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公布了2016版《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中國科技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科學出版社)主辦和出版的學術期刊表現出色。
《中國科學》系列(SCIENCE CHINA Series)和《科學通報》(Science Bulletin)(以下簡稱「兩刊」,均指英文刊)全部9種期刊的SCI影響因子創下歷史新高,平均提升51%,《中國科學:化學》和《科學通報》影響因子突破4;共有11種出版刊物邁入國際同領域期刊排名的Q1區,佔國內進入Q1區的35種期刊的31%。此外,主辦的高端綜述性學術期刊《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NSR)繼續保持高水準,最新影響因子達到8.843,穩居全球多學科綜合類期刊的第五名(8%,Q1)。
「兩刊」是具有60餘年歷史的我國知名期刊。近年來,在各方面的關心支持下,採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主編帶領編委和編輯團隊積極組織優質稿源,加快審稿和出版速度,嚴把審稿質量關,廣泛開展宣傳,不斷提升國際影響力。刊物的進步得到了廣大科研工作者和期刊管理部門的關注和認可。《科學通報》蟬聯第二、三、四屆中國出版政府獎期刊獎;《中國科學:數學》和《中國科學:化學》(英文版)獲提名獎。《科學通報》和《中國科學:化學》(英文版)、《中國科學:數學》(英文版)還先後被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授予「百強報刊」稱號。「兩刊」系列部分刊物還先後獲得中國科協等六部委發起的「中國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計劃」資助,並於2016年獲得中國科協「中國科技期刊登峰行動計劃」資助。
《國家科學評論》是我國第一份英文版自然科學綜述性學術期刊,由中國科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白春禮擔任主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蒲慕明擔任常務副主編,各學科知名學者擔任副主編,定位於全方位、多角度反映中外科學研究的重要成就,深度解讀重大科技事件、重要科技政策,旨在展示世界(尤其是我國)前沿研究和熱點研究的最新進展和代表性成果,引領學科發展,促進學術交流。《國家科學評論》於2014年3月正式創刊出版,一年後就被SCI收錄,其首個影響因子為8.0,進入全球多學科綜合類期刊前五名。
《國家科學評論》封面
全球多學科綜合類期刊影響因子TOP5排名
刊名 | 2016年度 | 2015年度 |
Nature(自然) | 40.137 | 38.138 |
Science(科學) | 37.205 | 34.661 |
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訊) | 12.124 | 11.329 |
PNAS(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 9.661 | 9.423 |
National Science Review(國家科學評論) | 8.843 | 8.000 |
中國科技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科學出版社)主辦或出版的11種Q1區科技期刊
刊名 | 影響因子 | 學科排名 |
National Science Review(國家科學評論) | 8.843 | 5/64,Q1 |
Science Bulletin(科學通報) | 4.0 | 11/64,Q1 |
SCIENCE CHINA Chemistry(中國科學:化學) | 4.132 | 38/166,Q1 |
SCIENCE CHINA Materials(中國科學:材料) | 3.956 | 51/275,Q1 |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中國科學:生命科學) | 2.781 | 19/84,Q1 |
SCIENCE CHINA Physics, Mechanics & Astronomy(中國科學: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 | 2.237 | 19/79,Q1 |
SCIENCE CHINA Mathematics(中國科學:數學) | 0.956 | 69/310,Q1 |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遺傳學報) | 4.051 | 41/166,Q1 |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仿生工程學報) | 2.388 | 17/85,Q1 |
Chinese Physics C(中國物理C) | 5.084 | 2/20,Q1 |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催化學報) | 2.813 | 17/72,Q1 |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