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公立幼兒園未必是孩子最好的去處,從經濟角度考慮也未必是最划算的選擇,從教育角度看也不見得能給孩子打下多好的基礎。
在我說這話之前,或許大家都想擠破腦袋去所在城市最好的公立園所,又或許大家都認為選擇私立幼兒園會要花費更多的錢,也許大家都覺得幼兒園階段的教育不重要,日後選擇一個好小學,好中學才是最關鍵的。如果我要說以上這些都是錯誤的想法,您怎麼看?
我作為一位兩個孩子的父親,同時又是那種自認為精神生活處在高緯度,而物質生活卻陷在低緯度的貧民奶爸的自身處境中,用自己的思考方式和感同身受與大家分享自己花少錢還能教育好孩子心得體會與具體方法。我既不是老師,也不當誰的導師,我不賣貨給你,也不給誰帶貨,我只想讓自己的想法得到更多的共鳴與認可,從而間接獲得另一種精神成就感,當然如果碰巧被您捧成了網紅奶爸,更是樂此不疲,那樣我的兩個孩子也會為我感到驕傲的
下面我將闡述三個觀點,
1.我為何不選擇公立幼兒園。
2.上適合自己的私立幼兒園為何還能剩很多錢?
3.什麼樣子的私立幼兒園才最適合您的孩子的
先說第一點,
公立幼兒園眾所周知,大家普遍反映就是吃好,喝好,睡好,價格也是最便宜的,因為有國家補貼嘛,同時又屬於國營單位,所以大家上的放心又安心。這就是我能想到的公立幼兒園僅有的優點了。那不足時什麼呢?大家都知道國家有名門規定,不允許在幼兒階段教授更多的文化知識,其實什麼識字算數,詩詞歌賦早學幾年也確實沒有必要,但是語言是等不了到6歲的,這就錯過了語言黃金敏感期,孩子對於各種語言認知學習最好的階段就是0-3歲和3-6歲,之後再學習語言就沒那麼容易了,這就是大家普遍說的語言黃金敏感期,這是其一。其二還有國營單位職工都是有編制的,也就是說,是那種你不辭它,它不辭你的那種性質的工作崗位,而私立園則是擇優錄取,競爭激烈,稍有工作失誤就可能被辭退,很有危機感的那種,您想這兩種不同性質的員工哪個工作積極性更高,工作狀態更好呢?況且據我觀察我家附近的公立園普遍都是歲數很大的老老師,帶領孩子們做操時多少會失去點活力與笑容。還有就是公立園通常都是運用比較保守的,傳統的教育方式,第一注重安全,第二注重安全,第三還是注重安全。不管教育好壞,只要不出事就好,所以我不想讓自己的孩子進入公立幼兒園,當然了像我這樣的家裡網速慢,運氣也不好,又沒有關係路子的,就是想去個好公立幼園也進不去呵呵。
好接下來第二點,
為何上私立幼兒園反而比上公立省錢?上面我也提到了孩子在3-6歲時是語言的一個重要的黃金敏感期,所以我們父母肯定都要抓住這個事半功倍的時間段打好英語學習的基礎,這樣就勢必要在課餘時間去報一個什麼少兒英語培訓班,少說一周兩節課,一年也要1萬多塊,當然這還不只是學費,一般培訓學校都在購物中心裡,去一趟路費,停車費,外出就餐費,還有進出過程中勢必孩子看到玩具零食還要額外購買等,可不止一萬多呀!像我家孩子上的雙語幼兒園每天一節20分鐘的外教英語課,日常的吃飯睡覺上廁所等都用英語表達,每天孩子放學回家時都不由自主哼唱著英文兒歌,而且學習英語就要在日常活學活用,光指著每周二節英語班是學不出來的。我同學就是上的公立幼兒園,當初我還說一塊上這個一年也就貴1萬多的私立雙語幼兒園,她還不聽,認為還是公立的話,有時見面還問我以後是否一塊報幼小銜接班和各種興趣班一塊報名還有優惠,我說我家孩子平時上課就會上鋼琴,舞蹈,武術等興趣課,還有現在市面上的什麼統感訓練他們園也都有,平時六日學校也有單獨的培訓班,都是自己老師教他們,彼此都熟悉,同時學費也不貴,報了個一對一鋼琴一學期也才1200,芭蕾舞800,還有學前班我們也不用報,他們每天在適度的學習。我同學聽我說完了就說是呀,我們什麼都不會,天天就是玩,做得最多的就是畫畫而已。所以上一個性價比高的私立幼兒園反而更划算,更省錢。
最後第三點,選擇哪樣的私立園才最好,這個話題其實就大了,我先介紹一下目前都有哪些類型的幼兒園,在我所了解的幼兒園除了傳統幼兒園以外,就是那種注重學習知識的學術性幼兒園,再之後就是按不同的教育理念而做的幼兒園,例如蒙氏,華德福,瑞吉歐等,不知您是否都聽過這幾個專有名字,在節目最後我將把這幾類幼兒園用一個表格橫向總結出來他們的主要特點和培養方向以及優缺點等。首先說傳統的就不多說了主要注重孩子運動,玩耍,與夥伴交往方面,但由於傳統幼兒園勢必就會有一些學校課堂一樣的言聽計從,以老師為中心,集體活動等的束縛式教育。
接下來簡單介紹一下蒙氏教育,全稱叫蒙臺梭利教育,顧名思義它是由義大利女教育家蒙臺梭利女士所開創的兒童之家的教育理念,尊重兒童個體的獨立性,以兒童為中心,給予兒童自由的選擇權,把握兒童的敏感期,混合年齡教學,尊重兒童的成長步調,沒有課程表,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大白話說也就是不分大中小班,都在一起玩而不是集體上課,是按照孩子的興趣自行選擇工作教具來自我操作學習各種知識技能,老師就是在旁邊觀察記錄和引導,讓每個孩子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和興趣去學習,這個模式可以參考英國動畫片小豬佩奇和澳大利亞動畫片布魯伊,這兩個片子裡的主人公都是上的這類幼兒園,尤其是布魯伊有幾集專門展示了蒙氏教育幼兒園上課場景。再說一下華德福教育,它創始於德國,有點宗教文化背景,是一種人性化的教育方法,以自然教育為主,這種教育模式始終強調想像力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並且將價值觀融合在知識、實踐和藝術探索中。目前已在75個國家建立了一千多所學校,當然包括幼兒園,小學中學等,目前我知道的我所在的城市完全符合這個理念的只有一所且規模很小,之前我們還給他們帶過幾節木藝動手課程,就是陪著孩子圍坐在大樹下,用銼刀銼一下午木頭,那真是一下午親近大自然的美好時光呀。最後說一下瑞吉歐,它也是發源於義大利,其理念是追求兒童愉快、幸福、健康地成長,認為兒童有權利,並且應該有機會去發展自己的潛力,這個理念的幼兒園我知道的在我的城市也只有一兩家,但對外也沒有怎麼去宣傳是用的瑞吉歐理念,您要想多了解的話可以參看《孩子的一百種語言》一書,書裡印象最深的就是一首詩,原文背不下來,大概就是說,孩子,是由一百組成的,孩子有,一百種語言,一百隻手,一百個念頭,一百種思考方式、但都被大人們偷去九十九種。一首詩就明白他們的理念
最後我要總結說的是,任何一種教育理念都有它的利與弊,同時您還要知道,就如同川菜到 北方,西餐來中國一樣,都是要經過本土化改良符合當地人的需求與口味的,所以其實很多幼兒園的教育理念到了中國就已經被改良了,而非原汁原味,同時很多辦學理念也不是單純的這樣劃分,就如一道融合菜一樣,可能有的幼兒園吸收了蒙氏的數學教具教學法,但把混班改為分班,同時加入了華德福親近自然的理念同時又摒除了國人陌生的宗教文化,然後又加強了學術性教學等,所以要想選一個自己滿意的私立學校就要腦子先有個教育理念的框架,看園時去詢問園長你們都是什麼教育理念?如果院長說不出個四五六來,那您就知道怎麼選了吧。推薦一部6集的紀錄片叫他鄉的童年,記錄各國不同的幼兒教育理念的,很是不錯。
節目最後我要提醒一下,千萬警惕哪些學費不算高,然後一諮詢就承諾教孩子很多知識,什麼保證可以背誦多少首詩,認多少字,學會珠心算之類的,然後隨便叫來幾個班裡的孩子拿著一打閃卡,迅速地翻,孩子同樣大聲快速的背著閃卡上的單詞,在我看來就是打了雞血似的只注重結果的填鴨式幼兒園,孩子還小,真不需要學那麼知識,孩子只要在這個階段把握住第二語言英語的最佳黃金期就好,無論孩子背得再多的知識那也知識6歲前的廣告記憶罷了,過了都統統忘記了,竹籃打水一場空。找個懂教學理念的,價格可以承受的雙語幼兒園是我選幼兒園的最佳方法。最後我想起曾經我聽過一場公益講座,主講人就是《規矩與愛》作者,他說在國外幼教老師大多研究生學歷,因為早期的啟蒙教育在孩子一生當中最為重要,所以家長要傾盡家裡所有不予餘力地為孩子選一個最好的幼兒園開蒙,不知道您怎麼看?希望留言給我一塊探討交流,同時如果認為我說的還有點參考價值,也希望您能幫我轉發給親朋,同時助力我成為孩子眼裡的網紅奶爸,記住我就是那個留著小長辮的貧民奶爸。下期我要分享如何免費在家用最權威最科學的方法學習少兒編程。
最後我再補充一點,不是所有的私立幼兒園都好過公立,畢竟私立園是企業運營,是要牟利的,有良心企業就是有奸商,當然也不是學費越貴的就越好。還給自己親自探園,看看校長的談吐氣質所闡述的教育理念是否符合自己價值觀,同時看看老師人員面貌,最主要的就是找一天下學,和那些等孩子下學的家長們了解一下實際情況,最好找上大班孩子的父母,畢竟接觸三年了,找那個面相刁鑽的,肯定有一堆您想了解的負面內容,看看是否自己可以包容,然後再決定去哪裡,從校長嘴裡了解學校最好的一面,從家長口中知道最差的一面,自我分析決定,幼兒園教育一生中真的十分重要!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