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有語言障礙,會影響到孩子嗎?

2021-01-20 陽光語言矯正

很多有寶寶的家庭,對孩子發育的問題特別敏感,經常和別人對比寶寶的發育,而語言就是非常明顯的對比案例,有的寶貝說話尤其早,不到兩歲就說的滔滔不絕,而有的寶貝說話慢,一字一頓,聽不清,快到三歲了,才可以說幾句話。而有的寶寶更嚴重,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無法用語言正常交流,

總能遇到朋友討教語言障礙的問題,常常會聊到父母、家庭對孩子的語言影響。有一個疑問經常領父母不安,那就是父母有語言障礙,會遺傳給孩子嗎?

目前業界認為,語言障礙的遺傳性不明,但卻有明顯的家族性發病傾向,家庭語言環境的影響成為主要原因。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語言老師,父母親如果有某種語言障礙,那麼錯誤的語言極容易被孩子模仿,並形成不良語言習慣。例如,父母親口吃,那麼孩子從小也容易模仿,父母親某個字的錯誤發音,孩子也非常容易學會,統計結果也表明,父母有語言障礙的,兒女的發生率明顯高於正常家庭。

我家孩子這算是言語障礙嗎?

他們都是語言障礙兒童,他們的語言學習遇到了常人無法想像的困難!

1、在幼兒園,一個4-5歲的小朋友,能夠掌握很多單詞,喜歡交流,語言表達欲望很強,但是旁人卻聽不清他在說什麼,比如某些音發音不準,l/n、t/d、k/g容易混淆,有的鼻音很重,有的聲母或韻母缺失,有的輔音發音不完整,2、有個孩子已經6歲了,他只掌握了10個單詞。只會叫爸爸、媽媽,對事物的認知遲鈍。重複多次的語言學習,也無法幫助孩子形成思維記憶,3、有的孩子說話鼻音很重,龍、濃、喉、用等字發音時鼻音特別的重以致含糊不清。4、還有的孩子某些特定的聲母l/n、D/T不分,把姥姥說成腦腦。5、有的所有字都說的很含糊,吐字發音和正常普通孩子差異很大。6、有的孩子快5歲了,對事物表達能力低下,不但詞語積累少,甚至語言思維遠遠落後。7、更嚴重情況下,像聽覺障礙兒童和孤獨症兒童甚至完全沒有口頭表達能力。

父母有語言障礙會影響孩子嗎?

1、某些語言障礙具有一定機率的遺傳性。比如先天性腦部發育、遺傳性語言發育遲緩等都會直接影響孩子的語言能力,像遺傳性耳聾,造成孩子聽不到聲音,也就學不會說話······。

2、某些語言障礙無法用現代醫學手段提前預知。染色體症候群、遺傳性疾病、神經變性症等,很多不明原因尚未解密。

3、語言障礙父母造就的語言環境,影響正常孩子的語言發育和學習。假如父母某個音發音錯誤,孩子在語言發育階段一定會有樣學樣,如果父母是口吃,孩子多少也會養成不良語言習慣。

4、父母的撫育和教育方式,以及社會環境的變化對一個人的語言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外環境因素所致語言障礙,如小兒受虐待,遺棄或家庭不和等精神因素的影響,可發生某些語言障礙。

那些是0-6歲兒童常見的語言障礙?

在兒童群體中,各類言語障礙的發生率在3%至10%之間。不要小看這個數字,我國人口基數大,特別是二胎政策的放開後,新生兒童每天都在增加,

語言發育遲緩就是常說的「開口遲」

有的孩子理解能力正常,只是表達能力比較落後,經過一段時間治療就能較快「開口」。有的孩子理解、表達能力都比較落後,就需要用針灸等配合言語治療。

很多孩子開口晚,說話口齒不清,跟食物太精細也有關,口腔肌肉得不到訓練。

構音障礙即說話不清楚

有的孩子屬於器質性的,構音器官(如唇、舌等)受損,不夠靈活,大多是腦癱等疾病引起的,通過口腔按摩等治療可明顯改善。

有的孩子屬於功能性的,只是單純的發音方式有問題,比較好治療,如果配合得好,有的孩子一至兩節課就能收效明顯。

口吃

口吃是語音節律障礙的一種,表現為言語不自主地重複,發音延長或停止。口吃可能由心理、生理等多種因素導致。具體原因可能有:

1.遺傳因素,口吃患者家族發病率可達36%至55%,或為單基因遺傳;

2.父母離異、環境突變、突然的強烈驚嚇等,均可能造成口吃;

3.學齡前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還不完善,覺得說話結巴好玩就模仿;

4.父母過分嚴厲,孩子說話不清時,父母立即打斷、糾正、指責,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

學齡兒童的口吃發生率為1%至2%,男孩比女孩多2至4倍。2歲至4歲的兒童大部分患的是暫時性口吃,隨著年齡增長,表達能力提高,口吃現象也會消失。父母發現孩子說話結巴時,不應過多指責。若口吃持續半年以上,就應引起足夠重視。

6歲前不糾正可能影響心理和思維

很多父母認為,孩子小時候說得不準,長大後會自然改回來,但其實有的孩子長大後更嚴重。

發現孩子有言語障礙,一定要儘早矯正,6歲前是最佳治療時機。6歲以後再想治療比較困難,而且可能影響其心理、思維能力。一個人在幼小成長發育階段形成的自我個性,會影響到他未來的學習、事業、婚姻、家庭和社會等方方面面的領域。

解決辦法

1、父母糾正自己的語言障礙,多用標準語言與孩子溝通,為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經常用規範、流利的語言進行交談。

2、豐富語言環境,能促進有語言障礙幼兒的良性發展,多帶孩子體驗戶外交流。

3、做好家庭綜合教育的同時,改變錯誤的教育方式,提供更多的語言刺激,為幼兒創造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

4、注意早期語言障礙預防,在早期幹預中,做好心理輔助,幫助孩子形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積極鼓勵幼兒克服困難。

相關焦點

  • 新生兒聽力篩查有必要嗎?先天性聽力障礙對語言的影響有多大?
    不會說話、說話晚、構音障礙和語言理解能力缺失是他們的主要症狀。聽力障礙也分為先天和後天,比起因為外傷、藥物等原因導致的後天聽力缺失,先天聽力障礙帶給孩子的影響更為嚴重和緊迫。但是患兒家長在面對寶貝聽力問題時也會手足無措、慌張不安,並且消極地認為孩子的語言能力肯定會陪伴孩子的一生,他們已經做好採取長期的特殊手段來照顧孩子了。
  • 語言障礙會自愈?家長對語言發育的誤解,會耽誤孩子一生!
    近些年來,很多父母都開始重視孩子語言發育的問題的了,也有很多家長在後臺留言說,看著別人家孩子都說話伶牙俐齒,自己的孩子有的遲遲不說,要不就是說話不清楚,這些問題是出現語言發育遲緩了嗎?語言發育遲緩的危害1、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在語言理解、表達、溝通上都會伴有不同的障礙,隨著年齡的增長差距會有更加明顯的差距。
  • 語言障礙會自愈?家長對語言發育的誤解,會耽誤孩子一生
    近些年來,很多父母都開始重視孩子語言發育的問題的了,也有很多家長在後臺留言說,看著別人家孩子都說話伶牙俐齒,自己的孩子有的遲遲不說,要不就是說話不清楚,這些問題是出現語言發育遲緩了嗎?很多家長認為男孩比女孩說話晚,所以男孩發育遲緩是正常現象,真的是這樣嗎?語言發育遲緩的危害1、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在語言理解、表達、溝通上都會伴有不同的障礙,隨著年齡的增長差距會有更加明顯的差距。
  • 孩子有語言障礙,父母如何配合矯正師進行語言評估檢測?
    孩子有語言障礙父母關心是:應該相信誰?求助那些人?能不能最後達到正常人說話水平?矯正需要多長時間?矯正費用需要多少錢?語言矯正專家最關心的問題是:孩子語言障礙什麼情況?孩子父母的實際想法?家有語障孩子,如何正確看待語言評估呢?1、評估是驗證假設的實踐,是語言病理研究理論通向實踐的重要的前提步驟之一。所有康復都離不開實踐經驗,語言矯正師在對某個類型的語言障礙的最初觀察前,都會首先獲得父母和家庭的信息,形成關於孩子優劣勢的假設。
  • 三四歲的孩子有語言障礙怎麼辦?
    正常情況下,三、四歲的孩子在語音上基本可以達到標準清晰,在語法上也不斷完善,處在表達能力不斷提高的過程中,是語言發育的高峰期,如果四歲孩子有語言障礙,應該及時矯正,因為一般這個階段孩子不容易形成心理障礙,即使形成了心理障礙也容易改善,否則很可能影響孩子的成長。
  • 如何第一時間發現孩子的語言障礙?|口齒不清|中耳炎|障礙|語言|...
    它會造成語言接收的扭曲及聽覺剝奪,進而影響語言發展,導致構音不清,治療不及時後果會伴隨終身。 父母如何能在早期發現幼兒的聽力問題? 注意兒童上呼吸道感染及過敏性鼻炎,必要時應請耳鼻喉醫師診治。避免兒童處於高噪音的環境中。
  • 導致孩子語言障礙的原因
    導致兒童語言障礙的原因?日常生活中要積極的引導孩子說話,父母帶孩子的時候要耐心地跟孩子交流,比如,讓孩子說說今天學校裡發生的好玩兒的事,對你介紹新認識的朋友。當然爸爸媽媽們在聽的時候,要耐心專心,讓孩子知道,他的話語是有吸引力的。
  • 關注寶寶語言發育,語言障礙危害大,父母要當心
    父母對於寶寶的語言發育都很重視,也有些家長私信評論,說孩子3歲了還不會說話,是不是有語言障礙了,家長先不要急著判斷孩子語言障礙,首先要正確了解語言障礙,說話晚不一定是語言障礙,語言障礙分為哪些類型呢,一起來了解一下。
  • 孩子聽力障礙三年多父母無察覺,語言發育遲緩自動找上門
    去年9月份剛到我們機構時,寶貝才3歲多,但聽力障礙從出生就伴隨他了。起初孩子只是說話晚了一點,父母也沒在意,後來家長發現孩子的語言發育太過緩慢。隔壁小孩都會說整句話了,自己孩子還只能一個詞一個詞地往外蹦,父母只能自己在家教。作為小學教師的媽媽對自己的教學方法還挺自信,就把平時對付孩子的一套方式都用在了自己孩子身上。
  • 孩子語言感統嚴重失調,竟是父母一手促成,有你家孩子嗎?
    ,為他選擇奶粉,尿布溼都是讓人頭疼的一件事兒,都想要給孩子最好的東西,孩子慢慢成長家長都會擔心他的生長發育,每個月會給孩子做兒保看孩子的每個月的生長發育,語言、營養不良、骨骼發育等,就是怕後面會影響孩子的全面發展。
  • 孩子說話晚當心患語言障礙
    他是一個語言障礙患兒。六一兒童節前夕,湖南省婦幼向家長發出提醒:「孩子說話晚是聰明的表現」的說法並不正確,如孩子語言發育比同齡人晚四個月,家長需及時帶孩子就醫。    和小宇類似,今年5歲的辰辰也出現了語言障礙。因為父母經常不在家,辰辰跟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平常說的都是家鄉話。在幼兒園,辰辰講話發音不清楚,不少小朋友不喜歡跟他玩。
  • 有的孩子學不好語言,是因為患有特殊語言障礙(SLI)
    大概在3到4歲的時候,相對於其他兒童,他們的詞彙量比較小,產出的句子也比較短。然而,由於這些語言方面的缺陷不易察覺,他們常常會被父母和老師看作「很聰明但不夠努力」的孩子。好一點的父母和老師,面對這些孩子較落後於同齡人的學業表現,或許還會鼓勵他們——「你只是沒有動力」、「你只需要再努力一點就可以了」。
  • 你的孩子有學習障礙嗎?
    我們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一些孩子,他們本身很想聽爸爸媽媽的話,好好學習,不讓父母失望,可是卻總無能為力,認真完成作業了,甚至比其他的同學更努力了,但是成績就是上不去,家長們用盡辦法也沒法提高孩子的成績,這甚至讓有些家長認為是不是自己的孩子智力有問題,但其實這些還是只是存在學習困難。什麼是學習困難呢?
  • 孩子出現語言障礙,與人溝通困難,這時家長該怎麼辦?
    我們最主要的溝通工具就是語言。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語言表達能力還沒有完全發育完善,孩子的一些語言經常會讓我們感到疑惑,甚至是聽不懂孩子到底想要表達什麼。隨著孩子的成長,到了可以上學的年齡時,語言表達能力還是不好的話,就有可能對其造成影響。
  • 高學歷媽媽餵養不當影響孩子咀嚼功能,導致五歲兒子語言障礙症
    導讀:高學歷媽媽餵養不當影響孩子咀嚼功能,導致五歲兒子語言障礙症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高學歷媽媽餵養不當影響孩子咀嚼功能,導致五歲兒子語言障礙症!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說話總重複,父母覺得這是孩子和自己親近,錯了,這是語言障礙
    隨著孩子的年齡慢慢變大,父母們和孩子交流的方式也開始發生變化,他們有的選擇系統性的語言訓練讓孩子掌握語言技能,但是有的父母還是在原地踏步,導致孩子的語言能力並沒有太大的增長。
  • 三歲寶寶只會喊爸爸,警惕語言發育障礙:詳解兒童語言發育規律
    我們給他的初步診斷是「語言發育遲緩」。那麼,為什麼孩子三歲了,語言發育還是那麼落後呢?有的家長可能會說,小男孩說話都晚,有的家長也會覺得這是貴人語遲。那麼,這個男孩三歲了只會喊爸爸是正常的嗎?如果不是,造成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是什麼?這又給大家什麼警示呢?
  • 和孩子有溝通障礙,互相不能理解?當心是語言發育遲緩
    這種不同在初期只有父母能發現,如若不採取適宜的行動,甚至會影響孩子一生的走向。不過,初次育兒的父母因為沒有經驗,經常忽視了這種變化,引起了很多意料不到的後果。自打出生開始,孩子就在不斷地接收來自外界的各種聲音信息,並在聲像結合的過程中逐漸明白不同語言的不同意義。從1歲張口說話開始,孩子語言學習的旅途算是正式啟程了。
  • 語言矯正真的是打敗語言障礙的唯一方法嗎?
    隨著一天天地成長,孩子的各方面發育也在突飛猛進,語言也不例外。3歲以前都算是兒童語言發育的黃金時期,在這一階段,任何因素都有可能直接影響孩子語言的發展。家長也在盼望著寶貝能平平安安長大,說話一途順順利利。
  • 聽力障礙帶來的和普通版語言發育遲緩的差別在哪裡?會更嚴重嗎?
    小編我倒是認為還是去醫院做個檢查好,有沒有問題一目了然,也省得整天提心弔膽了。小編這位朋友最後還是選擇到醫院給孩子進行全面檢查,結果一出來全家都傻眼了,孩子居然患有輕度聽力障礙。朋友跟我打電話時說「難怪總感覺孩子不聽話,平時夫妻倆說十句孩子能聽到兩句然後照做就不錯了。可我不明白孩子出生時聽力沒問題,怎麼長著長著就聾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