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來,我局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民政部門的指導下,聚焦脫貧攻堅,聚焦特殊群體,聚焦群眾關切,更好履行了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等職責,著力落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項要求,重點工作進展順利,各項業務協調發展。現將具體工作完成情況匯報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完善社會救助體系,社會兜底保障全面落實。
1.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斷鞏固完善。堅持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實現了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社會救助等保障、補助標準全面上調,實現了城鄉低保標準年均增長不低於5%的目標,確保了城鄉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同步提高。
2.落實脫貧攻堅政策,加強兜底保障工作。實施兜底保障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535人,佔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31.4%,做到了應保盡保、應納盡納,不落一戶,不落一人,有效防止「脫保」「漏保」問題發生,確保兜底保障及時精準。
3.完善農村留守兒童、婦女、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成立了縣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和困境兒童保障工作領導小組,做到孤兒生活、教育有保障,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有人管。與縣婦聯等部門協同建立了農村留守婦女關愛服務工作機制,指導村民委員會以組織文體活動等方式,定期關注農村留守婦女,將關愛服務納入村規民約,將符合條件的農村留守婦女家庭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臨時救助等社會救助範圍。落實老年人關愛機制,建立農村留守老年人的定期巡訪制度,由村民委員會組織人員通過日常巡視、巡查,為高齡,獨居,空巢及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關愛服務。
4.落實救助政策,做好特殊群體補貼發放工作。年初以來共發放特困人員供養金**萬元,有效保障了特困人員的基本生活權益。進一步完善「早發現、早救助、早幹預」的救助制度,實施救助**人次,有效保障了城鄉困難群體基本生活。發放殘疾人兩項補貼**萬元,老年人補貼**萬元。
(二)深化養老服務建設,養老服務水平明顯提升。
1.加強社區養老服務站建設。新增5個社區養老服務站,每個服務站面積不低於200平方米,現已建設完成,此項工作在全市排名第一。
2.農村居家養老試點工作有序開展。新增14個農村居家養老試點村,分別成立了養老服務組織、鄰裡互助小組,建立了老年人臺帳和相關工作制度,各個試點村專項經費已經全部撥付到位。
3.「樂齡陪伴項目」成功落地。縣政府與省老齡事業發展基金籤約的「樂齡陪伴項目」成功落地指定村屯,7月初項目建設資金全部撥付到所在鄉鎮,目前已全部建設完成並投入使用,有效解決了農村老年人就餐與洗浴困難問題。
(三)開展社會綜合治理,社會治理能力不斷提高。
1.多措並舉做好掃黑除惡工作。對民營養老企業、審批低保五保發放福利資金、街路牌箱體上亂貼亂塗亂畫亂貼廣告等方面的亂象進行了清理。協助組織部門,會同紀委監委等部門建立村兩委候選人候選人聯審機制,進一步排查清理「村委會」組成人員,為村級組織打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打下了良好基礎。
2.加快推進便民服務事項「全市通辦」。按照市局統一部署,召開了「全市通辦」設備運行情況工作會議,並指導各社區對「全市通辦」設備進行逐一調試,目前「全市通辦」各項業務開展正常。
3.積極做好換屆選舉籌備工作。認真貫徹落實村「兩委」、城市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工作精神,積極做好2021年村(居)委會換屆選舉準備工作,預計於12月底完成。
(四)強化社會事務服務,事務管理逐步規範。
1.加強監督,做好社會組織管理工作。全面落實《全市行業協會商會負責人任職管理辦法》,確保日常監管無盲區、無死角。組織全縣社會組織籤訂「社會組織信用承諾書」,強化自律意識,接受公眾監督,不斷提升信用水平。建立社會組織失信「異常名錄」,對不按要求參加年檢、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等情況載入「異常名錄」,並公告社會。
2.認真做好《地名志》編撰、地名普查歸檔及地名詞典整理工作。為促進全國第二次地名普查成果轉化,啟動了《地名志》編撰工作,重新整理地名普查檔案,補充完善國家地名資料庫,完善地名信息40條,同時配合做好整理地名詞典工作,收集提供信息100餘條。
(五)加強協調聯動,疫情防控工作落實到位。
1.迅速行動、成立組織。按照縣委、縣政府聯防聯控工作會議要求,制定了民政系統防控方案,成立了民政系統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建立了微信工作群,多次召開專題黨組會議,部署民政系統疫情防控工作。
2.積極宣傳、加強管控。加強公、民辦養老機構疫情防控工作,下發了《縣民政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明確分工、責任到人,實行疫情日報告、零報告制度,為各養老機構及時配備了紅外線測溫槍,防護口罩、醫用酒精、消毒液等物品,養老機構全封閉管理。
4.深入一線、加強值守。成立2個疫情防控服務隊,分別負責數據統計上報和包保社區工作,製作並懸掛了宣傳標語及條幅9個,協助社區為居民發放了出入通行證,做好包保樓院的疫情防控工作,得到了當地居民的一致肯定。
(六)強化責任落實,黨的建設全面加強。
1.認真履行意識形態工作主體責任。成立了民政局意識形態分析研判小組,制定印發了意識形態工作實施方案,及時傳達學習黨中央和省市縣委關於意識形態工作的決策部署,定期向縣委報送意識形態工作情況。制定了中心組學習教育計劃,每季度開展一次集中學習、一次專題研討。
2.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和「一崗雙責」,按照「一級抓一級」的原則,強化責任擔當、狠抓責任落實。印發了《縣民政局2020年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要點》,層層籤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確保時刻把責任扛在肩上,抓在手裡。
二、2021年工作計劃
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十四五」時期是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開好局、起好步具有特殊意義,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在民政政策完善、項目支撐、場景營造、措施明確等方面狠下功夫,努力解決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公共服務領域供給不足、供給不優、效能不高等問題,在服務縣委、縣政府中心大局上做出新貢獻,在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新期待上見到新成效。
1.社會救助工作。持續完善城鄉低保特困供養制度。紮實推進分類施保,對重點保障對象實行重點保障,適時調整提高保障標準。加強留守兒童、困境兒童情況調研工作和對孤兒身份認定和60年代精簡人員的死亡認定,實現城鄉社會救助一體化,最大限度保障城鄉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加強城鄉居民臨時救助制度,著力緩解城鄉困難群眾突發性、臨時性困難。
2.脫貧攻堅工作。針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繼續適當放寬和優化準入條件,採取簡化審批程序,堅持應保盡保,應兜盡兜,不漏一戶,不落一人,確保脫貧攻堅兜底保障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助力我縣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
3.社會養老工作。推進養老工作社會化,建立以社區養老服務為依託、機構養老為補充的養老服務體系,推進農村居家養老服務試點村和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工作,鼓勵支持社會力量興辦高品質的養老服務機構,全面提升養老服務質量。
4.基層政權工作。繼續通過法定程序實現村級黨組織、村主任實現「一肩挑」全覆蓋,並做好2021年村委會換屆調研準備工作。按照市局工作要求,大力推進「全市通辦」網上辦理業務,做好社區治理現代化工作中有關民政牽頭的各項工作。
5.社會組織工作。按時完成社會組織年檢工作,加強社會組織的安全監督管理。加強對社會組織監管力度,繼續依法辦理社會組織成立、變更和註銷登記。按照省市要求做好行業協會、商會脫鉤工作。加強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繼續擴大黨組織覆蓋面,推動社會組織健康發展。
6.區劃地名工作。因地制宜,周密部署,紮實推進縣城內街路牌檢查維護工作,助力創城工作全面開展。做好地名審核申報工作,嚴格按照「受理、審核、審批」辦理流程,對新地名的申報嚴格把關,進一步推動我縣地名管理工作的法制化、規範化和標準化建設,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7.疫情防控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加強排查,嚴密防控,一如既往做好民政系統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
8.意識形態工作。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把意識形態工作列入黨建工作的重點內容,堅決把責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實在行動上。堅持群眾工作路線,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開展思想宣傳教育,在群眾中樹立良好形象,牢牢把握意識形態的領導權、話語權。
9.黨風廉政建設工作。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履行好黨風廉政建設「第一責任人」的職責,持續開展正風肅紀,抓好領導班子和基層黨員隊伍作風建設,打造廉潔高效的黨員幹部隊伍,為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夯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