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輕雨
編輯/小棉
&34;,輔導孩子作業很容易就會讓家長崩潰,一不小心可能就演變成&34;,一到父母看來很簡單的題目,教了3、4遍還不會,那怒氣就有點&34;了。
近日,一段&34;的視頻在網絡上火了,網友們都被弟弟的表現逗笑了:這是看熱鬧不嫌事大呀!
只見視頻中,寶爸正坐在地上輔導著哥哥作業,講著講著,他的聲音變得越來越大:&34;而且還一直調整著&34;,好像想通過這樣子來排解心中的煩悶。
看著爸爸這樣生氣,弟弟轉身走到門邊拿起了靠在那的棍子,這棍子看著比他的手指還粗,而且同他身高一樣長,一把拿過後,只見他雄赳赳、一臉嚴肅地走了過來遞給了爸爸,爸爸一看對弟弟的&34;表示哭笑不得,內心肯定覺得:哥哥這平時是拉了多大的仇恨呀!
弟弟遞給爸爸後就準備轉身離開了,誰知轉頭一看,哥哥瞪了過來,好像在說:你給我等著!而且哥哥不僅瞪弟弟,對著拿著棍子的爸爸更是怒目而視,那樣子好像是要跟爸爸槓到底。
當然最後爸爸肯定是沒使用到那根棍子,只是拿在手裡成為威脅孩子好好寫作業的工具。
看到這則視頻後,網友紛紛表示被這一家子逗笑了,有人說:&34;,還有的表示:輔導作業真的是件要命的事等。
現實生活中,輔導孩子作業真的很考驗父母的耐心,這是很多家長的共鳴。其實,家長在輔導孩子作業時如果懂得用對方法,就可以輕鬆解決這一問題。
1、 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很多父母在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時候,看到孩子磨蹭或長時間停留在一道題上,就會忍不住想要幫孩子解答,這不僅會打擊到孩子的學習積極性,長久這樣的話,還會使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受到影響,對學習的態度就更隨便了。
父母在遇到孩子寫作業磨蹭或不會的情況,不要急著把答案告訴他們,而是通過引導、逐步分析,讓孩子自己找到解題的思路。
2、 用耐心創造和平的學習環境
家長如果在輔導孩子寫作業時表現出崩潰的神情,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情緒也會受到感染,容易產生不安和焦慮,這樣他們就更無法投入到學習中。
所以父母要多點耐心,給孩子創設一個平和的環境,讓他們能夠真正靜下心來學習,這也會讓孩子更願意表達。
3、 尊重孩子的想法
&34;,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路不僅僅只有一種,很多父母在這個問題上可能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想法,當孩子的解答過程或思路同自己不同時就會認為是錯的,這會造成孩子想像力的壓制,還容易產生自我懷疑,長久下去,他們對於解題就更會抗拒,即使做對了也會感到不確定,影響成就感的獲得。所以,父母應該尊重他們的想法,在聽完他們的思路後再做分析。
4、 對孩子的每個小進步給予鼓勵
學習需要興趣做支撐。如果孩子的學習進步能被看到,他們就會獲得成就感,而這個成就感就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反之,當孩子在學習上面臨的是困難和挫折,有沒有父母的鼓勵,這會對他們的學習興趣起到很大的打擊效果。
所以父母應該多關注孩子的學習,不吝嗇對孩子給予鼓勵,讓他們對學習產生積極性。
輔導孩子作業只是陪伴孩子成長路途中的一段,家長能做到科學輔導,孩子的學習也就會迎來進步,所以家長們一定要理性教育、用心灌溉,不能急於一時。
(本文內容皆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