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都沒畢業的郭德綱,憑什麼受邀到美國麻省理工,給博士演講?

2020-12-16 大咖時尚show

「可以沒文憑,但不能沒文化;可以不上學,但不能不讀書。」——郭德綱

相聲,一種喜聞樂見的傳統藝術,是最簡單也是最難的一種藝術形式。

提到「相聲」兩個字,人們腦海中會不由自主的浮現出「郭德綱」三個字。

郭德綱已然成為相聲的形象代言人。有人稱他為「相聲皇帝」,也有人稱他為「相聲流氓」

但是郭德綱卻總是以「民間相聲藝人」自居,還稱自己是相聲界的一名小學生。

熟知郭德綱的人應該也知道,郭德綱其實連初中都沒畢業,初二的時候逃課去家邊上的大劇院,久而久之就不願上學,於是郭德綱的爸爸就給他找了一個師父教他相聲。

但就是這樣一個初中都沒畢業的人,受到了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的邀請,去給那裡的博士生們演講,而且,老郭真的去了!成為中國相聲在美國高等學府的第一講,他還欣然接受由中國留學生自發組織的麻省理工學院「浮雲相聲社」的邀請,成為相聲社的導師。

郭德綱在麻省理工演講

演講開始時,郭德綱很謙虛的說「講課不敢當,就是跟大夥聊聊。」一句簡單的開場白,就足以看見郭德綱的高情商。

不了解郭德綱的人,只會酸他學歷低,不配給麻省理工的博士傳業授道。

而真正了解他的人,認真聽他說話的人,卻能讀出他不淺的文化修養。

憑什麼初中沒畢業的郭德綱,可以受邀到美國麻省理工給博士演講?

當你讀完這篇文章的時候,就一切都明白了。

他是相聲界的一代宗師,但他從來不靠運氣

郭德綱是在30歲之後才開始轉運的,在這之前,他經歷了太多太多常人都無法熬過來的挫折。

他7歲開始學藝,15歲初二的時候就輟學全身心投入到相聲中,三次闖蕩北京,削尖了腦袋想融入主流相聲界,卻連溫飽都解決不了。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在一次綜藝節目上,郭德綱為了賺錢貼補生活,不惜答應節目組「變態」的創意,一個人在透明的櫥窗裡生活48小時,櫥窗放在人來人往的街道,供路人參觀戲耍。

受盡如此人性的折磨,只為了部分現金和一個主持人的崗位。但是他需要這筆錢,去維持他的團體,他的希望,他的夢想。

還好,上天是公平的,沒有讓郭德綱一直都處在低谷爬不起來,在這段時間,郭德綱結識于謙並開始合作,兩人惺惺相惜,在于謙的介紹下於2004年拜師相聲大師候耀文。

侯耀文評價他這個徒弟說:「他一路坎坷,勢必嫉惡如仇。」

郭德綱說很多人說我一夜成名,其實背後的辛酸只有自己清楚。如果讓我重活一遍,可能就不幹這一行了,真的太難了。

有人說:郭德綱以一己之力,復興了中國相聲

曾幾何時,相聲這門傳統的語言藝術形式,幾乎銷聲匿跡。

是郭德綱,將相聲在死亡的邊緣拉了回來。

他台風穩健,功底深厚,內容傳統與現代相結合。在什麼樣的舞臺,什麼樣的演出環境,表演什麼樣的相聲段子。內容中本就包含著民間最淳樸,最接地氣的語言內容。郭德綱的相聲,讓每一個觀眾了解什麼是相聲,什麼是真正的傳統相聲。

所以不管是被麻省理工邀請還是被相聲社團邀請,這本身就足以證明郭德綱的優秀。

去年由郭德綱和于謙帶領的相聲隊伍歷時33天,前後在4個國家7個城市舉行了海外巡演,使相聲這一傳統藝術能夠走出國門,走向世界,郭德綱及德雲社功不可沒。

相聲作為傳統文化,在舊時也只是在茶館或茶樓這樣的小地方進行的一小撮人欣賞的文化形式,能夠獲得觀眾的認可本就是件不容易的事情,現如今正是郭德綱一步步將相聲發展、帶動起來,讓更多人了解、欣賞相聲文化,郭德綱與德雲社等人所作的努力非常值得尊敬的。

你可以嘲笑他沒有文憑,但你不能說他沒有文化

魯豫有約曾邀請郭德綱與德雲社的人。

在與侯寶林的長子長孫侯震聊天中,侯震說,郭德綱沒有任何興趣愛好。每天沒有演出的時候,就呆在自己的書房看書,研究作品。

嶽雲鵬也曾在微博曬過在郭德綱的書房,與師父郭德綱和師兄弟的合影。偌大的書房,布滿了高到房頂的書架,上面排滿了各種各樣的書籍。

也許,讀書,是他相聲之外唯一的愛好。

正是這些書籍,讓一個草根相聲演員說出的話雖淺顯易懂又頗有深意。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這麼多年的摸爬滾打,讓郭德綱有無數的故事可以跟我們分享。我們若想了解,不如讀一讀郭德綱的這本《郭論》。

明清歷史、解讀市井文化、大話經典名著......

《郭論》這本書講的是老郭眼裡的中國俗世文化,一本書共四十章,其中撿史二十三篇,論俗有十篇,歪批七篇:

在撿史裡,老郭特地挑選了明清正史中比較戲劇性的人物來寫,比如說第一章,中國古代唯一一個清君側獲得圓滿成功的朱棣。論俗裡說的,其實就是日常生活中家長裡短的民俗傳承,例如筷子的使用方法,中國人辦年貨,中華面點等等。歪批中涉及了非常多的野史故事,還有戲曲裡的一些事兒,這些往往不為人知的故事被老郭這樣寫出來,既豐富有趣,又不免引人深思。

在這本書裡,老郭對一些歷史做出了一些不同的解釋,那是先生眼中的歷史,是我們在書本上學不到的。洞察人生,燭映世變,史學、文學、哲學一次到位。慢火烹茶,進退有度,解讀中國人骨子裡的 「忠」與「義」。

老郭的智慧、熱血和真性情在此展現得淋漓盡致。

所以如果你有些時間,不妨拿起這本《郭論》,看一看老郭眼裡的大千世界。

點擊下面的連結可以直接購買↓

相關焦點

  • 麻省理工演講後,郭德綱再被公式相聲李宏燁叫板,疑替姜昆鳴不平
    最近曾經因為嘲諷郭德綱,而紅極一時的上海交大博士公式相聲創始人李宏燁,再次在自己的個人社交帳號上與網友展開了激烈的爭辯,表達了自己在相聲方面的觀念,對此不少網友表示,李宏燁這是再次叫板了德雲社和郭德綱。
  • 美國華裔女CEO年薪4億破紀錄!2歲移民美國,畢業麻省理工
    蘇姿豐出生於中國臺灣,在她兩三歲的時候就跟隨父母移民美國。和大多數的華裔家庭一樣,即使移民到了美國,蘇姿豐的父母依然對女兒要求比較嚴格,希望她能積極向上,成為對這個社會有用的人。(圖源:紐約時報)高中畢業後,蘇姿豐又進入常春藤盟校——麻省理工(MIT),主修電機,本科畢業後,蘇姿豐繼續在麻省理工深造,取得了碩士及博士學位。
  • 麻省理工博士候選人自述:美國高校怎樣培養博士生?
    另外,考試時間其實可以縮短到3到5個小時。這樣,第二年結束後暑假可以用來想博士研究的題目。麻省理工的經濟系就是這樣做了,效果很好。這項改革在政治系被提了幾次,可是每次都被否決。最反對這項改革的,正是面臨考試的低年級學生們。通過資格考試的博士生被稱為「博士候選人」(PhD Candidate)。此後,他們就得以研究為主業了。
  • 印度理工有多牛?印度小夥:從麻省理工畢業只因沒好好學習?
    說到麻省理工,相信廣大芊芊學子和家長們都不陌生吧?它是一所世界著名的私立研究學院。這所學院的聞名,從冷戰和二戰時期此學院的研究人員,就對雷達、慣性導航系統、以及計算機等科技發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麻省理工Vs加州理工 美國兩大名校鬥法惡作劇
    美國各大名校一直以來明爭暗鬥,除了比拼學術成就、爭搶資源和優秀學生外,搞起惡作劇來也是花樣百出。最近,世界著名學府麻省理工學院(MIT)一批學生,就炮製了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宗校園惡作劇。他們從「死對頭」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加州理工)的校園內,偷走了一門重1.7噸、有130年歷史的大炮,然後運到4800公裡外的東海岸,堂而皇之地擺在了自家校園裡。
  • 蓬佩奧:中國「收買」了美國的大學,麻省理工怒懟
    蓬佩奧:中國「收買」了美國的大學,麻省理工怒懟一直以來,蓬佩奧都在宣稱中國「滲透」了美國的校園,並且以此對中國留學生進行限制,甚至敦促美國的大學對來自中國的學生進行審查。種種言行都表達了蓬佩奧對中國的偏見,而蓬佩奧抹黑中美教育交流的行為可不止這一點。近日蓬佩奧表示,自己曾計劃在麻省理工學院進行演講,但被校方拒絕了。憤怒的蓬佩奧再次將被拒絕「這筆帳」算在了中國的頭上,稱麻省理工學院被中國收買了。
  • 清華大學博士美國訪學歸來:麻省理工學院的優勢與不足!
    但與清華不同的是,麻省理工材料系對博士生畢業時的文章發表數量沒有專門的規定,只要博士學位論文的質量達到畢業要求、能夠通過答辯委員會的認可,就可以畢業,並不強求一定要發表多少數量的文章。相反,如果學位論文的質量達不到要求,即使在讀期間發表了很多文章,仍然是不給予通過的。
  • 美國人都忍不了!演講被拒因為中國?麻省理工迅速打臉蓬佩奧
    據海外網12月11日援引美國《紐約郵報》報導,當地時間9日,蓬佩奧在喬治亞理工學院演講又在抹黑中國,但是隨後就遭到麻省理工發言人的駁斥。雖然蓬佩奧針對中國不是第一次了,但是如今眼看川普任期將近,他開始陷入自己的癲狂中,在各個場合瘋狂抹黑中國。
  • 印度理工有多牛?印度學生:沒考上印度理工,只好去麻省理工了
    只要是進了這個學校的學生,畢業之前,早就有印度的大企業以及世界500強企業排隊跟他們籤約。進了這個學校,就代表著你以後就是進出寫字樓、拿著高薪過著體面生活的精英人群,所以,每年報考這個學校的印度學生,都擠破了腦袋。
  • 印度理工有多牛?印度學生:沒考上印度理工,只好去麻省理工了
    只要是進了這個學校的學生,畢業之前,早就有印度的大企業以及世界500強企業排隊跟他們籤約。進了這個學校,就代表著你以後就是進出寫字樓、拿著高薪過著體面生活的精英人群,所以,每年報考這個學校的印度學生,都擠破了腦袋。但是有句話說得好,付出和收穫是成正比的,印度理工學院也是印度最難考的大學,甚至一度被印度學生認為是全世界最難考的大學。
  • 蘋果CEO庫克麻省理工2017畢業典禮演講(視頻+演講稿)
    6月9日,蘋果CEO蒂姆·庫克(Tim Cook)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發表了以「科技和人性」為主題的畢業演講。他呼籲年輕學子們,將科技與價值觀相融合,利用科技力量造福人類。   Hello, MIT!   麻省理工的同學們,你們好。
  • 清華計算機專業「三巨頭」,全部投奔麻省理工!又為美國做嫁衣?
    這兩所高校綜合實力不相上下,每年都在我國相關高校排行榜中佔據前二的位置,而北京大學以文科見長,清華大學則是工科見長。很多工科考生都夢想著自己有一天能考到清華大學,作為一名清華學子,每年更有許多學生付出常人百倍的努力,最終考上清華。
  • 印度理工有多牛?印度小夥:從麻省理工畢業只因小時候沒好好學習
    在印度流行這麼一種說法:一流的學生進印度理工學院,二流的才出國念美國名校。美國「60分鐘」節目評論:把哈佛、麻省理工、普利斯頓大學加在一起,就是印度理工學院在印度的地位。只要是進了這個學校的學生,畢業之前,就有印度的大企業以及世界500強企業排隊跟他們籤約。這所學校最熱門最優秀的課程就是IT專業,學校的課程都是自由組合,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意願而選擇,每個課程的難度也是相當的大,因為IT專業是重點專業,所以對於數學的要求極高,能夠考入的學生一定是出類拔萃的人。
  • 美國10大本科畢業工資最高的大學,哈佛僅第九,麻省理工第三
    2、普林斯頓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畢業0到5年的學生平均薪資大概是69800美元,畢業10年以上的學生平均薪資大概是147800美元,普林斯頓大學有44%的畢業生認為自己的工作對世界有所貢獻。3、麻省理工:麻省理工畢業0到5年的學生平均薪資大概是81500美元,畢業10年以上的學生平均薪資大概是147000美元,麻省理工有53%的畢業生認為自己的工作對世界有所貢獻。
  • 本科北大,博士麻省理工,她畢業回國成了一名小學教師,為什麼?
    事實上職業根本就沒有所謂的高低之分,每個職業都是社會重要的組成部分,再平凡的崗位只要做到行業頂級,依然可以綻放獨特的風採。 如今又有一個高材生頗受非議,她叫做鄭騰飛同樣也是北大的畢業生,並且還曾經留學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在那裡完成了博士學業。
  • 印度理工到底多牛?印度學生:印度理工沒考上,無奈去了麻省理工
    在三大網際網路公司:蘋果、谷歌、微軟中,除了蘋果公司外,另外兩家的CEO都是印度裔,而在矽谷工作的精英們有六分之一都是印度人。既然印度的IT業如此厲害,他們的學生都是從哪裡畢業的呢?之前有家媒體採訪了一位在美國麻省理工讀書的印度學生,向他提問道何為選擇這所學校。
  • 川普、希拉蕊……今年美國大學畢業演講嘉賓一個比一個大腕
    又到了五月的畢業季了,各大學校的官網已經放出來了自己的演講嘉賓。有的大學請了自己的校長當演講嘉賓,像是哥倫比亞大學。然而有的大學喜歡請著名校友或者是世界各個領域的知名人士擔任演講嘉賓。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往年的畢業演講。有作戰司令、有商業大佬、有新興公司的CEO、有演員、有主持人、有社會活動家等等。
  • 麻省理工博士、臺大教授:成功只會讓你輸不起!
    先後考取建中、臺大,而之後的碩士、博士學位,則都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完成。畢業後,在矽谷找到年薪數百萬的工程師職缺,然後娶回了美嬌娘、回臺大擔任教授,也有了兩位小朋友。我必須承認,有一段時間,我真的覺得自己很幸運,也深信只要自己夠努力,無論是「美國夢」、「臺灣夢」,我都能美夢成真。然而,從人生進入下半場開始,我陸續遭逢變故,終於明白了什麼叫做深深的無力感。
  • 中國少年,14進中科大18讀麻省理工,22解決困擾世界107年難題
    誰知道他僅僅只用了3年,對的你沒看錯,只有3年時間,他就完成了小學六年,初中三年,以及高中三年的所有學業,並在14歲那年,也就是2010年,以高考理科總分669的好成績,成功考入中科大。在這短短3年的中學學習生涯中,有一位老師說了一句改變了他一生的話。
  • 加州理工 VS 麻省理工,到底誰才是美國理工大學屆的扛把子?
    結果顯示,高薪畢業生通常來自具有強大STEM教育的小型大學,如哈維穆德學院、麻省理工、加州理工等,這些學校的畢業生早期就業薪資就超過8.5萬美元,中期薪資基本都在15萬美元以上。 可見,理工強校在畢業後就業上的巨大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