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語(한국어,Korean)韓國的官方語言,而在朝鮮稱為朝鮮語,二者本質相同。朝鮮王朝直至世宗時期之前沒有自己的文字,而將中國的漢字作為自己民族的文字,世宗大王認為有自己的民族文字,會對以後朝鮮王朝的發展,甚至對其後代都會極大的影響,而自己創造一種簡單易學的語言。
廣義上,「朝鮮語」與「韓語」並無區別,是同一種語言;狹義上,「朝鮮語」指朝鮮官方語言,「韓國語」指韓國的官方語言。
中國官方定義其正式名稱為「朝鮮語」而非「韓國語」或「韓語」,如中國最著名的北京外國語大學,其課程專業名稱即為「朝鮮語」。但實際所學的語法、習慣詞彙等,則多以首爾標準語〔標準韓國語〕為準。
● 觀點一:
韓國語, 朝鮮語原本是同一語言, 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朝鮮半島上分裂成大韓民國대한민국(韓國한국) 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조선민주주의인민공화국(朝鮮조선)兩個國家, 故出現韓國語,朝鮮語之分。
韓國語以漢城地區語言為標準語, 朝鮮語以平壤一帶語言為標準語, 實際上可視為一種語言中的不同方言。 由於兩國的體制不同, 分裂後受不同的外來文化及政治體制的影響, 韓國語, 朝鮮語的差異逐漸增大, 但互相間仍基本上都能讀懂, 聽懂, 還應視為同一語言。
整個韓半島共分6大方言:-
濟州方言 - 即最南端的濟州島土著人說的話,
東南方言 - 主要包括慶尚北道,
西南方言 - 全羅南北道, 忠清南道的一部分,
中部方言 - 京畿道, 黃海道南端, 南北方的江原道,
西北方言 - 朝鮮平安南北道,
東北方言 - 朝鮮鹹鏡南北道。
漢城話屬中部方言, 平壤話屬西方方言, 但兩地距離較近, 方音差別並不大。中國東北的朝鮮族因為大部份是從朝鮮半島遷來的, 所以分屬6大方言, 比如:
吉林延邊朝鮮語多屬東北方言 -- 鹹鏡南北道話,
遼寧瀋陽,丹東一帶分屬西北方言 -- 平安南北道話,
黑龍江多屬東南方言 -- 慶尚北道話。
韓國和朝鮮的方音沒有很大的差異, 只是朝鮮發音較重硬, 音高重音起伏比較明顯, 韓國發音較輕柔, 音高重音起伏不大, 且松音的弱送氣比較清晰。 芳思·小語種 Chinawaiyu.com
● 觀點2:
朝鮮語和韓國語
在李承晚於首爾建立大韓民國以前,該語言一直都稱做「朝鮮語」。韓國建立以後,韓國國內學術界和民眾根據國名以及同朝鮮對峙等政治原因,將該語言的名稱改做了「韓國語」。但是朝鮮、中國的朝鮮人以及日本親朝鮮的朝鮮人則一直保留著「朝鮮語」這個名稱。而學術界依照歷史習慣,一般以「朝鮮語」作為這種語言的名稱。
在漢字文化圈內,社會主義陣營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及越南都跟隨朝鮮,將該語言稱呼做「朝鮮語」,而資本主義世界中的臺灣、香港、澳門以及南洋的華人圈則跟隨韓國,將該語言稱做「韓國語」。隨著中韓建交以及雙方交流的擴大,現在絕大多數中國人對朝鮮語的定義開始改變,即「韓國語」一般特指使用在韓國的語言,而朝鮮語則通常特指使用在朝鮮以及中國朝鮮族社區內的語言。而這也是日本人在對待這兩個名稱的所採用的方式。
地理分布與方言
朝鮮語的使用者絕大多數聚集在東亞的韓國與朝鮮。朝鮮語在這兩個國家不僅是國語,而且這兩個國家的朝鮮語使用者佔了全球朝鮮語使用者的90%以上。在中國東北部的吉林省、黑龍江省和遼寧省,大約居住著兩百萬的朝鮮人(朝鮮族),現在朝鮮語是中國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兩種官方語言之一(另外一種是中文)。在中國黑龍江省也有中國唯一的一個省級朝鮮語廣播電臺。在日本,由於歷史的原因,居住著大約七十萬的朝鮮人。朝鮮語雖然在這裡不是官方語言,但是很多朝鮮人後代都會說朝鮮語。此外在美洲,還有大約有一百六十六萬來自韓國的移民。
朝鮮語的方言根據行政區域可以分做六種。除了濟州方言以外,鄰近的方言大都能夠通話。但是跨區之間的方言通話就有些困難(比如南方慶尚方言跟北方鹹鏡方言)。
1.西部方言,今天標準朝鮮語(朝鮮)就建立在該方言的平壤話之上。通行區域在朝鮮的平壤市、平安北道、平安南道以及慈江道大部。也稱平2.安道方言。
3.東部方言,通行區域在朝鮮的兩江道、鹹鏡北道、鹹鏡南道大部以及慈江道東面的一小部分地區。也稱鹹鏡道方言。
4.中部方言,通行區域最廣、使用人口最多的方言,今天標準韓國語(韓國)就建立在該方言的漢城話之上。在朝鮮,通行區域包括開城市、黃海北道、黃海南道、江原道、鹹鏡南道南面的部分地區;在韓國,通行區域包括首爾市、仁川市、京畿道、忠清南道、忠清北道、江原道以及全羅北道西北面的一小部分地區。
5.西南方言,通行區域包括光州市、全羅南道以及全羅北道大部。也稱全羅道方言。
6.東南方言,通行區域包括釜山市、大邱市、慶尚南道以及慶尚北道。是朝鮮語六種方言中唯一仍存留聲調的方言。也稱慶尚道方言。
7.濟州方言,通行區域在濟州道。該方言同其他五種方言差別很大,無法跟五種方言區域的人們通話。
南北韓之間的語言差異
音韻與字母的差異
雖然「한글」的原義是「大字」的意思,但是朝鮮礙於「한글」的「한」跟「韓國(한국)」的的「한」同音而將其改稱做「조선글」。
除了文字名稱上的差別以外,還有字母表順序上的差別。
字母表子音部分的排列順序
韓國:ㄱ ㄲ ㄴ ㄷ ㄸ ㄹ ㅁ ㅂ ㅃ ㅅ ㅆ ㅇ ㅈ ㅉ ㅊ ㅋ ㅌ ㅍ ㅎ
朝鮮:ㄱ ㄴ ㄷ ㄹ ㅁ ㅂ ㅅ ㅇ ㅈ ㅊ ㅋ ㅌ ㅍ ㅎ ㄲ ㄸ ㅃ ㅆ ㅉ ㅇ
韓國將「ㄲ、ㄸ、ㅃ、ㅆ、ㅉ」這5個緊音字母排列在與它們相對的松音的後面,而朝鮮則將它們重新排列後放在字母「ㅎ」的後面。韓國將不發音的字母「ㅇ」與做韻尾(/ŋ/)的「ㅇ」當作同一個字母,並且只在字母表中出現一次。而朝鮮則仍然保留二十八個字母時期的習慣,將做韻尾(/ŋ/)的「ㅇ」排列在「ㅅ」,將不發音的字母「ㅇ」排在字母表的最後,所以字母「ㅇ」在字母表中出現了兩次。
字母表元音部分的排列順序
韓國:ㅏ ㅐ ㅑ ㅒ ㅓ ㅔ ㅕ ㅖ ㅗ ㅘ ㅙ ㅚ ㅛ ㅜ ㅝ ㅞ ㅟ ㅠ ㅡ ㅢ ㅣ
朝鮮:ㅏ ㅑ ㅓ ㅕ ㅗ ㅛ ㅜ ㅠ ㅡ ㅣ ㅐ ㅒㅔ ㅖ ㅚ ㅟ ㅢ ㅘ ㅝ ㅙ ㅞ
韓國根據字母基礎音歸類的法則排列複合韻母,比如「ㅐ/ae/ ㅑ/ia/ ㅒ/iae/」的基礎音是「ㅏ/a/」,所以依序排列到單韻母「ㅏ/a/」的後面,又如「ㅝ ㅞ ㅟ ㅠ」的基礎音是「ㅜ」,所以這些字母也依序排列到單韻母「ㅜ」的後面。而朝鮮的排序不尊此規則。
☆ 附:韓語字母表
詞彙的差異
朝鮮由於政治原因,二戰後吸收的外來詞多數來自俄語,例如「쁘로그람마(программа, en: program)」。朝鮮語的外來詞多數都是直接傳入的,但是也有少數一些外來詞是藉由日本語傳入的,比如「빵(麵包)」就是葡萄牙語的「pão」被借入日本語成了「パン」,然後再被借入朝鮮語。
而韓國的外來語主要來源於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