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考研政治: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2020-12-27 中國教育在線

       (一)反對外國侵略的鬥爭

  1.資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及近代中國社會性質的演變

  鴉片戰爭前的中國和世界

  資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

  近代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

  近代中國的主要矛盾和歷史任務

  2.抵禦外國武裝侵略、爭取民族獨立的鬥爭

  反抗外來侵略的鬥爭

  粉碎瓜分中國的圖謀

  反侵略鬥爭的失敗及其原因

  民族意識的覺醒

  (二)對國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農民群眾鬥爭風暴的起落

  太平天國農民戰爭

  農民鬥爭的意義和局限

  2.洋務運動的興衰

  洋務事業的興辦

  洋務運動的歷史作用及其失敗

  3.維新運動的興起與夭折

  戊戌維新運動

  戊戌維新運動的意義與教訓

  (三)辛亥革命與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

  1.舉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幟

  辛亥革命爆發的歷史條件

  資產階級革命派的活動

  三民主義學說和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

  關於革命與改良的辯論

  2.辛亥革命與建立民國

  武昌起義

  封建帝制的覆滅與中華民國的建立

  辛亥革命勝利的歷史意義

  辛亥革命的失敗及其原因

  (四)開天闢地的大事變

  1.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

  北洋軍閥的統治

  新文化運動與思想解放的潮流

  十月革命對中國的影響

  五四運動的發生和發展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2.馬克思主義廣泛傳播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中國早期馬克思主義思想運動

  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

  中國共產黨的創建及其歷史特點和偉大歷史意義

  3.中國革命的新局面

  制定革命綱領,發動工農運動

  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形成與大革命的興起

  北伐戰爭的勝利進展

  大革命的失敗及其經驗教訓改為大革命的意義、失敗原因和教訓

  (五)中國革命的新道路

  1.對革命新道路的艱苦探索

  國民黨在全國統治的建立

  土地革命戰爭的興起

  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

  2.中國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進

  土地革命戰爭的發展及其挫折

  遵義會議與中國革命的歷史性轉折

  紅軍長徵的勝利

  (六)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

  1.日本發動滅亡中國的侵略戰爭

  日本滅亡中國的計劃及其實施

  殘暴的殖民統治和中華民族的深重災難

  2.從局部抗戰到全國性抗戰

  中國共產黨舉起武裝抗日的旗幟

  局部抗戰與救亡運動

  一二?九運動

  西安事變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及其基本策略。

  全國性抗戰的開始

  3.國民黨與抗日的正面戰場

  戰略防禦階段和相持階段的正面戰場

  4.中國共產黨成為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

  全面抗戰的路線和持久戰的方針

  敵後戰場的開闢與遊擊戰爭的發展

  堅持抗戰、團結、進步的方針

  抗日民主根據地的建設

  大後方的抗日民主運動和進步文化工作

  延安整風運動與中共七大

  5.抗日戰爭的勝利及其意義

  抗日戰爭的勝利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地位

  抗日戰爭勝利的意義、原因和基本經驗

  (七)為新中國而奮鬥

  1.從爭取和平民主到進行自衛戰爭

  抗戰勝利後的國際國內局勢

  中國共產黨爭取和平民主的鬥爭

  國民黨發動內戰和解放區軍民的自衛戰爭

  2.國民黨政府處於全民的包圍中

  全國解放戰爭的勝利發展

  土地改革與農民的廣泛發動

  第二條戰線的形成

  中國共產黨與民主黨派的合作

  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在中國行不通

  3.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勝利

  南京國民黨政權的覆滅

  人民政協與《共同綱領》

  中國革命勝利的原因和基本經驗

  (八)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中國的確立

  1.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開始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及其偉大意義

  新民主主義社會的建立

  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

  完成民主革命的遺留任務

  開始採取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步驟

  2.選擇社會主義道路

  工業化的任務和發展道路

  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提出

  實行社會主義改造的必要性和條件

  3.有中國特點的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道路

  社會主義工業化與社會主義改造同時並舉

  農業、手工業合作化運動的發展

  對資本主義工商業贖買政策的實施

  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中國的全面確立及其意義

  (九)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

  1.社會主義建設的初步探索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開端

  中共八大路線的制定

  探索社會主義道路的初步成果

  2.探索中的嚴重曲折

  「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

  國民經濟的調整

  「文化大革命」的發動

  1975年整頓和「文化大革命」的結束

  「文化大革命」的性質與教訓

  3.建設的成就,探索的成果

  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的基本建立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與文化、醫療、科技事業的發展

  國際地位的提高與國際環境的改善

  探索中形成的建設社會主義的若干重要原則

  (十)改革開放與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1.歷史性的偉大轉折和改革開放的起步

  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農村改革的突破性進展

  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提出

  科學評價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

  2.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展開

  中共十二大制定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綱領

  改革重點從農村轉向城市

  多層次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

  中共十三大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

  「三步走」發展戰略的制定和實施

  3.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發展的新階段

  鄧小平南方談話

  中共十四大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

  中共十五大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提出跨世紀發展戰略

  推動解決「三農」問題和推進國有企業的改革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4.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中共十六大制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行動綱領

  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

  5.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就與經驗

  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根本原因和主要經驗

  中共十七大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概括

  四、思想道德修修養與法律基礎

  (一)追求遠大理想。堅定崇高信念

  1.樹立科學的理想信念

  確立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信仰。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

  2.理想信念的實現

  立志高遠與始於足下。實現理想的長期性、艱巨性和曲折性。在實踐中化理想為現實。

  (二)繼承愛國傳統,弘揚民族精神

  1.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傳統

  愛國主義的科學內涵。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愛國主義的時代價值。

  2.新時期愛國主義

  愛國主義與愛社會主義和擁護祖國的統一。愛國主義與經濟全球化。愛國主義與弘揚民族精神。愛國主義與弘揚時代精神。

  3.做忠誠的愛國者

  自覺維護國家利益。促進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增強國防觀念。以振興中華為己任。

  (三)領悟人生真諦,創造人生價值

  1.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世界觀與人生觀。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用科學高尚的人生觀指引人生。

  2.創造有價值的人生

  價值觀與人生價值。人生價值的標準與評價。人生價值實現的條件。在實踐中創造有價值的人生。

  3.科學對待人生環境

  促進自我身心的和諧。促進個人與他人的和諧。促進個人與社會的和諧。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

  (四)加強道德修養,錘鍊道德品質

  1.道德及其歷史發展

  道德的本質、功能與作用。

  道德的歷史發展。

  2.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

  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的主要內容。正確對待中華民族道德傳統。

  3.弘揚社會主義道德

  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和原則。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與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

  4.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規範

  公民基本道德規範的主要內容。加強誠信道德建設。錘鍊個人品德。

  (五)遵守社會公德,維護公共秩序

  1.公共生活與公共秩序

  公共生活的含義及特點。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維護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2.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規範

  社會公德的含義和基本特徵。社會公德的主要內容。社會公德的實踐與養成。網絡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3.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規範

  公共生活中法律規範的作用。公共生活中相關法律規範。

  (六)培育職業精神,樹立家庭美德

  1.職業活動中的道德與法律

  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職業活動中法律的基本要求。

  2.大學生擇業與創業

  樹立正確的擇業觀與創業觀。在艱苦中鍛鍊與在實踐中成才。

  3.樹立正確的戀愛婚姻觀

  愛情的本質與戀愛中的道德。婚姻與家庭。家庭美德的主要內容。婚姻家庭的法律規範

  (七)增強法律意識,弘揚法治精神

  1.領會社會主義法律精神

  我國社會主義法律的含義和本質。

  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主要構成。

  我國社會主義法律的運行。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2.樹立社會主義法治觀念

  社會主義民主法治觀念。

  自由平等觀念。

  公平正義觀念。

  權利義務觀念。

  3.增強國家安全意識

  掌握國家安全法律知識。

  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

  4.加強社會主義法律修養

  培養社會主義法律思維方式。樹立和維護社會主義法律權威。

  (八)了解法律制度,自覺遵守法律

  1.我國憲法規定的基本制度

  憲法的特徵和基本原則。

  我國的國家制度。

  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我國的國家機構。

  2.我國的實體法律制度

  民商法律制度。

  行政法律制度。

  經濟法律制度。

  刑事法律制度。

  3.我國的程序法律制度

  民事訴訟法律制度。

  行政訴訟法律制度。

  刑事訴訟法律制度。

  仲裁和調解制度。

  五、形勢與政策以及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

  (一)形勢與政策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在現階段的重大方針政策。

  年度間(2012年1月一2012年12月)國際、國內的重大時事。

  (二)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

  兩極格局解體。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綜合國力競爭。大國關係。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地區熱點問題。西方幹涉主義的新特點。聯合國等主要國際組織的地位、作用和面臨的挑戰。

  發展中國家的地位和作用。南北關係。南南合作。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和諧世界。

推薦閱讀

掌上考研

中國教育在線考研訂閱號

研究生留學qq群:437946603

相關焦點

  • 2018考研政治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高頻考點:三民主義學說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考研>複習指導>政治>正文2018考研政治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高頻考點:三民主義學說 2017-05-10 09:17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教學研討會在綿陽師範學院舉行
    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8日電 (吳嶒  魯文俊)12月8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2018年教學研討會在綿陽師範學院舉行。來自清華大學、華南師範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負責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校領導、課程負責人、教研室主任、任課教師等近140人參與此次會議。會議現場。
  • 中外合作大學「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教學應把握好幾方面張力
    其中,「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在教學內容、教學設置上面臨許多新的問題和挑戰,在教學方法上應該著重把握好幾方面的張力:一是歷史事件與歷史敘述。「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教學要辯證分析歷史事件與歷史敘述的關係問題,引導學生學會「史論結合」。二是中國立場與全球視野。
  • 鄭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2021考研參考書目
    專業:030202中外政治制度、030206國際政治專業課初試考試科目:③752政治學原理(一)④828中國近現代史推薦參考書目:③752政治學原理(一)《政治學原理》,(2006年2月第二版),王惠巖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④828中國近現代史(大綱未指定)《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育部編寫組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修訂版)。
  • 2012年度考研政治新大綱修訂預測及解析
    近年來,高等學校政治課程改革不斷深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以及思想道德修養等課程逐漸成為政治教學的一部分,考研政治試題改革的聲音也不斷高漲,政治輔導專家建議廣大考生密切關注改革信息,同時做好2012年考研政治複習準備。
  • 這麼複習考研政治得高分不再是夢
    ,政治的存在讓許多考研黨又愛又恨,因為,在考試時它是最不會拖後腿的科目,可是,在複習時它卻是最讓人頭疼的科目。首先,考研政治的試卷是有所側重的,簡單介紹一下政治各科目在試卷中的分值佔比:(1)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約佔24%(2)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約30%
  • 2014年考研真題_考研真題解析_考研真題下載_中國網教育頻道
    關於毛中特這門學科在今年的考試當中,它的命題的規律和特點大致規定了四點,第一個特點就是考試提出時政的熱點,那麼毛中特這門學科它與我們黨中央的政策是緊密相關的,它與時政熱點結合度是非常高的,今年有相當一部分的試題都出自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議,其中像第6題、第25題還有35題,都是以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當中時政熱點來進行出題的。
  • 《超星爾雅》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答案 2020超星爾雅近代史答案全
    為了引導學生站在社會變遷的宏觀視野去感受祖國的變化,超星爾雅推出了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專題課程,通過學習之後,超星爾雅答案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答案是什麼呢?小夥伴們都清楚了嗎?接下來小編給大家帶來了超星爾雅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答案分享,一起來看看吧。
  • 2013年考研政治答案(完整版)
    維新派與洋務派分歧的實質是【D】  A.要不要社會革命  B.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C.要不要在中國興辦近代企業  D.要不要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與思想文化  10.1948年10月2日,劉少奇同志在同華北記者團談話時,講了一個希臘神話故事:巨人安泰是地神之子,他在同對手搏鬥時,只要身不離地,就能從大地母親那裡不斷吸取力量,
  • 2020年自考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考前密押卷及答案2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主要講述了中國橫跨三個世紀所經歷和發生的一些事情,作為每個中國人都應該了解並銘記。今天中國教育在線自考頻道小編為大家帶來了2020年自考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考前密押卷及答案,大家可以收藏本頁以便刷題。
  • 考研政治這樣學,輕鬆又有趣
    2020年研究生考試悄然落下帷幕,2021年的考生早已蓄勢待發。政治是考研中的一個重要學科,掌握科學高效的複習方法可以事半功倍。歲老根彌壯,陽驕葉更陰所謂考研政治就是思想政治理論考試的簡稱,考查範圍主要包括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以及形勢與政策五個部分,它們環環相扣,緊密聯繫。
  • 2020年自考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考前密押卷及答案8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主要講述了中國橫跨三個世紀所經歷和發生的一些事情,作為每個中國人都應該了解並銘記。今天中國教育在線自考頻道小編為大家帶來了2020年自考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考前密押卷及答案,大家可以收藏本頁以便刷題。
  • 2021考研政治考研大綱各部分發生哪些變化?
    研究生考試考研大綱裡劃定了研究生考試科目的考試範圍、考試要求、考試形式以及試卷結構,對考生備考至關重要!2021年考研大綱在9月9日正式公布!請各位考生知曉並及時關注!本文中公考研為大家整理分享「政治考研大綱變化」相關內容,其中,今年政治大綱變化約有100餘處之多,其變化程度為近幾年較多的一次,主要的變化情況,中公考研已經為大家進行整理!
  • 2018考研政治5大科目分值及對應試題題號
    考研政治:一般來說,考研政治是全部的學術型碩士和大部分專業碩士考試的科目,對於同學們來說是提分的關鍵。本文為廣大考生整理2018考研政治5大科目分值及對應試題題號,更多考研政治怎麼複習、考研政治題型、考研政治大綱、考研政治試題等備考資料,歡迎訪問北京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 2012年考研大綱公布 政治變化最多英語有微調
    2012年考研大綱上周公布。有關考研專家指出,新大綱政治科變化最大,英語科略有調整,數學科沒有變化。考生要圍繞新大綱做好備考。政治:刪除22個知識點海天考研政治名師常紅利老師表示,對比2011年大綱,2012年大綱總體上可以概括為總量減少、局部調整、要求提高。
  • 2018考研政治新大綱學科內容變動分析
    2018的考研政治新大綱來的格外的晚,較去年出版時間晚了近兩周!那麼是不是今年的變化格外的大呢?經過認真分析對比發現,其實並沒有外界瘋傳的變動巨大。五門學科,只有毛中特新增考點,其他學科皆為結構、說法微調。那我們一起來看看今年新大綱到底有哪些變動的地方。
  • 2014考研政治真題考察重點 新東方陸寓豐解析
    經過對於歷年考研政治真題命題規律的研究,在筆者總結的考研政治5門課區區32頁"必背"中,直接命中選擇題12道原題,3道分析題及涵蓋所有考點,足以體現南京新東方考研政治團隊的精準實力和深厚功底。
  • 盤點南開大學2018考研政治平均分十大高分考生
    除了管理類及會計專業碩士七類專業外,其他所有專業在考研初試時都要考政治。考研政治考試的考查範圍主要包括: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形勢與政策以及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
  • 2013年歷史學考研:不可不知的10個常識
    根據我們多年的輔導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備考2013年歷史學研究生考試:一、歷史學研究生考試科目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歷史學專業從2007年改為全國統考,由教育部統一命題。考試科目為:政治、外國語、歷史學基礎三門。
  • 2015年考研大綱發布:政治變化最大 數學英語無顯著變化
    政治大綱是近五年變化最大的一次,涉及變動的考點多達70個。英語和數學兩門科目,則均無實質性變化。今日上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與粉筆考研題庫聯合發布的《2015年考研大綱解析》中,考研大綱配套教材的主編專家,針對大綱的新變與各科的複習策略,給出了專業分析和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