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補習班有用嗎?名師幫你來梳理

2021-02-19 王莉家長工作坊

      八下第一單元由《海燕》《白楊禮讚》《紫藤蘿瀑布》《石榴》等課文組成,講完以後,為了鞏固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我給學生布置了一個寫作作業:描寫大自然中的某一景物,並用象徵手法歌頌其精神品質。

     作文寫出來,很失敗。

     1、寫作內容範圍狹窄:兩個班近100個孩子,寫到的景物只有21種,雷同的很多,入選率高的有白楊、梅花、仙人掌、小草、蠟燭、菊花、路燈、青松、蓮花、鷹等等。

      2、缺少具體描寫,立意公式化、固定化:寫青松,必然引用「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寫蓮花一定有「出淤泥而不染」,寫蠟燭必然聯繫教師(哎,我就奇了怪了?誰規定教師必須要像蠟燭呢?為了照亮別人必須把自己燒死嗎?)寫小草肯定聯想清潔工……這個問題讓人很惱火,寫作本是個很主觀很私人化的事情,即使是寫同樣的事物,你看到的路燈和我看到的路燈一樣嗎?你們村口的路燈和文峰大道上的路燈一樣嗎?你家小區的柳樹和易園的柳樹一樣嗎?我們的孩子思想被固化了,千篇一律。眼中沒有自己的觀察,腦中沒有自己的思考,只能人云亦云,背了一肚子別人的東西。

       於是,我決定換一個作業——「尋春、寫春」我說:「春天到了,萬物復甦,大自然發生了神奇的變化。我們周末不留別的語文作業,和父母一起就近找個園林,比如易園、三角湖公園、洹園,去觀察大自然的變化,去尋找春天,然後寫一篇隨筆。」先不要聯想像徵了,先學會觀察和描寫吧!

     沒想到,這個作業又失敗了!

「老師,不行啊,孩子得去上補習班!」這是家長在微信群裡的留言,我理解是在給我請假。

周一,我臨下課時擠了幾分鐘時間做了個調查:

「周六周日家長安排上補習班的請舉手?」

譁!嚇了我一跳,幾乎全舉了。

「周末兩天,我們按四個半天算,你補課佔幾個半天?」

兩個半天!三個半天!很多。個別的還有四個半天都有的,安排得滿滿的。哪有時間去尋春賞春呢?總不能半夜去吧?家長會不會腹誹說「語文老師真是找閒事!」呢?

所以,咱們今天按下我的作文不說,我們來理一理周末補課的事兒。

在我的教師生涯中,遇到成績不好或者下降的學生,當你和他的家長交流孩子的學習情況,想讓他多陪伴多關注孩子的時候,幾乎所有的家長給你的回答都是:「我給他報補習班了。」「我給他請的一對一的老師呀。」

讓我們靜下心來想一想,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到補習班究竟是要補什麼?

做班主任的時候,我曾經領著學生分析過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的因素,得出的結論是:智商相同的情況下比學習方法,方法相同的情況下比學習習慣,習慣相同的情況下比學習態度。

      智商,方法,習慣,態度,四個要素,和學習成績有關。我們簡單分析一下四者的區別和重要程度:

       1、智商:智商是天生的,是父母的遺傳基因決定的。天賦如何、天資如何,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現實情況是,隨著我國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優生優育觀念的普及,大部分孩子的智商都很高,聰明孩兒很多。所以,探討的價值不大。在學校,還有一個現象需要引起家長們重視——學霸們未必是班裡最聰明的孩子,學渣們也未必是班裡最笨的孩子。

       補課,絕對無法提升智商!

       2、方法:方法是怎樣做的問題,記敘文怎麼寫才更生動?數學混合運算怎麼做比較簡便?這些是需要老師教的,是有規律可循的。而老師的教學又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從理論上講,一個班的孩子在智商相同的情況下,也就是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相同的情況下,學到的方法、包括知識是一樣的。

     只有一種情況是有必要補課的,就是補習班的老師比孩子學校的老師經驗豐富,傳授的方法和技巧多而且實用。那麼,你了解補習班老師的水平和經驗嗎?

      3、 習慣:習慣是做事情的過程中形成的行為方式,是怎樣進行的問題,它包括很多方面。就學生的學習而言,需要養成的良好習慣有做事有計劃的習慣、專注的習慣、善於思考獨立鑽研的習慣、勤於觀察的習慣、歸納總結的習慣等等。習慣是後天形成的,特別受父母、環境的影響。比如,聽課需要專心,這是做事情專注的習慣;學過的章節內容需要歸類整理,這是及時總結的習慣; 早上幾點起床?讀語文還是讀英語?晚上數學做多長時間?這是做事情有計劃的習慣……

      良好習慣的養成是最難的一件事,第一是需要父母言傳身教、從小給孩子養成的,第二是需要學校和老師用紀律來約束、強迫形成的。

家長們是否了解過,補習班裡負責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嗎?  

4、態度:態度是對事情的看法和採取的行動。對於學習,是想不想學的問題,是要不要學的問題。這取決於他是否有追求、有目標、有理想、有強烈的願望,或者有強烈的興趣和熱愛,這是最最重要的一點。

       重要的不是你行不行,而是你要不要!

       如果你家孩子已經厭學,從心裡牴觸學習,那麼再簡單的課程,他也學不會。智商再高、方法再巧妙也無濟於事。從周一到周五,老師在學校精心備課,努力讓課堂豐富多彩,想盡辦法檢查、測驗、評比,他都一概拒絕,渾渾噩噩地度日,那麼,到周末,你把他送到一個補習班去,他突然就欣然接受了?你那成百上千的補課費能否激發起孩子的上進心和驅動力?

       最後,我以幾十年和學生打交道的經驗告訴家長几個很不幸的規律:

      1、很少有學霸級的學生是靠補課補出來的。

      2、很多學渣級的學生從初一補到初三,依然執著地做著學渣。

      3、周一無法給學校老師按時交作業的孩子,匆匆忙忙抄作業的孩子,上課昏昏沉沉瞌睡的孩子,有一個常用的理由,就是周末上補習班了!太忙!沒有時間。

       惡性循環,孩子很可憐。

        那麼,哪些孩子需要補課呢?什麼情況下補課有用呢?

1、在學校吃不飽的孩子——高智商、成績領先、接受能力強,想要超前學、往深處學的孩子。前提是他有補課的願望!而不是家長有願望!

2、學校老師有薄弱科目的孩子——比如給孩子班級配備的某一科老師教學水平特別差,孩子學不會,可以在外面找補習班有針對性地補。前提是你確定外面的老師比校內的老師水平高嗎?責任心強嗎?

3、因為某種原因,某一階段某一科的學習掉隊了,需要有針對性地補;或者單科瘸腿。比如生病了半個月,數學平面幾何跟不上趟,需要趕緊找老師補。前提依然是孩子願意補!而不是家長認為需要補!

如果花錢補課是為了證明我是負責任的家長,那基本上是花錢買個自我安慰。

如果把孩子送到補習班,是為了找個地方看孩子,不在你眼前煩,那我基本上可以斷定你不是真愛孩子。

對不起啦,親,今天的話可能不好聽,但絕對真誠。

作者:中學語文教師,行走校園三十多年,愛學生,愛生活,愛寫作。

個人專著:《扶年輕班主任上馬》《王莉的初中作文教學創意》,均在當當網熱銷。

 喜歡,就長按加關注吧!讓我們和孩子一起成長!

     

相關焦點

  • 高三上全日制補習班有用嗎
    高考是人生中十分重要的一場考試,因此,很多人都想要問高三上全日制有用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詳細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 暑假來了,你的孩子參加補習班了嗎,五花八門的補習班真的有用嗎
    ,對孩子的教育真的有用嗎?孩子參加補習班真的有用嗎?對於一部分學生來說,去補習班補課還是有一定效果的,因為很多孩子在課堂上沒有完全聽明白的課程,在補習班裡老師也會再進行講解,學生可以再聽一遍,這樣自己沒有學會的迪凡給還可以再學一次,所以對一部分人來講還是有用的。
  • 小學生上補習班有沒有用?
    對於小學生上補習班到底有沒有用?我認為這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我認為總體來說還是有用的。下面我從幾個方面分析一下:一、報補習班的目的是什麼?一般的家長給孩子報補習班目的無非就是以下三種:1、學習成績確實跟不上、確實較差的孩子,家長又輔導不了,家長只有通過給孩子報補習班來提高成績的。2、父母沒時間管理孩子的,父母都要上班,不能對孩子的作業好好的輔導,報個補習班既替自己看了孩子,又幫著輔導了作業,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 學霸從來都不上補習班,你信嗎?用真實案例告訴你真相
    學霸從來都不上補習班,你信嗎? 那麼,補課班裡,有沒有學霸的影子呢?我們就這個問題,展開了討論。我們都用身邊學生的例子,來說說學霸與補習班之間的關係。她媽媽當年有沒有把她送到各類補習班呢? 並沒有。 學霸就不用補課了嗎?可以說補得更厲害,只不過,他們不在那種培訓機構裡上大課,而是採用了更為有效的補課方面,面對面、一對一。
  • 學生參加課外補課有用嗎?到底如何理性給孩子報課外補習班?
    而所謂的「學習好的孩子不用補,學習差的補了也沒用」的說法有一定道理,但也不一定能讓廣大家長接受。其實家長送孩子上課外補習班的原因各種各樣,而最後的效果也千差萬別,因此我們不能一刀切地說補課有用或是沒用,對有些個體來說,補課是有作用的,而對另一部分個體來說,補課只是浪費錢,求個心理安慰。
  • 要不要上補習班!家長學生必看!!!
    5.物理嘛就是用數學這個工具來解決現實中的問題,看到沒,數學在物理中僅是一個工具,所以物理比數學要抽象一點,邏輯層面的東西比較多,對於提分來說,按照數學那套方法來就可以了,每種題型都有固定的模板,在數學中有一點沒提到,在這裡提一嘴,擴散,把相同類型的題型歸納整理,找出一個共性點。
  • 臺灣資深補教名師:寧可孩子成績爛,也不要上補習班
    你可能很訝異,一個補教名師竟然說出這樣的話! 通常家長送孩子去補習班,只希望看到一個目的:成績提升!當然,家長對於各樣學科的內容,不若補習班老師那麼有把握,因此不太會幹預補習班教學的過程,只以學校考試的結果來定論!
  • 學霸從來都不上補習班,你信嗎?用身邊的真實案例告訴你真相
    學霸從來都不上補習班,你信嗎?其實真相是這樣的……作為一個教師,同時也是一個家長,每次跟同事在一起小聚,經常談論各自的學生,或者哪家孩子如何如何。我們都知道,現在的學生,除了在學校上課之外,課餘時間家長把孩子送到各類補習班,想要孩子多學一點,多得幾分。那麼,補課班裡,有沒有學霸的影子呢?我們就這個問題,展開了討論。我們都用身邊學生的例子,來說說學霸與補習班之間的關係。
  • 一位名師的忠告:千萬別送你的孩子去補習班,因為沒用
    因為在他眼中,僅僅以提升成績為目標的補習,是一種「短視近利」,最後是對孩子的揠苗助長——多數補習學生,從來不清楚所學,更不知道「對,是為什麼對;錯,是哪裡錯!」  給公式、套解法,最快得分的捷徑,但也是扼殺思考的最有效管道  基本上,我是不太贊同學生去補習的(我是指「學科」)!你可能很訝異,一個補教名師竟然說出這樣的話!
  • 取消校外所有補習班,還教育界一片淨土,你看行嗎?
    父母的焦慮根源是升學取消補習班只是表面緩解焦慮。小升初、中考和高考,這幾座大山能壓得父母喘不過氣,不想被淘汰就要全力奔跑。優質教育資源是稀缺的。直觀可以看到,有些學校就是好,清北名師授課、教學設備完善;有些學校差上許多,老師沒有講課經驗,物理化學實驗全靠想像。
  • 小學生有必要上英語補習班嗎?
    我想說的是這樣真的好嗎?犧牲的是孩子寶貴的童年時光,換來的是死記硬背的那點微不足道的蹩腳英語,有的家長會說對考試有幫助就好,不能被別人落下,那麼,我要說的是,小學前兩年甚至還沒有開這門課呢,就有那麼多去補習,令人汗顏!我們上學那會兒初中才開始學英語,考試的範圍和現在的大同小異,也沒影響成績,原因是孩子隨著年紀的增長記憶力和理解能力會大大增強,七歲花一周辛苦學的東西,到了十歲可能兩個小時的事。
  • 是否需要給孩子找家教,那些一對一名師輔導真的靠譜嗎?
    首先,這些一對一補習不是上大課,幫孩子補習的絕對沒有名師。也沒有哪個名師閒到沒事幹來做這麼個吃力不討好的活,絕對沒有。其次,這些一對一補習的都宣稱可以讓老師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一個學生身上,針對這個學生的情況,制定更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這個基本也是胡扯。
  • 上一年補習班,還不如一天沒補的考得好?寫好作業,比補習班有用
    沒有,陸毅在家輔導貝兒作業,沒過多久就主動放棄,還發微博求助網友,並配文說:「對不起貝兒,爸爸的能力已經幫不了你了!」許多父母將輔導作業的難題轉移到補習班,花錢請專業老師盯著作業,總比自己累死氣死強,可這種做法真的管用嗎?去年上了補習班,還不如一天沒補的考得好?
  • 一位名師的忠告:千萬別送你的孩子去補習班,因為沒用 好好學習
    你可能很訝異,一個補教名師竟然說出這樣的話!通常家長送孩子去補習班,只希望看到一個目的:成績提升!當然,家長對於各樣學科的內容,不若補習班老師那麼有把握,因此不太會幹預補習班教學的過程,只以學校考試的結果來定論!給公式、套解法,卻是最快得分的捷徑,但也是扼殺思考的最有效管道!
  • 暑假裡,你的孩子上補習班了嗎?
    我的一個鄰居是在冊的困難戶,他家孫子今年8歲,上小學二年級。父母外出打工了,由爺爺奶奶在家照顧。放暑假,花了三千多元把孩子送到臨鎮一個補習班。孩子奶奶說,他父母在家還能輔導他,我和爺爺都不識幾個字,不會輔導,只有掏錢請老師。那麼,他們掏錢找到的是正式老師嗎?我打聽了一下,只是村子裡幾個識字的初中生而已。正式教師有文件規定,誰敢辦補習班呢?
  • 想考大學,高三了才想上補習班,還有用嗎?
    可是我還是看到很多人在網上問「到高三才想到上補習班還有用嗎?」大家應該都知道高一高二是學基礎的時候,高三除了基本的課程以外,更多的是要複習高一高二的知識點內容。所以老師在講課的時候往往一節課的時候把幾節課的內容都講完了,這個時候很多學生因為基礎不好,根本記不住老師講了一個啥。所以很多人想讓孩子去報補習班,可是報補習班真的管用嗎?
  • 學生參加補課到底有沒有作用?為什麼那麼多家長送孩子上補習班?
    而所謂的「學習好的孩子不用補,學習差的補了也沒用」的說法有一定道理,但也不一定能讓廣大家長接受。其實家長送孩子上課外補習班的原因各種各樣,而最後的效果也千差萬別,因此我們不能一刀切地說補課有用或是沒用,對有些個體來說,補課是有作用的,而對另一部分個體來說,補課只是浪費錢,求個心理安慰。一、家長送孩子上補習班的原因分析。
  • 化學名師直言:丟掉你的天價補習班,搞定這71頁,化學一分不丟
    化學名師直言:丟掉你的天價補習班,搞定這71頁,化學一分不丟 化學是一門初三才開的課程,所以不管是家長或者學生都比較「忌諱」,因為一旦沒學好,都不會給你查缺補漏的機會。就算是補習,從何補起,也是個笑話,所以大部分補習化學的都是跟課堂上一樣上上課罷了。
  • 補習班你家孩子上對了嗎?必須了解的補習班真相
    是現在絕大部分家長對孩子教育上的觀點。每個有孩子的家庭,不管經濟狀況的高低,都會想方設法的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條件。無論孩子的文化課孩子興趣課,相信每個家庭都會是一筆很大的支出,做父母的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不管是學習好的,還是學習差的,家長為什麼都願意把孩子送進補習班,是什麼樣的心理呢?
  • 你的孩子適合上補習班嗎?
    很多比較關注孩子讀書這件事的家長對補習這件事了解的更深入,每次到了暑假更是忙前忙後,但是你知道什麼樣的孩子適合上補習班嗎?第一類學生成績好,前腦清醒,聰明愛學的,這類學生適合上補習班,但是他們適合上培優班,這樣能夠讓他們更優秀!也就是說,去培優班才能讓他們吃飽!這樣的學生通過上培優班能夠保持他們對學習的那分激情,在培優班裡他能不斷獲取新的知識和方法,這樣才不會讓損害他們未知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