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後一直關注紙漿期貨行情,不是因為有什麼先見之明,只因為其他品種都漲上去了,畏高情緒下追也不是不追也不是的無奈之舉,那乾脆找一個還在地上趴著」酣睡「的品種來做好了,紙漿就這樣進入了我的視線成為了我的狙擊目標。
成交寡淡,持倉不多,很長時間裡做紙漿的資金不多,聰明的熱錢都跑到貴金屬、鐵礦,油脂這些趨勢性明朗的品種上去了何況我做得還是紙漿的次主力合約,就更沒什麼成交量了,只能插科打諢地做幾手單子簡單參與保持對行情的敏感度而已。
我是基本面技術面都沾的「兩面派」,喜歡把基本面分析做細,把涉及紙漿的所有信息分門別類整理出來以後,每天做的工作就是看這些網站上的消息,找出涉及紙漿漲跌的最小阻力方向的訊息,研究供求關係,內在邏輯,上下遊心理並結合盤面加以驗證。
漿子的基本面是這樣的:年後疫情原因紙漿大幅累庫,但限廢令和限塑令對紙漿有潛在的利多影響,中加貿易上的不確定性容易影響漂針漿的進口量。消費端生活用紙增長良好,書頁紙隨著開學季的到來也恢復增長,金光併購博匯後餐飲用白卡紙可能成為增長亮點帶動用漿量的增長。總之造紙企業今年的財報特別好看。
期貨就是產業鏈上下遊的博弈,投機資金來來回回的左右幫腔。造紙廠成本低了對應著紙漿廠銷售價格低了,銷售收入的減少。4500一線已經逼近加拿大等高成本漿廠的盈虧成本區間,長此以往不能持續。
還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現象就是一旦某個品種要起一波行情,一定伴隨著一個行業會議的召開,大家來協調立場,統一認識。在紙漿貿易圈建發紙漿具有很大的話語權,他們7月召開了一個漿廠的視頻會議,邀請了國內外各大漿廠的銷售負責人探討未來行情的發展趨勢,結果就出現了一波小波動後調整,隨後一波大的漲勢如約而至。
當然伴隨的是庫存的大幅度下降,這都是行情的套路而已。說一千道一萬無論分析的多麼頭頭是道,我還是完美的錯過了後面的這波大的行情,深刻反思後俺老婆說出了其中的真正原因:「你就是猜猜行情而已,不專心,沒耐性」
多麼痛的領悟:做交易可不是分析師分析行情,然後就淺嘗輒止點到為止了,而是要切實的規劃好入場,倉位,止盈止損,等一系列後續的操作,一環出了問題都會影響最終的交易效果。
其實很久以前和朋友探討,我認識到了自己存在的問題「智慧有餘,魄力不足」。就是我能很正確的分析出某個品種會起一波行情,但在操作層面沒魄力不敢追,放膽盈,這是很大的問題,也是完美錯過行情的根源。
發誓改正缺點,立此貼為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