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早兵工廠 明年初將變身國家級文創園

2020-12-23 重慶新聞網

  洋炮局1862文創園策劃負責人介紹,這裡是重慶主城區28個傳統風貌街區之一,佔地面積約323畝,有29處區級文保建築,擬建成國內知名兵工主題旅遊目的地和國家級文創園。

  A 獨特的「兵工」風

  江北區北濱路上車水馬龍,經過嘉華大橋與正在建設中的紅巖村大橋路段,總能看到「望得見山,看得見水,留得住鄉愁」幾個醒目大字,立在一排老廠房上方。靠山一端,廢棄的兩根30米高煙囪格外引人注目。

  這裡曾經是抗戰時期兩家兵工廠所在地,其中一家是第21兵工廠,前身可追溯到1862年清政府創辦的上海洋炮局,不僅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家工業企業,也是中國最早的兵工廠,新中國成立後改名長安機器製造廠;另外一家是第10兵工廠,新中國成立後改名江陵機器廠。1994年,兩廠合併為長安公司。

  剛剛走進老廠區,重慶晚報記者便感受到一股獨特的「兵工」風。道路兩旁廢棄廠房圍牆上繪著飛機、自行車、摩託車等圖案。圖案上的機械曲線,看起來別開生面,一下子讓廠房有了文藝範。

  洋炮局1862文創園就在這裡打造。文創園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園區保留大量原來的車間、廠房以及其他文保建築,用舊材料、老工藝改造,給予新的生命。

  B 承載幾代人記憶

  當年的江陵廠,西到盤溪河為界,東到貓兒石,南到嘉陵江邊,號稱十裡江陵。從大石壩一村到九村,幾代江陵人在這裡學習、工作和生活,留下難以忘懷的記憶。

  65歲的周學鋒,曾是江陵廠辦公室主任,時常回廠裡轉轉。他在廠裡出生、長大、工作,這裡有他最美好的回憶。

  周學鋒父母和兄妹在江陵廠工作生活了大半輩子,他回憶,1965年以前嘉陵江上沒橋,過河都坐輪渡,那時候叫「磨兒機」。「父親就是第一代開磨兒機的人。在大營門、貓兒石、紅巖村三點之間,來來回回。」

  那時廠裡有學校、醫院、食堂、電影院、運動場,每個車間有澡堂。「整個廠區到處是防空洞,挨著鴻恩寺的山都是空的。」周學鋒說。

  C 園區共6大板塊

  「一期工程計劃本月開工,主要是對舊廠房進行修繕改造,所有文保建築保留原有主體結構,由專業機構進行修繕、加固,園區內植被也將得到很好保護,計劃明年初完成。」洋炮局1862文創園策劃負責人說,兩根大煙囪也將保護加固,改造後增加一些燈光效果、文創元素,讓它們成為地標。

  對於園區內的防空洞,尤其是靠近山體最大的一個防空洞,約1萬平方米,洞口到洞底徑深130米,10個洞口全是連通的。「我們希望把這裡打造成為主題遊樂場。」該負責人說。

  目前,從北濱路進入洋炮局1862隻有一條老路,未來還將在北濱路新開3個通道口直達園區。整個項目總體分為6大板塊:展示區、兵工文化區、時尚音樂區、防空洞記憶區、特色民宿區、港灣休閒區。還有兵工博物館、劇場、濱江商業等業態。園區直達的忠恕沱碼頭將打造一個大型遊艇碼頭,融入到朝天門—磁器口兩江遊線路中。

  備受注目的嘉陵江索道有望選址洋炮局1862。該負責人透露,正在積極爭取把嘉陵江索道復建北岸的位置選定在園區內。

  連結

  第一炮第一槍第一車 都是在這家工廠誕生

  1862年,清政府在上海松江城創辦洋炮局,招募外國工匠,指導中國工人操作,仿造開花炮彈等軍工品。

  1865年,上海洋炮局遷至南京,擴建為金陵製造局,後來製造出中國第一門輪式後膛炮和第一代重機槍。

  1929年,金陵製造局更名金陵兵工廠。抗日戰爭期間,遷至重慶嘉陵江邊,更名第21兵工廠。同期,湖南株洲炮兵技術研究處也遷到這裡,更名第10兵工廠。抗戰期間,第21兵工廠承擔全國60%以上軍火生產,其中包括各類炮7500門,重機槍、輕機槍、步槍超過30萬支(挺)。

  1951年,第21兵工廠更名456廠,第10兵工廠更名152廠。1957年,兩廠分別改名長安機器製造廠和江陵機器廠。1958年,中國第一輛吉普車——長江牌46型越野吉普車在長安廠誕生。 記者 吳娟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重慶洋炮局1862文創園本月動工打造,中國最早兵工廠百年歷史
    經歷了一個多世紀的滄海桑田,這裡將變成變身洋炮局1862文創園。文創園區的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園區保留了大量原來的車間、廠房以及文保建築,用舊材料、老工藝改造,重新給予它新的生命。項目一期計劃在本月內動工,2019年初完工。
  • 社群耍事 | 江北洋炮局1862文創園建設開始衝刺,打造國家級軍工...
    伴隨文旅融合碰撞的「火花」,江北一個具有「重慶品味、軍工特色、全國影響力」的國家級文創園呼之欲出,為「山水之城·美麗之地」再添一個國際文旅新地標。12月28日,江北區攜手上海八號橋共同打造的洋炮局1862文創園舉行了首開區入駐企業籤約儀式,一大批知名企業紛紛籤約落戶,標誌著洋炮局1862項目開始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
  • 洋炮局1862復活老工業基地 重慶再添一全國級文創園
    1995年,江陵廠與長安廠合併為長安公司,曾創造出多個中國第一,隨著時代的變遷,原來的部分廠區已被現代化高樓大廈取代,而剩下的老廠區成了北濱路最後的寶地,將被打造成國家級文創園——「洋炮局1862」,變身兵工特色旅遊目的地。2月8日,「洋炮局1862文創園」項目正式宣布啟動,重慶市文化委、重慶市江北區人大常委會等相關部門領導,及商家代表共100餘位嘉賓出席了活動儀式。
  • 百年老兵工廠變身文創產業基地 江北區打造「洋炮局1862文創園」
    文博展覽、演藝演出、3D列印、智能體驗……12月28日,江北區攜手上海八號橋共同打造洋炮局1862文創園舉行首開區入駐企業籤約儀式,現代傳播集團、悠逖文化、均瑤如意文化、鼎迅資本等一大批知名企業紛紛籤約落戶,標誌著洋炮局1862項目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
  • 文博展覽、演藝演出、智能體驗……洋炮局1862文創園明年五月開園
    伴隨文旅融合碰撞的「火花」,江北一個具有「重慶品味、軍工特色、全國影響力」的國家級文創園呼之欲出,為「山水之城·美麗之地」再添一個國際文旅新地標。12月28日,江北區攜手上海八號橋共同打造的洋炮局1862文創園舉行了首開區入駐企業籤約儀式,一大批知名企業紛紛籤約落戶,標誌著洋炮局1862項目開始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
  • 麥可將文創園成為國家級AAA旅遊景區新生軍
    ,裡面聚集了各方的優秀文創業者,例如來自臺灣的地方文創名片代表紙箱王、百年木工文化品牌青木堂、木質禮品原創工坊青木工坊、集結手作人的手創聯盟、東方美學代表設計中國等共30家不同業態及業種的匠人小店於此與各位相見。
  • 傳承記憶華美變身 鄭州二砂文創園開園
    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顧建東緙絲作品在二砂文創園展出。  本報訊(記者徐建勳何可)10月17日,鄭州二砂文創園正式開園。曾經全國最大、亞洲第一的鄭州第二砂輪廠變身生態文創公園。  二砂文創園從二砂舊址上崛起新生,旨在打造鄭州工業歷史遺存文化地標、中原科技文創新經濟產業高地、國際化城市文化消費新領地。多位重量級的非遺大師,來自北京、雲南等地的頭部文創企業等籤約入駐園區。  二砂廠區內有亞洲最大的包浩斯建築單體。
  • 松山文創園:臺北的創意櫥窗
    然而2013年出現了轉折性變化,國家並沒有將鼓勵國家級文化產業園區和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建設作為重點投入領域。專家指出,文化產業園區的建設有放緩趨勢。然而在臺灣,變身才2年多的松山文創園雖然年紀很輕,卻有遠大的抱負:以它為中心,創建臺北東區文創旗艦特區。
  • 鄭州二砂文創園開園 將打造城市文化新地標
    「二砂」變身生態文創公園二砂文創園是鄭州市委、市政府確定的32個核心片區中,涉及中原區的三個核心片區之一,也是鄭州市文創項目的「重頭戲」。鳳棲梧桐,如今的二砂文創園已經吸引了大批網際網路、文化產業類企業入駐,使得昔日的二砂文化煥發新生,重獲活力。未來鄭州將聚焦核心板塊建設,實現「東強、南動、西美、北靜、中優、外聯」的發展目標。
  • 留學生返校計劃將這樣執行,最早明年初實施
    據紐西蘭媒體報導,奧克蘭市長Phil Goff 對明年初啟動的一項將1200名留學生帶回紐西蘭的試點計劃持樂觀態度,但他表示,安全問題必須是首要的,這樣才能奏效。  學生抵達後,將有嚴格的規程將他們從機場轉移到有管理的隔離設施——大學希望將其UniLodge Whitaker宿舍用於隔離,可容納1200名學生。  奧克蘭大學將優先考慮在中國的1000多名學生,以及推遲學習的海外學生。
  • 洋炮局文創園招商體驗活動開啟 廢舊工廠玩成livehouse範兒
    洋炮局1862文創園效果圖。新華網發 (圖片由江北區宣傳部提供)洋炮局1862文創園招商展示中心開放。新華網 歐陽虹雲攝文創園將圍繞中國最早兵工廠——上海洋炮局的歷史沿革,打造成為年輕活力派文創街區。街區主要分為藝術創意消費區、互動體驗遊樂區、濱江休閒餐飲區和特色旅遊集散中心。    文創園項目歷史可溯至李鴻章1862年創建的上海洋炮局,而後幾經更名成為江陵廠,與國營長安機器製造廠1995年合併成為長安汽車公司。街區保留了大量老車間、老廠房以及文保建築,建成後將為重慶市主城區10個歷史文化街區之一。
  • 紐西蘭留學生返校計劃將這樣執行,最早明年初實施
    據紐西蘭媒體報導,奧克蘭市長Phil Goff對明年初啟動的一項將1200名留學生帶回紐西蘭的試點計劃持樂觀態度,但他表示,安全問題必須是首要的,這樣才能奏效。  學生抵達後,將有嚴格的規程將他們從機場轉移到有管理的隔離設施——大學希望將其Uni Lodge Whitaker宿舍用於隔離,可容納1200名學生。  奧克蘭大學將優先考慮在中國的1000多名學生,以及推遲學習的海外學生。  學生們可以單獨使用studio,因此不需要共用烹飪和浴室設施。
  • 亞洲第一砂輪廠華美變身,鄭州二砂文創園首期盛大開園
    二砂文創園是鄭州市委、市政府確定的32個核心片區中,涉及中原區的三個核心片區之一,也是鄭州市文創項目的「重頭戲」。二砂文創園在老廠房基礎上改建,也凝聚了鄭州人滿滿的期待。  首開園區正式開放!鄭州二砂變身生態文創公園  10月17日上午,主題為「星所在·鄭中心」的鄭州中國二砂文創園開園儀式暨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在二砂文創園包浩斯建築內舉行。
  • 濱北汽車城開始「謝幕」 燦坤文創園變身汽車公園
    崛起 燦坤文創園變身汽車公園  濱北汽車城拆遷的消息,並沒有讓退出商家傷心太久。  曾在濱北汽車城某4S店上班的阿強,前天他已經和同事去考察了新工作地點——位於湖裡燦坤文創園的大型汽車文化主題公園。
  • 燦坤文創園新動作 將定位改成汽車主題公園
    曾提出要打造「世界最大油畫園」的燦坤文創園,最近又有「新動作」。自去年稱欲將文創園打造成「商業區」後,承租者又改變主意了,表示要將其改造成「汽車主題公園」。短短一年多,燦坤舊廠房定位已是第三次變動。  臺灣燦坤曾對外宣布,通過在廈設立的子公司在廈門設立「文創園」。原燦坤文創園規劃面積14.4萬平方米,分三期建設,有望成為世界最大的油畫園。
  • 老廠房變身 高顏值+文藝範 重慶天府后街文創園開園
    老廠房變身 高顏值+文藝範 重慶天府后街文創園開園 2020-11-09 17:26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城市裡的798,1954年的北京膠片廠變身影視文創園
    如今昔日不再,這城市裡的798之名,我覺得也要易主給美術館后街的「77文創園」了。1954年建廠並投入運營的國營北京膠印廠,經過了半個世紀的風霜,2012年初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騰空房屋,2014年起開始了華麗變身,成為了今天的迷你文創園。
  • 文灶舊糧倉將變身創意園 嘉禾良庫文創園8月投用
    近日記者獲悉,位於思明區文屏路1號的原廈門第一糧庫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升級改造,今年8月將變身嘉禾良庫文化創意產業園,致力於打造廈門城市中心的「生活美學文創園」,提升城市品質,傳播健康生活理念。園區佔地面積40畝,原有建築8棟,為不同時期建設的廈門糧食倉庫,將在保留原建築結構的基礎上予以加固修復,還原歷史風貌。
  • 舊廠房「變身」文創園,太驚豔!
    當前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適逢其時,上海、杭州等城市的文創園蓬勃興起,吸引了大量外資參與。恆豐老廠區緊鄰地鐵一號線鏡水路站,位于越城、柯橋兩區交界,周邊三公裡內有商住小區80多個,居住人口約20萬左右,附近還有三所大學、一所國際學校,地理位置較好,在政府政策扶持和有力推動下,公司決定向文化創意產業進軍。
  • 廈門湖裡打造影視產業發展福地 老工廠將變身影視「夢工廠」
    原標題:湖裡打造影視產業發展福地 老工廠將變身影視「夢工廠」 廈門·永青樂竺影視文創園落地啟動儀式現場。(本組圖/記者 林銘鴻 實習生 陳鷺彬攝) 昨日上午10點,湖裡區殿前街道萬利達工業廠房內,掌聲陣陣,熱氣騰騰。在這裡,人們迎接一座新影視文創園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