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剛出生之後,醫生需要測量體重,這是為了幫助寶寶後面的發育做紀錄,在老一輩人眼中,都認為新生兒的體重越大說明孩子發育越好,因為在他們眼中「胖」是一種福氣的表現。
前不久,我的朋友就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寶寶,雖然體重僅有6.2斤,但看起來是很可愛的,但是我朋友的婆婆卻說孩子太小了,這身體可能有問題,過去他爸出生時那可有8斤重呢!
聽到婆婆的話,頓時有一點失落感,我急忙的安慰她,新生兒的體重有很多講究,並不是越重越好,而且體重還跟大腦發育有一定的關係。
正常情況下,新生兒的體重達到5-8斤是正常的範圍,為了測試新生兒的體重跟大腦有關係,哈佛醫學院作出了調查:新生兒的體重接近6.5斤這個數,說明大腦發育的越好,越聰明。當然,這僅僅是哈佛給出的研究結果,並不能代表所有的孩子,畢竟,這僅僅通過個人的實驗而已。
如果你家孩子的體重超過了8斤,屬於巨大嬰兒,原因可能是孕婦在孕期時攝取了過多的養分,導致孩子的體重過大,這也容易造成分娩困難。
而體重不超過5斤的新生兒,屬於體重過輕,這樣的寶寶很有可能是雙胞胎,還有一種可能是營養不足而導致的,最後一種可能就是早產兒。
新生兒體重過輕的不良影響
很多人都認為,如果新生兒出生時候的體重過輕,就是營養沒有跟上,其實這僅僅是一部分的原因,世界衛生組織將胎齡小於37周但大於28周、出生體重小於2500g(5斤)的新生兒稱為早產兒。
如果新生兒的體重過輕的話,他們的抵抗力相對來很弱,很容易生病,而且大腦中的營養補充不足,從研究上來看,體重輕的孩子智力相對來說要差一些。雖然寶寶體重輕,媽媽順產更輕鬆一些,但是我們需要將新生兒放在監護室中,看看孩子會不會出現什麼狀況。
0-6歲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到了6歲之後孩子大腦發育跟成人差不多,所以,家長如果能抓住機會,用對方法好好培養,就能夠促進大腦發育。
1、多帶著孩子做運動
根據研究證明,孩子的肢體動作會直接影響到大腦中的神經元,有利於增強大腦細胞生長代謝,促進大腦快速發育。
家長平時多帶孩子進行戶外運動,不僅能夠讓孩子變得更聰明,還能達到鍛鍊身體的效果,其次,孩子在運動的同時,還能鍛鍊四肢協調能力,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家長跟孩子不要做危險的運動,以免對孩子造成傷害,如果你家的孩子年紀比較小,建議運動20-30分鐘,還可以根據孩子而變化。
2、給孩子聽音樂
音樂對孩子的幫助是非常大的,首先它對孩子的大腦發育起到了重要作用。
美國加州大學與創造力研究上開展了一項調查,兒童時期讓孩子多聽音樂可以促進大腦開發,特別是語言能力和閱讀方面的技能,
堅持讓孩子聽音樂,還可以激發創造力和想像力,家長們每天利用睡前時間,給孩子放一些舒緩的音樂就可以,而且兒童早期發展過程中讓孩子接觸音樂,學習使用簡單的樂器,還能激發領域能力,其中包括智力、社交能力、語言能力等等。
3、利用益智繪本開發右腦
腦科學家研究:人類的左腦記憶屬於「劣勢記憶」,也叫做短時間記憶,而右腦的記憶力是左腦的100萬倍,所以,家長利用益智書籍開發孩子左右腦,可以讓他們變得更聰明。
益智類的繪本書籍是根據孩子的心裡發展製作的,由於孩子從小就喜歡玩遊戲,繪本就是採用了遊戲的設定,讓孩子在遊戲中促進大腦發育,而且家長陪孩子一起玩,還能促進親子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