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東山縣谷文昌精神義務宣講員潘進福應邀到谷文昌幹部學院,向參加培訓班的省直某機關幹部講述親歷的《我吃過谷文昌「碰餅」的故事》。5月19日,筆者慕名趕到東山縣西埔鎮中興社區,採訪了現年81歲的潘進福。
「看,這是1961年春節,我與谷文昌全家人合影的珍貴相片,這是我第一次公開。」曾任谷文昌警衛員的潘進福說,「谷書記嚴於律己、與民同甘共苦的故事很多。今天就講我吃過他『碰餅』(東山方言,挨批評的意思)的故事吧!」
潘進福出生於東山縣親營村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7歲時父親因躲避國民黨抓兵出逃外地,一去杳無音信,留下他與母親相依為命。新中國成立後,他們母子得到黨和政府的照顧,他得以上學至初中畢業。1958年,19歲的潘進福成為公安民警,1960年3月1日光榮加入共產黨。不久,他就被選調去擔任縣委書記谷文昌的警衛員。
潘進福說, 1961年是全國性糧食短缺和饑荒最艱苦時期,為了調研農村群眾的生活狀況,4月下旬谷文昌帶著潘進福和縣委組織部幹事林木喜,趕到當時生活條件比較困難的湖尾村蹲點,住在一間低矮昏暗的老房屋裡。谷文昌叫潘進福找來一些雜草鋪在潮溼的地板上,蓋上一條草蓆就成了床鋪。當時谷文昌一日三餐和社員們一起喝食堂的番薯絲煮牛皮菜湯,白天和農民一起下地勞動,中午、晚上約農民開會、座談,還要熬夜寫調研材料。谷文昌原來就患胃病、肺病,飢餓和勞累又使他得了水腫病。「蹲點第4天,谷書記常常出冷汗、頭昏、胃疼,一陣陣劇烈的咳嗽,有時虛火上升,牙痛折騰得他禁不住在床上打滾。」同屋睡覺的潘進福和林木喜看在眼裡,急在心上。林木喜出了個主意,讓潘進福騎自行車趕回縣委辦秘書室開了一張證明,找縣供銷社主任何長發買回一斤餅乾。
夜深了,窗外海風陣陣,一盞煤油燈忽明忽暗。潘進福拿著餅乾和一杯開水,輕輕走向伏在小桌上整理筆記的谷文昌:「谷書記,我給你買了一斤餅乾……」
「什麼?」從不發火的谷文昌扭過頭來,厲聲喝道,「誰叫你買的?趕快退掉!」「你們不要自作主張,給我搞特殊化……」潘進福沒想到谷書記發這麼大的火,挨了他一頓嚴厲的批評,委屈地流下淚水。一會兒, 谷文昌看他滿臉委屈的樣子,嘆了口氣,語重心長地說:「小潘啊!剛才是我不對,不該衝你發脾氣。可你想過沒有,東山群眾都在挨餓,餐餐吃的是番薯湯、牛皮菜。我這個縣委書記愧對人民群眾啊!你說我怎麼吃得下這餅乾……」直到第7天蹲點結束,谷文昌沒動過一塊餅乾。正是谷文昌始終和群眾共患難,帶領全縣6.3萬群眾,平安渡過1959年至1961年三年經濟困難時期。
「吃過谷公這一次『碰餅』,讓我終生難忘!」潘進福說,這麼多年來,不論組織上安排他到哪個單位工作,他始終保持廉潔奉公、勤勤懇懇、任勞任怨。 雖然直到退休前只是縣勞動局一個副科級幹部,可他無怨無悔,自己和家人一輩子活得踏實,過得坦蕩。
退休21年來,潘進福樂當谷文昌精神義務宣講員,經常應邀到谷文昌紀念館、谷文昌幹部學院、縣和鎮直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部隊等地,向幹部職工、群眾、中小學師生、軍人等講述谷文昌好故事,不忘初心,餘熱生輝,傳承正能量。
提起與谷文昌一家人的合影照,潘進福說當時谷文昌河南老家來了嶽母、妻妹、侄女,全家人好不容易聚在一起。應其嶽母要求,決定利用春節放假擠點時間集體合影。春節那天上午,全家人步行到西埔鎮一家照相館。站在門外的潘進福被谷文昌叫到身邊,一起合影。潘進福說,剛拍完相片,他和谷文昌就騎著自行車到白埕村走訪看望困難群眾。
編輯 | 田仔 來源 | 閩南日報
作者 | 謝漢傑
點擊「閱讀原文」可觀看東山網直播的直播及回放
思博科技招招招招人啦
有興趣戳下圖進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