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項目盤活廢棄工廠老舊古街 浦江文創產業風生水起

2021-01-15 浙江在線

  昨天,浦江「工業博物館」內,73歲的原齒輪廠員工潘紹錫向來參觀的遊客講解:「這叫珩磨輪,用於改善齒輪表面粗糙度,降低齒輪噪音……」

  1998年,齒輪廠由國營體制改為私營股份制有限公司;2012年,搬遷至浦江經濟開發區。此後,老齒輪廠由於無人管理,雜草叢生,荒置的老廠房、舊倉庫顯得凌亂粗糙。2018年,齒輪廠舊址迎來「新生」。通過招商引資,引進義烏老車站文化創意發展有限公司,規劃改造為「老齒輪•1967文創園」,實現工業遺存的有機更新。從6月起,文創園遵循「修舊如舊、存表去裡」的理念啟動改建,目前園區路面以下的水、電網管,主要幹道和支路的硬化,景觀綠化和步行街路側石,以及所有現成保留房屋的屋頂防漏及結構加固等工程均已完成,步行街基建基本成型。

  根據文創園總體規劃,主要建設文化藝術綜合區、城市創意會客廳、創新設計綜合區三個功能區,集傳統文化展示交流、非遺展示、民間藝術展示、當代藝術展覽、文化消費、創意辦公、配套服務等業態於一體,多元業態有機融合,並將浦江水晶、絎縫、掛鎖等傳統產業以及詩詞書畫等特色文化元素融入其中。「現在整個文創園已經進入衝刺階段,我們力爭在本月底前基本完成各項配套設施建設,為明年推向市場打好基礎。」「老齒輪·1967文創園」項目負責人張獻均說。

  通過文創產業的撬動,帶動老廠區、老街區涅槃重生的還有浦江東街。東街曾是浦江歷史上最繁華的中心街區,見證著千百年來浦江的發展變遷。今年3月,修舊如舊、復古如古的千年古街被「喚醒」後,傳統梨膏糖、浦江竹編、浦江木雕、浦江書畫、浦江剪紙等一批展示民間技藝的業態在這裡集聚,連同供人放鬆消遣的書吧、綜合茶樓,極大地帶動了商業、旅遊、餐飲等產業升級,還撬動了古街旅遊新業態。

  東街的美麗蛻變,為整個民主路歷史文化街區(含東街、橫街)的保護修繕開了個好頭。「通過幾年的努力,我們要把民主路歷史文化街區打造成為文化、休閒、商業的集聚地和城區慢生活人群的目的地,為浦江人提供一個尋找鄉愁記憶的公共俱樂部。」縣歷史文化街區總指揮張宗匯說。

相關焦點

  • 雲南昆明推動老舊工業廠區發展文創產業紀實
    原標題:文化清風吹醒沉睡老廠——雲南昆明推動老舊工業廠區發展文創產業紀實  近年來,在雲南昆明,許多荒涼的老舊工業產區突然熱鬧起來,成為昆明文化創意產業的聚集地、孵化所和展示舞臺,重新煥發出活力與風採。
  • 走訪文創園區 看文創產業盤活區域經濟「上海方案」
    原標題:記者近期走訪多家文創園區發現,各區在文創產業布局之中有不謀而合的前瞻視野 一區一特色:看文創產業盤活區域經濟的「上海方案」上海文創園區發展已逐步形成「一區一特色」的發展格局。記者近期走訪多家文創園區發現,各區在文創產業布局之中有不謀而合的前瞻視野:對於電競這樣的新興文創產業,各區都以文創園區作為孵化地,或引進電競戰隊成為賽事舉辦地,或打造聯盟勾連產業上下遊。
  • 推動城市老舊空間轉型江蘇藍園「織補更新」中小微企業發展新思路
    幾十年後,再次走進,他沒有想到,曾經紅紅火火的工廠,竟破敗不堪,斑駁而蒼涼……那個熱火朝天的年代已不復存在,不禁黯然神傷。2017年底,正值電影《芳華》上映,蘇州電視機組件廠的改造項目還在洽談,藍園的另一個項目藍·989文化創意倉庫已正式開園。因為兩個項目相鄰不遠,藍園總經理陳莉建議,如果蘇州電視機組件廠的改造項目也順利籤約,就叫它「芳華」。
  • 貴州生態特色食品產業風生水起 香飄四海
    貴州十大工業產業之生態特色食品產業——產業風生水起 「黔味」香飄四海  萬山深處藏靈秀,多彩貴州出山珍。  近年來,貴州按照「12345」產業鏈模式,促進「雙千工程」深度融合,實現工作鏈、產業鏈、價值鏈「三鏈合一」,有力助推生態特色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全省生態特色食品產業完成產值950億元,同比增長8.1%。  貴州生態特色食品不斷泉湧,聲名鵲起,讓更多消費者「吃」出了健康好味道。
  • 促進文創與產業、城市、商業、旅遊融合:成都發力西部文創中心
    再者,錦裡古街、寬窄巷子、東郊記憶、西村創意產業園……這些文化創意產業項目再造與歷史文化傳承,構築起成都文創產業的基礎。這也是2017亞洲書店論壇選擇成都的重要考量,這是一座充滿人文關懷的城市,700多家實體書店凝練出成都的氣質和靈魂,塑造著一個「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成都。
  • 老舊廠房再利用 大石壩街道結合賽事活動「盤活」閒置資源
    今(27)日,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來到了重慶市江北區大石壩街道,了解其再利用轄區老舊廠房,「盤活」閒置資源的故事。創意再改造讓老舊廠房「活」起來據了解,上世紀中葉,大批大中型國有企業入駐大石壩,佔據轄區面積91%,街區具有典型的工礦型建築特色,與如今頗具現代風格的城市風格大有不同。
  • 青浦:上海之門,風生水起~
    讓我們一起跟著新民晚報看看「美出圈」的青浦環城水系~青浦,因水而生,依水而建。澱浦河南岸、東大盈港西岸的青溪園內,矗立了近300年的萬壽塔,靜靜地見證著青浦從「上海之源」到「上海之門」的歷史變遷。近年來,青浦風生水起,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進博會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兩大國家戰略相繼落地,青東迎來了產業轉型發展的契機,青西也在萬眾關注下探索著生態和經濟共贏的發展之路。而對於生活在青浦的市民來說,不論是生態的保護還是產業的發展,宜居才是城市發展帶給他們的最大獲得感。
  • 臺灣文創產業全解讀
    這些工業遺產文創園區許多是日據時期的工業廠房,許多具有百年以上的歷史,隨著城市擴張及產業轉型,這些曾經在臺灣歷史上發揮重要作用的工廠,要麼搬遷,要麼破產重組,進入二十一世紀後逐漸退出歷史舞臺。這些老舊的工業廠房現在基本處於城市的中心地段,承載著百年來的歷史文化記憶。
  • 觀光工廠:工廠文創的案例解讀
    但是在目前臺灣眾多的產業當中,只有兩項產業每年還能保持20%-30%的成長。一個就是農業,另一個就是旅遊業。農業加上旅遊就是休閒農業,也是臺灣目前發展相當蓬勃的、新興的文創產業。「觀光工廠」是近年開始在臺灣流行的旅遊項目,與大陸目前正在積極推行的工業旅遊有些類似。不過,與大陸工業旅遊發展不太順利相比,臺灣的觀光工廠,卻讓一批瀕臨倒閉的老字號重新煥發了活力。
  • 臺灣彰化官員:「觀光工廠」豐富在地旅遊產業、助企業轉型
    「觀光工廠」主要是改造傳統工廠為觀光景點的旅遊項目,其內容包含展示工廠生產設施、生產流程、工人作業等樣貌,搭配導覽解說、DIY實操等服務,使遊客獲得多元化體驗。10年前,「觀光工廠」在臺灣興起,各地大量老舊、廢棄廠房為快速發展提供場地。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臺灣共有「觀光工廠」136家。
  • 在1906創意工廠,感受文創慢時光
    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成都武侯區,這裡三國文化、雅風蜀韻、文創地標應有盡有。這裡除了有大家耳熟能詳的玉林老街巷,也有蘊含著深厚底蘊,又蝶變出全新美貌的新地標——1906創意工廠。
  • 臺灣文創產業全解讀 ​
    這些工業遺產文創園區許多是日據時期的工業廠房,許多具有百年以上的歷史,隨著城市擴張及產業轉型,這些曾經在臺灣歷史上發揮重要作用的工廠,要麼搬遷,要麼破產重組,進入二十一世紀後逐漸退出歷史舞臺。這些老舊的工業廠房現在基本處於城市的中心地段,承載著百年來的歷史文化記憶。
  • 近百文創園區在京共商老舊廠房變身
    本次年會以「相融相通·共享發展」為主題,由中共北京市朝陽區委宣傳部和北京朝陽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指導,由中國文化產業協會、全國老舊廠房保護利用與城市文化發展聯盟、國際文化產業園區發展聯盟、京津冀文化產業協同發展中心、北京市朝陽規劃藝術館共同主辦,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提供學術支持。
  • 溫州鹿城文化產業發展新亮點 老廠房蝶變文化創意園
    在鹿城,利用老工業區的區位優勢、體量優勢、交通優勢和文化優勢,不少老廠房紛紛打起了創意產業牌,成為「創意產業」文化附加值高的產業集聚地,實現城區內老廠房再利用的破局。  輕柔音樂取代機器噪音  在黎明工業區,高低錯落的廠房牆面上懸掛著各式各樣的招牌:小茶悅會、一棵樹藝術中心、音樂工廠……一走進廠房的內部,原本皮革味濃厚的地方,而今傳出了淡淡的咖啡香;原本刺耳的機器噪音,也被若有若無的輕柔音樂取代了。昔日忙碌的工廠,成了時尚潮人們的聚集地,老舊的黎明工業區變身為「黎明92」文化創意園。
  • 浦江歷史古街東街今盛大開街 打造城區慢生活
    來現場的浦江人都說,這是政府做的一件大好事,從此浦江城區慢生活一街搞定。東街的修復,不僅僅使浦江人有地方可去轉轉,更是為浦江城市留住了根,為浦江地域存續了文脈,為浦江人民提供了一個尋找鄉愁記憶的公共俱樂部,為浦江人的生活搭建了一個歷史與時尚高度融合的生活空間,為浦江全域旅遊打造了一個經典樣本和引擎。
  • 日本富山產業旅遊風生水起 行會組織出版產業圖鑑幫大忙
    《富山產業旅遊圖鑑》(資料圖) 今年,以當地工商行會組織「富山商工會議所」為主力,充分發揮收錄了富山縣內各大產業旅遊網點的《富山產業旅遊圖鑑》的引導作用,力圖大幅增加遊客量。 該造酒廠將推出採用富山產原材料的原創商品以及結合傳統產業推出有舊有新的旅遊內容,最終促進公司的商品銷售和提升品牌價值。 當地工商行會組織成產業旅遊背後重要推手
  • 盤活本地自然和生態資源,發展康養、生物醫藥等產業
    誰曾想,這裡曾經是一家廢棄多年的工廠。變廢為寶的背後,隱藏著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中北碚的發展邏輯——最大限度盤活本地自然和生態資源,發展康養、生物醫藥等大健康產業,以此滿足市民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培育新的增長點,增強區域經濟輻射力。6月19日,重慶日報記者就此進行了打探。
  • 臺灣文創與娛樂觀光工廠項目商務考察
    此次商務行直接與臺灣同行交流、與文創觀光工廠傳統改造商家零距離接觸對接,學習臺灣文化創意園與觀光工廠、兒童樂園以及傳統改造、招商組合、營運及行銷之道
  • 臺灣之文創&民宿遊學之旅
    食養山房是一個氛圍很好的世外桃園, 充滿禪風再加上芬多精,汐止五指山中的幽靜環境,襯託著如藝術品般的美食真是恰如其氛,是個放鬆身心靈好好享受美食的好餐廳。隨著海陸運輸動線遠離、經濟結構改變,城市重心往內陸移動,大稻埕失去昔日的地位,逐漸成為臺北邊緣的老舊街區;然而經過多年沉寂,從二○一○年開始,一股文創狂潮卻悄悄急襲這個歷史風情飽滿的安靜區域。
  • 浦江節奏 「勢」在必行——浦江推進重大項目建設賦能「重要窗口」
    浦江化危為機,積極搶抓疫情給縣域加快科技發展、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帶來的新機遇:新項目不斷湧入、好項目加速聚集、大項目加快建設,鐫刻出浦江同心築夢、砥礪奮進的新華章。一批攸關浦江未來產業發展的項目相繼落地、建設、投產,開啟的不僅僅是浦江新舊動能轉換、全面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更是豐安大地充滿創新創業創造熱情,敞開胸襟、擁抱資本的擔當與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