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樹上結的黑乎乎的玉米,到底是什麼東西呢,有什麼價值呢?我們老家農村人叫它「烏米子」,也就是大家常說的「灰包」,有的人說很喜歡吃灰包,但對於大多數的農民來說卻不開心,因為灰包玉米賣不出去,還會影響自己的玉米產量,最終導致經濟收入降低。玉米灰包是怎樣產生的?總的來說是一種病態玉米,玉米之所以會產生灰包,是因為玉米黑粉菌(玉米黑黴)引起的一種局部真菌侵染損害病。在我們國家的玉米產區,北方玉米受到的玉米黑粉菌侵染,要比南方嚴重。在我們老家農村,以前我在家種地的時候,偶爾會發現有侵染黑粉菌的玉米植株,但近幾年發現機率明顯少了,主要還是玉米品質的更新換代吧我認為?其主要原因玉米黑粉病的病原菌在土壤、土雜糞等中過冬,第二年就會在適宜的條件下侵染玉米植株,主要是玉米棒子。
乾旱、低溫、少雨等氣候天氣條件下,玉米極易發生灰包,這樣說的話在南方很少發生是有原因的,在玉米生長周期內南方的氣候天氣正好是高溫、多雨和高溼。黑乎乎的玉米灰包有啥價值?怎麼說呢?有的人說好吃,是一種美味。我在小時候也吃過,因為老家人說可以生吃,結果我吃了後,感覺沒啥好的體驗,除了一嘴巴的黑黑的,不過當時還小,不懂得噁心的那種感覺。一是玉米黑粉菌侵染的玉米穗是一種菌類,是可以吃的,但對於傳統的種地農民來說就不太喜歡,因為在有的地方並賣不出去。我們可以理解為玉米黑黴和蘑菇一樣嗎?然後有網友說玉米黑黴可以賣到300元左右一斤的呢?如果可以的話,農民專門種植這種具有黑黴的玉米穗不是經濟效益更高嗎?只是說說哈,真的不好賣的,要不現在市場上又開始熱炒了。
也許將來,開發出來玉米黑黴相關的食品了,真的會有農民專門種植灰包玉米。二是據說玉米灰包是一種具有藥食價值的食用菌,具有食療作用,至於具體什麼效果我就不說了,畢竟不是健康領域的作者,大家可以自己諮詢身邊的中醫師或者查詢資料。據說在國外還是餐桌上的美食佳餚呢。發黴的食物不能吃,但玉米黑黴卻是美味,很不可以思議的是不是?不過這些現在都是民間的一些吃法,沒有大範圍地推廣,可見是有一定的難度的,農民切記不可大面積專門種植玉米灰包這種果穗。今年大面積發生玉米黑粉菌的可能性不大。只是從我們老家的情況來說的,因為自從播種秋玉米之後,早期麥收前的旱情基本不存在了,從秋玉米出苗到今天,一直都有連雨天出現。
但不可不預防玉米黑粉病的發生,因為這個對農民來說不是好事兒,不能為了吃灰包而造成更多的玉米植株侵染黑黴。減少玉米灰包現象的主要防治措施還是玉米良種的篩選以及種子包衣劑的運用,至於後來的化學防治是不得已的做法。其他措施就是對土壤實行深耕把表層土壤埋入土層深處,可以減少玉米黑粉菌的侵染機會。在玉米抽穗之前和抽穗後噴霧波爾多液和福美雙粉劑等,可有效預防玉米灰包現象發生。你吃過玉米灰包嗎?口感咋樣?未來有沒有農民專門生產這種灰包玉米的可能?我的建議是,還是以提高玉米產量和品質為主吧,畢竟玉米灰包作為食品還是很小眾的東西,如果市場需求量大了,真的種植也不失為一種掙錢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