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冷凍技術是將胚胎置於冷凍保護劑中,使其從生理溫度降至極低溫的「冬眠」狀態,於零下196℃的液氮中長期保存的一項技術。
自從1983年首次報導移植人類凍存胚胎後獲得妊娠以來,人類胚胎冷凍技術獲得迅猛發展,目前已經成為輔助生殖技術中一項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術。
那麼,胚胎冷凍對胚胎質量有影響嗎?
要回答這一問題,我們首先要知道冷凍及復甦過程會對胚胎造成哪些可能的損傷風險。
研究表明這些風險主要包括細胞內冰晶形成、溶質效應、滲透性休克及冷休克等。
其中,冰晶形成是最常見和在最主要的損傷。我們知道,細胞中水的重量高達80-90%,隨著溫度下降,細胞內的水會在溫度下降至冰點以下時結冰,形成細胞內冰晶。
大冰晶會因機械作用損傷細胞器的膜性結構,並擠壓細胞內部的各種細胞器和細胞骨架。
最終導致胚胎發育潛力受損甚至胚胎瓦解。
那麼,我們如何避免這些損傷風險呢?
首先,冷凍保護劑的發明應用為胚胎冷凍技術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冷凍保護劑是在胚胎冷凍復甦過程中保護細胞、預防或減輕冷凍損傷的一類化學分子。
主要包括滲透性保護劑如二甲基亞碸、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等,還有非滲透性保護劑如蔗糖、葡萄糖等。
它們能通過脫水、調整滲透壓、減少細胞內冰晶的形成、穩定細胞內蛋白質、調節細胞外電解質等方式使胚胎免受冷凍損傷。
其次,冷凍方法的不斷優化促進了胚胎冷凍技術的廣泛應用。
從以前的程序化冷凍到現在廣泛應用的玻璃化冷凍,冷凍復甦效果越來越穩定。
儘管不同胚胎耐受冷凍的能力不同,但是總體上現在大部分生殖中心玻璃化冷凍的復甦率都穩定在96%以上。
最後,專業的醫療技術團隊為胚胎冷凍技術的成功應用提供了有力保證。
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生殖中心早在2014年就通過了ISO9001:2008的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成為國內生殖行業首家認證機構。
為持續提高輔助生殖醫療質量,醫院不斷改進標準化流程、實施標準化管理及提供標準化服務。
2018年5月,又順利通過了最新版的ISO9001:2015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當然,我們不僅關心冷凍的胚胎是否能成功復甦移植,還一直關注冷凍胚胎移植後出生嬰兒的健康狀況。
大部分研究結果表明凍胚移植出生的新生兒與同期鮮胚移植出生的新生兒相比,在早產率、胎兒畸形率、新生兒發育缺陷率、新生兒疾病率及新生兒期死亡率方面差異均無顯著性。
只有出生體重和平均孕周略大於新鮮周期。
所以,現有文獻資料表明,胚胎冷凍技術對復甦並成功種植生長的胚胎無明顯近期影響,當然,其遠期影響尚有待進一步研究。
總而言之,胚胎冷凍技術雖然做不到讓胚胎質量變得更好,但是基本能夠做到不會讓胚胎質量變得更差。
而其帶來的巨大益處則是顯而易見的:比如避免浪費胚胎、增加IVF治療的累計成功率、降低多胎妊娠發生率、預防嚴重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的發生,以及其他原因導致的取消移植或植入前遺傳學診斷的需要都離不開胚胎冷凍技術。
最關鍵的是我們有專業的醫療團隊為廣大病友保駕護航,根據不同病友自身情況提供個性化的精準醫療方案。
因此,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擁抱它呢?
(編輯Rainbow。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長沙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 趙雷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