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單日入百金?」警惕大學生網貸推廣背後的陷阱

2021-02-07 中國新聞網

  幫同學「衝業績」順帶拿提成?

  警惕大學生「網貸推廣」背後的詐騙陷阱

  網絡刷單日入百金,躺在床上就能賺錢?各類刷單廣告充斥校園,緊抓在校生的需求,打著零成本兼職賺錢的噱頭,實則背後風險重重。在江蘇太倉市人民檢察院近日辦理的一起校園詐騙案中,犯罪嫌疑人以有償幫忙「衝業績」為由,誘使多名同學進行網絡貸款並實施詐騙。

  2018年6月,蘇州某高職院校在讀大學生徐強(化名)接到同學李磊(化名)的「求助」電話,李磊稱在南京找了份網絡貸款推廣的工作,每月有業績指標需要完成,希望徐強幫忙貸一筆款。貸出的錢無需本人償還,同時還會有10%的「提成」可以拿。

  不需要任何成本,既能幫到同學,還能有錢賺,徐強沒多想便答應了。

  在李磊的指導下,徐強下載了名為「分期樂」的App,用身份信息註冊了帳號並申請了1萬元貸款。操作的同時,他注意到這筆網絡貸有高達24%的利息,雖可分多期還完,但每月要還850元,這對仍在上學的他來說並非小數目。

  當天,徐強申請的貸款順利放出,李磊要求他將錢全部轉到「公司財務」的帳號上,由公司安排專人每月還款。徐強提出讓李磊公司每月把貸款利息打到自己卡上,由其本人進行還款操作,但被李磊以「業務需要」為由拒絕。

  雖然有點不放心,但出於同學間的信任,徐強最終還是將錢轉了出去。李磊爽快地給了徐強「提成」1000元,還讓徐強幫他在校內多宣傳,發動同學一起兼職「賺外快」。

  剛辦完貸款前兩個月,徐強都會按時收到還款結清通知。然而從2018年9月起,他不斷收到催收欠款簡訊和電話,並且在還款逾期後的第二天,網貸公司更是直接從他綁定的銀行卡中,扣除了當月還款額850元。徐強找李磊詢問,李磊解釋,「系統出現了故障,等修好後會自動將錢返還」。

  1個月後,徐強非但沒有收到錢,反而再次被網貸公司刷走「月供」。這時,一位自稱于娟的「公司財務」加了徐強微信。

  于娟告訴徐強,公司有「整數退款」的規定,這意味著他需要先交150元「湊整費」,將墊付的錢湊成1000元整數後,對方才能退款。

  可當他交完錢後,對方又稱領導出差,讓他直接找「總經理」宋毅溝通退款事宜。待與宋毅聯繫上後,對方又稱徐強之前因逾期還款導致「個人信用分」太低,先讓他繳納3000元消除徵信汙點,之後又以「退款押金」「插隊費」等名義收取了5000餘元。

  2018年12月,遲遲沒等到退款的徐強終於對李磊產生了懷疑。他發現同學陳翔和他有著同樣的遭遇,兩人隨後選擇報警。

  2019年4月6日,李磊因涉嫌詐騙罪被警方抓獲。

  該案承辦檢察官李會介紹,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間,尚在網貸公司實習的李磊為了拿到10%的業績提成,先後假冒「分期樂」「愛又米」「招聯好期貸」等公司正式員工的身份,誘導7名同學使用個人身份信息在上述網貸平臺上進行貸款,並將貸出款項據為己有供其日常揮霍。李磊前期尚能採用「拆東牆補西牆」的方式按月還齊這些同學的貸款,直到2018年6月,再無償還能力的他在勸說徐強、陳翔二人貸出款項後,一人分飾多角,先後假冒「公司財務」「總經理」和「客服」的身份,以收繳退款押金、消除徵信不良記錄等理由持續對二人實施詐騙,至2018年12月,共計騙取被害人徐強人民幣18867元、被害人陳翔人民幣35133元。

  2019年12月18日,太倉市人民法院以詐騙罪判處李磊有期徒刑1年8個月,緩刑兩年,並處罰金人民幣兩萬元。

  李會認為,該案作為一起典型的校園網絡貸詐騙案,受害學生有著共同的「心理弱點」——他們普遍法律意識淡薄,尤其對於個人信息的保護意識不強,面對犯罪嫌疑人的引誘往往難以鑑別;案件發生後,維權意識不足,對嫌疑人仍抱有幻想。

  李會提醒廣大在校生,在與人交往時,涉及金錢往來、借貸事宜,不要因貪圖小恩小惠而被對方的花言巧語迷惑。要不斷增強法律意識,善於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一旦陷入騙局,要及時尋求家人、學校、律師和公安機關的幫助,若涉及刑事犯罪,要及時報案,保留證據。

  莊巖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超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警惕大學生「網貸推廣」陷阱
    網絡刷單日入百金,躺在床上就能賺錢?各類刷單廣告充斥校園,緊抓在校生的需求,打著零成本兼職賺錢的噱頭,實則背後風險重重。在江蘇太倉市人民檢察院近日辦理的一起校園詐騙案中,犯罪嫌疑人以有償幫忙「衝業績」為由,誘使多名同學進行網絡貸款並實施詐騙。
  • 還相信日進百金的「鬼話」?網絡刷單100%是詐騙!
    還相信日進百金的「鬼話」?網絡刷單100%是詐騙!「刷單現象」在生活中很常見但這種常見的刷單行為是一種違法行為!2018年1月1日新修訂的《反不正當競爭法》對刷單進行了明確規定:第八條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質量、銷售狀況、用戶評價、曾獲榮譽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經營者不得通過組織虛假交易等方式,幫助其他經營者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
  • 網貸「刷單」不用還?​快停下你的危險想法!
    、 什麼,足不出戶就能日賺二百? 什麼,貸款不用償還? 如今「刷單」詐騙已不再局限於網購,也延伸到了網貸,這樣的網貸「刷單」騙局無孔不入,一旦缺少警惕便可能掉入陷阱。近日,青州法院通過線上庭審方式審結一起網貸「刷單」詐騙案。案情介紹 陳某以前在金融平臺上辦理過網貸業務,知道網貸的相關流程,便想到了借用網貸「刷單」的名義設置騙局。
  • 從網絡刷單到社交陷阱,大學生如何守住自己的錢包?
    原標題:從網絡刷單到社交陷阱,大學生如何守住自己的錢包?  「缺錢了,看到有兼職信息,就抱著僥倖心理試了試。」近日,商丘工學院大二女生王小美遭遇了金融詐騙。
  • 【微普法】網貸「刷單」不用還?​快停下你的危險想法!
    【微普法】網貸「刷單」不用還?​快停下你的危險想法!如今「刷單」詐騙已不再局限於網購,也延伸到了網貸,這樣的網貸「刷單」騙局無孔不入,一旦缺少警惕便可能掉入陷阱。近日,青州法院通過線上庭審方式審結一起網貸「刷單」詐騙案。案情介紹陳某以前在金融平臺上辦理過網貸業務,知道網貸的相關流程,便想到了借用網貸「刷單」的名義設置騙局。
  • 315曝光淘寶刷單兼職靠譜嗎?揭露常見刷單陷阱
    那為什麼出現刷單這一行業?「刷單」的現象為何屢禁不止?淘寶刷單兼職靠譜嗎?今天小崔帶大家一起仔細剖析。從淘寶等一大批電商平臺誕生開始,為許多的人提供了低成本開店且不受地域局限的創業機會,時至今日已為數千萬人提供了創業和就業機會,但隨著越來越多商家的加入競爭也日益的激烈化。以淘寶為例截止2015年入住的商家已多達近1000萬家,可近三分之一的商家處於虧損賣不出貨的狀態。
  • 畢業生兼職刷單 網上求職陷阱多警惕招聘陷阱
    類型1:網上招聘繳納費用類  要求交保證金或培訓費的需警惕  不法分子編造各種美麗的招聘陷阱,誘騙以繳納押金、報名費、租房費、培訓費等為由,讓求職者將錢存入指定帳戶,方可獲得想要的職位。  在籤約過程中要求交保證金或培訓費的,需特別警惕,要保證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不要被高薪待遇所誘惑,更不要輕易向招工者提供的帳號匯錢。  類型2:電商平臺兼職刷單類 面對不現實的低付出高回報要謹慎  網絡上不少人打著「兼職刷單月入過萬」的旗號,騙取求職者完成網絡購物交易,卻不返還本金和佣金。
  • 「刷單日賺上百月入過萬?」等等!刷單會讓你體會什麼叫心痛!
    看到那些「日賺上百月入過萬」「會呼吸就能賺錢」令人豔羨的「高薪工作」是否心猿意馬、躍躍欲試如果你怦然心動並付諸行動>刷單詐騙會讓你體會什麼叫做心痛今年疫情期間,一位廣州大叔在兒子的介紹下,掃描二維碼下載刷單APP進行刷單返點。
  • 刷單,刷出負擔!
    為吸引顧客,提升「銷量」和「好評」自然成了網店增加曝光度、獲取流量的不二選擇,網絡刷單應運而生。刷單,顧名思義,就是給一個商品做假單增加銷量,提升流量,網店通過"刷單"獲取銷量及好評吸引顧客,按商品價格及數量向"刷手"支付佣金,且購買費用一般由賣家提供。這種動動手指就能賺錢的無本生意自然能吸引來眾多渴望不勞而獲「農夫」。於是乎,從朋友圈到兼職招聘網站充斥著各類刷單兼職廣告。
  • 警惕!網上投資、刷單……僅一天靖邊三人被騙46萬
    警惕!詐騙套路牢記以下幾點 遠離網貸陷阱警方提醒1、網上貸款,需要先交錢的都是詐騙!2、網上購物,客服打電話說要退款,且需要轉帳到個人帳戶的都是詐騙!3、不要輕易點擊識別陌生人發來的二維碼!4、不要輕易點擊陌生人發來的網絡連結!
  • 省公安廳發布一周典型電詐案件預警丨「躺著賺錢、月入過萬」?刷單得到的不是現金而是陷阱
    8月23日,省公安廳發布一周典型電詐案件預警,提醒市民對冒充客服、註銷校園貸、網絡刷單、網絡貸款、冒充公檢法類詐騙提高警惕。尤其在「躺著賺錢,月入過萬」的誘惑面前,要保持頭腦清醒,因為一切刷單都是詐騙,千萬不要掉進騙子的陷阱。
  • 初入社會租房一定要謹慎,大學生租房「押一付一」背後是陷阱
    但是,押一付一背後卻有著更大的潛在危機,大家知道嗎?前段時間因租房成還貸的消息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講述的是一名大學生在外租房,因為看中一家中介公司抵押金且押一付一的方式,最終選擇與該中介公司籤訂了租房合同,在中介的引導下安裝了某個交房租的第三方軟體,中介告訴他每月在這上面會自動扣除房租,結果到最後這名大學生因為房東沒有收到房款被趕出來了,這其中發生了什麼?
  • 守護者說 | 警惕野蠻生長的高校金融陷阱
    >者說警惕高校金融陷阱,小飛失聯後,很多同學們不斷接到網貸平臺催款電話、簡訊,嚴重影響學習生活;案例三:福建廈門一大二女生因微商生意失敗,陷入「裸貸」陷阱,欠下5家校園貸共計57萬元貸款,期間其裸照被對方寄給家人。
  • 利息高、惡意催款:消委會提醒消費者警惕「網貸」消費陷阱
    新華社廣州3月14日電(記者 胡林果)貸款利息高、高額逾期費、單方修改分期訂單……廣東省消委會提醒消費者,貸款時應選擇正規的網貸機構,拒絕過度消費,注意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同時注意個人信息的保護。  14日,廣東省消委會發布了多例網際網路消費案例。
  • 延吉多名大學生刷單被騙 警方出手追回贓款
    延吉多位大學生為此心動,結果卻掉入了電信網絡詐騙的陷阱裡。近日,延吉警方破獲該系列網絡刷單通信網絡詐騙案,追繳回2萬餘元贓款。大學生兼職刷單被騙2萬餘元為了體驗生活,賺取生活費,今年10月中旬,延吉某校大學生小葛在某求職網站上看到了招聘網絡「刷單員」的帖子,工作內容為「向某遊戲平臺充值4999元可返200元,但需要墊付本金」。
  • 「淨網2019」小學生把被刷單詐騙經歷寫成了作文,預防詐騙要從娃娃...
    【 一分鐘帶你了解刷單詐騙的真面目】「每刷一單,可賺5%的佣金」「任務還沒做夠,不能退還本金」……被小利誘惑,逐步落入陷阱……在家休息,有時間有閒錢,千萬不要相信網上的刷單廣告!你以為動動手指就可以走上人生巔峰?刷單詐騙了解一下!
  • 社旗警方提醒:警惕網絡刷單返現陷阱!
    近期社旗縣發生多起新型電信網絡詐騙案件,詐騙分子打著「網絡兼職刷單」的幌子,實施詐騙。無論詐騙方式呈現何種新形態,均是利用了受害者的慣性心理建立基礎信任,進而通過「高回報」進行不斷誘導,直至受害者上當受騙。
  • 餡餅是假,陷阱是真
    近兩年,新興網際網路商業模式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送錢」APP成為其中一景:看新聞可以賺現金,刷視頻可以拿紅包,甚至聊天打字、走路跑步也可以有收益。讓人不禁感嘆:天上真能掉餡餅?餡餅是假,陷阱是真。媒體調查發現,上述這些APP,在用戶按要求刷完任務後,或是壓根兒無法提取現金,或是拿成千上萬個虛擬「金幣」忽悠人。更可惡的是,這類APP還熱衷於「空手套白狼」:當用戶輸入個人信息準備提款時,它們已經把隱私賣給了兼職、刷單、網貸等灰色產業;當用戶按照任務要求積極推廣、頻頻「收徒」時,其實已經陷入了傳銷的泥沼。
  • 淨網2020朋友圈代購、刷單,網絡副業的這些「陷阱」我們需要了解
    但與此同時,一些網絡副業打著讓人掙錢的幌子,背後卻深藏套路。很多人本想「網賺」,卻變成「網賠」。「費用一繳完,立即被移出群聊」「只需動動手指,日賺300元不是問題!」在眾多社交平臺、網站上,這樣的招聘廣告時常可見。
  • 《以案說法》之兼職刷單詐騙
    兼職刷單、月入過萬足不出戶、日賺百元點點滑鼠、輕鬆賺錢很長一段時間,電商平臺、微信朋友圈隨處可見「兼職刷單」信息其零散時間、工資日結等保證讓很多人對方通過驗證後,很快給他發了一份淘寶刷單的流程,雙方約定好一單一刷,一單一結。於是他就先刷了第一單,主要內容是使用第三方支付平臺購買網站內的商品,周某先支付了100元,對方返現105元。初嘗甜頭的他又陸續刷了幾單。但是接下來對方卻沒有一次一結,而是說刷完全部任務後一起結算。為了把錢拿回來,周某隻能選擇繼續刷完全部任務,共計2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