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最「有意思」的水井,深26米,打水要進入井底,現成網紅景點
在技術還不發達的古時,水井幾乎出現在全國的各個地區,尤其在遠離江河湖泊的內陸地區。它在古時是一種用來從地表下取水的裝置,也是人們獲取水源的重要設施。在現如今,在很多地方也依然存在著從早前流傳下來的水井,甚至仍然為村民所使用。但要說起最有意思的一口水井,就不得不提那口「螺旋井」了。
「螺旋井」就位於山東新泰市龍延鎮掌平窪村境內。與其他普通水井不同的是,這口水井有著非常大的內壁半徑,上口周長達到了26米。除此之外,還有著108級通向井底的臺階。而緩慢行走到距離井底大約還有10米深的地方,可以看到有一個供人提水的平臺,在早前就有很多村民在那提水。而在井底往上望去,有限的視野能讓人深刻體會到青蛙「坐井觀天」的真實感受。
據說由於受到地理位置的影響,在還沒有開鑿這口井前,掌平窪村是常年乾旱且缺水的。而眾所周知,水資源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為了解決缺水的問題,這個村莊的居民就自發組織想打井取水。他們派出了36名體格健壯的村民參與工作,在鑿井期間,在工具和技術及其有限的條件下,他們通過自己的雙手和智慧,去自製炸藥、自備工具,即便是流血流汗也從未放棄。更讓人難以想像的是,這口深26米的井從1967年3月一直施工到1977年5月,也就是說歷時10年這口井才被建造完成,這幾乎是全村人極其難得的勞動結晶。
村民在建造這口深26米的井時,考慮到這深度用繩索取水也不是很現實,因此就挖大了這口井的半徑,讓人們可以直接走到井底取水。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為了讓鄉村的旅遊資源得到開發,在2014年的時候,又在這個井口處設置了一個龍頭,沿著井壁石階塑造龍身。在給下行的人們起到保護作用的同時,也方便了遊客更好的拍照取景。
而順著這條盤旋著的大龍繼續下行,會明顯感受到一陣陣舒服的涼爽,井底的溫度也會明顯低於井口的溫度。小心行走到下面底邊取水的平臺處,會發現井壁的青石上生長著厚厚的厚厚的青苔和茂盛的腎蕨,是一副生機勃勃的自然生態的模樣。
螺旋井隨著迎來越來越多的遊客,也逐漸變成了一個小有名氣的網紅景點。很多遊客都慕名前往,想去感受一下這不一樣的井底風情,與坐井觀天的美妙體驗。如果是你,你想去這樣的景點看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