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來了它來了……聞風喪膽的「寶寶叛逆期」,學會三招高智商教育

2021-01-11 芽芽媽百科

本號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任何平臺不得轉載,違法必究。

似乎很多孩子都逃不過「可怕的兩歲」,他們叛逆、任性,總是提出各種無理的要求,總是喜歡撒潑打滾引起大人的注意。記得芽芽小時候,為了喜歡的工程車,嘹亮的哭聲可以傳遍方圓幾百米;吃沙琪瑪的時候,媽媽為了讓他好咬一點,掰成了兩半,得了,又把芽芽惹了,非要讓媽媽弄一個完整的出來;家裡的可視門鈴響了,媽媽沒有等芽芽就去開了門,又觸碰了寶寶的某個脆弱神經,哭的鼻涕一把眼淚一把。芽芽媽一直在想,只要忍耐,克制,包容,一夜變成小惡魔的寶寶總會回到天使模樣。可是,並!沒!有!

#多棲創作多收益#

認識寶寶的叛逆期

很多家長都會抱怨,寶寶兩歲的時候,任性、叛逆,非常難以控制,可是如果沒有這個叛逆期,反而會影響寶寶的正常生長。

01

「不」——自我意識萌發

哈佛心理學家波頓團隊,用了37年的時間,經過大量的實驗,總結出:2歲左右的寶寶,自主意識萌發,開始對事物持懷疑態度,會主動表達自己的意願,會搖頭,會說「不」。

他們會將自己看成是世界上最獨特、而且是唯一的個體。為了表現他們的獨特性,對所有的問題都會首先選擇「不」來回答。

02

所有都是我的——物權敏感期

孩子進入物權意識的敏感期,常常說「這是我的」「那是我的」,任何東西都不願意與別人分享。作為父母,千萬不要武斷的認為孩子是自私的。不要不斷到在孩子耳邊嘮叨:「不要那麼自私嘛。」其實這是在進行物權歸屬的練習,通過對物品歸屬權的確認,來認知他與物品的關係。

03

強迫症——秩序敏感期

這個階段,寶寶會要求所有的東西都放在「合適」的位置,日常生活的規律也是「有條有理「,沒有變化的。這種要求得到滿足時非常開心,一旦被打破,就會哭鬧,有挫敗感,並且必須立馬恢復。

蒙特梭利曾經提出:兒童對於秩序的喜愛,是基於對精細且確定環境的強烈需求。

寶寶們的秩序敏感來自兩個方面:

① 對於環境變化的外部秩序感和理解自己身體不同部分的內在秩序感。秩序感會使寶寶記住每樣物品的擺放位置,每樣事物的所處環境。這是寶寶開始適應環境,並試圖支配事物的表現。

② 寶寶的秩序感會讓他們逐漸感受到舒適感與安全感。

芽芽兩歲的時候,正處於秩序敏感期的強烈反應期,他會把玩具車擺放一排,並且嚴格按照色系或者系列擺放整齊,只要有人打亂,就會亂哭亂鬧,滿地打滾;做一個陌生的事情時,首先會說「不」來拒絕你。

如果你的寶寶也處於這種情況一定要幫助他們建立這種秩序,如果幹擾打亂,會讓他們產生強烈的心理衝突,不利於以後社會規則、秩序的樹立。

如何面對可怕的兩歲

面對處於敏感期的寶寶,家長們一定要避免粗暴幹涉,對於合理要求儘量滿足,不合理的要求也需要靈活變通,講道理,轉移注意力都是不錯的選擇。

1

自由環境

解放孩子的頭腦,讓孩子的思想從道德與成見中解放出來,解放他的雙手,從「這兒不許動」、「那兒太髒不要碰」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在孩子玩水時,給他們穿上防水服,挽起他們的衣袖,在孩子耳邊告訴他「開心得玩吧!」

在面對他們說各種「不」的時候,不要粗暴打斷和幹預,可以提供選項來引導他們,讓他們感到自己可以做主、培養他們的自主意識。

比如洗澡前問他你是想要黃色的小鴨子玩具還是藍色的小水壺;比如吃飯時問他你是想先吃這個還是先吃另一種食物。

2

幫助他們恢復秩序

寶寶的秩序敏感期是一個螺旋上升的階段,從剛開始打破秩序的哭鬧——維護秩序say no——為了維護秩序從頭做起。

這個時候父母一定不要打亂寶寶的做事步驟,一旦破壞,會讓他們陷入思維錯亂、心理混亂的情況,更有可能去否定自身和討好別人。同時,如果秩序沒辦法重來,要積極疏導,讓他們慢慢接受。

其次,繪製一個時間表格,包括什麼時候吃飯,什麼時候玩耍,什麼時候去戶外鍛鍊,什麼時候睡覺。讓他們在規則秩序的敏感期培養好的作息規律。

3

引導他們正確表達情緒

當面對孩子不知道想幹嘛、總是無緣無故發脾氣的時候,爸爸媽媽們一定要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為寶寶營造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去管理自己的情緒,「不許哭」其實是在拒絕他們表達、抒發自己的情緒。

允許孩子有脾氣,教會孩子在有情緒的時候直接表達,引導孩子通過直白的語言「我生氣了」、「我傷心了」來表達情緒並且給孩子發洩情緒的渠道和空間。

合理的要求及時滿足,不合理的要求在第一次提出來就要果斷拒絕,並且一直堅持,用各樣的方法堅定而溫和的通過言行傳達「有情緒是正常的,發洩情緒是合理的,但是這件事並不會因為有情緒就可以隨意改變。

參考文獻

【1】阿德勒,王童童,《兒童教育心理學》,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2017

【2】蒙臺梭利,《蒙臺梭利敏感期早教手冊》,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7

【3】Tony Wagner,Ted Dintersmith,《為孩子重塑教育》,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

相關焦點

  • 頭痛孩子的叛逆期?濟南大千教育:恭喜!父母最好的成長期來了
    當孩子慢慢長大,「叛逆」、「不聽話」的情況也開始增多,比如下面的三個場景,大多數家長一定都遇到過。  孩子成長過程中叛逆期的三個階段:>  2至4歲是寶寶的叛逆期  6至8歲是兒童的叛逆期  14至16歲是青春叛逆期
  • 寶寶3歲是叛逆期?專家:聰明父母用這3招,輕鬆搞定孩子哭鬧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需要面對並且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孩子在三歲會進入第一個叛逆期,這時你會發現孩子可能變了個人一樣,做出了各種大人無法理解的行為,可能原本很乖巧的孩子,一下子不聽話了。正在經歷第一個叛逆期的三四歲的孩子,可能學會和父母頂嘴,哭鬧,耍脾氣,有時可能會惹惱家長,結果氣急敗壞的父母有時會出手打幾下孩子,搞得父母和孩子都氣急敗壞,兩敗俱傷。很多媽媽也都正在經歷孩子3歲的叛逆期,孩子總喜歡跟大人對著幹,動不動愛哭鬧。媽媽們很苦惱,為什麼曾經的乖寶寶變成了現在的愛哭鬼呢?
  • 學會這幾招,叛逆期不煩惱
    殊不知,這樣「狼來了」說多幾遍,孩子就不相信家長的話了。負面影響就是:家長在教育孩子有價值的內容也被孩子忽略掉,誰讓家長不給孩子留下好的印象呢?其實,孩子眼中的父母就是一片天,孩子是從心底裡崇拜和依賴這片天的。特別是六歲以前的孩子,她(他)們處於幼兒階段,父母的每句話對孩子來說如同聖旨一般管用。
  • 謝謝遇到寶寶兩歲的叛逆期,因為它讓我學會了更用心
    可怕的兩歲是孩子的第一個人生叛逆期,這個時期的寶寶總是喜歡說不,喜歡讓你抱抱,喜歡一些驚喜,更喜歡製造一個個的麻煩出來。他的每個舉動讓你有時讓你欣喜,有時讓你崩潰,有時讓你欲哭無淚。但無論寶寶處於成長中的哪一個階段,都需要我們對他多一點用心。父母對孩子,多一份用心,孩子的世界裡就多一份快樂。
  • 寶寶1歲半叛逆期就來了!不打不罵3種教育方式,搞定寶寶壞脾氣
    關注兒童發展規律的家長都知道「可怕的兩歲」這個名詞,寶寶到了2歲後就會從小天使變成折磨人的小惡魔。不管什麼事情都要跟家長對著幹。但也有很多家長發現,孩子的叛逆期不是2歲才來嗎?為什麼寶寶才1歲多就開始磨人了呢?
  • 所謂的「寶寶叛逆期」,究竟有多可怕?4招教會你降服叛逆寶寶
    第一叛逆期的幾種表現,自查!1. 自我意識增強,「不」字當先嘟嘟兩歲半了,也像其他寶寶一樣開啟了寶寶叛逆期,一做什麼事情就是「不」字開頭。不管對錯,它都要懟回去,用語言和行動不斷地跟家長「較勁」。2. 物權意識強烈,總說「我的」當寶寶進入物權敏感期的時候,對自己的東西就不太樂意分享,對屬於自己的東西有很強烈的保護意識,有時候碰都不願意讓別人碰。
  • 2歲「叛逆期」,家長管教有技巧,4個「高智商」方法馴服熊孩子
    孩子成長曆程中,難免會經歷叛逆期,不再乖乖聽從父母的話,總喜歡對著幹。說到叛逆期,家長認為青春期時候的叛逆才是孩子的叛逆期。其實不然,兩歲的孩子會迎接第一階段的「叛逆期」。孩子為了證明自己是大人,所以通過說「不」來跟大人進行反抗,這樣的方式會給孩子帶來一定的舒適感和成就感,這就表明,家長需要轉變教育的方式了。
  • 2歲「叛逆期」,家長管教有技巧,4個「高智商」方法馴服熊孩子
    孩子成長曆程中,難免會經歷叛逆期,不再乖乖聽從父母的話,總喜歡對著幹。說到叛逆期,家長認為青春期時候的叛逆才是孩子的叛逆期。孩子為了證明自己是大人,所以通過說「不」來跟大人進行反抗,這樣的方式會給孩子帶來一定的舒適感和成就感,這就表明,家長需要轉變教育的方式了。
  • 娃第一個叛逆期,究竟有多恐怖?4招保命!高智商「懲罰」孩子
    所以家長在這一階段的引導非常重要,只有學會正確溫和的處理方式,才不至於讓孩子在今後的路上跑偏。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2隻需4招,2.激將法,讓娃自主自願處在叛逆期的寶寶寶爸媽可以利用娃的競爭心理,引導寶寶做事!
  • 寶寶叛逆期居然是2歲,面對不聽話的寶寶,怎麼辦?
    兩歲叛逆期是怎麼回事兒?「terrible twos"——即可怕的兩歲,兩歲是孩子人生中第一反抗期。寶寶反抗期怎麼辦?寶寶最近沒有以前那麼「聽話「了,讓他吃飯,他非要去玩,不然就大哭,恭喜你!寶寶第一次學會說「不」的機會來了,這是他們成長的畢竟階段,也是影響他們性格生成的重要階段。他們開始有強烈的自我主張,拒絕別人的指令,要求、幫助、建議等。然而很多寶爸寶媽卻沒有意識到這個特殊階段,經常被這個時期的孩子折磨的「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如何做才能讓寶寶健康平穩的度過這個特殊時期呢?
  • 別錯過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家長學會這3招,培養高智商寶寶
    家長學會這3招,培養高智商寶寶:①讓孩子多動腦我們都知道,想要肌肉強壯就要鍛鍊肌肉。大腦也一樣,想要孩子的大腦發育好智商高,就離不開鍛鍊。家長平時可以多嘗試讓給孩子動腦,比如多問孩子"為什麼"讓他們去思考。
  • 2-3歲,寶寶人生中的第一個叛逆期,聰明媽媽這樣應對
    父母打得越用力,寶寶哭得越大聲,這樣惡性循環,真心不是辦法。然而這樣做的危害不容忽視,經常遭受懲罰的孩子會認為父母不愛自己,因此自卑怯懦。二、面對叛逆期的寶寶,聰明父母這樣做 讓孩子順利度過叛逆期,其實並不難,我們要接受他們的這種行為。並且採用科學的教育方式。
  • 蚊子又來騷擾人了!不靠譜的驅蚊產品別再用了,一招教你趕跑它
    閨蜜看到了私信我說,她家寶寶也特招蚊子,小胳膊被咬得一片通紅,作為媽媽心疼死了。所以,她今年早早用上了有機地球的香茅驅蚊噴霧 ,蚊子遇上它,準灰溜溜逃跑。閨蜜寶寶手上的蚊子包,也是靠它慢慢的癟了下去,像被戳破的氣泡一樣。
  • 2歲寶寶也有叛逆期!孩子一生三次叛逆期該如何度過?
    大多數的孩子在2歲以後,即會進入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俗稱「寶寶叛逆期」),這也是父母最頭痛的時期。「Terrible Two(可怕的兩歲)」是國外對這一時期的寶寶的獨特稱號。另外,除2歲左右的寶寶叛逆期外,孩子還會經歷其他叛逆期嗎?......看完今天的這篇文章,一定會對您有所幫助!
  • 3歲看老,寶寶的4種表現預示叛逆期來了,家長該如何正確引導?
    不少家長會有這樣一個發現:自從孩子進入了三歲,就好似突然變了一個人:倔強、非常有主見、老愛對著幹、腦袋瓜裡有層出不窮的鬼主意……不少家長都會感慨,這孩子,是越大越不好帶了。然後,不少家長為了讓孩子聽話、順從,便開始各種責備、恐嚇、不斷講道理。換來的是,孩子越來越&34;。其實,這只是孩子人生中第一個&34;到來了。
  • 「可怕的兩歲」叛逆期,吼一千句不如這4招,輕鬆搞定家中小惡魔
    二、打孩子果兒媽經常看到很多家長,自己不肯學習育兒方法,一直採用上世紀流傳下來的棍棒教育,總是認為孩子不打不成器,其實孩子2歲叛逆期是成長過程中的必經階段,並不是孩子犯錯,這樣打罵只會讓孩子認為是父母不愛自己了,從小缺愛的孩子不僅會自卑,還會在人群中抬不起頭,將來也很難有出息。
  • 越管越糟的第一叛逆期,學會這四招,教你平穩度過
    文/小當家育兒經隨著寶寶的健康成長,兩歲左右迎來了人生中的「第一叛逆期」,搖身一變成為讓人頭疼的「小惡魔」。箇中滋味,也只有同樣為人父母的人們才能真正理解。那麼,這個越管越糟糕的「第一叛逆期」,究竟應該如何應對呢?
  • 關於叛逆期,你真的了解嗎?教家長3招正確應對孩子叛逆期
    >個體獨立,通常體現為不再讓家長幫助自己料理生活中的一切;而孩子在青春期的叛逆期則主要體現在意識獨立,為了體現自身思想的獨立性,孩子會用各種手段、方法來確立「自我」與外界的平等地位,也就是家長眼中的叛逆行為。
  • 2歲叛逆期的6個特徵,5多3少教養法,幫寶寶度過首個叛逆期
    寶寶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他要進入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國外的家長常常用touble two來形容愛發脾氣、愛反抗的2歲寶寶。其實寶寶的「2歲叛逆期」並不是2歲才開始的,1歲半的時候就開始出現,一直持續到寶寶4歲左右,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三歲四歲招人嫌」的原因。
  • 寶寶2歲後突然「很煩人」,學會應對三個場景,輕鬆度過叛逆期
    他認為孩子一歲半到三歲時開始有了自主意識,兩歲最為典型,被稱為「可怕的兩歲」,處於人生的第一叛逆期。寶寶在兩歲左右開始形成自己的思維,進行簡單思考,由一個被撫養的嬰兒逐漸成為一個獨立的人格,種種行為都在表達自我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