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畫要懷疑嗎——廈門水彩畫家作品選

2020-12-11 百家號

鄭起妙《爭豔》水彩 76x56cm 2009

鄭起妙《春暖》水彩 37x57cm 2014

鄭起妙《夕暉》水彩 56x76cm 2009

[作品順序按字母ABC排列]

蔡曉晴《鼓浪嶼天主堂》水彩 51x36cm

陳中興《閩南紅》水彩 56x76cm 2019

陳忠進《閩南厝角頭》水彩 75x54cm

方麗芬《盎然》水彩 46x61cm 2019

洪寶慧《庇蔭》水彩 53x38cm 2019

侯思雨《日出》水彩 61x46cm 2019

胡思旗《冬日樂章》水彩 76x56cm 2019

胡思旗《海門風港之二》水彩 76x56cm

胡思旗《海門風港之一》水彩 76x56cm

胡思旗《落日港灣》水彩 76x56cm 2019

黃斐然《林語堂故居》水彩 56x38cm

黃秀菜《白露》水彩 25x25cm 2019

黃秀菜《秋分》水彩 25x25cm 2019

黃妍《月下塘》水彩 61x46cm

黃永生《大溪山莊》 紙本水彩 56x76cm 2018

黃永生《單行道》 水彩 56x76cm 2019

黃永生《社戲》 水彩 56x76cm 2019

黃永生《屯堡圖騰之六》水彩 56x76cm 2019

江巍《路過一片倒影》水彩 52x70cm 2019

柯培雄《泉》水彩 79x55cm 2019

柯志強《討海》水彩 87x76cm 2018

李瑞揚《紅厝》水彩 46x61cm 2019

李勇《風起廊橋》水彩 56x76cm

李勇《豔陽天》水彩 50x60cm

李志德《篔簹新港》水彩 54x77cm 2019

林秋蔚《秋》水彩 31x23cm 2019

林秋蔚《遠山曉夢》水彩 65x50cm 2019

林奕德《波》水彩 46x61cm

林奕德《綠園》水彩 46x61cm

林再福《古韻》水彩 56x76cm 2019

林再福《三伏》水彩 56x76cm 2019

林錚《歲月流逝》水彩 27x39cm

林錚《晚歸》水彩 39x27cm 2019

劉維海《半嶺》水彩 76x56cm 2009

劉維海《曲徑》水彩 78x58cm 2009

劉蔚《童年往事之二》水彩 74x52cm

劉蔚《童年往事之一》水彩 74x52cm

劉毅鵬《林語堂故居》水彩 56x76cm 2018

馬學梅《溫暖如常》水彩

潘甘杏《和風》水彩 56x76cm

潘甘杏《微醺》水彩 56x76cm

喬雁《浮生》水彩 53x38cm 2019

喬雁《廈門八市》水彩 56x76cm 2019

畫畫要懷疑嗎

——閱讀梅洛·龐蒂《塞尚的懷疑》手記

文/黃永生

忘了哪本書上提到米歇爾·福柯寫過法國畫家塞尚的文章,一直沒發現有誰翻譯過這篇文章,很想看像福柯這樣的哲學家是如何分析這位現代繪畫之父的。偶從楊大春、張堯均主編梅洛·龐蒂文集第4卷《意義與無意義》第一部分裡,讀到「塞尚的懷疑」這篇文章,算是對找不到福柯那篇漢譯文章留下缺憾的補償。但對哲學家這個懷疑的提法,總有那麼點可疑,覺得畫畫就畫吧,懷什麼疑。

讀過一些研究畫家的文獻,編著者要麼是美術史家、要麼是美學家,從審美角度看畫家個案,從文化生成層面歸納繪畫現象。如福柯、梅洛·龐蒂這樣的哲學家,看畫家總是能找到問題的不同視角。像塞尚這樣偉大畫家的作品,不再是審美就解釋得了的現象,其繪畫追求早已超越觀察,進入到哲學層面的思索。本書《意義與無意義》翻譯張穎,對首譯劉蘊涵譯為「塞尚的疑惑」提出質疑,認為懷疑更符合梅洛龐蒂的立意。其理由一是對經驗的形而下懷疑,二是現象學式懷疑,三是存在主義者懷疑。懷疑的這三個層面,不管哪一點都離開了繪畫技術經驗,其作品不再是傳統技術的審美呈現,他的繪畫是一個悖論,貝爾納對此說塞尚是在自殺。塞尚研究自然不是為了還原自然,他以自然真實為目的,卻戒用達到真實對象的技術,他的作品以此有那種超越自然的力量。

在塞尚之前的繪畫現象,基本上是順著審美這條路線發展過來,其中有不少表現各個歷史階段的大題材,包括宗教事件、歷史畫卷,語言形式審美取向都沒離開那個感性的自然對象,所有作品圍繞著自然創作,所有畫家朝向那個自然的感性存在,那個自然對象成了寫實繪畫最後的皈依。不能說寫實作品缺乏畫家作畫意識,只是到了塞尚這裡,那個作畫意識不再是順著自然對象,那個意識開始出現懷疑式反思。那麼,塞尚懷疑什麼,翻譯在注釋裡列出三個懷疑都蒙上一層哲學的抽象色彩,提問方式已不是繪畫的審美範圍。依一個畫家的理解,我認為塞尚第一懷疑自然,第二懷疑自己,第三懷疑那種一脈相承的語言審美模式。

斷言塞尚懷疑自然顯然過於武斷,我找不到確切證據,他沒說過這方面的話,相反他從自然那裡製造某種自然真實,他的作品是經一番對自然研究後的畫面,而那個畫面裡多了畫家強迫自然接受的作畫意識。塞尚的這個作畫意識使我想起康德那句名言,讓自然回答我的問題,在塞尚這裡是讓自然回答畫家的問題。畫家不懷疑自然,懷疑的是描畫自然的經驗裡那種形而下表象,那些表象與畫家缺了內在關聯。塞尚之前的畫家從未懷疑自然表象,他們從未思考那些表象裡應有自我影子,塞尚要將自己的意識賦予自然,這一點很像石濤所說的為自然立法。從塞尚的懷疑自然看到繪畫藝術的轉向,從自然那裡轉向自我,塞尚建立一個支點,後來畫家紛紛藉助這一支點,推開了藝術殿堂的好多扇門。

塞尚對自我抱著同樣的懷疑態度,最典型的是他對自己的革新以為是自己視覺障礙,懷疑自己的才華,周圍人也對他的作品表示懷疑,這就造成一種無形的窘迫感。而他力爭衝出這樣的窘迫狀態,母親去世那天下午他在作畫,1870年當憲兵把他當作逃兵役者追查他時,他在艾斯達克寫生作畫,懷疑變成一個激勵,愛畫畫成為一個信仰。基於這樣的懷疑,他對自然的懷疑變成一個無止境的追問,他說「我所理解的視覺效果是一種合乎邏輯的視覺,不帶有任何荒唐無稽的東西」,「藝術是一種個人化的統覺」。邏輯與統覺是走進塞尚作品的關鍵詞,邏輯是什麼,邏輯首先不是自然秩序,邏輯是畫家質疑自己感受自然能力的結果,所有從自然那裡來的感覺要符合畫家的作畫意識,作畫意識形成了塞尚的語言邏輯。

最後是塞尚對語言審美模式化的懷疑。他處在印象主義繪畫逐漸替代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繪畫,漸漸成為主流的時髦審美模式的時代,不可否認,他一開始很喜歡印象主義繪畫,但他的天性無法讓他跟上印象主義畫家的脈搏,他懷疑自己同時懷疑印象主義繪畫。折回自己的天性上來,反而與他的懷疑自然、懷疑自我一拍即合。印象主義語言為何不適合塞尚,因為印象主義繪畫還在自然對象那裡。作品在自然那裡生成又回到自然的真實那裡,是繪畫發展的必然形態。但形態有其自己的發展規律,從一個形態轉向另一個形態,自然與自我是繪畫形態發展的兩個朝向。在塞尚這裡開始朝向自我,這是他懷疑固守自然審美模式的最大收穫,也是懷疑帶給他的啟示。

不得不回到藝術這個命題上來,藝術是什麼。藝術肯定不是懷疑,但藝術一定要經過懷疑這個過程,懷疑帶給畫家某種模糊的作畫意識,當內心裡那個模糊作畫意識形成明朗化統覺,這個統覺會在畫家作品裡出現一個統一的作畫意識。怎麼解釋這一「統覺」,很容易想到統一的感覺,這個詞最早是康德創造的,他認為一個意識貫穿整個感覺就叫統覺,認知者將所有不同類統一在一個意識上。當我們再次回到塞尚繪畫上,塞尚不管是人物畫還是風景作品,我們都可以從每一幅畫裡感知他的一個意識。

在遵循自然對象的作品那裡,畫家尚未形成一個意識,或者說畫家意識被自然之強大遮掩了。只有當畫家出現反思性質疑的時候,畫家從自然那裡轉向自我,一個意識才有可能出現。一個意識像一個精神,類似曹丕所說的「氣」,文以氣為主,氣貫通整篇文章,每個文字都有了神採,謝赫六法論直接說出「氣韻生動」。氣是一個意識,一個意識是畫家生命的覺悟。

懷疑雖不是藝術,但藝術少了懷疑免不了因循守舊,藝術之所以藝術全在於它不走老路子。

2020年元月29日

邱玉銘《豔陽》水彩 46x61cm 2019

邱玉銘《孕春》水彩 46x61cm 2019

沈瞿平《待潮》水彩 56x76cm

唐琦偉《天邊》水彩 56x76cm

塗慷《鄉村小景》水彩 54x38cm

王紅英《停泊》水彩 60x50cm 2019

魏耀姜《沉浮》水彩 76x54cm 2019

魏耀姜《幻影》水彩 76x54cm 2019

吳寧榆《歲月》水彩 46x61cm 2019

吳希晨《綠肥紅瘦》水彩 56x76cm 2019

吳永健《埕院》水彩 46x61cm 2019

吳永健《村落》水彩 46x61cm 2019

許欽敏《盛放》水彩 28x38cm 2019

楊鋒偉《春分》水彩 106x78cm 2019

楊鋒偉《九月的鳳凰花》水彩 109x75cm 2019

楊曉光《人體2018》水彩 56x76cm 2019

楊曉光《人體2019》水彩 56x76cm 2019

楊曉薇《往昔》水彩 38x57cm 2019

鄭美妹《九日山》水彩 46x61cm 2018

鄭美妹《遺暉》水彩 50x60cm 2016

鄭藝川《晨曦》水彩 76x56cm 2019

朱淑玲《暗香》水彩 2019

朱淑玲《夏花》水彩 2019

分享—訂閱:

微信關注:黃永生論畫

相關焦點

  • 畫畫還有意思嗎——中馬水彩聯展作品選
    >黃永生(中國)《群山舞》 水彩 56x76cm畫畫還有意思嗎——中馬水彩聯展學術交流發言稿文/黃永生這次水彩聯展,恰逢中馬建交45周年,展出雙方各10位畫家的水彩佳作,正如馬來西亞特使陳國偉先生說,「本次畫展將為45周年慶增添一筆更絢麗的色彩
  • 英國畫家麥克沃伊水彩人物肖像作品選
    很早就發現了自己喜歡畫畫,他十五歲時就進入了倫敦斯萊德美術學院。在斯萊德,他是奧古斯都·約翰和威廉·奧彭身邊的一員。麥克沃伊因在與惠斯勒的研究中學習到的優良的油脂技術而聞名。後來他和沃爾特·西克特在迪耶普共事。在斯萊德的時候,他是格溫·約翰的同學,他和他有一段不愉快的戀情。從1900年起,麥克沃伊在新英格蘭藝術俱樂部(NEAC)展出,並於1902年成為會員。
  • 廈門市水彩畫會會長鄭起妙:他的水彩畫很有「廈門性格」
    ­  鄭起妙,1934年出生於福建永春,1955年畢業於鷺潮美術學校,師從楊夏林、張曉寒、李其錚,現為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協會員、中國水彩畫會理事、全國首屆小幅水彩畫展評委、福建省水彩畫會顧問、廈門市水彩畫會會長
  • 水彩畫家李萍作品欣賞
    1998_2002年就讀於西安美術學院2002年任教於西安美院水彩專業2004-2005年赴巴黎美術學院進行學習陝西省美協水彩藝委會委員西安市美協水彩粉畫藝委會秘書長>國家藝術人才庫文藝評論委員會委員陝西省水彩粉畫院秘書長個展2005年於法國國際藝術城舉辦個人作品展。
  • 法國後印象派畫家洛特雷克的水彩畫作品
    法國畫家土魯斯-洛特雷克的人物水彩畫作品,這三幅人物水彩畫作品為《賽馬》、《寇希特斯小姐》、《設計玻璃窗》;土魯斯-洛特雷中文全稱為亨利·德·土魯斯-洛特雷克,其英文全名為Henri Marie Raymond de Toulouse-Lautrec-Monfa
  • 國際水彩畫家晁鐵軍:人生重啟,我在澳洲做職業畫家
    晁鐵軍先生在墨爾本個人畫展上 旅澳國際水彩畫家晁鐵軍先生的作品多次獲得國際比賽大獎。他的作品沉穩又不失活潑,安靜又飽含力量。 本次墨爾本展出的作品包括一些近兩年創作的大幅水彩,部分國際大獎獲獎作品也將在此展出。題材涉及人物肖像、風景,以及花卉等。
  • 畫家簡忠威的風景建築人物素描和水彩作品賞析
    畫家簡忠威簡忠威老師的繪畫經驗的練習口訣,以前看到過一次言簡意駭。雖然本編還需要用一生去參透,但是學習的路上這首口訣會一直提醒著我。今天把簡忠威老師的微博扒拉完以後,陷入了深深沉思之中,簡老師的作品和經驗分享都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以下就是整理了老師的部分作品與多年經驗分享給大家。素描對於繪畫來說,就如同是這座橋的設計原型,包括力學與美學。力學是科學知識,美學是品味鍛鍊。
  • 「絕美的水彩大教堂」,不容錯過的波蘭水彩畫家瑪雅·羅恩斯卡
    瑪雅·羅恩斯卡(MajaWrońska) 是一位建築師和自由插畫家,她創作了歐洲建築的宏偉生動的水彩插圖。作為建築師和藝術家,她平衡了作品中繪畫和透視圖的元素,包括戲劇性和詳細地使用線條和柔和的水彩畫。
  • 水彩藝術分享|水彩畫家美麗的暈染專注水彩帶來意境水彩作品欣賞
    最美的時光分享最美的藝術~ Sumiyo Toribe水彩作品分享水彩畫以一種水和色的交融具體呈現。水彩畫的溼畫法更是流動產生的藝術效果,水的流動產生複雜變化的水彩藝術。水彩畫家Sumiyo Toribe的水彩作品中言簡意賅地繪畫語言,但用畫風溫暖豐富了繪畫語言,具有玩轉色彩的動態美感。暈染出來的作品形似而神似,蒲公英花瓣迎風起舞,美在飄逸。Sumiyo Toribe的水彩作品中,顏色色彩感極具透明,在整體畫面的明暗變化中,藉助於水的流動在表現。
  • JP水彩畫家Yutaka Murakami:貓系列作品欣賞
    日本京都畫家村上豊(Yutaka Murakami),喜歡畫風景和小動物,他的作品中,貓系列最受歡迎他筆下的貓生動、靈氣、安逸。村上豊的水彩畫題材很多。結合水彩和中國畫畫法。表現出貓可愛調皮的性格和毛絨絨的質感!
  • 「青年畫家」譚秋菊水彩作品
    譚秋菊黑龍江省美術家協會會員黑龍江省女畫家協會會員九零創作畫社理事2020年 獲第三屆全國小幅水彩展入會資格2020年 獲第二屆深圳國際水彩雙年展入會資格2019年 獲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進京作品2019年 獲黑龍江省首屆青年水彩藝術展銀獎2018年 獲第六屆全國青年美術作品展入會資格2018年 入選首屆深圳國際水彩畫雙年展
  • 他是「燒烤畫家」,他用垃圾桶蓋、放大鏡當畫筆,聚焦太陽光畫畫
    他是「燒烤畫家」,他用垃圾桶蓋和放大鏡當畫筆,聚焦太陽光畫畫他用垃圾桶蓋和放大鏡當畫筆,聚焦陽光畫畫,他就是「燒烤畫家」還記得小時候曾經玩過的放大鏡嗎再說畫畫,畫畫的工具有很多,比如各種油畫筆、鉛筆、鋼筆、水彩筆等等,但你見過用垃圾桶蓋和放大鏡當畫筆,然後聚焦太陽光畫畫的畫家嗎?看了他的作品後,很多網友都戲稱他是「燒烤畫家」。
  • 美國畫家Andy Evansen令人沉迷的水彩作品賞析
    01水彩分享第S020篇美國寫生會會長安迪#水彩#,他的作品簡約明快、樸實而大氣,充滿著煙火氣息。他的作品被大家熟知和認可源於他獲得了一個國際水彩大獎和他作品2005年出版在了美國《藝術家雜誌》的封面上。曾擔任明尼蘇達州水彩協會主席。其水彩作品常刊登《美國水彩藝術家》、《國際藝術家》、《水彩畫家》、《美國藝術收藏家》等雜誌封面。
  • 英國著名水彩畫家Michael James Chaplin:高級灰的建築水彩
    @ Michael James ChaplinMichael James Chaplin,生於1943年,是一位來自英國的水彩畫家。他是英國當代最著名的藝術家之一,出有《英國當代水彩畫家》一書。是英國皇家水彩協會、皇家版畫協會、皇家藝術學會成員。Michael James Chaplin在英國和國際上以畫家,雕塑家,作家,教師以及電視名人而聞名。2011年3月,Michael James Chaplin在皇家水彩協會春季展覽會上被授予著名的特納水彩獎。
  • 付子龍水彩作品欣賞
    漆畫作品《晚歸》、《曬衣服》被四川美術學院陳列館收藏;漆畫作品《金色的陽光》發表在四川美術學院作品中;2012年水彩畫作品《磁器口街景》、《小區河畔》入選第五屆重慶市水彩畫·粉畫展覽暨第十屆全國水彩畫·粉畫重慶市推選;2013年水彩畫作品《婺源村景》、《安徽宏村》刊登在第二屆中國高校水彩名家作品選;2015年至今在中國權威藝術門戶網站
  • 水彩畫家陳希旦:水彩畫容易學但難學精(圖)
    」  水彩畫家陳希旦成名於上世紀50年代。那時,才二十歲出頭的他,作品已與許多資深畫家之作一起被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選中並出版發行。在上海土生土長的陳希旦,對城市景觀情有獨鍾,他走遍了上海的大街小巷,畫了許多以城市為主題的作品。
  • 日本水彩畫家的作品奇異夢幻,極具東方繪畫特色
    《不眠之夜》 taupe-syuka 日本水彩畫家她的水彩作品畫面夢幻,極具東方繪畫特色 可以概括為四個詞 濃鬱、東方、奇異、靜美 她的作品大多數是以東方女性為題材 常用藏青色冷色調做背景 畫面往往像是蒙著一層薄紗
  • 宋清 | 2018水彩作品選!
    第二層含義是一個對水彩發展真正有貢獻的人,重要的不是一個純粹的畫家,是一個有積澱、有研究、有抱負,能看清方向的人。再是說目標越遠的人,人與目標兩點一線,平衡能力就越強,所有傷痛與不悅都會淡然處之,《簡媜散文》中的一段話可以送給宋清,"發覺你瘦弱的身軀底下,凝鍊了多少雄奇悲壯的天質,而你深深懂得韜光養晦……也只是一語一笑作別,但我堅信:這人是個大寂寞過的人!"。
  • 日本水彩畫家笠井一男,色彩強烈的水韻藝術和四季光影的水彩作品
    日本藝術家 笠井一男(Kazuo Kasai) 日本著名水彩畫畫家, 他的作品擁有獨具個性的繪畫風格,氛圍感極強。
  • 俄羅斯水彩畫家的速寫型風景畫,畫畫就該這樣暢快淋漓、一氣呵成
    Sergei Kurbatov-俄羅斯水彩畫家,1970年生於布達佩斯。在聖彼得堡應用藝術學院畢業,畢業後很長一段時間做平面設計師和動畫師。從2000年到2008年,Sergei Kurbatov開始積累知識和經驗,創作水彩畫。他主要描繪風景和安靜的生活。只有這個時候,他會享受到自由的快樂。遠離設計師的枯燥。他的水彩,筆法奔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