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目前的晶片基本上都是矽基晶片,也就是以矽為原材料的晶片。但目前矽基晶片已經走到摩爾定律的極致了。
尤其當目前製造工藝進入到5nm,再過兩年後進入到3nm之後,接下來還能不能再前進,其實是半導體界最為關注的一個問題。
所以,尋找另外的技術,另外的材料成為了當前半導體界最關心,也一直在做的事情。同時也認為誰掌握了更好的材料,更新技術,那麼就將顛覆當前的矽基晶片,彎道超車,成為半導體界的新霸主。
那麼矽基晶片之後,新戰事又會從何開啟呢?目前看來有兩個方向,一是碳基晶片,一是量子技術。
碳基晶片是另一種半導體材料,從字面意思就可以理解,就是以碳為材料的晶片。對應於現在的以矽為材料的晶片。
碳基晶片的研究已經已經有20來年的歷史了,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也一直在不斷的前進著,目前離量產已經很久了。
按照現在科學家們的研究,碳基晶片28nm的性能,就相當於矽基晶片7nm左右的性能,所以碳基晶片一旦真正量產,對矽基晶片真的會形成顛覆,畢竟從碳基28nm可以繼續進步到碳基3nm,中間還有很多代,摩爾定律則會繼續生效。
而量子技術則是一種新技術,最早起源於美國在20世紀80年代的研究,當時在美國量子科技已經成為了一門科技,不過當時對中國而言還很陌生。
量子技術一方面是量子計算,業內普遍認為,一旦量子計算成功應用後,量子計算的速度將會至少是現在的100萬億倍以上,是對現有計算能力的一種顛覆,現在的加密體系,在量子計算前不堪一擊,沒有任何秘密可言。
量子技術的另一方面則是量子通信,利用量子的微觀特性,對信息進行加密的技術,也是唯一能夠對抗量子計算的通信技術,這足以影響到全球的通信技術的安全,也將顛覆當前的通信技術。
所以關於碳基晶片、量子技術,目前全球所有的強國都在進行研究,誰都想率先掌握這把金鑰匙,從而讓自己領先於全球,成為科技霸主。
值得慶幸的是,目前在碳基晶片、量子技術的研究上,國內技術雖然不至於全面領先國外,但也沒有落後,處於同一水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