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今年上海博物館有哪些好展覽
醍醐寺
今年,觀眾可以在上海博物館看到來自日本醍醐寺的60件文物、古埃及文物、徐州博物館藏金縷玉衣以及清代竹刻大師周顥的竹雕作品。
一財網 孫行之
1月26日,上海博物館公布了今年的展覽計劃,已經確定的5個展覽包括: 日本醍醐寺藏佛教文物展、芷巖風流——周顥的藝術世界、中國與埃及——兩個文明的源流、明代吳門書畫家手札墨跡展以及孫煜峰家族捐贈書畫精品展。觀眾可以在上海博物館看到來自日本醍醐寺的60件文物、古埃及文物、徐州博物館藏金縷玉衣以及清代竹刻大師周顥的竹雕作品。
日本醍醐寺藏佛教文物展」以及「中國與埃及——兩個文明的源流」,均與國外知名博物館合作,前者定於5月11日正式開放,後者則將在9月28日開幕。
醍醐寺位於日本京都,始建於874年。804年,日本佛教僧侶空海來到長安學習密教,兩年後歸國創立佛教真言宗。醍醐寺就是空海的徒孫聖寶建立的。據上海博物館副館長李仲謀介紹,醍醐寺於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其收藏主要以平安、鎌倉時代的佛教雕塑和唐卡為主。之前除曾在德國展出一次之外,從未在外國展出。此次在上海的展覽將包括60件雕塑、工藝品、繪畫等文物,其中部分為國寶級文物。另據他介紹,陝西青龍寺為醍醐寺祖寺。也是基於這樣的歷史淵源,這批展品在上博展覽之後,經過部分更換之後,將繼續在陝西歷史博物館展出。預計兩次展覽展出的國寶將佔文物總數的一半。
李仲謀透露,這批展品來到中國殊為不易。「一些木雕對環境十分敏感,只能展出8周或4周。日本中央文化財對國寶級文物出國展出也把控很嚴。」而此次展覽得以舉辦也是有賴於東京國立博物館從中協調。
「中國與埃及——兩個文明的源流」為上博第一個古代文明比較展,也將是迄今為止國內古文明比較展中規模最大的展覽之一。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告訴第一財經:「中國部分,展覽將涉及中國夏、商、周直至漢代這一段歷史時期內的文明;埃及部分,則將展示埃及文明起始時期知道託勒密王朝時期的文明。」此展的展品涉及青銅器、陶器、玉器、雕塑、護身符、建築構件。上海博物館、德國柏林國家博物館埃及館和莎草紙文稿收藏館以及徐州博物館將共同參與此次展覽。李仲謀告訴記者,徐州楚王陵出土金縷玉衣也將被借展到上海博物館。這是迄今為止出土最早、做工作為精細的金縷玉衣,長174釐米、寬68釐米,於1994年出土於徐州西漢獅子山漢墓。
2015年末,上海博物館的吳湖帆大展不僅僅是精品的羅列,它以吳湖帆的鑑賞研究為主要脈絡,勾畫了一代收藏大家立體的生活世界和多元的收藏取向。其策展思路的變革最為直觀的體現,便是展覽說明牌內容上的變化。在李仲謀看來,這也將是上博之後策展方式的側重方面:「所有展覽建立在學術研究的基礎上,圍繞著一個問題,將其作深、作透。」2016年的「芷巖風流——周顥的藝術世界」也將是一次基於研究課題的展覽。策展人將根據研究課題選擇館藏文物以還原竹刻大師周顥的藝術生涯。
除了公布展覽計劃之外,楊志剛還談到了上博東館的建設計劃:東館將於2020年開放,選址位於科技館東側,面積將超過本館面積(39000平方米)的兩倍。在展陳體系上,未來的東館將以書畫、工藝品為主,而本館則側重於青銅器和瓷器。此外,現在的上博館舍已使用20年,面臨設備老化的問題。2016年,在不影響展覽的基礎上,上博將啟動階段性整修,以保障文物和觀眾的安全。待到2020年新館建設完畢之後,本館則將進行封閉大修。
連結
上海博物館2016年展覽信息
一、日本醍醐寺藏佛教文物展
展覽日期:2016年5月11日—7月10日(5月10日周二開幕)
來展單位:日本真言宗醍醐寺、獨立行政法人國立文化財機構
展覽簡介:本展通過雕刻、工藝、繪畫等六十餘件組珍貴文物,向觀眾展現醍醐寺的歷史及其發展,日本密宗文化藝術以及醍醐寺的風雅。
二、芷巖風流——周顥的藝術世界
展覽日期:2016年6月中旬開幕,為期2個月(暫定)
來展單位:上博館藏、嘉定博物館、蘇州博物館、寧波博物館、南京博物院和天津博物館
展覽簡介:周顥(1685-1773),字芷巖,是嘉定竹刻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國竹刻藝術史上的轉折點和裡程碑式的人物,影響十分深遠。他同時還精通書畫與篆刻,善詩文,在多個藝術領域有著不俗的表現,是專業化文人工藝家的典型。本展覽通過系統陳列周顥的竹刻、木雕、硯雕和書畫作品,輔以其師友之作,來全面展現他的藝術成就,為研究中國傳統工藝美術中文人藝術與工藝文化的交流互動提供一個案例。
三、中國與埃及——兩個文明的源流
展覽日期:2016年9月29日—2017年2月19日(9月28日周三開幕)
來展單位:德國柏林國家博物館埃及館和莎草紙文稿收藏館、徐州博物館等
展覽簡介:
本次展覽特別將來自柏林國家博物館埃及館和紙莎草文稿收藏館的文物精品與華夏瑰寶並列展出,品類涉及青銅器、陶器、玉器、雕塑、護身符、建築構件、珠寶等,旨在從文字、統治形式、日常生活、宗教信仰和喪葬文化等方面開展多維度、深層次的對話,從而上探中埃文明發展的源流,繼而呈現出兩者不同的演進與變遷。
四、明代吳門書畫家手札墨跡展
展覽日期:2016年10月中旬—12月18日(暫定)
展覽地點:第三展廳
來展單位:上博館藏
展覽簡介:上海博物館藏有大量珍貴的明代名人書札,尤其是吳門地區書畫家之手札,既是精美的書法作品,又具豐富的史料價值。本次「明代吳門書畫家手札墨跡展」將展出明代王鏊、李應禎、沈周、文徵明、唐寅、吳寬、王寵、陳淳、張靈、王世貞等數十位著名書畫家的精選手札約60件(組)。內容上至政治民生,下至家事兒女,或文章酬唱,或藝苑交遊,以期能夠直接、生動、全面地還原明代吳門一地書畫家的生活環境、藝術創作、審美趣味以及書法風貌。
五、孫煜峰家族捐贈書畫精品展
展覽日期:2016年12月中旬—2017年2月26日(暫定)
來展單位:上博館藏
展覽簡介:著名愛國收藏家孫煜峰先生(1901-1967),曾向上海博物館捐贈一百七十餘件書畫類藏品。其中宋人《睢陽五老圖》題跋冊、元張雨《行書臺仙閣記》卷、明文徵明《雙柯竹石圖》軸等,均為赫赫名跡,曾受到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褒獎。本次展覽旨在集中展示孫煜峰家族捐贈的書畫精品並出版相關圖錄,以彰顯其愛國主義情懷。圖錄將收錄其家族捐贈的約90件書畫作品。展覽擬在圖錄的基礎上,展出40至50件(組)書畫精品。
(展覽名稱皆為暫定名)
(責編:董子龍、魯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