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身仗」打響 後進村「摘帽」

2021-01-15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翻身仗」打響 後進村「摘帽」

  摘掉「軟弱渙散」黨組織帽子,由落後變先進。作為中原區航海西路街道最年輕的「80後」村黨組織書記,盧亞飛讓後河盧村徹底改變,正充滿清風正氣,黨建、經濟齊驅並進。

  因帝湖商圈而聞名的後河盧村曾被稱為鄭州「小香港」。然而經濟強,黨組織渙散,2019年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中,後河盧村黨委被戴上「軟弱渙散黨組織」的帽子。中原區委組織部派出中原區自然資源局駐村工作隊結對幫扶,軍人出身的盧亞飛上任後河盧村黨委書記,硬是打了一場「翻身仗」。他帶領村「兩委」班子入戶走訪、聽民生民情、解民憂,對村民反映的過渡費發放、村民福利待遇、股改工作等8個方面的棘手問題逐一解決。難題破解,風氣好轉,群眾稱讚,後河盧村也通過整頓驗收,摘掉了「軟弱渙散」的帽子,並成為先進典型。

  在「三項工程一項管理」工作中,盧亞飛還帶領村「兩委」,投入到桐柏路106號院和救助站家屬院老舊小區改造。回顧這個院子改造的過程,村幹部介紹,盧亞飛堅守工地解難題,「帳篷」會議聽民意,把涉及的違建、凸改平、綠化、垃圾分類等近20項施工建設內容細化,掛圖作戰,歷時4個多月讓曾經髒亂差的小區設施完備,煥然一新。「小區改造後變化真大,以前髒亂差,現在乾淨整潔又漂亮。」採訪時,桐柏路106號院居民韓英激動地說。

  心繫百姓,用真心真情。不管是村民的紅白事,還是健康體檢,盧亞飛事事落實落細。紅白喜事移風易俗,提倡節儉;村民免費體檢從原來的50歲降到45歲,每年僅此一項花費就達40萬元;為70歲以上老人發放租房補貼;為80歲以上老人定製生日蛋糕;創新「銀村共建」模式,破解有創業意願村民的融資難題。

  後河盧村經濟發達,股改後盧亞飛圍繞汝河盤活集體資產,增強經濟發展後勁做文章,不斷壯大集體經濟,促進產業發展。在盧亞飛帶領下,村「兩委」還規劃建設商辦綜合樓,引入以第三方發展醫療養老、教育服務等行業,讓村集體經濟持續增值,造福村民。

(文章來源:鄭州日報)

(責任編輯:DF387)

相關焦點

  • 廣元市朝天區臨溪鄉舉行助力脫貧摘帽「七進村社」活動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近日,廣元市朝天區臨溪鄉舉行了助力脫貧摘帽「七進村社」活動。  「這是我區『七進村社』文藝演出的第18場了,今年計劃演出50場次,實現全區214個村全覆蓋。」  今年以來,朝天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講話精神,堅持扶貧先扶志、精準扶貧等扶貧方略,圍繞脫貧摘帽重點工作,持續深入開展文藝演出、文明新風、脫貧攻堅政策宣傳、法治宣傳、科普宣傳、衛生健康、家風家訓等「七進村社」活動,展示朝天發展成就,講述脫貧故事,謳歌攻堅典型,激發內生動力,凝聚發展動能,為決戰決勝脫貧摘帽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 弘揚蒙古馬精神•身邊的榜樣|郎六十二:脫貧「領頭羊」 打贏翻身仗
    弘揚蒙古馬精神•身邊的榜樣|郎六十二:脫貧「領頭羊」 打贏翻身仗 2020-05-19 04: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精準扶貧「一對一」 燈塔市12個省級貧困村摘帽
    精準扶貧「一對一」 燈塔市12個省級貧困村摘帽 作者:嚴佩鑫 2018-01-11 07:33   來源:遼寧日報     新年伊始,燈塔市捷報頻傳:剛剛過去的2017年,燈塔市完成16個老舊小區改造,400戶農村特困戶住房新建改造,城鄉群眾居住條件持續變好;新建和改擴建各級道路404公裡,城鄉路網骨架進一步拉開
  • 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四川最後一批未摘帽貧困縣的「摘帽...
    ●摘帽策普格「五新同步」,成為新農民過上新生活11月16日,記者走進普格縣夾鐵鄉莫爾非鐵村貧困戶有則色聰家中,硬化後的庭院寬敞乾淨,有則色聰正在衝洗摩託車。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金陽縣立足縣情實際創新打造了感恩奮進、產業扶貧、移風易俗、生態文明、民族團結進步「五大示範工程」,成功消除了150個貧困村1.6萬餘戶8.8萬餘人絕對貧困。
  • 只有一種解釋:上訴翻身仗即將打響
    因此這次孫楊進京,很可能就是和自己的上訴有關,即將打響最後的翻身之仗,希望這一次孫楊不要再錯過機會了。在去年11月15號的聽證會上,當時孫楊一方表現非常的糟糕,不只是孫楊自己,還有孫楊的母親,以及隊醫巴震等人等等,他們的一些言論都給對方留下了突破口,導致孫楊全面敗訴,希望這一次雖然能夠捲土重來,抓住機會為自己贏得翻身仗。
  • 西藏山南市12個縣區全部摘帽
    2018年山南市減少貧困人口4378戶15132人,3年來全市16721戶52705名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實現脫貧;全市12個縣區全部實現脫貧摘帽。   喜訊傳來,全市沸騰,廣大群眾紛紛為黨和政府點讚、為脫貧幹部點讚!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山南市委、市政府堅決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深入推進繡花式扶貧,脫貧攻堅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 ​恩陽區脫貧「摘帽」不鬆勁 再接再厲連戰連勝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當地著力補齊短板、夯實基礎、立足長效、增強後勁,成功實現脫貧「摘帽」。如今,村裡又充分利用山水資源發展鄉村旅遊,村民借旅遊契機開辦起農家樂,吃上旅遊飯,找準了持續增收的路徑。近年來,恩陽區舉全區之力,下足「繡花」功夫,全力推進脫貧攻堅工作。2018年8月,四川省政府批准恩陽區退出貧困縣序列。這個曾經的省級貧困縣,連續3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為「全省脫貧攻堅先進縣」。
  • 黃石市朝六村"摘帽":貧困村逆襲振興的故事–今日湖北網
    幹群結對成 "親戚",一戶一策摘"窮帽"記者了解到,朝六村是典型的省級貧困村。該村共有9個村民小組,364戶1520人,建檔立卡貧困戶94戶340人,村集體經濟收入為"零"。2015年秋,黃石市科協蹲點扶貧朝六村,與縣財政局駐村扶貧工作隊一起進村入組,宣傳扶貧政策,全面了解農戶務工收入、產業發展、技能培訓、扶貧貸款等情況。
  • 進村入戶看,互動交流講|河南偃師市:舉辦「脫貧攻堅+鄉村振興...
    12月3日,洛陽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偃師市委書記孫延文走進偃師市緱氏鎮崔河村,開展「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進農村專場宣講活動。孫延文在講話中表示,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偃師市堅持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責任、最大的民生工程,讓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成就。近年來,偃師市累計投入扶貧資金 1.73億元,實施扶貧項目 270餘個,為貧困村修建道路310多公裡,改善53個村5萬餘名群眾安全飲水問題,產業項目基本實現貧困人口全覆蓋。
  • 中國電信江西贛州分公司90後駐村第一書記溫棋萍
    溫棋萍,中共黨員,是一名1993年出生的中國電信「90」後青年員工。外表看起來嬌小柔弱的她,體內卻蘊含著滿滿的青春力量,充滿創業激情。2019年4月,26歲的溫棋萍受分公司黨支部選派,赴寧都縣固厚鄉橋背村擔任扶貧駐村第一書記。
  • 大排查 大走訪 寧夏鹽池「摘帽」之後自我加壓
    如何真正做到脫貧「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幫扶?寧夏首個脫貧「摘帽」的鹽池縣,實施自我加壓「回頭看」,大排查、大走訪活動搞得有聲有色。鹽池縣委書記滑志敏(左三)入戶走訪「為民解憂,受民監督!幹部必須走下去,進村,入戶,『摘帽』之後扶貧鞏固工作要做得實了再實」。鹽池縣委書記滑志敏告訴記者:「為了切實提高脫貧攻堅質量,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做到脫貧富民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圍繞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兩不愁三保障一收入等10項脫貧富民內容,我們組織各鄉鎮、各部門開展了近兩個月的大排查、大走訪工作」。
  • 考慮好這六個問題,可助你在職場中打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打一個漂亮的翻身仗,需要我們考慮哪些問題?【閒聊】打一個漂亮的職場翻身仗,是每一個身在職場中有追求的夥伴們夢寐以求的事情。那麼我們該如何做,才對完美地完成這個訴求呢,完成這個訴求又需要我們考慮哪些問題?
  • 奔向新的幸福——陝西貧困縣全部摘帽的N個截面
    搬入新居後,劉達厚又幫她找到在超市打工的工作,老家的地也沒閒著,種上了核桃和白芨。產業路修通了,衛生室改造了,1600畝中藥材基地從無到有……用一片真情,劉達厚贏得了村裡人的信任。貧困村出列後,駐村工作隊依舊留在村,力度不減、情感不變。「腳踩在土地上的感覺,很真切、很踏實。我的根就在這裡。」劉達厚說。
  • 老洪脫貧摘帽記
    今年11月,進完第三批豬苗後,洪家元申請了脫貧摘帽並獲得批准。他家的日子正一天一天好起來。↑村裡另一家溫氏籤約養殖戶的肉豬出欄了,洪加元(左)特地趕過來看看(11月22日攝)。↑玉屏侗族自治縣畜牧局駐村幹部李銀海和洪加元(右)一起去楊柳村老屋村小組參加「脫貧摘帽」評議會(11月22日攝)。
  • 快遞進村|配送木耳背後,柞水圓通的「大作為」
    然而,許多人尚未了解到的是,在積極對接木耳寄遞業務,幫助當地越來越多農產品「走出去」的背後,是柞水圓通幾年來所作的「大文章」:從2017年開始,柞水圓通逐步推進「快遞下鄉」、「快遞進村」工程,成功中標並主建、主導柞水縣第一個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點——農村電子商務倉儲中心及物流運營中心,目前已在柞水縣9個鄉(鎮)實現網點全覆蓋,村(社區)服務網點也已覆蓋64
  • 【媒體聚焦】脫貧摘帽不鬆勁,揚帆起航再奮進——觀洛寧縣脫貧攻堅第二十次推進會有感
    這是繼去年2月9日摘帽現場誓師之後,規模更大、範圍更廣、要求更高的又一次莊嚴的「線上」誓師,為我們吹響了最強的集結號,發起了最有力的總攻,為進一步指明了脫貧攻堅的具體措施方法,進一步明確了路線圖,規劃圖。這表明省、市、縣、鄉、村五級黨員幹部將同心協力,朝著既定目標,發起總攻衝刺,堅決攻下全省乃至全國脫貧攻堅最大「堡壘」,為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做出關鍵性的貢獻。
  • 810個村整村搬遷,11個貧困縣全部摘帽——忻州市"十三五"期間脫貧...
    2016年,全市脫貧8萬餘人,退出555個貧困村;2017年,全市脫貧13萬餘人,退出640個貧困村;2018年,全市脫貧12萬餘人,退出707個貧困村,繁峙、神池、五寨、岢嵐、河曲、保德6縣脫貧摘帽;2019年,全市脫貧5萬餘人,退出296個貧困村,五臺、代縣、寧武、靜樂、偏關5縣脫貧摘帽。至此,忻州11個國定貧困縣全部退出。
  • 人民日報:推動脫貧摘帽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全國人大機關助力內蒙古自治區太僕寺旗、察右前旗脫貧摘帽——推動脫貧摘帽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書記,你什麼時候回來看我們?今年的水果玉米又是個大豐收!」前不久,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機關事務管理局辦公室副主任、曾在太僕寺旗掛職駐村第一書記的楊波收到了當地村民的問候簡訊。3年前,楊波從北京引進水果玉米種植,可觀的收入讓當地老百姓嘗到了甜頭。
  • 這場新聞發布會介紹永昌縣如何實現縣摘帽、村退出、貧困人口全部...
    先後選派思想好、作風正、能力強、願意為群眾服務的238名優秀年輕幹部駐村開展幫扶工作,目前市、縣駐村幹部52名。整合黨員幹部力量,262個市縣鄉單位疊加聯繫幫扶112個行政村,3819名幹部與4147戶結對幫扶,貧困戶結對幫扶全覆蓋。紮實開展「千名幹部進百村訪萬戶」活動,組織市、縣幫扶單位千名幫扶幹部入戶走訪宣講政策、疏導情緒、化解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