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橋經驗」始于楓橋,源自公安。
派出所作為公安工作的最基層單位,集打擊、防控、管理、服務為一體,是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的重要力量,是保一方平安的綜合性戰鬥實體。
只有每個派出所轄區平安,才能積小安為大安,變平安為長安。
巡邏
內江市公安局市中區分局玉溪路派出所轄區是內江市的政治中心。轄區內重點內保單位多,商貿繁華,人員流動性大,老舊院落多,治安防控面臨的形勢複雜,任務艱巨。
「楓橋經驗」為派出所治安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年來,玉溪路派出所以「楓橋經驗」為指引,從轄區實際情況出發,在內江公安首創的「傘狀+警務網格」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下,充分發動社會多元化力量參與社會治安管理,努力做到「矛盾糾紛不上交、平安共建不出事、服務群眾不缺位」,全面構建了打、防、管、控融為一體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獲得玉溪街道黨工委和分局黨委的充分肯定和轄區人民群眾的讚譽。
矛盾糾紛不上交
警民和諧
人民群眾永遠是公安工作的源頭活水。
玉溪路派出所通過發動和依靠群眾,就地化解矛盾,堅持矛盾糾紛不上交。
近日,在玉溪路派出所翔龍社區,記者看到了這樣一幕:在社區辦公室裡,民警、社區幹部、網格員、學校職工、政府代表、居民群眾齊坐一堂,正在開一場別開生面的「院壩會」。
「我們每個月都會組織一場這樣的院壩會,大家在會上將平日的矛盾糾紛講出來,由派出所牽頭開展矛盾協調工作。眾人你一言我一語,情況清楚了,辦法也就有了。」翔龍社區民警王毅說道。
據了解,玉溪路派出所的民警每周要走訪轄區群眾60戶以上,每月向群眾通報轄區治安狀況,每月組織一次警民院壩會。
通過常態化溝通互動,群眾普遍反映:「現在居民能喊出民警名字的多了,民警能叫出居民名字的也多了。」
攬景苑小區是玉溪路派出所轄區內最大的小區,常住居民4000多戶。
2019年,小區居民因為居委會換屆選舉意見不一致,引發矛盾糾紛。新一屆居委會遲遲未產生,無法正常履行相關職務,小區居民間矛盾日益增長。
玉溪路派出所在了解到這個情況後積極作為,首先召集小區內各樓棟的義警,聯合上門對每戶居民進行走訪,利用義警在樓棟裡的聲望,開展民意收集工作,為接下來的協調會做準備。
其次,將新老居委會成員以及群眾代表召集至小區義警工作站內,聯合社區工作人員,通過面對面開會的方式,大家暢所欲言,交換彼此的意見。
最終,經過派出所的不懈努力,化解了此次矛盾。新一屆居委會成立後,攬景苑小區群眾自發向玉溪路派出所送上錦旗,以表謝意。
據玉溪路派出所所長羅傑介紹,派出所、社區、義警聯調方式是玉溪路派出所在「楓橋經驗」指引下,創新開展的矛盾糾紛化解方式。派出所將各樓棟中具有一定聲望的居民,納入「甜城義警」隊伍,這樣不僅充實了矛盾糾紛化解的力量,也能更貼近群眾,做到民意第一時間掌握,民聲第一時間傾聽,民情第一時間化解。
自2020年1月以來,派出所累計化解各類糾紛180餘起,群眾滿意度居歷年最高。
平安共建不出事
走訪
「警察同志,你們的辦案效率也太快了嘛,我還沒報警,你們就幫我把被盜的錢包找回來了。」這是4月25日發生在玉溪路派出所值班室的一幕。市民曾大姐緊緊握住值班民警呂劍的手不斷表示感謝。
4月25日早晨,曾大姐在市中區邱家嘴農貿市場買菜時,被兩名扒手盜走了身上的錢包,而曾大姐對此毫無察覺,她買完菜後,便乘坐公交車回了家。
「扒二哥」作案時,正好被附近巡邏的民警發現。巡邏民警立即上前,當場將兩名扒竊嫌疑人控制住,並第一時間聯繫了曾大姐。
派出所如此迅速地破案並非偶然現象。
案發前幾日,「甜城義警」在邱家嘴農貿市場附近巡邏過程中,就接到群眾反映,市場內偶爾有「手腳不乾淨的人」出沒。
接到反映後,「甜城義警」將情況及時向派出所上報。玉溪路派出所針對群眾反映的情況,迅速制定巡邏防控對策,組織義警、便衣民警加大了市場內外的巡邏防控力度。
「甜城義警」的出現,不僅有利於公安機關提升對轄區社會治安的管控能力,還為轄區居民、商家與公安機關平時溝通搭建了平臺。
2020年1月,市中區公安分局在構建「傘狀+警務網格」治安防控體系過程中,玉溪路「甜城義警」隊伍正式成立。
這支隊伍在派出所的引導下,協助民警開展治安巡邏、法制宣傳、矛盾糾紛化解等輔助性警務活動。
玉溪路派出所副所長呂劍介紹,為了更好地發揮「甜城義警」的力量,派出所根據義警的不同特質,將玉溪路「甜城義警」隊伍再次細分為五支隊伍,即:群眾工作熟練的「矛盾糾紛調節義警組」、身體素質較好的「巡邏防控義警組」、口才能力突出的「宣傳義警組」、從事教育工作的「校園安全義警組」、重點部門的「內保單位義警組」。
隊伍自成立以來,積極建言獻策,實時向派出所反饋轄區治安情況,派出所創新建立「玉溪路派出所義警群」,轄區各行各業、樓棟小區裡的義警在群裡實時反饋信息線索、意見建議。
「甜城義警」的出現打破了以往警民溝通的壁壘,實現了群眾快速反饋,公安快速反應的良性局面,做實了社會共建共治共享。
「開展街面巡邏時,我們會把巡邏防控義警組召集起來。」呂劍說道,派出所結合轄區實際,還組建由民警、輔警、甜城義警共同參與的「三警合一」巡邏防控隊伍,巡邏防控頻次、時段、地點按照轄區治安實際精準布防,全力擠壓違法犯罪分子的活動空間,全力提升轄區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
以「楓橋經驗」為指引。2020年以來,玉溪路派出所各項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派出所總警情下降24.3%,刑事警情下降45.62%,盜竊警情下降25.4%,破案率提升22.6%。
此外,在「甜城義警」隊伍的協助下,派出所抓獲網逃兩人、抓獲犯罪嫌疑人兩人。
服務群眾不缺位
「請大家及時來物業處錄入自己的人臉。」日前,記者見到玉溪路派出所副所長呂劍與轄區攬景苑小區的物業工作人員宣傳「智慧小區」建設的便利。
原來,為了提升群眾的居住安全感,由派出所牽頭,玉溪路轄區首個「智慧小區」成功建立。
「現在出入小區只需要刷刷臉,也不怕壞人翻進來,四處都是監控。總體感覺就是方便了很多,安全了很多。」居民張大姐樂呵呵地說道。
玉溪路派出所坐落在老城區,轄區老舊院落數量多,治安防控面臨的形勢複雜。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百姓對自己居住環境安全要求愈發提高,為了更好地做好公安工作,派出所在分局的支持下,大力推行「人防+技防」模式。
近年來,在分局的統籌部署下,派出所加強和電信、移動公司的對接,深化「智能+警務」,深度推進「天網」「雪亮工程」、電信「魔鏡」等工作,積極打造「智慧小區」「平安小區」,提升小區及周邊監控覆蓋面,延伸公安機關治安管控觸角,提升轄區治安防控的智能化水平。
在小區及周邊原有監控點位上,新建投入使用天網點位58個、人臉識別12個、標準卡口10個,微卡口11個。
「小朋友別跑,走慢點,注意安全。」
「王媽媽,你家孩子正在社區自習呢,你下班來接她啊。」
……
作為「甜城義警」的劉叔已經在校園門口站了4個星期了,自學校開學以來,每次學校上放學,總能看到他在內江十小校門前的身影。
「像這樣的校園護衛義警隊成員,我們一共12人。」翔龍社區民警王毅說道,為了保證校園安全,派出所主動與學校對接,籤訂「警校共建」合作協議,持續深化護校安園,派出所在轄區學校推行「五個一」工程(一個義警工作站、一名法制副校長、一個青少年維權崗、一個校園護衛隊、一個校園平安建設群),民警、輔警、巡警、義警「四警」齊上陣,持續深化護校安園。
面對家長因工作不能按時來接孩子放學的問題,派出所主動聯繫社區,在學校所屬社區的辦公室開設一個臨時託管中心,沒有家長接送的學生放學後統一由民警、義警、社區工作人員帶到臨時託管中心,學生就地做作業,直至家長前來。
此舉一出,轄區居民紛紛對派出所的務實工作表示讚賞。
「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內江市公安局市中區分局玉溪路派出所將繼續深入踐行「楓橋經驗」,助力民生服務和平安建設。
文稿:曾利軍
編輯:邵雪洋、郭菁菁
圖片:曾利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