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葉酸:預防胎兒畸形和缺陷
葉酸缺乏導致胎兒神經管畸形,增加胎兒眼,口,唇,顎,胃腸道器官的畸形。孕早期是胎兒中樞神經發育的關鍵時期,葉酸可預防胎兒神經管缺損,懷孕後的4周是神經管形成的主要時期,孕婦每天都要服用葉酸,從孕前3個月到孕後3個月,每日400微克。含葉酸豐富的食物:豬肝,黃豆,蘆筍,空心菜,也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葉酸增補劑,每片400微克,每天一片。
2,鐵:補血必備
鐵參加血紅蛋白的形成,負責氧的運輸和儲存,孕期缺鐵會導致貧血,影響孕婦的免疫力,產生頭暈乏力,心慌氣短的症狀,並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在孕早期,很多孕婦有早孕反應,進食差,營養跟不上,使造血功能跟不上。進入孕中期,胎兒快速發育,吸收了孕媽媽體內的造血物質一一鐵,孕媽媽就特別容易出現缺鐵貧血,因此,從孕中期開始,孕婦就要更注重補鐵,多吃含鐵量豐富的食物,瘦肉,動物血,動物肝臟。服用鐵劑不宜同食牛奶和茶葉,影響鐵的吸收。可以與維生素C一起服用,維生素C促進鐵吸收。
3,鈣:促進胎兒骨骼發育
鈣是人體必需的常量元素,是牙齒和骨骼的主要成分,是凝血因子之一,也是許多酶的激活劑。孕婦缺鈣會抽筋,痙攣,失眠,神經過敏,關節疼痛。在備孕期就要開始補鈣,在懷孕期,孕婦體內的鈣會被胎兒吸取,孕婦缺鈣影響胎兒乳牙,恆芽的鈣化和骨骼發育,最理想的補鈣時機是從備孕時開始,這樣才能滿足孕婦和胎兒的需要。不同孕期,需鈣量不同,孕早期每日500ml的牛奶可提供500毫克的鈣,加上其他食物的提供,可基本滿足孕媽媽對鈣需求量。到了孕中晚期,每天需要補充1000一1200毫克的鈣,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口服鈣片。
4,鋅:預防胎兒畸形
鋅參與了體內的生理代謝,可提高人體免疫力,提高生殖腺功能,孕期缺乏鋅,胎兒發育遲緩,大腦發育和體重增長變慢,甚至幹擾胎兒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 孕期鋅每日推薦量9.5毫克左右,可以從海產品,動物肝臟,肉類,魚類,豆類中得到補充,也可在醫生指導下口服鋅製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