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種蔗具有優越的自然資源條件,宜蔗區域廣。新中國成立後,種蔗由零星分散發展到適度連片集中開發、規模經營的格局,種蔗區域和機製糖廠遍布廣西各地。到1993年,全區14個地、市所屬88個縣(市)有66個縣 (市) 盛產糖蔗,有55個縣(市) 建有機糖廠99間,日榨蔗能力 16.775萬噸。曾經的甘蔗,雖然付出千辛萬苦,但確實也給廣西的農民帶來了財富。如今的廣西,蔗糖產量佔全國的一半以上,而崇左市的產量又佔了廣西的一半以上,號稱「中國糖都」。很多人開玩笑說:「你們別再比誰誰誰打架厲害了,我要回廣西砍甘蔗了!」那麼,曾經的廣西18大糖料甘蔗基地,都是哪些地方?如今還有人種甘蔗嗎?
邕寧縣糖料甘蔗基地。邕寧縣地處廣西南部,屬丘陵地帶,總面積4725平方公裡,1993年有耕地113.55萬畝。全縣轄21個鄉(鎮),總人口86.47萬人,其中農村人口78.64萬人。蔗區遍布全縣21個鄉(鎮)。 全縣1993年擁有3間糖廠,日榨能力7400噸。
貴港市糖料甘蔗基地。貴港市(原貴縣,1988年12月撤銷貴縣,設貴港市)位於廣西東南部,境內四山一水五平原,總面積3530平方公裡,1993年有耕地119.4萬畝。全市轄30個鄉(鎮),總人口152萬人, 其中農村人口131.6萬人。蔗區遍布全縣30個鄉(鎮)和西江農場。到1993年末,全市擁有糖廠3間(含農墾系統西江農場糖廠),日榨能力13800噸),成為全自治區製糖能力最大的市(縣) 。
崇左縣糖料甘蔗基地。崇左縣位於廣西的西南部,居左江中遊。境內崇山峻岭,丘陵起伏,總面積2901.56平 方公裡。1993年有耕地60.15萬畝,其中水田16.59萬畝,佔27.58%;旱地43.56萬畝,佔 72.42%。還有宜農可墾荒地17萬畝。全縣轄11個鄉(鎮),總人口32.47萬人,其中農業人口 23.61萬人。蔗區遍布全縣11個鄉(鎮)。 全縣建有馱盧、崇左兩間糖廠,日榨能力共7500噸。
橫縣糖料甘蔗基地。橫縣位於廣西的東南部, 居鬱江中遊,總面積3464平方公裡。1993年耕地面積95.55萬畝,其中旱地佔三分之一左右, 還有宜蔗可墾荒地8萬畝。全縣轄22個鄉 (鎮) ,總人口 100.5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89.75萬人。蔗區分布在19個鄉(鎮)216個村和良圻農場,蔗區人口65萬人。全縣1993年建有橫縣、良圻、石 塘、巒城4間機糖廠,日榨能力6700噸。
扶綏縣糖料甘蔗基地。扶緩縣位於廣西的西南部,地處低山丘陵地帶,總面積2875平方公裡。1993年耕地面積 70.66萬畝,人均佔有耕地1.77畝,其中旱坡地佔65%,還有宜農可墾荒地45萬畝;全縣轄 12個鄉(鎮) ,總人口40.02萬人,其中農村人口34.2萬人,有壯、瑤、苗、京、仫佬、侗、回、彝、水等少數民族33.38萬人,佔83.41%。全縣12個鄉(鎮)都有糖料甘蔗種植。全縣1993年擁有機糖廠2間,日榨能力6500噸。
合浦縣糖料甘蔗基地。合浦縣位於廣西的南部, 南面緊靠北部灣沿海,總面積3062.8平方公裡。1993年耕地 面積111.75萬畝。轄18個鄉(鎮) ,總人口106.92萬人,其中農村人口89.85萬人。全縣18個 鄉(鎮)除城區廉州鎮外,農村17個鄉(鎮)均屬蔗區。 全縣1993年擁有機糖廠4間(含國營農 墾星星糖廠) ,日榨能力共9000噸。
武鳴縣糖料甘蔗基地。武鳴縣位於廣西的南部,縣境四周為高丘陵與山地,總面積3366平方公裡,1993年耕地面積82.95萬畝。轄16個鄉(鎮),總人口62.97萬人,其中農村人口54.9萬人。蔗區遍布全縣 16個鄉(鎮)和武鳴華僑農場。全縣 1993年擁有機糖廠3間(含華僑企業系統的武鳴華僑糖廠) ,日榨能力共5500噸。
上思縣糖料甘蔗基地。上思縣位於廣西的西南部,縣南部是十萬大山山地,中、北部是鳳凰嶺、四方嶺山地丘 陵,東、西部為丘陵地,明江沿岸是丘陵與盆地相間分布,全縣總面積2816平方公裡。1993 年耕地面積31.8萬畝,旱地佔三分之一左右,還有宜農可墾荒地4萬多畝。轄11個鄉(鎮) ,總人口19.68萬人,其中農村人口17.25萬人。蔗區遍布全縣11個鄉(鎮)和昌墩農場。 全縣到1993年建有機糖廠2 間 (含農墾系統昌墩農場糖廠) , 日榨能力5400噸。
來賓縣糖料甘蔗基地。來賓縣位於廣西中部、境內以石山峰地——平原為主,總面積4364平方公裡。1993年耕 地面積135.6萬畝, 旱地佔一半以上,還有宜農可墾荒地10萬畝,是人均耕地較多的縣份, 按農村人口計算每人佔有耕地1.77畝;全縣轄24個鄉(鎮)256個村,總人口89.09萬人,其中 農村人口76.64萬人,有壯、瑤、苗、侗,仫佬、回等少數民族58.89萬人。蔗區遍布全縣24 個鄉(鎮)和紅河農場、來賓華僑農場、遷江華僑農場。 全縣1993年建有機糖 廠4間,日榨能力共7150噸。
柳江縣糖料甘蔗基地。柳江縣位於廣西的中部, 地處桂中盆地中心, 總面積2504平方公裡。1993年耕地面積 76.95萬畝,其中旱地佔56%,還有宜農可墾荒地3.2萬畝。全縣轄13個鄉(鎮),總人口48.4 萬人, 其中農村人口43.15萬人,有壯、仫佬、瑤、侗等少數民族36.9萬人。蔗區分布在全 縣農村12個鄉(鎮)和新興、露塘農場。 全縣1993年建有機糖 廠4間,日榨能力5500噸。
欽州市糖料甘蔗基地。欽州市位於廣西南部,南臨北部灣,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西北部屬低山丘陵區,東 南部以平原臺地為主,總面積4657平方公裡。1993年耕地面積89.7萬畝,其中水田佔80%, 旱地佔20%,還有宜農可墾荒地10萬畝;全市轄25個鄉(鎮) ,總人口108萬人,其中農業人 口66.1萬人。蔗區分布在全市25個鄉(鎮)。 全市1993 年擁有那彭、 平吉、欽江、大寺、犀牛腳5間機糖廠,日榨能力7500噸。
賓陽縣糖料甘蔗基地。賓陽縣位於廣西中部偏南,縣北及東北邊緣石山崛起,中部為一大片衝積平原,總面秘 314.31平方公裡。 1993年耕地面積82.95萬畝,其中水田佔三分之二,旱地佔三分之一.轄 23個鄉(鎮) ,總人口88.34萬人,其中農村人口79萬人,有壯、瑤、苗、侗、水、仫佬、毛南等少數民族16.73萬人。蔗區分布在全縣23個鄉(鎮)和廖平農場。 全縣1993年擁有機糖廠3間,日榨能力共4350噸。
柳城縣糖料甘蔗基地。柳城縣位於廣西中部偏北,屬石山峰林地帶,中部以低丘平原為主,東部和西部為土丘 與石山峰林混雜交互地帶, 全縣總面積2128平方公裡。1993年耕面積57.75萬畝,水旱地各 佔一半左右。縣轄14個鄉(鎮) ,總人囗 37.35萬人,其中農村人口32.05萬人。蔗區遍布14 個鄉(鎮)。全縣1993 年擁有機糖廠2間,日榨能力4500噸。
武宣縣糖料甘蔗基地。武宣縣位於廣西中部,縣境東北部是丘陵山地,西南部是溶蝕平原,總面積1739平方公 裡。1993年耕地面積51.75萬畝,其中水田佔40%,旱地佔60%;還有宜農可墾荒地41.12萬 畝。縣轄13個鄉(鎮),總人口36.96萬人,其中農村人口33.79萬人,有壯、瑤、侗、苗、回 等少數民族25.2萬人。蔗區分布在13個鄉(鎮)和武宣農場。 全縣1993年擁有機糖廠2間,日榨能力3700噸。
南寧市郊區糖料甘蔗基地。南寧市郊區位於廣西南部,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1.7℃,穩定通過10℃的積 溫和天數分別為7127.6℃和322.7天。 年日照時數1600—1700小時,年降雨量1300—1500毫 米。市郊區地域屬低山丘陵、平原地帶,總面積1350平方公裡。1993年耕地面積46.86萬畝, 其中水田24.46萬畝,旱地22.4萬畝,還有宜農可墾荒地5.3萬畝。轄15個鄉 (鎮) ,總人口 40.12萬人。蔗區分布在15個鄉(鎮)和金光農場,種蔗農戶約7萬戶、32.62萬人。1993/11994 年榨季交售南寧製糖造紙廠和金光農場糖廠原料蔗達56.88萬噸,產糖54820.3噸。
宜州市糖料甘蔗基地。宜州市(原宜山縣,1993年9月撤銷宜山縣,改設宜州市) 位於廣西中部偏西,境內多為 土山丘陵和石山峰林相互交錯地帶,北部以石山為主,南部為土山和石山、孤峰穿扦分布, 中部龍江沿岸為低平的谷地。總面積391.6平方公裡。1993年耕地面積69.45萬畝,其中水田 佔51%,旱地佔49%還有宜農可墾荒地16萬多畝。轄21個鄉(鎮),總人口57.4萬人,其中農 村人口48.9萬人,有壯、瑤、苗、水、仫佬、毛南等少數民族47.4萬人。蔗區分布在19個鄉 (鎮)。全市1993/1994年榨季2間糖廠共榨蔗46.44萬噸, 產糖 53194.1噸。
桂平縣糖料甘蔗基地。桂平縣(今桂平市)位於廣西東南部,境內以丘陵平原為主,總面積4073平方公裡。1993 年耕地面積105.75萬畝,其中水田佔73%,旱地佔27%。縣轄30個鄉(鎮) ,總人口149.4萬 人,其中農村人口142萬人。蔗區分布在25個鄉(鎮)、223個村。1993 年桂平糖廠日榨能力5000噸,是僅次於貴港甘蔗化工廠居廣西第二位的大型製糖企業,而且 開發綜合利用造紙、酒精、糖化酶效益很好。
博白縣糖料甘蔗基地。博白縣位於廣西東南部,是低山丘陵平原地帶,總面積3835平方公裡。1993年耕地面積 80.85萬畝,其中水田佔83%,旱地佔17%,還有宜農可墾荒地10萬畝。轄34個鄉(鎮) ,總人口128.05萬人,其中農村人口120.2萬人。蔗區遍布34個鄉(鎮)。全縣1993/1994年榨季榨蔗20.47萬噸,產糖22880.65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