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調未成年人刑責年齡 能有效遏制犯罪低齡化嗎?

2020-10-14 Tonight今晚

未成年人的刑責年齡如何下調?針對這個公眾關注的問題,10月13日上午,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

刑責年齡「個別下調」

草案二審稿擬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做出個別下調。根據規定,已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情節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應當負刑事責任。

而根據我國現行刑法規定,未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無需承擔任何刑事責任。這次調整的動向,也是對於公眾圍繞最低刑責年齡的長期爭議的一種回應。

特約評論員、律師嶽屾山表示,近年來包括他本人在內,很多人都在呼籲降低刑事責任年齡。現在個別情況有了下調空間,在體現立法審慎態度的同時,說明國家對惡性犯罪低齡化有著足夠的重視,但是否能夠有效遏制、及對未成年人犯罪起到威懾作用,還要看具體的實施情況。

對未成年人犯罪懲治應多措並舉

近年來,一些嚴重暴力犯罪案件涉事者因未達到法定年齡而免於承擔刑事責任,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和討論。而受害者家屬的正當權益難以得到保障,也讓社會公眾「意難平」。

近日,"大連13歲男孩殺害10歲女孩案"的加害人蔡某某父母,因未履行法院判決,被司法拘留15日的新聞曝光,讓這起案件,再度回到公眾視野。

去年10月,13歲的大連男孩蔡某某將同小區一名10歲女孩哄騙至家中,欲與其發生性關係。遭女孩拒絕後,蔡某某將其殘忍殺害並拋屍。因未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警方對蔡某某不予追究刑事責任,實施3年收容教養。

嶽屾山指出,考慮到種種限制,可能適用到降低刑責年齡的未成年人犯罪行為會比較有限。那麼,除了降低刑責年齡外,我們還應該加大對罪錯未成年矯治教育的投入,多措並舉地來懲治未成年人犯罪。避免這些未成年人今後無法融入社會,從而再次走上犯罪的道路。

兩處修改彰顯對未成年女性的保護

除了加大懲治,草案二審稿還進一步加強了對未成年人的刑法保護。

圍繞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草案增加了特殊職責人員性侵犯罪的內容,規定對負有監護、收養、看護、教育、醫療等特殊職責人員,與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未成年女性發生性關係的,不論未成年人是否同意,都應追究刑事責任。

此外,草案還對姦淫幼女犯罪作出了修改,擬對姦淫不滿十周歲的幼女,或造成幼女傷害等嚴重情形明確加重。

嶽屾山指出,早在2013年的時候,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曾經出臺過相應的指導意見,現在直接寫入刑法中,無疑是加大了對未成年女性的保護,加大了對那些想通過漏洞對未成年人實施不法的犯罪分子的侵害打擊力度。

相關焦點

  • 遏制未成年人犯罪 刑責年齡該降低嗎?
    遏制未成年人犯罪 刑責年齡該降低嗎?2019年10月,「大連13歲男孩殺害10歲女孩」案件發生後,對於降低未成年人刑責年齡的討論一直不絕於耳。今年省人代會上,不少代表也談到這一問題。16日,分組審議中,多名代表就此展開熱烈討論。有代表建議,從國家立法層面將未成年人犯罪的定罪年齡降至12歲。也有代表持反對意見,認為降低刑責年齡並不能根治問題。
  • 刑責年齡「個別下調」讓低齡犯罪得到應有懲處
    在10月12日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記者會上,就未成年人刑責年齡是否將作調整,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臧鐵偉對此表示,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責任年齡擬作個別下調。
  • 「刑責年齡個別下調」具有震懾效應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擬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未滿14周歲不再是逃避刑責的「擋箭牌」,將具有震懾效應,能有效遏制未成年人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死等惡性犯罪,實質上也是對未成年人的一種保護措施。 未成年人的心智還不成熟,認知能力有限,遇事或發生糾紛時容易衝動,特別是在其他人教唆和慫恿下,就會做出一些違法犯罪的行為。
  • 刑責年齡擬下調,勒緊低齡犯罪「韁繩」
    (10月14日 人民日報)依據多地司法機關近幾年的報告分析顯示,未成年人犯罪呈現出低齡化、成人化、暴力化趨勢。據統計,2019年1月至11月,檢查機關共批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28915人,同比上升7.6%,而近兩年諸如大連13歲男孩殘忍殺害10歲女童事件也並非個案。情感反應冷漠、法律意識淡薄成為未成年犯罪施暴者的共性,而免於刑事追究則變相成為低齡青少年犯罪的「利刃」。
  • 未成年人犯罪問題,依靠降低刑責年齡就能有效解決嗎?
    如何才能遏制未成年人犯罪?今年兩會,多位人大代表建議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責任年齡,以發揮法律的警示和威懾作用。人們認為更嚴苛的法律可以形成更強的威懾力,因而也能更有效地抑制未成年人犯罪。如果現實真是如此樂觀,那麼未成年人犯罪問題將不會成為世界各國的一個長期困擾。從其他國家的實踐經驗看,法律的震懾作用往往是有限的;而在預防未成年人初次犯罪之外,如何降低犯罪者的再犯率是更棘手的問題。降低刑責年齡就能有效減少未成年人犯罪率嗎?
  • 未成年人犯罪刑責年齡擬作個別下調
    在今天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記者會上,就未成年人刑責年齡是否將作調整、是否加大對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懲治等問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臧鐵偉作出回應。未成年人犯罪刑責年齡擬作個別下調近年來低齡未成年人實施嚴重犯罪的案件時有發生,引發社會關注。
  • 未成年人犯罪刑責年齡擬作個別下調!
    你看過《隱秘的角落》嗎?今年,這部家庭懸疑倫理劇大火!對此,10月12日(今天),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記者會上,就未成年人刑責年齡是否將作調整,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臧鐵偉作出回應。未年人犯罪刑責年齡擬作個別下調對低齡未成年人犯罪既不能簡單地「一關了之」,也不能「一放了之」。
  • 重磅:未成年人犯罪刑責年齡擬作個別下調
    你看過《隱秘的角落》嗎?今年,這部家庭懸疑倫理劇大火!近年來,低齡未成年人實施嚴重犯罪的案件時有發生,令社會痛心的同時,也發人深省。未成年人犯罪事件頻出,不禁讓很多人產生疑問,對於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責任的界定是否應該做出相應調整?對此,10月12日(今天),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記者會上,就未成年人刑責年齡是否將作調整,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臧鐵偉作出回應。
  • 個別下調犯罪刑責年齡具有積極意義
    12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曾表示,提請常委會會議審議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擬「兩條腿走路」:一方面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另一方面,統籌考慮刑法修改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改相關問題,在完善專門矯治教育方面做好銜接。此次刑事責任年齡的下調,是未成年人犯罪的現實情勢所趨,有其合理性和積極意義。
  • 未成年人犯罪刑責年齡擬作個別下調,情節惡劣的將負刑責!
    未成年人犯罪在近幾年已成為社會高度關注的問題如何有效避免未成年人犯罪?在未成年人犯罪後又該如何處理?在12日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記者會上,就未成年人刑責年齡是否將作調整等問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臧鐵偉作出回應。
  • 未成年人犯罪刑責年齡擬作個別下調
    在今天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記者會上,就未成年人刑責年齡是否將作調整、制止餐飲浪費專項立法工作進展情況等問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臧鐵偉作出回應。未成年人犯罪刑責年齡擬作個別下調近年來低齡未成年人實施嚴重犯罪的案件時有發生,引發社會關注。
  • 未成年人犯罪刑責年齡擬作個別下調
    在今天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記者會上,就未成年人刑責年齡是否將作調整,制止餐飲浪費專項立法工作進展情況等問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臧鐵偉作出回應。未成年人犯罪刑責年齡擬作個別下調近年來低齡未成年人實施嚴重犯罪的案件時有發生,引發社會關注。
  • 最低刑責年齡擬「個別下調」是一種「必要糾偏」
    在12日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記者會上,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臧鐵偉表示,對低齡未成年人犯罪既不能簡單地「一關了之」,也不能「一放了之」。即將提請審議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次審議稿擬「兩條腿走路」,一方面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另一方面,統籌考慮刑法修改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改相關問題,在完善專門矯治教育方面做好銜接。
  • 最低刑責年齡「個別下調」很有必要
    警方對5名施暴學生處以拘留5日的處罰,但因是未成年人暫不執行。於是,「14歲以下不負刑責」再次引發社會各界的廣泛熱議。 針對「14歲以下要不要負刑責」這一法律層面的敏感話題,可謂是各說各有理。支持者認為,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許多青少年的心智成熟過早,犯罪認知也更趨於成熟。因而,很有必要降低刑責年齡。
  • 未成年人犯罪刑責年齡擬作個別下調!
    對低齡未成年人犯罪既不能簡單地「一關了之」,也不能「一放了之」。未成年人刑責年齡是否將作調整?有公眾呼籲要降低刑事責任年齡,也有人表示應「惡意補足年齡」。在今天(12日)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記者會上,就未成年人刑責年齡是否將作調整,制止餐飲浪費專項立法工作進展情況等問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臧鐵偉作出回應。
  • 未成年人犯罪刑責年齡擬作個別下調
    在今天(12日)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記者會上,就未成年人刑責年齡是否將作調整,制止餐飲浪費專項立法工作進展情況等問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臧鐵偉作出回應。未成年人犯罪刑責年齡擬作個別下調近年來低齡未成年人實施嚴重犯罪的案件時有發生,引發社會關注。
  • 下調未成年人刑責年齡,能否管住「小惡魔」?
    此番立法機關在認真調研的基礎上,擬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是順應現實、回應民意的結果,體現了立法與時俱進。而只有儘快建立「家長責任制」,家庭、學校、相關部門各司其職,全社會共同努力,才能避免未成年人誤入歧途,有效減少未成年人犯罪。
  • 律師解讀未成年人刑責年齡下調:應重視學校、家庭、社區教育
    未成年人的刑責年齡下調!日前,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刑法修正案(十一)。這意味著那些犯了重罪的未成年人(已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從此不能逍遙法外,也要接受法治社會罪與罰的運行規則。此前,關於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是否應該下調多次引發討論。2019年遼寧大連女童被害案更是將輿論推向了高潮。在這起案件中,13歲的男孩將年僅10歲的女孩連捅7刀。因為行兇時男孩不滿14歲,未達到法定刑責年齡,被處以三年的收容教養。
  • 未成年人犯罪刑責年齡擬作個別下調
    在今天(12日)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記者會上,就未成年人刑責年齡是否將作調整,制止餐飲浪費專項立法工作進展情況等問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臧鐵偉作出回應。未成年人犯罪刑責年齡擬作個別下調近年來低齡未成年人實施嚴重犯罪的案件時有發生,引發社會關注。
  • 未成年人犯罪刑責年齡擬作個別下調
    在今天(12日)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記者會上,就未成年人刑責年齡是否將作調整,制止餐飲浪費專項立法工作進展情況等問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臧鐵偉作出回應。未成年人犯罪刑責年齡擬作個別下調近年來低齡未成年人實施嚴重犯罪的案件時有發生,引發社會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