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好校長就意味著一所好學校

2020-12-17 天空中的一座城

事實勝於雄辯。

一個好校長就是一個好學校。

看看張桂梅老師,一個弱女子,鐵肩擔道義。為了教育扶貧事業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心血,全部家當。她克服資金短期,師資不足,生源基礎差的問題,憑著黨員的黨性,韌勁,幹勁硬是紮根於滇西貧困山區,幾十年如一日,一手創辦了全國第一所女子高級中學__麗江華坪縣女子高級中學。

2008年建校至今,近千名貧困山區女孩走進校門,其中有449名考上大學。高中連續10年取得麗江市全市高考綜合排名第一的好成績,2017年學校出了一個浙江大學的學生,2018年一本上線率達50%,二本上線率達98%。2020年華坪女高有159人參加高考,600分以上有17人,一本線以上70人。理科最高651分,文科最高619分。

張桂梅校長對於孩子們取得的成績還是很欣慰的。但是從一校之長的管理者角度出發她還是不滿意。因為她想讓自己學校的所有這些來自大山裡的女孩都上一本或985或211等更好的學校,甚至清華北大,接受更好的教育。

華坪縣女子高級中學是全國唯一一所全免費制的女子高中,不收學雜費,書費、水電費、住宿費等相關費用也全部免繳。

如今華坪女高已經舊貌換新顏。設施齊全。有標準化的田徑場,教學樓,宿舍樓,學生食堂。校園內的布局錯落有致,綠草如茵。

在一面牆上刻著張桂梅老師的諄諄教誨:孩子們,走出校門,請遵守社會道德,家庭美滿,獨處時請自律。 ___校長語

張桂梅校長認為自己即使付出生命也毫不後悔。她把自己的獎金慰問品等財務共計百萬餘元都捐給了當地貧困學生,貧困家庭,社會福利院等,而自己沒有任何積蓄。

她說「我救了一代人這是我最欣慰的事情。只要她們過得比我好比我強,能為社會繼續做貢獻就是我做這件事最有意義的地方。」

從這裡出去的大學生沒有忘記母校還有張桂梅校長的恩情。要把第一個月的工資全數捐給華坪女中。這時,縣委書記跟張校長說,孩子們都不容易,縣政府有這個能力養學校,孩子們和家長好好享受這一份工資吧!

好校長就是一個縣的德高望重之人。她以開闊的眼界,大刀闊斧的工作魄力,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帶領著一所學校披荊斬棘。成為華坪縣的一張名片。

張桂梅老師是行業楷模。是一座豐碑。她是踐行黨的教育扶貧政策的巾幗英雄。也是所有老師學習的時代英模人物。這個夏天,她感動了全中國。

同樣的道理,一個好班主任就是一個好的班級

孩子們出了家門進校門,除了爸媽,班主任就是學生心目中最重要的人。一般學生都有一個心理,不愛聽爸媽的話,但是班主任的話就很願意聽。

在班集體中,班主任的作用非常之大。

1.班主任用愛心感染學生,使學生感受愛,學會愛。

2.班主任要善於做學生的思想工作。使學生不再「開小差」,想法不鑽牛角尖。尤其是思想健康,身心健康。

3.班主任善於組織和管理學生。

如果說班集體是船,班主任就是經驗豐富的船長。如果說班集體是兵營,班主任就是司令。如果說班集體是個花園,班主任就是辛勤的園丁。

好班主任的作用很神奇。她們可以把很多孩子心氣兒激發出來,使每個學生都能在班集體中健康成長;還能把大家的心氣兒凝聚在一起,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最後形成了一個有鮮明特色的,特別團結而又民主進步的班集體。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

好的班主任會重視發揮家長的教育功能,形成教育合力。引領家長讀書,提高育子修養。孩子們的心靈就像一盞盞期待愛心點亮的燈,心靈的燈靠心靈的聖火點燃。要點亮學生心靈的明燈,點亮家長心靈的明燈,一輩子做一個稱職的點燈人。

好班主任能帶出好班級,好校長能成就一個好學校。這是肯定的事情。俗話說,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希望我們的教育部門能廣招天下英才,識人用人,人盡其才,為教育事業做貢獻。

相關焦點

  • 《士兵突擊》讓我明白「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是什麼意思!
    這個士兵就是由王寶強主演的許三多,在入伍之前,所有人都不看好他,認為他又笨又傻,不是當兵的「料」。甚至在史今班長(張譯飾)在選他入伍之前,也認為他不適合。而在史今準備離開時,許三多的爹拼命揍他,史今班長終於忍不住制止了他爹,並承諾一定會把許三多帶成一個真正的好兵。後面雖然許三多經歷了很多冷嘲熱諷,但終究憑著自己努力成為了一名好兵。
  • 願千裡馬常有,伯樂也常有
    人們常說「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這裡人們所說的「千裡馬」通常是指那種德才兼備、有才識或有特殊技能的人。然而,由於世間的伯樂不常有,就這樣,即使是千裡馬,最終也只能被埋沒。因此「是馬也,雖有千裡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這便是導致「千裡馬常有,伯樂不常有」的根本原因。現實生活中,「懷才不遇」的情況是常有的事。比如一個滿腹才學的研究生和一個普通的大學生同時受聘於一家公司,不善交際的研究生只懂埋頭在事業工作中,而不懂與上司套近乎,善於觀顏察色的大學生卻很會對上司溜須拍馬,阿諛奉承。
  • 伯樂和千裡馬的樂土——記南京市重競技體育運動學校校長劉俊林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裡馬。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伯樂和千裡馬相輔相成,用此形容優秀教練員和運動員的關係再合適不過。劉俊林曾是千裡馬也是伯樂,如今,他更是將南京市重競技體育運動學校打造成了伯樂和千裡馬的樂土。
  • 15歲夢圓北大,如果她是千裡馬,伯樂是誰?
    ,而伯樂不常有。」......意思是,千裡馬是經常有的,但是馬的伯樂不常有。......有時候,明明擺在眼前的就是一匹千裡馬,但是我們卻看不出來。反而說,天下哪裡有千裡馬?都是忽悠人的。她之所以能夠在15歲年紀夢圓北大,成為北京大學2020級最小新生,不僅是因為她是一匹千裡馬,更因為她的人生裡常有伯樂。
  • 聰明的孩子常有,懂「魔法」的孩子不常有,父母教育孩子需要理性
    古人說,千裡馬常有,但伯樂不常有。可是,現在的人們教育孩子則陷入了一種誤區,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千裡馬,於是就會千辛萬苦地去尋找所謂的「伯樂」,而這些所謂的「伯樂」有很多種荒謬的表現形式,都喜歡拋出各種吸引眼球和虛假荒誕的教育概念。
  • 為什麼「千裡馬」越來越多,而「伯樂」卻越來越少?
    唐代詩人韓愈曾云:「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裡馬。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近代的著名「錢學森之問」也發出了相似的感慨「這麼多年培養的學生,還沒有哪一個的學術成就,能夠跟民國時期培養的大師相比,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這古代與近代的遙相呼應,似乎揭露出了一個殘酷的事實那就是「千裡馬」越來越多,而「伯樂」卻越來越少。
  • 別林斯基——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俄羅斯文學的建築師
    其無處不在因其影響廣泛,其可有可無因為文學畢竟不能吃飯。千裡馬的知遇者與保護人在小說家果戈理的早期作品發表之後,別林斯基就以《論俄國中篇小說和果戈理的中篇小說》(1835)等評論文章,對其創作中直面現實的批判精神予以闡發和維護,而後他在讀到果戈理《死魂靈》第一部的手稿時
  • 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心靈捕手》一個天才的故事
    1997年首映的電影《心靈捕手》是一部勵志電影,它由格斯範桑特所導演,羅賓威廉士、馬特達蒙等聯袂主演。影片講述了一個頗具天賦的少年維爾漢庭,他是一名麻省理工大學的清潔工,雖然在常青藤大學當清潔工,但他本人卻是個問題少年。
  • 寫一篇高考作文:管仲常有,鮑叔牙不常有
    兩人有私怨,齊桓公差一點死在管仲手裡,但是齊桓公不計前嫌,讓他當了相國。在其間穿針引線的是鮑叔牙,可以說,是他成就了管仲的功名,也成就了齊桓公的霸業。鮑叔牙和管仲是好朋友,兩人合夥做買賣,管仲家裡窮,出錢少,分紅的時候卻多要,鮑叔牙手下人不滿,鮑叔牙安撫說,他生活困難應該多得;跟人打仗,管仲衝鋒的時候在縮在後面,撤退的時候跑在前面,大家都不恥他的行為,鮑叔牙解釋說,管仲不是怕死,是怕老媽沒人贍養;管仲給鮑叔牙出主意,每一次都砸鍋,鮑叔牙替他打掩護說,不是主意出的不好,是時機沒到......兩人各為其主,鮑叔牙輔佐的公子小白上位成了齊桓公
  • 柯林比夫:世有伯樂 然後有千裡馬【原創作品】
    世有伯樂  然後有千裡馬     文/柯林比夫(劉迪紅)春秋時期,齊桓公、管仲與鮑叔牙三位著名歷史人物的故事,想必很多人知道吧?加之,今年將他們三人搬上了高考試卷的作文題上,加以討論與評價,無疑中,增強了他們的知名度與凝聚力,因而呈現出幾乎家喻戶曉的局面。
  • 年終績效面談——管理者篇: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裡馬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裡馬,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出自韓愈的《馬說》;上一篇文章寫了《年終績效面談--員工篇:接受別人眼中的自己》,這篇我們換個角度。很多人其實兼具兩個角色,一方面會接受上級主管的年終績效面談,但同時也會對多位下級實施年終績效面談。
  • (鄖西)「一名好校長(園長)就是一所好學校」
    在鎮初級中學校長競聘中,校長楊成棟提出要把學校打造成為「師生幸福樂園」,「 要做像太陽一樣的校長」、「學校因我而榮」,「作為一所名校要有名師、名著、名(學)生、名(特)色」等獨居特色的教育思想和辦學目標;副校長夏啟洪在競聘演講中信心滿滿
  • 持續九年的《2020中國好聲音》,華語音樂的伯樂
    千裡馬常有,伯樂不常有 頂尖音樂人的求賢若渴和同理心 音樂人在舞臺上都是光芒四射的,但是來到《2020中國好聲音》成為導師後,便會集體「語重心長」起來。
  • 這個伯樂與天才的故事直戳淚點
    千裡馬常有,伯樂不常有唐代韓愈的《馬說》開篇說道:「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裡馬。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裡稱也。」劉佩琦演技爆棚課堂上,面對充滿野性,不服管教的學生,他氣憤地找校長撂挑子,因為校長一句:「徐老師,你是黨員不是?」不得不「認命」,甘心一輩子與這些山裡娃打交道。
  • 當伯樂與千裡馬相遇,雙選會上碰撞出了這樣的火花……
    而千裡馬與伯樂,註定會是一場美麗的相遇~為了給學子們提供一個施展才華的機會,同時也為了給我校2020屆畢業生和用人單位提供更便利的交流平臺,就在昨天,我校在新建立的西校區地方民族文化研究中心舉行了2020屆畢業生雙向選擇洽談會。
  • 【講故事,學成語】成語故事——伯樂識馬
    一句話釋義伯樂識馬:指個人或集體發現、推薦、培養和使用人才的人。伯樂:相傳為秦穆公時的人,姓孫名陽,善相馬。成語故事有一次,春申君為了說明自己善於識人,便向漢明講了一個「伯樂識馬」的故事:他說:「春秋時期,秦國有一個名叫孫陽的人,非常善於識別馬匹的優劣。因為在我國神話傳說中掌管天馬的星名叫伯樂,因此,人們為了表示對孫陽的尊敬,就稱他為伯樂。
  • 如果成不了千裡馬,請做自己孩子的伯樂
    正如伯樂相馬一樣,每個人都可以是千裡馬,就看是否能遇到自己的伯樂,而每個人即使成不了千裡馬,也可以成為別人的伯樂。 還有一個經典的案例就是「卡爾威特的教育」中提到的卡爾威特,他生下來看起來就不太好,甚至有點智力低下,可是他的父親沒有放棄,最終將他培養成非常優秀的人。 如果我們成不了千裡馬,那就讓自己努力成為自己孩子的伯樂。
  • 將「育」良才 伯樂與千裡馬的聚會
    校黨委書記張軍院士致開幕詞,他提出三個關鍵詞:匯聚人才、精培細育、不忘初心。本次青年學者論壇,學校匯聚高端導師人才,為青年學者的成長進步進行引領。學校希望通過拔尖人才支持計劃、基礎與前沿團隊支持計劃,匯聚領軍人才、培育創新人才、激勵優秀人才。希望拔尖人才的校內外指導教師不忘初心,悉心對青年學者進行指點,也寄語青年學者不忘初心,不但做好科研工作,也要做好教學、當好教師,做到德教雙馨。
  • 「伯樂」與「千裡馬」誰更重要?
    「伯樂」與「千裡馬」誰更重要? 德才之功 千古之治——有感2020高考作文世彬/文一個社會的文明,在很大程度上體現為人才的標準。今年的高考作文,給萬千學子提供了一個價值觀解讀的生動案例,呈現了文化傳承的歷史意義。
  • 篤志不倦,ACAA是伯樂,亦是千裡馬
    企業發展至今二十餘年,作為伯樂,ACAA源源不斷地為學校培養人才,為企業輸送人才;作為千裡馬,與時俱進,革故鼎新,優化自身結構,力攀高峰。伯樂篇(一)打造服務平臺秉承「國際廠商與國內院校相結合」、「數位技術和專業知識相結合」、「學院教育與職業實踐相結合」的理念,AC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