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老二還沒生,但手快提前辦了準生證,已經把果果的獨生子女證交回居委會了。不會因為沒有這個證,就真的不讓我們上公立幼兒園了吧?」家住西城區新街口街道的果果媽這幾天憂心忡忡。3月到6月是北京市公立幼兒園的招生季。今年,西城區各公立幼兒園尚未公布招生細則,多稱「今年的政策還沒出。」但西城區教委表示:「獨生子女優先,一直是市教委的精神。」而根據目前能找到的2014年招生簡章,去年至少有14家幼兒園把獨生子女證列為招生的必要條件。
「聽說去年就有孩子因為沒有獨生子女證,連名都沒報上。」滿心盼望把孩子送進家門口公立幼兒園的果果媽說,「我真不明白,難道公立幼兒園都不收二胎嗎?為什麼呢?」
果果今年6月滿3周歲,趕上了北京市公立幼兒園8月31日的年齡底線。果果媽也開始四處奔走打聽,幫她準備入園的事了。果果媽說,家裡一直希望她能上家門口的民族團結幼兒園,「公立的畢竟正規,心裡踏實。聽說公立幼兒園夥食好,更安全,這家幼兒園又離家這麼近,我們早就看好了。」
果果媽和果果爸都是土生土長的北京本地人,獨生子女,戶口和房產證都在街道片區裡,孩子的出生證、疫苗注射證明也都齊備。「我們以為所有條件都滿足了,到時候肯定會優先錄取,沒想到去年報過民族團結幼兒園的朋友告訴我,報名需要獨生子女證。這一下子,我們就傻眼了。」果果媽說。
獨生子女證辦理過程本身並不複雜,由男女雙方單位和女方居委會在三張表上分別蓋章後,就可以在街道計生窗口換證。但因為果果爸媽打算在果果上幼兒園以後,再要一個二胎,所以去年提前辦好了二胎準生證,為此退還了果果的獨生子女證,沒想到二胎的計劃還沒啟動,果果入園先受到了影響。
「我朋友也是住在這個片區的。去年她去民族團結幼兒園報名,排了一個晚上的隊,結果只是因為沒有獨生子女證,進去三五分鐘就被打發出來了。連報名表都沒拿到。」果果媽說,「她因為離婚,獨生子女證不好辦,孩子後來只好去了離家很遠的私立幼兒園。我可不想果果也去那麼遠,折騰不起。」
果果媽不願相信朋友的一面之辭,去問幼兒園,幼兒園以沒到報名時間為由不予告知。又去網上的論壇和媽媽群裡打聽,得到的答案只有兩種,一種是:「西城區公立幼兒園是要看獨生子女證的,沒有的話趕快去辦吧。」另一種是:「獨生子女證?從來沒聽說過,我家寶寶上私立幼兒園,沒有這要求。」
「都怪我沒有提前打聽,問了才知道,人家都提早一兩年研究幼兒園的招生規則。」果果媽說,「今年政策還沒出,希望會有改變吧。」
每年從開春起,公立幼兒園會陸續公布當年的招生政策、在校門口貼出招生簡章並接受辦理入園的報名、面試和錄取手續,最遲到6月底結束。這3個月也是家長最緊張的日子。公立園名額供不應求,灣子街道的晨晨媽說,「競爭相當殘酷。」
在北京市第四幼兒園的高圍牆和大鐵門外,能聽到園裡孩子們的陣陣歡笑聲。晨晨媽站在門外,按響了電子門鈴。「公立幼兒園在我們家長眼裡真的很神秘。」她告訴記者,「幾乎沒什麼信息是公開的,包括地址、電話,全靠媽媽之間互相分享,更別提招生計劃了。」
穿著制服的門衛大爺沒有打開門。隔著欄杆,晨晨媽向他打聽今年招生的政策。門衛大爺說:「報名還沒開始,時間、條件,都沒接到通知。教委每年精神都不一樣。你多關注一下,招生簡章會提前一個禮拜貼在門口。」
「這個門衛人好,願意說。」晨晨媽說:「我以後得常過來看看,別錯過招生簡章。」她已經從朋友手裡「求」到了去年的招生簡章,獨生子女證就列在「登記所需證件」的第二位。
「我看去年的簡章裡,說要獨生子女證,趕緊辦了一張,聽說公立園都拿這個『卡人』。」她本打算要二胎,但為晨晨入園暫緩了計劃。「不然這證一收走,就上不了公立園。以後老二的幼兒園再說吧,先上一個是一個。」
根據可以找到的招生簡章,西城區2014年至少有14家公立幼兒園用獨生子女證「卡人」,如馬連道幼兒園等,要求攜帶獨生子女證,或者如三教寺幼兒園等,強調「獨生子女優先」。問起今年的招生政策,多數幼兒園表示「還沒出來,但往年是獨生子女優先。」棉花胡同幼兒園則直說:「沒有獨生子女證不行。」
西城區教委專管幼兒園方面的負責人表示:「獨生子女優先入園,是我們一貫的政策,這也是市教委的精神。因為公立幼兒園的數量、名額實在有限,幼兒園需要用這種標準來控制人數。」
除西城區外,其他城區公立幼兒園,如前門幼兒園、六一幼兒園等,也均要求檢查獨生子女證。
獨生子女證,全稱為《獨生子女光榮證》,是國家頒發給自願只生育一個孩子的夫妻的榮譽證書。不管是雙獨二胎、單獨二孩,還是雙胞胎或多胞胎,都不可以申請獨生子女證。根據目前的政策,這些家庭的孩子,與獨生子女相比,更有可能被公立幼兒園拒之門外。
「有的幼兒園說是獨生子女優先,但報名的太多,獨生子女都保不了,根本就是不收二胎的節奏。」晨晨媽說,她不理解:「既然國家鼓勵開放雙獨二胎,甚至單獨二孩,為什麼入園政策沒有跟上呢?如果是合法準生的二胎或者雙胞胎,也因為沒有這個證件就被拒絕,這樣公平嗎?」
西城區教委負責人說:「孩子既然生下來了,就沒有什麼合法的還是不合法的,都一樣應該上幼兒園,上小學。但首先幼兒園不是義務教育,在這種前提下,公立教育資源不夠分配,為了儘量公平,只能首先保證每個家庭有一個孩子能入園。」
果果媽則表示:「沒被卡到的人說這是資源有限、管理需要,輪到自己就知道多不合理了。」她舉朋友的例子說,某些獨生子女因為父母離異、家長疏忽等原因沒有拿到獨生子女證,幼兒園也不會「網開一面」。
西城區教委解釋說:「因為幼兒園拿到的是政策,他們按政策辦事,只能認獨生子女證,不會看你的具體情況。畢竟完全符合入園條件的孩子還排不過來呢。」
中央財經大學繆因知副教授認為:「我覺得這是公平的,對認為不公平的人,只反問一句:畢竟現狀是僧多粥少,如果不這麼做,請問怎麼做?目前的替代方案無非是:一、抽籤。個人覺得未必更公平,反而容易多生貓膩。二、報名時先到先得。結果提前9個小時去排隊,成功進入前100名。這是『零和遊戲』,儘管增加了彼此的折騰成本,卻並沒有增加總體收益。」
繆教授還表示:「這跟生育政策關係不大。不給二胎入園,不是懲罰,只是一種分配方式。二胎乃至二十胎都是無辜的,但獨生子女也不是有辜的。所謂政策,還是要照顧全局。」
去年2月21日,北京市「單獨二孩」政策放開,截至今年2月28日,已審批通過32315例申請。據北京市第一幼兒園園長馮惠燕預測,北京市新生兒的出生數量在今後幾年將只增不減,公立幼兒園的壓力短期內不會減小。西城區教委也表示,獨生子女優先的入園政策,今年不會有改變。
對於沒有獨生子女證的家長,西城區教委給出的建議是:「可以去問問周邊的民辦幼兒園,經過教委審批的那些民辦幼兒園,現在條件也都不錯,他們不會看獨生子女證。」
「現在讓我們果果去私立,我還是不太能接受。」果果媽說:「我們看中公立園,除了離家近,主要還是認可它的正規性,相信它的夥食和安全。再說,公立園也便宜,可以把錢省點下來養老二。」
藝童嬰幼園園長可可老師說,除了在夥食和價格上公立園稍有優勢外,「其實好的私立園在教育理念、服務態度和個性化指導等方面都比公立園更強。拿入園來說,首先我們當然不看獨生子女證,而且對年齡也沒有死板的要求,非卡在8月31日之前出生不可。入園的時候,我們允許家長在前一兩個月陪孩子一起來上課,跟老師溝通,幫助孩子過渡,這些在公立園都是不可能的。」
其實,北京的公立幼兒園只佔幼兒園總數的1/3,剩下2/3都是私立園。學前教育專家劉嶽表示,「就目前的學前資源分布情況來看,如果不能大幅增加公立園的數量,分流公立園生源最好的辦法肯定不是卡獨生子女證,而是更應該加力扶持、宣傳和管理私立幼兒園,真正提高私立幼兒園的質量和信譽。」
據可可老師介紹,「現在北京市各區都已經推出各自扶持私立園的政策,一般是會提供資金資助,但同時會要求私立園降低學費,擴大班級規模。我相信這些舉措會讓私立園更多地分擔起公立園的壓力。」
劉嶽認為:「什麼時候家長能擺脫傳統觀念,不再執著於公立私立之分,區分獨生子女和二胎這種現象才有可能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