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小蘇打、泡打粉、自發粉的區別、原理及用法

2021-02-07 包穀網baoogu

  酵母、小蘇打和泡打粉都是製作蓬鬆麵團的填料,作用是使麵團組織產生空洞,變得膨大疏鬆。它們的不同點是:

  酵母是通過酵母菌的不斷繁殖產生二氧化碳氣體使面蓬鬆,產生酒香味和酸味(雜菌繁殖所產生的醋酸味),屬於「生化」反映。面肥和酵母發酵的原理相同;

  小蘇打是通過受熱分解產生二氧化碳氣體使面蓬鬆,屬於化學反應。它的俗稱也叫「焙燒蘇打」,並能與酸中和,消除酵面中的酸味。

  小蘇打的化學名稱叫碳酸氫鈉,家庭時經常用它當發酵粉做饅頭。但蒸熟的饅頭往往不太暄軟,這因為小蘇打遇熱放出的二氧化碳氣不多,饅頭中產生的小氣孔少,面起發的不好。另方面小蘇打本身是鹼性物質,如用量稍多,饅頭就會產生鹼味,色澤發黃,維生素被破壞,效果很不理想。如果在小蘇打中加入一定量的醋酸(食和醋)就可彌補以上的不足。不僅可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而且也不會有很大的鹼味。將1斤麵粉倒入盆內,放入3兩小蘇打,倒入1兩醋,立即用手攪拌(再加點溫水)合面麵團,稍醒後,做成饅頭,上屜用旺火蒸30分鐘即熟。

  泡打粉又叫快速發酵粉,也是一種化學蓬鬆劑,蓬鬆原理和小蘇打相同。它和小蘇打都可以單獨使用。

  自發粉 (self-raising powder)=乾酵母或小蘇打+普通麵粉,自發粉大都為中筋麵粉混合泡打粉的預拌粉。用此麵粉造點心時不需要加泡打粉,否則製成品膨脹得太厲害。

  酵母粉主要為麵包製作或包子饅頭,以搭配中粉及高粉較多,主要作用是擴展麵筋筋度及增加麵團體積,做出來的成品口感較咽韌。至於造蛋糕時用的是泡打粉, 兩者雖然同時都叫做發粉, 但性質和用法都不一樣。


製造中, 西點, 蛋糕常用材料

  高筋麵粉 (bread flour) 高筋麵粉的蛋白質含量平均約為 13.5%,通常蛋白質含量在11.5%以上都可叫做高筋麵粉。蛋白質含量高,因此筋度強,多用來做麵包等。一般超級市場如果看到包裝上寫Bread Flour 或 strong flour 就是了。

  中筋麵粉 (all purpose flour) (plain flour)蛋白質含量平均在11%左右,中筋粉多用在在中式點心製作上: 如包子、饅頭, 餃子皮等。而大部分中式點心都是以中筋粉來製作的。般超級市場都普遍售賣中筋麵粉, 包裝上一般只寫麵粉, 一般雜貨鋪所賣的亦沒有分別, 不一樣的生產商賣不同牌子的麵粉, 筋度會有些少不一樣, 如做中式點心就不會有太大差別, 若做蛋糕會有不一樣的效果.

  低筋麵粉 (cake flour)蛋白質含量平均在8.5%左右,因此筋性亦弱,多用來做蛋糕的鬆軟糕點。如果找不到低筋麵粉,可選那些顏色較為白的普通麵粉, 因為漂白過的麵粉筋性會相對較低。市面上比較容易找到的在百佳有賣普通麵粉最便宜的那個牌子筋度比較低做蛋糕比較鬆軟.

  全麥麵粉 (whole wheat flour) 含豐富的維他命B1、B2、B6及菸鹼酸,營養價值很高。因為麩皮的含量多,100%全麥麵粉做出來的麵包體積會較小、組織也會較粗,麵粉的筋性不夠,我們食用太多的全麥會加重身體消化系統的負擔,因此使用全麥麵粉時可加入一些高筋麵粉來改善麵包的口感。

  泡打粉 (baking powder)是由蘇打粉配合其它酸性材料,並以玉米粉為填充劑的白色粉末。泡打粉在接觸水份,酸性及鹼性粉末同時溶於水中而起反應,有一部分會開始釋出二氧化碳Co2,同時在烘焙加熱的過程中,會釋放出更多的氣體,這些氣體會使產品達到膨脹及鬆軟的效果。但是過量的使用反而會使成品組織粗糙,影響風味甚至外觀,因此使用上要注意份量, 泡打粉在保存時也應儘量避免受潮而提早失效。

  發粉製造麵包的酵母粉和造蛋糕時用的泡打粉都可叫做發粉, 酵母粉主要為麵包製作或包子饅頭,以搭配中粉及高粉較多,主要作用是擴展麵筋筋度及增加麵團體積,做出來的成品口感較咽韌。至於造蛋糕時用的是泡打粉, 兩者雖然同時都叫做發粉, 但性質和用法都不一樣

  蘇打粉 (baking soda)例如做朱古力蛋糕時。朱古力為酸性,大量使用朱古力時會使蛋糕帶有酸味,因此可使用少量的蘇打粉為中和劑來中和其酸性,同時也使朱古力蛋糕的顏色加深。注意若加入過量的蘇打粉會破壞蛋糕風味或導致鹼味太重的結果,食用後會使人有心悸、嘴唇發麻、短暫失去味覺等徵狀。


  自發粉 (self-raising powder) 自發粉大都為中筋麵粉混合泡打粉的預拌粉。用此麵粉造點心時不需要加泡打粉,否則製成品膨脹得太厲害。

  塔塔粉 (cream of tartar) 一種酸性的白色粉末,主要用途是幫助蛋白打發以及中和蛋白的鹼性,顏色也會較雪白。如果沒有塔塔粉,也可以用一些酸性原料如檸檬汁或橘子汁來代替。如果蛋白夠新鮮,蛋白容易打發而且鹼性弱,這時如果沒有塔塔粉其實省略也沒有關係。

  油 (oil)植物油 (vegetable oil)一般以菜籽、豆類、蔬菜、花生等為主要的油源。在臺灣稱色拉油的是一般豆類的油, 在西點製作時,應避免使用如花生油、橄欖油等具有氣味的油而破壞應有的風味。

  豆類的油因無味, 油性小、融點低,具良好的融合性,摻在蛋糕裡有使蛋糕體柔軟的作用,但是比牛油較容易在空氣中氧化,故製成品的保存性也較差。

  橄欖油 (olive oil) 在西式烹飪中, 尤其是地中海國家, 一般使用橄欖油。橄欖油分成許多不同的等級, 但在西點蛋糕方面不適用.

  牛油 (butter)在大陸和臺灣稱奶油,是從牛奶中提取的油脂。而從牛脂肪層提煉出的油脂稱牛膏。一般做點心建議使用淡牛油, 即無鹽奶油,鹽分的使用完全依食譜來做調整而不必去估算含鹽奶油中所含的鹽量多寡。購買時應注意包裝上標示的成份是否有鹽.

  酥油 (shortening) 酥油用來防止麵團筋性延展得太快,也可防止膨大劑初期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在過程中散逸。在香港Crisco牌子出產的酥油有加牛油味的和無味的,用來做批比較合適。根據成分說明,主要是棕櫚油、黃豆、氫化物及雙酸甘油脂。加氫化物是為了改變油脂的融點,使它在一般室溫下仍可維持固態。

  人造牛油 (margarine) 一般用來搽麵包多士上的 Soft Margarine 或是 Un-hydrogenated Margarine)熔點較低,約38C左右,含水量也較高,並不適合用於西點製作。而適於西點製作的瑪琪琳(Hydrogenated Margarine),熔點較高,約41C左右。

  SP 乳化劑 (emulsifier) 一種用在蛋糕的酯類乳化劑,在臺灣稱為SP。在香港或大陸稱為蛋糕油, 用來幫助蛋糕乳化和起發泡作用,節省蛋糕打發時間並可增強蛋糕的彈性及拉性。已打發好的忌簾 (whipped cream) 一般打發好的奶油包裝如整理頭髮的罐裝Mosses,它是將鮮忌簾打發後出售的成品,顏色雪白,可以用來做蛋糕卷內餡。如果要用來做蛋糕的外層裝飾就硬份量仍不夠,最好還是自己打發忌簾



奶油全攻略

  鮮奶油是統稱,為新鮮白色的牛奶製成液體,乳脂含量較牛奶高。鮮奶油是西點製作的素材之一,無法家裡製造,在一般大型超市的乳品冷藏櫃可買到。在鮮奶油蛋糕上的一層白色泡沫狀的鮮奶油是將液體鮮奶油用打蛋器打發後的狀態。一般含乳脂多於35%稱為heavy cream,少於35%為淡奶油,如食譜中沒有指那種奶油,可以用 Whipping Cream 製作西點。香港最常見的奶油種類有:

  Single Cream 是鮮奶油和牛奶的組合,奶脂量在15%-18% 左右,無法打發,有時候又稱為coffee cream 或 table cream。

  Whipping cream 奶脂量在35% 左右,加上少許的穩定劑及乳化劑來幫助打發,可打發至兩倍大體積。

  Double Cream 奶脂量在36-40% 左右,同樣可打發至兩倍大的體積,在 superstore 可購買到。

  Whipped Cream 在超市的冷凍櫃可以買到已經打發的鮮奶油(已 frozen)。 Kraft 出品的有 Whipped Cream 是已經打發的鮮奶油(含糖),不過非用牛奶制,而用植物油的,適合食素人士,可以放於冷凍櫃保鮮 2 至 3 個月之久,如果將它收藏於雪櫃,可保鮮最多兩個星期左右。提醒你,小心看卷標的解凍的步驟。

  Clotted Cream這是一種厚身膏狀的奶油,原自Dovenshire, England,一般用來塗英式鬆餅(Scone)或拌生果吃)。

  如何打發奶油 How to Whip Cream? 預先雪凍大碗及打蛋器於雪櫃(refrigerator)內兩小時或在冷凍櫃 (freezer) 雪十分鐘,用中速打發至食譜要求的厚便硬度。

  蘇打粉又稱『小蘇打』、『梳打粉』或『重曹』,化學名為『碳酸氫鈉』,英文名BakingSoda,簡稱B.S,也是西點膨大劑的一種。它是一種易溶於水的白色鹼性粉末,在與水結合後開始起作用釋出二氧化碳Co2,在酸性液體中(如果汁)反應更快,而隨著環境溫度升高,釋出氣體的作用愈快。蘇打粉在作用後會殘留重碳酸鈉,使用過多會使成品有鹼味。蘇打粉與油脂直接混合時,也會產生皂化,強烈的肥皂味會影響西點的香氣和品質,使用時需留意。泡打粉又稱『速發粉』或『泡大粉』或『蛋糕發粉』,bakingpowder簡稱B.P,是西點膨大劑的一種,經常用於蛋糕及西餅的製作。泡打粉它是由蘇打粉配合其它酸性材料,並以玉米粉為填充劑的白色粉末。蘇打粉與泡打粉雖然同時西點常用的化學膨大劑,但因膨漲力及酸鹼度不同,最好不要相互任意替換的。酵母 (Yeast)是西點常用膨大劑之一,但非化學膨大劑。因為華人各地翻譯名稱不同,也有廠商直接由英文譯音為『伊士』。酵母在發酵過程中除了產生氣體使麵團膨脹之外,它還可以使麵筋擴展。在麵團中像網狀結構的麵筋,在發酵過程中被酵母所產生的CO2包裹,進而撐開這些網狀結構,而在烘培過程中因為熱脹的關係,氣體的體積增加,同時也撐開麵筋間的空洞而使產品體質增大、鬆軟。長時間的發酵也使麵團可以有更香醇的風味。所以酵母的發酵作用不能由化學膨大劑所取代。由此可見,這幾種東西各有不同的特性和用途,一般泡打粉是做蛋糕用的,酵母則多用於做麵包和包子饅頭等。另外,我們平常使用的小蘇打是食用鹼,是專門供食品用的,一般的鹼是不能食用的。


相關焦點

  • 蒸饅頭不敢用泡打粉?教你酵母、泡打粉、小蘇打的用法,值得收藏
    蒸饅頭不敢用泡打粉?教你酵母、泡打粉、小蘇打的用法,值得收藏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是蒸饅頭包子,還是製作一些麵包糕點,都需要加一些「膨鬆劑」來助力發酵,常見的膨鬆劑有3種:酵母、泡打粉、小蘇打,它們各自的用法是什麼呢?作用原理又是什麼?
  • 泡打粉,酵母,小蘇打有啥區別?看完這些就知道以後怎麼用了!
    泡打粉,酵母,小蘇打有啥區別?看完這些就知道以後怎麼用了!我們國家的土地非常遼闊,所以也是有南北地域之分的,受到了環境和氣候的影響,生活在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人,不管是生活習慣還是飲食習慣上都有一些差別存在,我們也都知道南米北面的飲食方式。
  • 酵母、泡打粉、小蘇打的區別有哪些?能用在一起嗎?
    我來回答下酵母、泡打粉以及小蘇打的區別有哪些,能用在一起嗎的問題。我先說下這三種發酵物的區別還有用法,我們就能大致了解如何用這三種發酵物了首先說下酵母,酵母的話我認為是我們很常用的一種發酵粉,可以說在酵母、泡打粉以及小蘇打中,酵母粉是我們在生活中使用率非常高的一種,而且這個發酵方式很安全可靠,就拿我來說使用酵母的頻率是非常高的,比如我之前做的南瓜發糕或者做蔥花發麵餅的話,用的都是我平時買的很多的酵母做出來的。而我買泡打粉和小蘇打用來發酵的話,買的頻率是非常少的。
  • 酵母、小蘇打、臭粉、明礬、泡打粉的區別
    酵母和化學發酵粉都有發酵的功能,但有著本質的區別。酵母是一種純生物的蓬鬆劑,是一種活性微生物,對人體沒有任何危害;而化學發酵粉則是一種化學蓬鬆劑,一般是指小蘇打(碳酸氫鈉)、臭粉(碳酸氫銨)、明礬(硫酸鉀鋁或硫酸鉀鋁,S.A.S.)、泡打粉(baking  powder)等幾種物質。
  • 酵母、小蘇打、泡打粉、食用鹼幾者的區別和使用方法
    但對於做麵食需要的材料,你知道其中的區別嗎?每一種材料又該有什麼用途?經過查閱相關資料及自己生活中的總結,將各種差別和用途分享給大家,希望對你的生活有幫助。一、酵母酵母是一種天然有益菌,酵母能大量繁殖活性菌,釋放出大量二氧化碳,讓麵團變成蜂窩狀蓬鬆體。
  • 怎麼區別食用鹼、小蘇打、泡打粉、酵母?!
    小蘇打:小蘇打指的是碳酸氫鈉,化學分式為NaHCO3,英文名BakingSoda,有時我們在食譜中看到簡寫字母「B.S」指的就是它。小蘇打發酵原理是通過受熱分解產生二氧化碳氣體使麵團蓬鬆,屬於化學膨鬆劑,常用於發糕等食品製作。小蘇打用量要嚴格掌握,用量稍多,麵食會有鹼味,成品氣孔大組織粗糙不細膩;
  • 原來食用鹼、小蘇打、酵母、泡打粉竟有這麼多區別…
    、酵母、泡打粉等物質可以為製作饅頭等面制食品時「錦上添花」雖然它們的名字很常見但是你知道他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嗎?小蘇打的小妙用在煮玉米、熬玉米粥(大碴子粥)的時候,建議大家在水中加點小蘇打,經過鹼性溶液處理,玉米當中的煙酸才能釋放出來,將結合型煙酸變為游離型煙酸,更有利於身體吸收。泡打粉泡打粉,也被稱為複合膨鬆劑,是一種生活中常見的配方型食品添加劑。
  • 詳解小蘇打,泡打粉,乾酵母的區別與應用
    而「區別」是發酵的原理不同,方式不同,時間不同。 乾酵母,是一種活性菌,屬於活性發酵,通過細菌的不斷繁殖而進行發酵,是慢速發酵;而泡打粉與小蘇打,都可以算是一種化學發酵計,不同是泡打粉是快速發酵,而小蘇打是受熱發酵,並且因為屬於鹼性,所以可以中和酸性食物。
  • 原來食用鹼、小蘇打、酵母、泡打粉竟有這麼多區別
    日常生活中 家裡總少不了買一些 食用鹼、小蘇打、酵母、泡打粉等物質 可以為製作饅頭等 面制食品時「錦上添花」
  • 酵母、泡打粉、小蘇打有啥區別?蒸饅頭用哪個好?這篇給您講明白
    說到酵母,相信經常做飯的朋友並不陌生。北方人的主食饅頭、包子等食物在製作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會放一點酵母,其次就是在製作一些甜點的時候,也會放一些酵母。酵母最大的作用是可以讓麵食更好的發酵,於此同時,能起到這個作用的還有泡打粉和小蘇打。
  • 酵母粉、泡打粉、小蘇打的區別是什麼?用法各不同,別再用錯了
    對於很多喜歡做麵食的朋友來說,家裡經常會備一些酵母粉、泡打粉、蘇打粉,因為在製作很多麵食的時候都要用到它們。雖然說經常會用到,但也有很多朋友並不清楚它們之間的區別,在做麵食時,也是各樣都添加一些。酵母粉、小蘇打和泡打粉雖然都屬於發酵劑,但其用法還是有不小的區別的,發酵效果的差別也是比較大的。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講解一些酵母粉、泡打粉、小蘇打之間的區別的具體用法。一、酵母粉酵母粉是我們生活中經常會用到的一款發酵劑,平時無論是蒸饅頭、蒸包子還是烙發麵餅,都少不了要用到它。
  • 小蘇打、食用鹼、泡打粉、酵母的區別和用途,很多人不清楚,漲知識了
    、食用鹼、泡打粉以及酵母的區別和用法一、食用鹼小蘇打溶於50度以上熱水會分解成碳酸鈉、水和二氧化碳。遇到酸性物質,就會發生中和反應,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小蘇打的用途也非常廣泛,不僅可以作為食物的膨鬆劑,油炸食品時,加入適量小蘇打,還可以使食物鬆脆,同時它可以用來嫩肉。和食用鹼一樣,小蘇打也是生活中的清潔小能手,可以用於清潔廚房用品和清洗瓜果蔬菜,去除農藥殘留。
  • 酵母,小蘇打,泡打粉哪種發麵效果最好
    那麼酵母,小蘇打,泡打粉這三種粉末狀的物資,都是利用什麼原理來發麵的呢!先來說說小蘇打小蘇打俗稱使用鹼,是一種化學膨鬆劑,受熱易分解,可以發麵,但是二氧化碳的釋放量太少,起發有限,而且鹼味太重,所以一般很少用來發麵。
  • 小蘇打、泡打粉及酵母粉的區別
    而現在發麵時用得更多的是能快速發酵的泡打粉或酵母粉,做出來的饅頭和包子會更鬆軟。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小蘇打、泡打粉和酵母粉都有發麵的功效,它們三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呢?小蘇打小蘇打的主要成分為碳酸氫鈉,是一種化學製劑型的食品添加劑,小蘇打融於水後會呈現弱鹼性,並在麵團中形成鬆軟的氣泡結構,常被用作食品製作過程中的膨鬆劑。
  • 酵母,泡打粉,小蘇打哪種發麵比較好?
    發粉面一般是使用糖、油、蛋作為輔助原料,用化學膨大劑調製而成,比如泡打粉,小蘇打。桃酥、沙琪瑪、油條等油炸面點用的就是發粉面。雖然泡打粉,小蘇打也有讓麵團膨脹的作用,但做發酵面時,它們是不可以代替酵母的,因為它們的發酵原理不同。
  • 做麵食時,酵母、小蘇打、泡打粉應該怎麼用?它們到底有什麼區別
    在和面時,網上有很多技巧,比如說有用酵母粉的,有用小蘇打的,也有用泡打粉的。那麼這3個應該怎麼用,它們到底有什麼區別?下面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看完你就明白了,以後再也不用發愁和面了。首先說,酵母粉。揉進去少量的小蘇打,它會和面裡的酸性物質發生中和反應,產生大量二氧化碳。從而去掉酸味,還能讓麵團更蓬鬆,效果更好。但是不能多用,畢竟是鹼性物質,用量多了鹼味重,顏色也會發黃。其次說,泡打粉。泡打粉是一種複合膨鬆劑,主要成分是小蘇打、酸性物質還有玉米澱粉組合,本質上是一種中性化學膨鬆劑。
  • 酵母、泡打粉、小蘇打都有啥區別?這些常識要知道,分清少走彎路
    酵母、泡打粉、小蘇打都有啥區別?這些常識要知道,分清少走彎路今年這個超長的春節假期,讓眾多網友愛上了廚房,喜歡上了做飯,尤其是各種中西式麵食,各種饅頭、包子、油條、涼皮、貓耳朵、蛋糕啥的曬遍朋友圈和各大網絡媒體,大家樂此不疲。
  • 做麵食時,食用鹼、小蘇打、酵母粉、泡打粉的區別和用法,漲知識
    平時在做麵食時,很多朋友都會被食用鹼、小蘇打、酵母粉、泡打粉,這幾種食材搞混,不知道它們到底有什麼作用,什麼情況下該使用食用鹼?什麼情況下又該使用小蘇打或者酵母粉、泡打粉?雖然它們都是白色粉末狀,從外觀看起來也很相近,但是這幾種食材的作用和用途是有很大區別的。
  • 求求你,其實酵母、泡打粉、小蘇打真的不一樣,別搞錯了
    求求你,其實酵母、泡打粉、小蘇打真的不一樣,別搞錯了!連饅頭也不成功?原來連第1步都沒搞清,難怪要翻車!看到這樣的留言,我突然產生了強烈的使命感,想寫一篇關於酵母、小蘇打、泡打粉區別的文章,給大家來個科普,以及蛋糕、麵包、饅頭等蓬鬆好吃的原。首先,說說酵母粉。食用酵母,是一種微生物,叫酵母菌,種類很多。經常被用來做麵包、饅頭、包子等發酵類的麵食。
  • 酵母、泡打粉和小蘇打有啥區別?很多人不了解,家庭主婦說出實情
    而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食品添加劑就是酵母、泡打粉和小蘇打。那麼,這三者有什麼區別呢?下面,看看家庭主婦都是怎樣說的吧!酵母酵母是一種單細胞真菌,它能夠將糖發酵成酒精和二氧化碳。而將酵母和麵粉混合在一起的話,在一定溫度下會產生二氧化碳,這樣便能夠促使麵團醒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