上了電視。有個美國參議員列了一個名單,把我的3項研究都歸到當年「最浪費的20個科研項目」中,我突然成了「最浪費科學家」。

其實我的大部分實驗都很便宜。再說,當你還不知道結果時,怎麼能說研究的過程是浪費呢?

從此,我決定把科普作為自己的第二職業,到處做演講,還寫書,向大眾介紹我們的科學研究。

2 有些東西是錢不能比的

當科學家是一條很長的路

本科、研究生、博士後、副教授,差不多15年,沒有太穩定,明年不知道在哪。其他的朋友都已經開始賺錢了,我還在上學。

但我的父母對我說,如果你可以做一個科學的貢獻,那真的是錢不能比的。我覺得賺的錢夠自己生活,就夠了。

👆幼年胡立德與父母合影

我父母都是移民,他們讀研究生的時候從臺灣來到美國,壓力都很大,我媽媽說她是「背水一戰」。他們是搞化學研究的。

我出生的時候,他們每天還在讀書,每天去實驗室,所以我一出生進入的就是科學的世界。

5、6歲的時候,媽媽周末會帶我去實驗室。我還記得她教我做細菌培育實驗,把唾沫吐在一個瓶子裡,細菌會越長越多。

後來我考進了馬裡蘭州的「天才班」。那是從小學四年級開始,在每個學校招成績最好的人,一個班招20個。

👆天才班時的胡立德(第二排左一)

當時在天才班,我們有一個比較大的項目,就是寫自己的書。我都無法想像一個10歲的小孩,真的可以寫出200頁的書

我記得那是我第一次熬夜,自己定題目,自己做研究,自己打字、畫圖。我媽媽看我那麼用功,她也沒有睡覺,起來幫我把照片貼起來,第二天她還要上班。但她從來不抱怨。

我的父母把我養得很自由,大部分時間讓我自己玩,自己學。我最深刻的記憶就是小時候我媽媽在讀書,我看她讀那麼多書,我也讀。她不會和我說這個東西太難了不要做,如果要做,就自己做。

考大學的時候,我拿了兩份offer,其中有一份來自卓克索大學醫學院。在美國,大部分的學生都希望能考進醫學院,未來當醫生,但我最後還是選擇了麻省理工,想做基礎的科學研究。其實我爸爸是一個很傳統的人,我很怕他會說我,但他沒有。

👆正在體操表演的胡立德

進入麻省以後,本科階段我試了5個不同的專業,哲學系、生物系、數學系……真的考慮很多,在想什麼專業是最好的,後來我決定走自己的路。

我當時有參加體操隊。體操隊的朋友們很有意思,有一些人畢業後直接去太陽馬戲團工作。我看著他們,就明白其實選擇什麼樣的工作都可以做體操跟做科學,同樣需要創造力。

我本科的導師、導師的導師,也都獲過搞笑諾貝爾獎。用應用數學來分析「怎麼拉床單是不會有皺紋」,「扎馬尾辮的人跑步時頭髮是怎麼甩動的」……他們都認為,所有的生活都可以當作科學來研究

我想這樣的主意如果你學了,一輩子都不會覺得無聊。

3 好奇心和獨立

我做的都是仿生的研究,因為從小受爸爸媽媽影響,覺得大自然有很多秘密可以教我們。蟲子為什麼可以在水上行走,蛇怎麼「飛」,魚死掉了為什麼還可以遊泳……

👆少年時和家人一起露營

小時候,我們一家人經常去露營,去釣魚。有一次在高速公路上,我爸爸看到邊上躺著一隻鹿,這隻鹿身體還有點溫暖,可能晚上被撞了。他就想把這個鹿帶回家解剖一下,全家可以吃鹿。

後來我們費了好大力氣,終於把這頭鹿裝進車子裡面,讓它「坐」在我妹妹的旁邊,一連坐了3個小時。那是我第一次解剖那麼大的動物。

我爸爸花了20年,在院子裡種了二十三四棵水果樹。他用各種奇怪的方法來養樹,比如在樹上貼一點肥皂,防止鹿來啃樹,也會「餵」 廚餘垃圾給他的樹吃。

我特別感謝我的父母給我保有了我的好奇心,沒有讓我覺得好奇心是不賺錢的。

👆胡立德與妻子範佳

我的太太範佳,她是成都人,研究生時來的美國,現在是一名數據科學家。

有一些社會行為規範,我太太覺得我沒有,「讓人匪夷所思」。不過我們會比較理性、科學地對待一些問題,這樣生活沒有那麼心累。

我們倆結婚之前,都是那種特別以自我為中心的人。結婚時我們差不多三十歲,但自我感覺和行為習慣差不多只有23、24歲。用我太太的話說,「養小孩10年,就突然老化15歲」。養小孩成為我們自己成長的一部分。

👆疫情期間,和孩子們在家裡運動

養小孩是兩個人的合作。我太太在廚房是老大,每天做晚餐,一頓三四個菜,都是川菜,她通常會等孩子睡了後,再工作2~3個小時。我會接小孩、洗衣服、給院子割草、洗碗、倒垃圾。

在周末空餘時間,我會跟小孩一起下棋、擊劍。總的來說,華裔非常重視教育,對孩子的要求也比較嚴格,但我們肯定沒有北京、上海的一些家長那麼誇張。

太太跟我說:「為什麼小孩問你那麼多問題,而不是問我?」因為我真的會給他們一個真的答案。

我兒子最近問的是,男生為什麼要跟女生喜歡親,我問他:「你要跟女生親了嗎?」他說不要不要。我說等以後你的身體會變化,你就會覺得這個事情很美麗。

有時候小孩子問的問題真的很深,我也不知道答案,但是可以給他們一個角度討論如果可以保持他們的好奇心,我覺得那我已經成功了。

我覺得所有的小孩創造力都很大,如果我小孩未來選了科學,那也是很好的路。

好奇心和獨立,如果你有了這兩個東西,什麼問題都可以面對。

Q

最後來做個有趣的小測試吧!

1.狗、大象、人類,誰的排尿時間最長?

A 狗

B 大象

C 人類

D 都一樣

2.淋溼的狗搖擺幾次可以甩幹身上的水分?

A 1次

B 4次

C 6次

D 搖到頭暈都幹不了

3.蚊子會被雨滴砸死嗎?

A 會

B 不會

4.蜜蜂如何清理自己滿是花粉的身體?

A 到水裡洗一洗

B 相互舔乾淨

C 用腿刷毛

D 被風吹掉

E 不清理

5.下雨時,走路和跑步哪個能讓你的頭少淋點兒雨?

A 走路

B 跑步

C 都差不多

答案

上下滑動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D、B、B、C、B

1.為什麼哺乳動物平均排尿時長是21秒?

答:泌尿系統是一個很簡單的系統,由膀胱和尿道組成,尿道長度和膀胱直徑的比例約為18:1。假設一條尿道是一條高速公路,尿液分子就是汽車,路越寬,通過的車越多。以大象為例:大象的尿道直徑為3釐米,跟人的手腕一樣粗,流量自然更大。另外,更長的尿道受到地球引力作用也更大。大象的尿道有1米長,尿液分子下落的速度也更快。

2.淋溼的狗搖擺幾次可以甩幹身上的水分?

答:4次。一隻30公斤的狗,它的毛髮裡可以藏半公斤水。這些水分會吸收它身體的熱量,消耗掉它一天進食量中1/5的能量。所以讓身體保持乾燥,對哺乳動物來說非常關鍵。1秒鐘,狗可以甩水4次,去掉身體70%的水分,其加速度幾乎是地球重力加速度的20倍,比賽車轉彎的加速度還要大。此外,他們的毛髮也很容易幹。

3.蚊子為什麼不會被雨滴砸死?

答:蚊子在被雨滴砸中時,會做一套高難動作緩和衝擊力。如果砸中的是翅膀,蚊子就會向那一側傾斜50度,讓水滴順翅膀滑走。而如果正中身體,蚊子則迅速隨著水滴一起下落。由於蚊子體表有大量的疏水細毛,它並不會和水滴融為一體,在下落過程中也能自由調整姿態,很快就能和雨滴側向分離,恢復正常飛行。根據計算,假如落在地面的蚊子被雨滴砸中,力道相當於蚊子自身體重的10000倍,足以致命;但在空中被砸到的蚊子,力道就只有體重的50~300倍,很容易恢復過來。

4. 蜜蜂是如何清理自己滿是花粉的身體?

答:一隻蜜蜂每天要採的花粉是它自己重量的1/3。在這個過程中,它整個身體都可以被花粉覆蓋。但它兩分鐘內就可以把自己完全清潔乾淨。首先,蜜蜂的毛之間的距離,跟一顆花粉的直徑一樣,這樣花粉會被卡在毛髮的表層,比較容易清潔。其次,因為蜜蜂身體的毛很硬,這些毛就像彈簧一樣。每次它用腿刷毛,毛會把灰塵彈開。

5.下雨時,走路和跑步哪個能少淋點兒雨?

答:如果你跑得快,淋在頭上的雨會少一點,因為你在雨中停留的時間會比較短,但是砸臉上的雨就會更多。

每日話題

你希望孩子未來擁有什麼樣的人生?

留言區跟果仁媽聊聊吧!

- END -

文章來源 | 一條(ID:yitiaotv),每天一條原創短視頻,每天講述一個動人的故事,每天精選人間美物,每天來和我一起過美好的生活。

|作 者 招 募 & 投稿|

後臺回復「投稿」,查看詳情

投稿郵箱:Kids@guokr.com

好奇心和獨立,有了這兩個東西,

什麼問題都可以面對👇

相關焦點

  • 他是村醫,培養了5個博士,1個碩士,他的這3個方法,值得學習
    次子蔡天武,美國羅徹斯特大學博士學位,現任美國高盛公司的副總裁。三子蔡天師,美國聖約翰大學博士,現在國內開辦實業。四子蔡天潤,美國阿肯色州立大學博士,現在上海創辦了私立醫院。五子蔡天君,中國科技大學碩士,現在中國建行工作。小女兒蔡天西,18歲考取麻省理工學院的博士,30歲成為哈佛大學最年輕的終身教授。
  • 好奇心是孩子智慧的嫩芽,守護孩子的好奇心,培養他的探索能力
    比如愛迪生小時候就是個充滿好奇心的孩子。有一次吃飯的時候,父母遲遲找不到愛迪生回來,直到傍晚才在農場的草棚裡發現了他。母親見他一動不動地趴在草堆裡,就非常奇怪地問他:「你這是幹什麼?」愛迪生卻不慌不忙地回答:「我在孵小雞呀!」原來,愛迪生是看到母雞能孵小雞,覺得很奇怪,他就想自己去試一試。
  • 他來自復旦數學科學學院,將前往麻省理工攻讀博士,來聽他的故事
    他利用數學知識在多學科交叉領域進行學術探索,立志成為學術棟梁,曾以共同通訊作者身份投稿論文,被國際頂級會議NeurIPS接收。此外,他曾舉辦各類參訪講座;亦多次參加各類社會實踐活動和獻血等公益活動,服務社會。飲水思源,服務奉獻是他作為復旦人的責任擔當。
  • 鄉村醫生6個娃5個博士,他的育兒觀只有24字,卻值得所有父母借鑑
    孩子是否平凡,歸根結底在於父母的教育,世界上沒有「笨小孩」,只有不會教育的父母。都說父母是孩子出生後的第一任老師,所以父母對孩子的影響至關重要。他是一位鄉村醫生,也是一位偉大的父親,6個孩子5個博士,另外一個是碩士。
  • 楊振寧推薦清華去麻省理工學院學習,他在24歲時獲得了博士學位
    進入初中後,李真的才能更加明顯,他除了在班上取得優異成績外,還參加了許多比賽。慢慢地,李在家裡真是滿載而歸,他在周圍社區和學校的名聲越來越大,周圍的父母都稱讚他,大家都叫他天才少年。在學校裡,學生們都知道有一個天才少年,他總能在各種比賽中獲得金牌,在學校的各種獎項中也總是有他的身影。可以說李真是其他家庭的孩子在家長和老師口中的學生時期。
  • 他免試進入清華,被楊振寧誇讚的物理天才,24歲麻省理工博士畢業
    越有實力的人所欣賞的人就越少,像楊振寧這樣高成就的,在科研方面欣賞的人就更久少了,尤其是年輕的孩子,可是卻有一個人曾受到楊振寧的高度讚賞,被他稱之為「見過的最優秀的兩三個年輕物理學家之一」,能得到他這樣評價的人可謂是不容易,也一定是相當厲害的人吧,這個人叫做李真。
  • 初中都沒畢業的郭德綱,憑什麼受邀到美國麻省理工,給博士演講?
    熟知郭德綱的人應該也知道,郭德綱其實連初中都沒畢業,初二的時候逃課去家邊上的大劇院,久而久之就不願上學,於是郭德綱的爸爸就給他找了一個師父教他相聲。但就是這樣一個初中都沒畢業的人,受到了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的邀請,去給那裡的博士生們演講,而且,老郭真的去了!
  • 他是村醫,培養出5個博士,1個碩士,3個方法,創造奇蹟
    魯豫親切地稱為「博士老爸」,並說如果自己有孩子,一定要交給蔡老教育。那這位父親到底啥來頭?蔡笑晚出生在一個知識分子的家庭,1962年父親病逝,那時家裡一日三餐都成問題,所以他不得已從杭州大學退學回家,那一年他22歲。
  • 「你賺錢少,沒資格管我」面對丈夫的吼叫,她的做法讓他不好意思
    姐姐的能量遠遠不止她為家裡做出的一切,因為早年辛苦的經歷,讓她知道賺錢是多麼的艱辛,所以她一直用學習成績回報父母,她也期望可以用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最起碼不用和父母一樣辛勞。姐姐名列前茅的成績讓父母歡欣鼓舞,也讓她自己獲得了進入名校的機會。姐姐高中還未畢業就被高校預定了,他們都說姐姐是未來的棟梁。
  • 當年那個拒絕美國綠卡,聲稱自己是中國人麻省理工博士,現狀如何
    一個大博士,竟然不知道知網是什麼東西。這不得不讓人懷疑他的身份的真實性。很快,教育部門就介入了調查。最後得到的結論是,他確實有學術造假的行為。這種行為令人不齒,影響十分惡劣。而就當大家議論紛紛的時候,有一件可以說對世界進行了極大的改變的事情發生了。
  • 他被稱為「清華學神」,本科達到博士水平,如今在麻省理工讀博
    其實很多清華學子心中也有一個「崇拜」的人,那就是姚班2010級的一位學生,他本科三年成績都是全年級第一,本科就已經達到博士水平,被稱作「清華學神」。如今在麻省理工學院讀博,明年預計會去另一所世界名校擔任助教。這位「清華學神」的名字叫吳佳俊,出生於1992年,今年才27歲。他從小成績優異,高中在華東師大附屬二中讀書。
  • 女兒因媽媽一句話成為生物博士:有遠見的父母,會滿足孩子好奇心
    」,讓她從小喜歡動手探索,所以動手能力特別強,手腦並用,成績優異,因而獲得了Sarnrak獎學金,並順利取得了生物學博士學位。而父母的鼓勵和支持給了孩子實現夢想的勇氣,倘若廣告中的媽媽在女兒說出想要種豆芽時覺得太無聊平庸而拒絕,在第一次失敗之後就放棄,在女兒問「我們能成功嗎? 」的時候給予否定,那女兒在心裡埋下的那顆夢想的種子就永遠長不成參天大樹。
  • 他父母收養了一個女兒,後來這姑娘回到親生父母家,又嫁他為妻
    可是沒過一個月,蔣百裡的夫人就想女兒了,後悔當初把女兒送養,於是他們和錢學森的父母商量,能不能放棄收養,讓蔣英回家。錢學森的父母通情達理,就把蔣英送回了蔣家,兩家並沒有因此而生氣,反而關係更好,錢學森和蔣英雖然不是兄妹了,可是從小感情很好,情如兄妹。錢學森比蔣英大八歲,他看蔣英就是小妹妹。
  • 《知否》小公爺出身貴門,卻沒半分王子病,為何明蘭不接受他?
    小公爺很是惆悵,本是對人家好,人家卻不領情。在回家的路上,他反思了一下,順暢日子過慣了,以為自己多金貴,其實人家,都不怎麼跟你說話。我還總覺得,她是心裡羞怯,其實人家就是怕你,煩你,躲著你,瞧不上你。」
  • 中國首位麻省理工電機系博士,百年人生,見證歷史,總理、主席是他的學生!
    1923年自清華大學畢業後,被公派赴美留學,進入世界最富盛名的理工院校麻省理工學院學習,並且在哈佛大學選課,僅用四年半的時間,拿下麻省理工學院的學士、碩士、博士,創造了當時麻省理工學院的紀錄。 在麻省理工求學的時候,他的一位導師是獲得46屆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布裡奇曼,還有一位是創立20世紀最龐大形上學體系的懷特海德。
  • 56歲才創業的他 是地球上最會在科技界賺錢的中國人
    他說自己不想得罪那位被學校安排,連面都還沒見的室友,更對這美國哥們的不含蓄有點受不了,稱「他的邀請可謂是相當的唐突」。二是,他從小就喜歡的文藝和浪漫,在哈佛得到更好的培養,他在那裡耕讀西方經典,聽歌劇,看戲劇,參加國會大人物和名流大師的演講與辯論會,全方位地陶醉在西方文明盛宴之中。這讓他好生喜歡,也對哈佛格外有愛。還有一件事,是遊泳考試。
  • 天才少女18歲讀麻省理工,26歲當哈佛博士,父母眼界決定孩子階層
    天才少女18歲讀麻省理工,26歲當哈佛博士,父母眼界決定孩子階層1977年6月,蔡天西出生於溫州瑞安一個有名的書香世家,父親是著名的家庭教育專家蔡笑晚。雖然父親有名,但是蔡天西依舊和當時的大多數孩子一樣,逃不過貧窮二字。
  • 容縣「韓」門走出一名麻省理工博士生,他成功的背後是「刻苦」!
    日前在容縣韓氏教育基金會頒獎開幕式上當主持人念到韓進博的名字接著再報出錄取院校時臺下立馬響起了一陣熱烈持久的掌聲因為他考上的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今天,就讓我們來聽聽他的故事當大家都想認識一下這名未來博士的時候,環顧四座卻驚覺韓進博竟然沒有到場領獎。代領獎的家長告知,前一天韓進博已經陪導師前往海南文昌等地深入大型企業進行暑假調研,忙碌於模型設計了。「各位宗親一直關心的犬子出國留學讀博學費的問題已經落實,不煩大家勞心勞力了。由於他的學位基礎課、專業課和選修課的平均分比較優秀,已經榮幸列入了研究生院保送出國讀博的名額。」
  • 浙江鄉村醫生6個孩子5個博士,他的育兒觀只有24字,值得父母借鑑
    此言寓意顯而易見,家庭的教育勝過其他一切基礎教育,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對孩子的成長起著最關鍵的作用。他家中的六個孩子,培養了五個博士,一個碩士,六個孩子成為別人家長眼中的精英,這一成就父親蔡笑晚功不可沒。
  • 父母可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滿足他的好奇心
    因此,這個時候,父母應該儘可能滿足孩子的好奇心,讓他通過自己的方式去了解和認識這個世界。不過,孩子年紀小,身心發育還不成熟,身體協調能力差,而且缺乏必要的生活常識以及生活經驗,所以自我保護意識差,沒辦法預見自己的行為,會給自己帶來什麼危險的後果,也是很能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