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師利菩薩示現說法,持心無二無別,究竟虛空

2020-12-18 修行中的卡卡西

五臺山是文殊師利菩薩道場,在靈鷲寺東側供奉著文殊菩薩的發塔。

相傳南北朝時期,五臺山靈鷲寺每年春季舉辦無遮齋會,供養十方菩薩。無論王公大臣、平民百姓、花兒乞丐,只要來到靈鷲寺,都可以與佛法僧結緣,並且吃一頓齋飯。

這一天,寺院門外來了一位衣著襤褸、蓬頭垢面的女人,牽著兩個孩子,還跟著一條髒兮兮的小狗。她向知客僧請求施捨一頓齋飯,可是還沒到開飯的時間,知客僧眼見這些可憐人,於是去請示住持大和尚。

女人見到住持和尚,雙手奉上一縷頭髮:「大師父,我們是窮苦人家,身無分文,只能剪下我的一縷頭髮,供養三寶,還請收下。」

住持和尚趕忙合十道:「阿彌陀佛,心誠則靈,我收下了。女施主,從何處而來啊?」

女人答道:「從來處而來,大師父,可否布施我們一頓齋飯?」

住持和尚吩咐給他們一行三人吃了一頓齋飯,女人又說:「我的狗狗還沒吃飯,師父可否給它也布施一頓齋飯?」

住持愣了一愣,給狗狗吃了一頓齋飯。女人又說:「大師父,我肚子裡還有一個孩子,可否給他再布施一頓齋飯?」

這下住持忍無可忍,大聲訓斥道:「你這女施主,好不講理,大人孩子施齋倒也罷了,連你那狗狗也用了齋飯,現在你肚子裡未出生的孩子也要吃齋飯,你這人如此貪得無厭,也太過分了!」

女人聽得他這麼一說,隨即回了一四句話:

苦瓜連根苦,甜瓜徹蒂甜;

三界無著處,致使阿師嫌。

說完平地湧身而起,現出文殊師利化身,上拄天下拄地,隨即那髒兮兮的狗狗現身為文殊座下青毛獅子,兩個孩子現身日光童子和月光童子。飄飄渺渺,隱在空中。

文殊師利菩薩示現說法,持心無二無別,究竟虛空

繼而空中傳出文殊菩薩法音:

眾生學平等,心隨萬境波;

百骸俱捨棄,其如愛憎何?

這四句話的意思是:眾生明知修佛學佛要保持一顆平等心,可是一遇到外境便會隨波逐瀾,心念隨著外境流轉不斷。明知道肉身都可捨棄,可是愛憎之心不除去,如何才能成佛成道呢?

文殊師利菩薩示現說法,持心無二無別,究竟虛空

無遮齋會上的一千大眾,跪在地上頂禮文殊菩薩,聽從菩薩開示,齊向空中祈願:

「菩薩,請傳授我們真正的平等心法門,我們會依教奉行。」

空中曰:

「持心如大地,亦如水火風,無二無分別,究竟如虛空。」

住持和尚追悔不及,痛恨自己有眼不識真菩薩,舉起戒刀意欲挖掉自己一雙眼睛,向菩薩贖罪。

眾人奪下戒刀,一陣苦勸,住持才改變主意。於是建了一座佛塔,將文殊菩薩化身女子的那縷頭髮供養在內。

據記載,明朝萬曆年間,圓廣法師重修發塔,塔中好幾束菩薩的頭髮,金黃色,而且變化不定。

我是修行中的卡卡西,喜歡我的文章請點讚、關注、評論。

轉發弘法功德無量,隨喜讚嘆。

相關焦點

  • 圓覺三代祖師:釋迦牟尼佛、文殊師利菩薩、蓮華生大士
    實則釋尊早於無量劫前久已成佛,但以悲心深重,為度眾生故,不斷示現人間成佛,已有八千餘次。現在我們能見聞佛法,如教修持,乃至未來解脫生死、得證菩提,實皆釋尊之恩德 第二代祖師:文殊師利菩薩 文殊師利菩薩,義為妙吉祥,亦作妙德。
  • 一首《文殊師利菩薩心咒》,為中考學子祈福!
    (法會時間:2019年6月28日、29日、30日)文殊菩薩是開啟智慧之門的菩薩,能破除疑難與障礙,堅固記憶,圓滿學業。文殊菩薩具足一切智慧,是三世諸佛之師。文殊菩薩有十種無上大願,諸佛子若能依著十大願精進修行,定能得到文殊菩薩慈悲護佑,並能發勝菩提心,恆求福慧圓滿具足,證悟自性,利益無量眾生,福德不可思量。
  • 文殊菩薩與《文殊般若經》的思想及其影響——蔡宏
    [③]關於文殊菩薩的來處說法較多,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過去已成佛果。《首楞嚴三昧經》中說:            爾時長老摩訶迦葉白佛言:世尊,我謂文殊師利法王子,曾於先世已作佛事,現坐道場轉於法輪,示諸眾生入大滅度。佛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說……迦葉,汝謂爾時平等世界龍種上佛,豈異人乎?勿生此疑,所以者何?即文殊師利法王子是。
  • 佛經中經常提到的八大菩薩有哪些,有一位菩薩和我們一生福報有關
    佛經中經常提到的八大菩薩有哪些,有一位菩薩和我們一生福報有關。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49年,不僅是對人說法。有時會有八部天龍聽法,所以八部天龍也是佛教的護法神。有時也有很多菩薩聽法,包括他方世界的菩薩。據《心經》上講「三世諸佛」,可見佛是無量無邊,對應的眾生也是無量無邊的,同時菩薩也是無量無邊的。
  • 恭迎文殊菩薩聖誕——為什麼學業有成要祈求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梵名Majurī ,音譯為「文殊師利、曼殊室利」,意譯為「妙德、妙吉祥、法王子」。文殊菩薩為七佛之師,一切菩薩之母,身紫金色,五髻冠其項,右手持金剛寶劍,表智慧猛利,能斷一切煩惱。左手持青蓮花,花上有金剛般若經卷寶,象徵所具無上智慧,坐騎為獅子,象徵其威猛。文殊菩薩為佛教四大菩薩之一,是無上圓滿智慧的象徵,故稱為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
  • 《白話地藏菩薩本願經》——仞利天宮神通品第一
    這時候,釋迦牟尼佛告訴文殊師利法王子大菩薩說:「你瞧!這些所有的佛菩薩,以及天龍鬼神,此世界的、他世界的,此國土的、他國土的,像如此眾多的佛菩薩、天龍鬼神,都到忉利天來集會,你知道他們的數目麼?」文殊師利回答佛說:「世尊!倘若用我的神通法力,經過千劫的長久時間去思量測度,也還不能夠知道這數目。」』
  • 菩薩示現來度你,你認得出嗎?
    要到五臺山去拜文殊菩薩去,求文殊菩薩給他開智慧,想要開悟。他向師父辭行,說:『師父,我在這裡學了這麼多年,我覺得沒有學到什麼東西,什麼也不明白,我現在要去拜文殊菩薩,我自己很愚痴的,想要開一點智慧。』他師父說:『好,你要去朝山,這是應該的,你去吧!但是我有兩封信,你給我帶去,交給兩個人。』這兩封信,一封是交給豬老母,一封就交給青娘子。
  • 海濤法師:虛空藏菩薩的咒語和手印
    乃至心願都滿足,唉,南無虛空藏菩薩,南無虛空藏菩薩,南無虛空藏菩薩。再來,虛空藏咒,手印,我們再學一下,那個蓮花上面啊,高高的無量,然後呢,繞三圈,然後彈出去,啊,但是奇怪,有的手看起來都不慈悲,因為你的心不慈悲,怎麼比都不慈悲,好像在打麻將。一個慈悲的手就看起來好慈悲,嬰兒的手看起來可不可愛?
  • 中高考前,多為孩子念文殊菩薩心咒,祈求文殊菩薩加持!
    感恩文殊菩薩加持!文殊菩薩,即文殊師利或曼殊室利,佛教四大菩薩之一,釋迦牟尼佛的左脅侍菩薩,文殊菩薩表聰明智慧。  3、若能一心獨處閒靜,梵書五字輪壇,依法念誦滿一月已,文殊菩薩即現其身,或於空中演說法要。是時行者得宿命智,辯才無礙,神足自在,勝願成就,福智具足,速能皆證如來法身。但心信受,經十六生,決成正覺。  4、或於絹素如前畫像,滿五十萬遍亦得成就,或以香泥塗舍利塔,梵寫五字旋遶念誦五十萬遍,曼殊室利現其人前而為說法,常得諸佛及執金剛菩薩之所護念,一切勝願皆悉具足。
  • 今日是「文殊菩薩」成道日,祈願眾生福慧圓滿、六時吉祥!
    今天是1月16日,農曆臘月二十二,是佛教裡文殊菩薩的成道紀念日。文殊菩薩,是佛教著名的四大菩薩之一,又稱「文殊師利」、「曼殊師利」,意譯為「妙德」、「妙吉祥」、「法王子」,是大智慧的象徵,被稱為「辯才無礙」,所以我們一般稱其為「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 八大菩薩分別是誰?佛教八大菩薩的來歷
    虛空藏菩薩,中國大乘佛教八大菩薩摩訶薩之一。在無量菩薩中專主智慧、功德和財富。因尊上智慧、功德、財富如虛空一樣廣闊無邊,並能滿足世間一切如法持戒者的善求善願,使無量無邊眾生獲得無窮利益,故有此虛空藏聖名。
  • 菩薩示現十種清淨行,五種大人法 用合適的方法度眾生便是方便法門
    全部一切人世間所行所做的有為法,諸佛菩薩都能應現,來和眾生相互吃苦樂、得與失、譏稱、利衰等事。用諸多朋友的方式,來廣泛度化一切諸眾生。一切人世間,有眾苦難熬的同甘共苦,這類苦患是無邊崖。宛如海洋,是高深莫測,廣不能量。菩薩示現吃苦的眾生,和眾生在一起,作為示範。
  • 《華嚴經》與普賢菩薩思想---李富華
    在《華嚴經》中雖有「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而為上首」的經文,指出這兩位菩薩地位相等,在諸菩薩之上,但比較起來,《華嚴經》對文殊菩薩的描寫要更具體,而且往往與其他諸菩薩並提。如(光明覺品)如下的一段經文:十方各有一大菩薩,一一各與十佛剎微塵數諸菩薩俱來詣佛所,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覺首菩薩、財首菩薩、寶首菩薩、功德首菩薩、目首菩薩、精進首菩薩、法首菩薩、智首菩薩、賢首菩薩。
  • 【邊疆時空】朱冠明 | 關於漢譯佛經中「文殊師利」的譯名
    一、文殊師利的諸種譯名 文殊師利是輔佐釋迦牟尼佛弘法的上首弟子,在大乘佛教中以智慧著稱,時時伴在佛側,在佛教東傳中影響很大。文殊師利在漢譯佛經中經常出現,且有多個譯名,如法藏《華嚴經探玄記》載:(1)其文殊名義略敘五義:一名者,文殊師利,或雲尸利,或雲漫殊室利,或翻為敬首,或雲溥首,又雲濡首,又雲妙德,又雲妙吉祥。此中十菩薩依梵本同名「室利」,《兜沙經》中亦同名「師利」。又梵語喚「頭」為「室利」,「吉祥」「德」等亦為「室利」,故致翻譯不同也。
  • 農曆十月二十日,恭迎文殊菩薩出家日!重溫文殊菩薩的囑託!(轉發...
    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值此殊勝功德日,願大家廣發善心、廣行善業,盡力行善、吃素、放生、供燈、持咒、誦經,開啟智慧,究竟圓滿,南無大智文殊菩薩!文殊菩薩德難量,久成龍種上法王。這就發出離的同時還要大悲,這兩種都要靠智慧,得向大士學習,我們就學習文殊師利菩薩,得有智慧,得有般若。若沒有智慧,沒有般若的時候,你厭離心是不會強的。智敏上師:文殊菩薩為什麼要高舉寶劍?
  • 咒語是佛言,與佛菩薩無二無別
    索達吉堪布說咒語在藏傳佛教中確實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藏地,幾乎人人手中都拿有佛珠,無論在家或出家,人們手中的佛珠都是用來為持咒誦經的。其實持誦咒語並非是藏地的獨特發明,這種行為原本就符合佛陀宣示的教義與制定的修行規則。《觀音密藏經》云:「若有受持神咒者,凡有所作,必得成就,唯必深信,不得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