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120急救醫生發揮英語特長為留學生提供優質急救服務

2020-12-27 宜春頻道

  中國江西網/宜春頭條客戶端訊 李成誠報導:近日,宜春市急救中心李成誠醫生憑藉嫻熟流利的英語與高超的急救技能,成功救治一名在宜春學院留學的外國友人,受到學院師生的高度稱讚。

  據悉,當天中午12時左右,一名宜春學院的留學生騎車時不慎被貨車撞傷,致右足疼痛,急需救援。調度員接到報警電話,迅速派出李成誠急救小組出診。李醫生到達現場後,只見一名外國留學生受傷,隨行的也是兩位留學生,三個人均剛到中國學習,還不會說中文,不利於醫務人員第一時間採集傷者信息。出診醫生李成誠臨危不亂,當即發揮自己英語特長,用流利的英文與患者進行無障礙交流,準確、高效地完成了病史採集、體格檢查等工作,初步診斷為"右蹠骨骨折",予以患肢固定後,小心將患者搬運上救護車,途中密切監護,安全將患者轉送到醫院救治,並安撫好三名留學生的情緒。送達醫院後,李成誠醫生又主動協助患者辦好入院手續,並向患者同學交代了注意事項後方才離開。

  在這次院前急救過程中,李成誠醫生以優質的服務,贏得了在宜春學院留學的三位國際友人的交口稱讚,為宜春爭光添彩,值得人們點讚。

相關焦點

  • 優質急救服務是城市現代化重要標誌
    一方面,公民對高質量120急救服務需求旺盛,另外一方面120急救服務卻難堪大任,問題重重。這種矛盾,倘若得不到快速有效地紓解,隨時可能轉化為城市運轉的風險點和輿情的爆點。 今天是「120全國急救宣傳日」,讓我們把目光投向急救醫生承受巨大風險和壓力的特殊群體。
  • 正確撥打120,急救時刻很關鍵,聽聽急救醫生怎麼說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魏浩 受訪專家:鄭州大學一附院鄭東院區急診重症主任蘭超120是我國全國統一的急救號碼,它負責處理事故的緊急救援,市民日常和大型突發事件的急救。但相關數據顯示,50%的人都不懂如何正確撥打120。人的一生中難免遇到需要撥打120急救電話的時候。
  • 拉肚子、醉酒也撥打120,南京急救中心六成「急救」並不急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官方獲悉,2015年南京市急救中心全年共接聽求救電話近53萬次,急救車出車近12萬次,其中有六成的出車為不緊急事項。南京市急救中心120調度指揮中心工作人員楊旭告訴澎湃新聞,急救車「空跑」現象經常出現,雖然滿肚子苦水,「對於急救電話我們是無法拒絕的,也無法判斷是不是真的緊急,所以必須出車」。
  • 宜春120開展大型創傷事故應急救援演練(圖)
    中國江西網/宜春頭條客戶端訊 林宏忠報導:近日,為加強急救人員的應急處置能力,提高醫護人員的醫療救治水平,提高大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治能力,宜春120開展了一次緊張的大型創傷事故應急救援演練。  演練現場上,宜春120指揮調度中心接到報警,稱在宜慈公路某路段發生一起交通事故,大約有十多人受傷,急需救護車。調度員確定是突發重大事故後,立即啟動突發事應急預案。幾分鐘後,第一輛急救車到達現場,發現一輛大貨車追尾一客車,現場一片狼籍。急救車停靠在車禍現場順行方向後方,保持警燈警報開啟,駕駛員迅速下車在急救車後150米處放置警示標誌。
  • 有人拉肚子也打120,醫生:急救資源常被浪費
    提起急救,大家想到是馬路上閃著警燈鳴著警笛呼嘯而過的急救車,家人或身邊有病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撥打120。120急救車上一般三到四人,接到電話急急火火的趕到現場,結果求助人卻告訴120醫務人員說,不用車了或者自己打車走了,這就白白的浪費了急救資源。3月4日晚上, 省立三院急救分中心接到八裡橋附近一小區病人家屬的電話,稱家裡有人昏迷。
  • 傷者「一鍵求救」 重慶推出急救視頻120自救互救服務_滾動新聞...
    新華社重慶8月31日電(記者 李松)一鍵求救,醫生實時「面對面」指導傷者自救:重慶市已推出急救視頻120自救互救服務,在撥打120或下載相關APP後,醫生可通過視頻對話,指導現場人員進行自救或互救,為搶救生命贏得寶貴時間。
  • 北京市急救醫療服務立法研究
    為此,北京市人大常委會教科文衛體辦公室開展了本市急救醫療服務立法的課題研究,以期為《北京市急救醫療服務條例》的立項論證和將來立法工作提供資料支持和理論支撐。2008年,本市五年立法規劃將急救醫療服務立法列入調研項目後,市衛生局會同首都醫科大學開展了急救醫療服務立法專題研究,形成了豐富的調研成果,並起草了《北京市急救醫療服務條例》(專家建議稿),為本市急救醫療服務立法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支撐。此外,國內外的立法經驗也將為本市急救醫療服務立法提供重要參考。
  • 男生拉肚子女生痛經也打120 七成「急救」並不急
    截止到11月25日,全年共接到急救電話近66萬次,救護車出車12萬次。其中,有2萬次是無效出車。近日,武漢市急救中心公布一組數字稱,因為「不急」的急救擠佔資源,導致大量真正需要急救服務的患者,苦等不到「救命車」。急救醫生們紛紛呼籲:急救資源有限,請把機會留給真正有需要的人。
  • 如何完善區域急救醫療服務體系?
    區域急救醫療服務體系並非一個特定的機構,而是一個包括要求急救機構、醫院急診科(室)和急診重症監護病房(EICU)或專科病房三個基本機構在內有機聯繫起來的完整的現代化醫療系統,這三部分既各具獨立職責和任務,又相互緊密聯繫,構成一個科學、高效、嚴密的組織和統一指揮的急救網絡。
  • 給湖大碩博研究生當「導師」——長沙市120急救中心開展急救知識...
    11月30日,長沙市120急救中心開展急救知識科普進校園活動。56名湖南大學碩博研究生走進120急救培訓中心,通過VR體驗、仿真練習等方式,對課堂學習的急救知識與技能進行練習與鞏固。此前他對急救認識並不深刻,通過這次現場培訓,他對急救有了更深的體會,對急救知識產生了強烈的學習欲望。他認為,120急救中心的老師們在急救知識的科普上奔走、呼籲、力行,是醫者關愛生命最生動的詮釋。
  • 120急救團隊為湖南省高校輔導員開展急救知識專題培訓
    2020年11月5日,由湘雅三醫院120急救中心護士長龍燕瓊長帶領的急救團隊走進中南大學,在毓秀樓318教室為湖南省「高校學生安全管理與危機事件應對專題研修班」的100名學員進行了四個小時的「急救基礎理論和急救技能訓練」課程。
  • 如何正確撥打120急救電話?醫生教你撥打過程~(收藏)
    我們都知道在急救時應該立即撥打急救電話,可是什麼樣的情況需要打電話?撥通電話後,您知道該對接線員描述哪些內容嗎?一起了解今天的節目——如何正確撥打急救電話?點擊觀看精彩視頻小困惑人類有眾多的急症,有的是突發急症,有的是在慢性疾病的基礎上突然加重。究竟在什麼樣的情況才需要撥打120急救電話?我們採訪了武都區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醫生。
  • 廊坊一男子撥打120不說話,急救醫生的反應亮了……
    患者撥打了120,只說了個地址後就不說話了。由於地址不清,急救站工作人員上門查找,發現患者因低鉀血症倒在地上,緊急施救。目前經過治療,患者已無大礙。 9月22日清晨5時35分,一聲急促的電話聲劃破了市衛生急救中心調度指揮大廳的寂靜。
  • 教你正確撥打120急救電話
    如何正確撥打120如何以最簡潔的話語在最短的時間內傳達最重要信息為挽救生命爭取更多時間您應該知道這些:一、120電話是誰接聽的?先要提供病人姓名、性別、年齡等信息,再是要說明病人最典型的發病表現,這是醫生準確判斷病情輕重,給予必要自救指導和攜帶相應急救藥品設備的前提,請您千萬不要不耐煩,如果病人病情出現變化也要即使再次撥打電話告知。3.一定要保持電話暢通。報警派車後急救站出車人員後再第一時間與您聯繫確認相關信息,並詳細詢問病人病情,如果需要會指導您做一些自救措施防治病情惡化危及生命。
  • 心梗急救的「黃金120分鐘」
    本來掛的骨科號,但醫生聽了王女士的介紹後,又建議她掛心內科,「冬季心梗高發,很多人肩疼實際上是因為心梗並不是因為肩周炎。」經過一系列的檢查,王女士的冠狀動脈血管出現堵塞,診斷為心梗。醫生告訴王女士,她的左肩膀疼痛難忍,是因為心梗造成的反射性疼痛。這個結果讓王女士既吃驚又後怕,「要是我再忍兩天就出大事兒了,可能連命都沒了。」
  • 穩、精、嚴,96120非急救轉運向急救看齊
    原來,張老太太不久前意外骨折摔斷了股骨,被緊急送入青島大學附屬醫院西海岸院區診治,經細心治療可出院回家,但由於老人還在康復期,不能正常行走,家人撥打120希望能給安排車輛送老人回家,可接線員答覆張老太太這種情況並不屬於120的出車範圍。
  • ...撥通120,她卻說不清地址,浙江院前 「雲急救平臺」精準定位
    浙江常山縣的賀女士(化名)不久前就遇到這樣的險境,所幸受惠於浙江省急救指揮中心新研發的、基於手機呼叫120的院前急救調度系統,急救車很快「精準」趕到將她送到醫院,化險為夷。幾乎同時,在受理「報警」後,院前急救調度系統同步觸發響應,醫生、駕駛員也都同時收到了任務信息,原先需要調度員一一通知的「3分鐘的調度」縮短到1分鐘左右,3-5分鐘的出車時間現在最快時只要1分鐘。最終,賀女士被順利送往醫院,及時進行治療。
  • 上海四成120因非急救任務出車 致負擔過重
    中國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建立於1950年的上海醫療急救中心,和全國許多其他城市的120一樣,早已「疾病纏身」:由於缺乏完善的分級制度,當不合理呼叫和騷擾電話如同病毒一般襲來時,它毫無招架之力;廣泛存在的急救醫生缺口問題,讓這個擁有先進設備、看似強健的身軀羸弱不堪;道路擁堵、病人集中選擇大醫院……任何一個小創傷,對於120急救系統來說都是致命傷。
  • 北京將啟用直升機進行120急救 按小時收費
    市急救中心救援體系擴容 山區、景區遇突發 傷員可空中轉運至市中心大醫院 今後——高速路救援 120直升機「參戰」選用直升機標準具有雙發動機:以保證在一個發動機出現意外時,另一個發動機能夠正常工作,保障被救治者和機載醫務人員的安全機動靈活:能安全穩定規避複雜的山地地形起落架:選用滑鍬式起落架,方便各種複雜地形的起降機艙尺寸:能夠擺放各種醫療設備,長度可以容納2.3米的醫療擔架,艙門寬度不低於1.5米本報訊(記者 張穎川)北京市急救中心將把直升機納入應急救援範圍,今後,若京郊交通不便的山地、景區或擁堵的高速公路上發生突發事件,120的直升機將投入救援
  • 傷者「一鍵求救」 重慶推出急救視頻120自救互救服務
    新華社重慶8月31日電(記者李松)一鍵求救,醫生實時「面對面」指導傷者自救:重慶市已推出急救視頻120自救互救服務,在撥打120或下載相關APP後,醫生可通過視頻對話,指導現場人員進行自救或互救,為搶救生命贏得寶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