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兒
昨天,我一個大齡未婚的朋友來我家「蹭住」,說在自己家裡待不下去了。每天下班回家,媽媽都要嘮叨讓她趕緊戀愛、趕緊結婚,別天天回來礙她的眼。然後,每到周末和各種節假日,也趕場子似的給她安排相親。用媽媽的話說:「你都30歲了,再不結婚最佳生育年齡就錯過了,以後成高齡產婦難懷孕怎麼辦?」
其實,在很多人看來,女人過了30歲,不管是自由戀愛、相親找對象,都處於劣勢,因為「年齡大了,影響生育」。說起生育,為什麼只關注女性年齡呢?為什麼不說說男人年齡大了不好生育?事實上,很多高齡產婦都在為男性背鍋。
我們都說女性最佳生育年齡是23-30歲,錯過之後再生孩子,一是難懷孕,二是影響胎兒質量,三是有損自身健康。
其實,有關女性生育年齡,國外也做過調查。有一項關於「生育如何影響女性健康程度」的研究中,科學家針對一批45-95歲女性進行調查,發現那些覺得自己中年和晚年生活十分健康,並且也沒有什麼慢性病的女性,擁有第一個孩子的平均年齡是34歲。也就是說,女性生孩子晚,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糟糕,反而還可能擁有更健康的身體。
另外,專家在研究「生育如何影響女性壽命」中也得出結論:第一次生育年齡在34歲的女性,要比18-20歲生育的女性,擁有更長的壽命。由此可見,我們大眾認知的女性越晚生孩子,風險越高,留下的後遺症越多,其實並不完全正確。
說起生育,很多人覺得生的那個人,也就是女人,才是關鍵。其實不然。因為「生的時候」是女人在生,但是孕育卻是兩個人的事。很多人都說,女性大齡生娃,胎兒畸形率高,生產時風險也高。這一點,我們不否認,但是全責卻不能都讓女性背鍋。因為男性「小蝌蚪」的質量,對胚胎質量、發育、胎兒畸形、寶寶出生後的健康狀況也有著關鍵性的影響。
英國《每日郵報》指出,寶寶97%的基因突變都是因為父親年齡導致,母親的年齡則完全沒有影響。比如,男性40歲的話,其孕育的子女擁有潛在破壞性基因突變的機率,是男性20歲孕育的子女的2.5倍。
但是,在我們這裡卻幾乎都把胎兒流產、早產,以及畸形都歸結到「高齡產婦」身上。其實,男人年齡越大精子質量越差,所孕育的胎兒異常情況越高,但是「高齡產婦」卻為此背了鍋。
所以,雖然女性在最佳生育年齡生孩子最好,但並不能因為年齡大了,夫妻雙方生育出了問題,就要為男性該負的責任背鍋。同時,女性也不能因為年齡大了,被家人、朋友、周圍人的說辭影響而胡亂嫁人,還是要認真考慮終身大事。
網友們,你覺得在生育問題上,讓女性年齡大背鍋合適嗎?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小屁孩兒】,你想了解的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兒童發展,時尚教育,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